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著欣赏选修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文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文学第一章第一节:古希腊罗马文学概述古希腊罗马文学是欧洲文学的开端。其中,古希腊文学是欧洲文学的源头之一[另一个渊源是早期基督教文学],古罗马文学是沟通古希腊文学与欧洲近代文学之间的桥梁。一、古希腊文学(一)古希腊文学的分期古希腊文学约从公元前12世纪末就已开始,一直持续到公元前2世纪,历时千年。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荷马时代”:前12世纪末—前8世纪;(2)“大移民”时代:前8世纪-前6世纪;(3)古典时代:前6世纪-前4世纪初;(4)“希腊化”时代:前4世纪中叶-前2世纪。(二)“荷马时代”的文学成就“荷马时代”:前12世纪末—前8世纪。因荷马生于这一历史时期而得名。因荷马史诗描写英雄事迹,又称“英雄时代”。主要文学成就:神话、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修纪》和赫西俄德的长诗《工作与时日》、《神谱》。古希腊神话是古希腊原始初民的口头创作,在希腊各部落流传了几百年。马克思指出: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这意思是说,希腊神话既为后世的文学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为后世的文学艺术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希腊神话的基础上,公元前9、8世纪时,欧洲文学史上出现了第一个伟大的诗人荷马。荷马给我们留下了两部史诗作品,即《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这两部作品形成了欧洲文学史上的第一座高峰。1.教谕诗:赫西俄德的《工作与时日》荷马之后,出现了著名诗人赫西俄德(约公元前8世纪末—7世纪初)。2赫西俄德所写长诗《工作与时日》共828行,属于教谕诗,以诗人对他的弟弟的教训为主要内容。它是古希腊流传下来的第一首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诗作,也是第一部个人作品。赫西俄德的另一首长诗《神谱》,描写宇宙的形成、诸神的谱系与斗争,成为神话学的重要史料。(三)“大移民时代”的文学成就“大移民”时代:前8世纪-前6世纪。此时形成中的希腊城邦经历了持续200年的对外移民运动,故名。文学成就集中在两个领域:韵文的抒情诗和散文的寓言。希腊抒情诗源于民歌,分为双管歌(或称哀歌)、琴歌和讽刺诗。著名的抒情诗人有萨福,以及阿那克瑞翁(前550—前465)、品达(前522—前442)等。2.“第十位文艺女神”:萨福萨福(前612?—?)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女诗人,后世古典时代的柏拉图称她为“第十位文艺女神”,还有“男有荷马,女有萨福”之说。萨福一生写了9卷诗,多以缠绵悱恻的爱情为主题,语言艳丽,情调伤感,感情真挚,可惜流传下来的很少。《给所爱》一诗表现出她很擅长写恋爱心理。《给所爱》:他就像天神一样快乐逍遥,他能够一双眼睛盯着你瞧,他能够坐着听你絮语叨叨,好比音乐。/听见你笑声,我的心儿就会跳,跳动得就像恐怖在心里滋扰;只要看你一眼,我立刻失掉言语的能力;/舌头变得不灵;噬人的热情像火焰一样烧遍了我的全身;我眼前一片漆黑;耳朵里雷鸣;头脑轰轰。/我周身淌着冷汗;一阵阵微颤透过我的四肢;我的容颜比冬天草儿还白;眼睛里只看见死和发疯。33.平民的思想意识:《伊索寓言》与抒情诗同时,希腊民间还广泛流传着许多散文故事,其中多是动物寓言。相传这些寓言为公元前6世纪一个名叫伊索的被释奴隶所作,因此后人收集整理时称之为《伊索寓言》。《伊索寓言》收入了300多个寓言,主要是以故事(多为动物故事)来引申、总结出斗争经验和生活经验,反映的是受欺凌的下层平民和奴隶的思想感情。与史诗和抒情诗等文体不同的是,伊索寓言在结构上不但有形象化的故事,而且还有抽象的议论。我们所熟悉的《农夫与蛇》《农夫的内讧的儿子们》《狼和小羊》就出自于这部作品。在文学史上,《伊索寓言》曾产生深广的影响,后世的寓言作家如法国的拉封丹、德国的莱辛、俄国的克雷洛夫,都得益于它。近年来,有学者考证有些寓言来源于埃塞俄比亚,作者是比伊索早5个世纪的鲁曼。(四)古典时代的文学成就古典时代:前6世纪-前4世纪初。这是希腊奴隶制的繁荣时期。雅典是此时希腊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此时文学的主要成就体现在戏剧方面,另有散文和文艺理论方面的成就也值得注意。古典时代的戏剧成就极高,出现了“三大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三大喜剧诗人”克剌提诺斯、欧波利斯、阿里斯托芬。古典时代的散文成就反映在历史著作、哲学著作和演说词中。“历史之父”希罗多德(前485?—前425)著有《希波战争史》,修昔底德(前460?—前400?)著有《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色诺芬(前430?—前355?)著有《长征记》。著名的演说家有伊苏格拉底(前436—前338)和狄摩西尼(前383—前322)。古典时代的雅典出现了两大文艺理论家,即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4.“和真理隔着两层”:柏拉图的文艺理论柏拉图(前427?—前348)出身于雅典贵族,早年从哲学家苏格拉底求学。苏格拉底被雅典民主政权以破坏宗教和毒害青年的罪状处死后,柏拉图曾游历埃及等地。回雅典后,他创办学园,授徒讲学,并撰写哲学对话录,直到死时为止。柏拉图的对话录总共有40多篇,内容涉及政治、伦理、文艺、教育以及当时争辩激烈的一些哲学问题。最著名的有体现他的政治纲领的《理想国》,讨论修辞学和辩证法的《斐德若》,讨论审美教育的《会饮》和谈到理想国的社会组织的《法律》等篇。4在哲学上,柏拉图继承了苏格拉底的唯心主义,成为西方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始祖。他把“理式”或宇宙间的原则和道理看作是第一性的、永恒普遍的,至于感官接触的世界则是“理式”世界的摹本或幻影,无永恒性和普遍性,所以不仅是第二性的,而且是不真实的。在《理想国》里,柏拉图对诗人提出两条罪状:第一,诗不能教人认识真理。例如画家画床只是模仿木匠制造的床,而木匠造床又模仿床之所以为床的道理(理式),所以文艺只是“模仿的模仿”,“影子的影子”,“和真理隔着两层”。第二,诗滋养着应该由理智压制下去的“人性中的卑劣部分”,例如情感和欲念。而且,希腊诗人把神和英雄写得无恶不作,破坏了宗教信仰,起了伤风败俗的作用。但柏拉图实际上并不否定文学艺术,他只是反对具有民主倾向的文学艺术。他从反动的贵族利益出发,提出文艺必须服务于贵族政治的观点。公元3世纪,柏拉图的哲学思想由普洛丁努斯发展为新柏拉图主义。这种新柏拉图主义在中古同基督教神学结合在一起,在哲学和美学方面统治了1000多年。柏拉图和新柏拉图派的思想在后来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及浪漫主义运动中也发生过很大的影响。5.“模仿说”: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亚理斯多德(前384—前322)生于马其顿,21岁时赴雅典从柏拉图学哲学。柏拉图死后,他回到马其顿,当菲力浦二世的儿子亚历山大的教师三年,及至亚历山大即位东侵,他又回雅典开办一所学校,授徒讲学,撰写哲学和科学著作。亚理斯多德利用他那丰富的哲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对希腊文艺作了总结。《诗学》和《修辞学》就是这种总结的成果。亚理斯多德从古希腊传统的“模仿说”出发,认为现实世界是文艺的蓝本,文艺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诗学》第九章指出:诗人的职责不在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写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是可能的事。诗人和历史家的……差别在于,历史家描述已发生的事,而诗人却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因此,诗比历史更近于哲学,更严肃;因为诗所说的多半带有普遍性,而历史所说的则是个别的事。杨周翰等主编《欧洲文学史》认为这段话主要有两个含义:首先,诗有诗的真实,它是合乎规律的,带有普遍性的……其次,诗的真实不同于历史的真实,艺术的真实不同于生活的真实;诗是虚构,在虚构中揭示事物的必然性而抛去偶5然性,所以诗或艺术的真实可以高于生活的真实。由于认识到诗必须符合可然律和必然律,显示事物的内在联系,亚理斯多德特别强调作品必须是有机的整体。从这个观点出发,他认为无论是史诗还是悲剧,都应以动作或情节为纲,而不应以人物性格为纲,因为以情节为纲,较易显出事件发展的必然性。情节要整一,一部作品只应有一个主要的情节,从开始发展到顶点,然后转到必然的结局。亚理斯多德在《诗学》里着重分析了悲剧。第六章为悲剧下了定义: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动作的模仿;用的是由各种雕饰来提高的语言,不同的雕饰用在不同的部分;方式是通过动作而不是通过叙述;引起怜悯和恐惧,从而导致这些情感的净化。接着他指出:动作须有动作的人物,人物必然具有性格和思想两方面的特点。这样,亚理斯多德就指出了分析一般戏剧作品所必须考虑到的六个要素:动作(情节)、人物性格、思想、语言、表演(通过人物动作,不通过叙述)和歌唱(因为希腊悲剧有合唱队)。(五)“希腊化”时代的文学成就“希腊化”时代:前4世纪中叶-前2世纪。这一时期,希腊的文化影响了东方国家,因此史称“希腊化”时代。希腊化时代的文学呈现出衰落趋势,但有一种倾向十分可喜,即:现实感增强。文学中的神话主题此时受到冷落,作家们更注重描写人的喜怒哀乐和人的社会关系。这种倾向主要表现在新喜剧的创作中。6.“世态喜剧”:米南德的新喜剧新喜剧是与阿里斯托芬的旧喜剧相对而言的,又称“世态喜剧”。旧喜剧以政治讽刺为特色,新喜剧则以描写家庭生活和男女爱情为主。新喜剧的代表作家是米南德。米南德(公元前342—292)写了100多部喜剧,在比赛中获奖8次,但只传下2部完整的剧本。这2部完整的剧本是:《恨世者》《萨摩斯女子》。通过普劳图斯和泰伦斯等罗马作家的改编,米南德的作品曾对后世欧洲喜剧的发展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希腊化时代出现了一种新诗体──牧歌(又称田园诗)。忒俄克里托斯(公元前310?-245?)是这种诗体的创造者。他的牧歌不同于中国古代文学史中的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等人的田园诗,他不但写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出一种恬淡宁静的心境,而且还写年轻牧人的情感生活。6希腊被罗马灭亡之后,希腊文学已不复独立存在,但它在罗马文学中得到了继承。小结纵观古希腊文学史,我们发现:第一,文学作为社会现象,其起源与宗教有密切关系。古希腊最早的口头文学神话,以其异常丰富的实例证明了原始宗教的两个起源:一是对自然奇异现象的恐惧,对某种强大的自然物、自然力的崇拜,奥林匹斯山上的众神最初都是某种自然物、自然力的象征;一是对祖先的崇拜,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传说就是对祖先的追忆。上述两方面常常是融为一体的。西方学者斯宾塞在《社会学原理》(1885)一书中指出:在这种超自然神的背后,也正如在其他一切超自然神的背后一样,我们可以找到某种属于人类特性的人格。对一切超越于普通事物的东西,野蛮人就认之为超自然的或神圣的。超群的名人也是如此。这个名人也许不过是记忆中建立部落的远祖;也许是一位以孔武有力、骁勇善战而知名的领袖;也许是一位享有盛誉的巫医;也许是某些新器物的发明者,甚至他也许并非部族的成员、但却带来了技艺和知识的卓越的异乡人;或者也许是由于征服获胜而握有主权的优越种族的一分子,不管他是上述哪一种人物,由于其生前受人敬畏,其死后便受到更大的敬畏。对于这位鬼灵的邀宠礼,渐渐比那些不为人恐惧的鬼灵来得大,并发展为一种定为制度的崇拜。例外的情况是没有的。我们的结论是:如果按照祖先崇拜一词的那个最广大的意义(作为对属于血亲或非血亲的死者的崇拜)来说,祖先崇拜就是一切宗教的根源。斯宾塞所说的世界各地各民族都存在对祖先神的崇拜这一事实却是确实可靠的。而且,他还正确地看到了在“超自然神”的“背后”,才是对祖先神的崇拜,两者是结合在一起的。我们认为,这正是古希腊神话产生的根源。从这一点出发,我们认定,文学产生之时,本身并没有独立意识,它是宣扬原始宗教的一种形式──一种非常巧妙、非常容易深入人心的高明的形式。第二,古希腊文学开创了欧洲文学的几个重要主题,如宗教主题(如果我们上面的观点能够成立的话,我们便会进一步推导出同样的观点,即古希腊神话以及一切以希腊神话为题材的作品都表现了这一主题,至少是准宗教主题)、战争主题(《伊利亚特》等)、冒险主题(《奥德修纪》等)、爱情主题(《美狄亚》等)。第三,古希腊文学以神话为基础,决定了古希腊文学的基本思维模式是神话式的,而这种神话式的思维模式反映在创作方法上则主要是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的。而在后出现的古希腊“新喜剧”中,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的方法则被现实主义的方法所取代。7这

1 / 4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