专题讲座中小学信息技术“设计封面”的讲授新课与归纳总结常艳(北京市房山教师进修学校,小学高级教师)主要内容:一、新授课教学的主要环节---教授新课二、如何分段掌控教学时间三、教学过程与师生活动四、“总结归纳”环节的“点睛”作用五、课后作业的功能素质教育的实施、新课程的推进,已经越来越逼近课堂这个学校中最普遍、最平常、最基本的细胞。“聚焦课堂”“关注课堂”等提法已不鲜见。我们说,无论是教育理论的研究者,还是教育一线的教师,正在逐步达成这样的共识:没有课堂行为的变革,就没有素质教育的真正落实,就没有新课程的真正实现。所以说课堂是检验教育教学改革成效的试金石,是体现教育教学改革成效的主要所在。一、新授课教学的主要环节(一)什么是新授课及其新授课主要任务。以传授新知识,学习新方法,掌握新技能为主要教学任务的课称为新授课。新授课实质上是一个学生掌握新知识的过程,任何课堂教学的组织都要把握学生学习的规律来安排。我们说,新授课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和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实现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能力及情感等目标。这是课堂教学中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一种课型。(二)新授课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信息技术新授课常用的教学方法有:传统讲解法、广播演示法、同步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研究性学习法、分层合作学习法等。1.传统讲解法。传统讲解法就是教师对知识进行系统地讲解。它作为一种最常用、最古老的教学方法,同样适合新兴的信息技术学科,这种教学方法主要运用于信息技术常识性的知识教学,它不用借助其它教学设备就能完成教学过程,如教学计算机的发展史、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的日常维护和病毒预防以及计算机的用途、网络道德等。这种教学方法也同样适用于计算机操作性知识的原理讲解和操作步骤的讲解,如:操作计算机的坐姿、汉字输入法分析等,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教学语言要注意“生动”、“形象”,防止照本宣科,对教材的内容必须深加工,这样教师才能教的轻松,学生听得愉快,记得牢固。2.广播演示法。广播演示法就是教师利用网络演示软件操作,学生从教师的示范性操作中学习操作的步骤和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主要用于操作性较强的过程,如画图、WORD、POWERPOINT等应用软件的启动、退出、操作界面的介绍、各种编辑操作等,这种教学方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是一种重要而且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生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直接了解各种应用软件的功能及操作方法,这种方法不但可以用在讲解新课,也可放在课程的导入阶段,只要教师组织一些新颖的导入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有利于让学生同步进入教学过程,防止个别学生在做其它操作,达到全班学生的学习能与教师的授课内容同步。3.任务驱动法。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让学生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完成教学任务。所以,在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中,要求教师在每节课前,先通过对教学目标和内容的分析和设计,安排学生自学课本上的知识,并准备好适当难度的任务。在课堂讲授之后,将任务交由学生自行解决。在整个问题的学习、分析和解决过程中,教师只起到一个组织和引导的作用,将主动思维和探索的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发展。这样,不管最终学生得出或未得出结论,教师都要与学生进行如何完成任务的交流,以最终对整个任务的完成做出合理的评价,并给出相应的反馈。通过这样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思维意识,也在无形之中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确,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基础学习工具,是服务于具体任务的,可以用于多个学科乃至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要培养学生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教会学生不再把学习的重心仅仅放在学会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上。以上介绍的几种教学法,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在实际教学中是相互包容、融会贯通,可以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之间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在不同的课中或同一堂课中不同教学阶段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扎根于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一位学生能力真正得到锻炼而提高。古希腊一位哲人说过:人的大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被点燃的火把。所以无论采取何种教学方法,教师的任务在于将学生引向自主学习的道路上,并引导他们如何去发现,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让学生自己能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自己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进入主体角色,能主动地去学习、自主地去学习,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三)新授课的主要环节。具体到课堂上教师的教学环节,基本的应该有这样几个环节:组织教学---检查复习----导入新课----教学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小结---布置作业。下面就几个重要的环节做简要的说明:1.组织教学:组织教学是保证课堂内师生活动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一般意义上的组织教学包括上课开始的组织教学和整个上课过程中的组织教学。2.检查复习;复习旧知识是新授课必不可少的环节,其作用在于可以考查学生对已学过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唤起学生知识经验体系中与本课所授知识内容的联系,为教学新内容做准备。3.导入新课:很多著作中,都把导入新课放在检查复习之后,讲授新课之前,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特别是在新授课中,这一环节常常是紧接着组织教学的,也有的教师将导入与组织教学以及检查复习合并成一个环节。4.教学新知识:这一环节是新授课的主要部分,意在使学生学会新知识掌握新的技能。教师向学生呈现教材并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手段是多种多样的,选用何种方法、手段,主要应该根据教材的性质、课的内容与任务等特点而定。可以把讲授法与提问、讨论、探究、自主学习等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用,以扬长避短,取得最大的教学成效。5.巩固与小结:巩固新知识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当堂理解、当堂消化、初步巩固,并使学生通过初步练习为完成课外作业做好准备,它是学习新教材的延续和补充。说起来很简单的几个环节,但是在教师的实际中,往往缺失某个环节,造成整堂课组织的不完整,结果是影响学生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其中教师容易忽视的是最后一个环节:总结和作业,尤其是预习新课程的作业。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有两个方面(环节缺失的解决办法):一是认真备课,对照课堂教学环节的要求,在备课设计教案时,问问自己,是否丢了教学环节;二是教师掌握好教学时间的分配,不仅不拖堂,而应该是提前1分钟结束授课,给学生最后提问的机会和时间。(四)新授课教学应遵循的原则和基本要求。1.要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原则,善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2.要坚持“两个基本点”的原则,一是坚持“以标施教”,二是坚持知识性与人文性、开放性与实践性相统一。3.要求教学内容处理要做到科学,重点要突出,难点要落实。4.要求重视学法指导,侧重能力培养。5.要求教师要做到“精导妙引”,既能运用各种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对学生在自主探究、问答、讨论和评价等学习活动中出现的共同性问题给予精心指导、巧妙引领。具体到信息技术学科有哪些原则和要求呢?1.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习过程(基本原则)。2.要求教师要注重情境的创设与转换,最终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灵活应用知识。3.要求教师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学习和研究活动的主线。4.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有援的学习环境,以保障学习活动的有效性。5.要求教师能够充分发挥评价的目标导向功能,重视学生评价技能的提高。6.要求教师注意学习内容的适量,保持学习内容的活性。7.要求教师能够鼓励学生体验多种情境和检验不同观点;鼓励合作学习,注意心理环境的营造。(五)新授课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1.创设教学情景注意要针对学生新知的内部外部的需求,学生要容易接受。2.要突出知识的发生、发展的形成过程。3.要突出学科思想方法。4.要为教学的目标实现服务。5.在进行课堂总结时,要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教育的作用,然后再由教师来进行最后的总结并提出下一阶段的学习内容。二、如何分段掌控课堂教学时间?(一)课堂教学的三个阶段及时间的把控。一堂课40分钟的时间,一般可以分为启动阶段、发展阶段、结束阶段三个部分。启动阶段就是平时我们经常所说的复习引入阶段,这一阶段学生的注意力还不集中,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简洁的一两个提问题,让学生对上一节课所学过的旧知识进行复习查漏补缺,并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恰当地引入新课。控制在5分钟内完成课堂“启动阶段”。随后就进入了课的发展阶段,此时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处于最佳活动状态,是教学的高潮部分,我们把这段时间称为课堂的最佳时域.这一阶段往往分为“探索新知”和“巩固练习”两阶段。1.“探索新知”阶段。这一阶段学生们处于注意力高度集中阶段,抓住这个最佳时域,教师应减慢信息强度,多加强比较抽象知识的讲解。教师要把握课堂的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在关注知识技能的同时,关注学生情感与体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创新求异思维等.一般地,探究新知的时间一般在15—25分钟内。例如:在《设计封面》一课中,李老师设计了初步制作完成一本少数民族资料书籍封面这个任务。在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中,包含了前一阶段所学的有关文字操作的知识点(文字的输入、文字的格式、视图显示方式等),从而达到了在任务的驱动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此任务全面、宏观,主动学习对学习主体的学生的自身要求又很高。对于逻辑思维发展还不甚成熟的小学生来说,一下子完成,难度很大。因此,作为指导者的教师,李老师在任务布置之初,就先让学生欣赏出版书籍的封面,了解归纳封面的基本组成要素,然后带领学生思考,要完成这一任务需要哪些步骤。配合板书,学生很快就能将完成任务的过程细化到各个学习环节中,这样一来,一方面大的任务被分解,利于学生自主完成;另一方面,也使学生明确,在以后完成其他任务的过程中,都需要这样的步骤。做到了“授之以渔”。2.“巩固练习”阶段。巩固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新知、形成技能技巧、培养良好思维品质、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在巩固练习阶段,学生由于思维的疲劳,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练习的趣味性、挑战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一般地,练习时间一般在10—20分钟内。课堂教学进行到35分钟以后,学生大脑可能渐渐处于疲劳状态,注意力容易分散,这时到了课堂的结束阶段,输入信息的强度应根据学生情况适当加大,以便再次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回顾归纳、整理知识,学生的发言虽是零碎的、无序的,有的语言表达不一样,实质是一致的,教师就要根据学生得出的各种结论作提升式小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之间内在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深层次的发展。同时使身心得到放松、浓厚的学习兴趣得到保持.如果时间允许的话,老师还可以引入一个拓展性的练习,激发了学生思维,让学生体验探究获取知识的学习兴趣。这一环节一般时间为5分钟以内。教学时间分配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一个必要步骤,而且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标准。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谈到:优化教学过程的标准,强调不仅要看教学效果,还要看教师和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消耗是否是最优值。我曾经仔细统计了一些优质观摩课,每节课新授课的课堂各环节的教学时间分配上的情况,如下表(1):课堂各环节的教学时间分配表(1)教学环节所用时间范围平均所用时间活动内容一、复习引入0至5分钟3分钟查漏补缺、复习旧知联系新知或创设教学情景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