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史知识点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世界古代史知识点第1课人类的形成1.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阐明了进化论观点。2.在人类的形成过程中,它分为“正在形成中的人”和“完全形成的人”两个时期。3.人类最早的始祖是非洲的南方古猿,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南方古猿属于“正在形成中的人”。4.人类最终与猿类分道扬镳的标志是出现“完全形成的人”。5.“完全形成的人”分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四个进化阶段。进化阶段主要代表早期猿人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晚期猿人印度爪哇人、中国元谋人和北京人早期智人德国尼安德特人、中国丁村人晚期智人法国克罗马农人、中国山顶洞人6.在晚期智人时,人类出现了人种的差异。根据人的体貌特征,分为三大主要人种黄种人、白种人和黑种人。7.人种的差异出现的原因:是不同自然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的人”早期智人黄种人(南方古猿)晚期智人人种白种人黑种人8.人类社会最初的社会形态是原始社会。原始社会分为原始人群和氏族社会两个时期,氏族社会又分为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两个阶段。原始人群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社会(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既知其母,又知其父)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明的摇篮1.四大文明古国:由西向东分别为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中国文明古国文明兴起时间靠近的大河主要事件古代埃及公元前3500年尼罗河金字塔(胡夫金字塔最大)古代巴比伦公元前3500年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汉谟拉比法典》、空中花园古代印度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种姓制度”古代中国公元前2070年长江和黄河2.古代埃及:(1)埃及的国王被称为“法老”,国王的陵墓是金字塔,它是权力的象征。(2)公元前15世纪图特摩斯三世在位时,埃及国力强盛,疆土不断拓展,成为地垮亚非的大帝国。(3)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西亚的波斯灭亡。3.古代巴比伦(两河文明):(1)新月沃地:亚洲西部,有一条狭长地带。从地图上看,它形似一弯新月。这里土地肥沃,因此被称为“新月沃地”。(2)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定都巴比伦城。(3)《汉谟拉比法典》:a目的: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b制定人:汉谟拉比c意义: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4.古代印度:种姓制度(1)种姓制度是中亚的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后而形成的。(2)实质:它是古印度社会的等级制度。(3)内容:这种制度共分四个等级:第一等级是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神权;第二等级是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第三等级是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和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二等级;第四等级是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和奴役,干最低贱的职业。等级社会阶层职责和义务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神权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和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二等级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和奴役,干最低贱的职业(4)影响: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的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第三课西方文明之源和第六课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1.古代希腊:(1)爱琴文明:西方(欧洲)文明源于希腊文明,而希腊文明又源于爱琴文明。公元前2000年左右,爱琴文明就发祥于克里特岛,后来文明的中心又转到迈锡尼城。(2)古代希腊城邦的兴衰:公元前8世纪,希腊本土和小亚西亚西海岸开始出现希腊人建立的城邦,最重要的是斯巴达和雅典。A.雅典:a公元前6世纪,雅典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b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当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表现: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B.斯巴达:崇尚武力(3)希波战争:公元前5世纪早期,波斯帝国三次进攻希腊,史称希波战争。最后,希腊打败波斯(公元前6世纪,古代伊朗以波斯人为中心形成了波斯帝国)。(马拉松跑)(4)希腊的衰败:亚历山大大帝东侵:公元前4世纪后期,希腊北部的马其顿控制了希腊。不久,亚历山大继承王位,出兵东征。公元前330年,亚历山大大帝灭掉波斯帝国,建成了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即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巴比伦。亚历山大的东征的影响: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但在客观上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2.古代罗马:A罗马共和国的兴衰:(1)公元前8世纪,在意大利的台伯河畔,罗马城逐步建立起来。(2)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共和国。(3)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为争夺地中海的霸权,与地中海西部迦太基进行了三次战争,史称布匿战争,并最终取得了胜利。到公元前2世纪时,罗马成为地中海霸主。(4)公元前1世纪,罗马发生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公元前49年,恺撒夺取政权,B罗马帝国(与中国汉朝同时,称为“大秦”):(1)帝国的建立:公元前27年,屋大维独揽国家大权,成为罗马帝国的第一个统治者,罗马由共和国转变为帝国。(2)帝国的发展:罗马帝国最初的大约200年间,帝国境内局势稳定,经济繁荣(原因),被称为“罗马和平”时期。(反映罗马和平时期帝国繁荣的谚语是“条条大路通罗马”)(3)帝国的扩张:a公元2世纪时,罗马帝国的疆域最大:东起幼发拉底河上游,西临大西洋,南抵非洲撒哈拉大沙漠,北达不列颠、莱茵河和多瑙河。罗马帝国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将广袤的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b评价:一方面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另一方面,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4)帝国的分裂: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476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所灭,标志着西欧奴隶制的崩溃。C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圣索非亚大教堂东罗马帝国的灭亡:时间:1453年,东罗马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所灭。原因:(1)6世纪时,四处征讨,造成国库空虚,财尽民穷;(2)13世纪上半期,西方军队东征;(3)13世纪末,奥斯曼土耳其国家(封建军事国家)在西亚兴起。第四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1、日本(1)日本的兴起:1世纪前后,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5世纪时,本州中部的大和统一了日本背景:六七世纪时,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改革势在必行。(改革派代表人物:中臣镰足)(2)大化改新时间:7世纪中期(646年)倡导者:孝德天皇内容:(1)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2)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意义/标志: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3)大化改新后,大和正式改名为日本国,意为“日出之处的国家”。2、阿拉伯国家的建立(1)阿拉伯半岛统一原因:A内部矛盾丛生、商路不畅,引起商业衰落、生产停滞和外部势力入侵;B阿拉伯人民渴望统一;C伊斯兰教的创立。(2)时间:632年,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3)特点:政教合一第五课中古欧洲社会1、等级森严的西欧封建社会:(1)法兰克王国的建立: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在它的废墟上建立起许多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是法兰克王国(2)查理·马特(官职:宫相)改革:A时间:8世纪前期B内容: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C意义:这次改革,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3)丕平献土:751年,法兰克王国宫相矮子丕平为篡夺王位,与基督教会勾结。他篡位成功后,为表感恩之情,两次进攻与教皇作对的人,把罗马到拉凡那的一片土地奉献给教皇,史称“丕平献土”。(4)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教皇和教会不仅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还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2、西欧城市的兴起:A时间:10世纪B原因: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级(手工业者、商人和银行家)的形成。C主要国家:意大利、法国、英国、德意志等D法国琅城市民起义:a目的:为了争取自制权b原因:随着城市的发展,阶级冲突日益尖锐第七、八、九课1、文字:(1)象形文字:古代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叫象形文字,公元前3000年左右(2)楔形文字: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的,公元前3000年左右。(3)字母文字:古代腓尼基人使用的,并形成了22个字母,为以后欧洲的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2、阿拉伯数字:现在世界上通用的包括“0”在内的10个数字符号是由古代印度人发明的,但这些符号在12世纪初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因此称为“阿拉伯数字”。3、文学:《荷马史诗》: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所作的,它分为《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4、戏剧:(1)《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作品(2)古希腊是欧洲戏剧的故乡,著名的有:“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3)《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5、科学家:(1)名言“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是古希腊著名学家亚里士多德说的,他的贡献是创立了物理学、植物学、动物学和逻辑学,他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2)古希腊的阿基米德,发现了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发明了螺旋式水车,可用来排水或灌溉。6、建筑:(1)罗马式:麦加大清真寺(2)哥特式:巴黎圣母院(建于12世纪,它屹立于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上,是巴黎最古老、最高大的天主教堂)7、宗教名称创立时间地点创始人著作佛教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基督教1世纪巴勒斯坦耶稣《圣经》伊斯兰教7世纪初麦加穆罕默德《古兰经》(1)教义: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在位时,佛教有了很大发展,并向外传播。(佛教在西汉末年传入中国)。佛教主要向两个方向传播:向北,经中亚地区传到中国大部分地区,以后又从中国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向南,传入斯里兰卡、泰国、缅甸等国和我国境内傣·族地区。(2)基督教确定耶稣出生日期是12月25日,并将这一天定为圣诞节。现在通行的公元纪年,就是以传说中的“耶稣出生”之年算起的,这一年就是公元元年。11世纪时,基督教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分别以罗马和君士坦丁堡为中心。(3)三宗教的共同点:宣扬平等,劝人向善、忍耐顺从8马可·波罗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1271年,17岁的马可·波罗前往中国,于1275年到达元朝的首都(大都)。马可·波罗得到了元世祖忽必烈的赏识,被留在元朝朝廷中任职。曾奉大汗之命外出视察外出长城内外,大江南北,都留下他的足迹。每到一地,他都要认真考察当地的风土人情和物产。17年后,马可·波罗从海路回到祖国。《马可·波罗行纪》记述了马可·波罗在东方的经历和见闻的,后来在欧洲广为流传,促进了东西文化的交流。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