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著欣赏选修第四章17世纪文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四章:17世纪文学第四章第一节:17世纪文学概述古典主义文学是17-18世纪文学的主潮。它产生于17世纪的法国,继而影响了全欧,统治欧洲文坛几近两个世纪。一、古典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总体上看,法国古典主义文学反映出下述鲜明特征:1.政治上拥护王权法国专制君主制(绝对王权)是古典主义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基础。法国的“君主专制是作为文明中心、社会统一的基础出现的”(马克思语),因此在当时是一种进步的因素。在贵族阶级与资产阶级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它是两个阶级之间的“表面上的调停人”(恩格斯语),不但制止了割据和纷争,统一了国家,而且还保护过资本主义工商业,促进了它的发展。这样一种情况导致:统治者为了巩固王权,需要文学为王权服务;资产阶级作家为了自身的存在和发展,需要得到王权的扶持和庇护。因此,从本质讲代表封建贵族阶级利益的王权和属于资产阶级范畴的文学,在相互妥协的情况下走到一起了。1635年,路易十三朝的首相黎塞留倡导成立了法兰西学士院,并把它当作推行官方文化政策的机构。它所制定的政策,它的决议,形同法律。同时,政府还用颁发作家年金、建立书刊检查制度等办法,控制文艺创作活动。正由于王权的干预,法国文坛的混乱局面逐步减弱,雕琢夸饰的贵族沙龙文学、粗犷浅俗的市民文学受到遏制,古典主义便很快取得了文坛的统治地位。古典主义作家如莫里哀、高乃依等,往往直接歌颂贤明君主及其“丰功伟业”,或通过描写感情与义务的冲突,表现个人服从国家的思想。他们高度自觉地把文艺与现实政治结合起来,把欧洲文学的政治功利性推到空前高度,表现出极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当然,在上述政治倾向的前提下,他们也尽可能地表达了反封建、反教会的民主要求。2.思想上崇尚理性17世纪是理性主义的时代。法国哲学家笛卡尔(1569-1650)提倡唯理主义,强调理性万能,认为理性既是知识的唯一源泉,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种观点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强有力地冲击了中世纪经院哲学和宗教的权威。他还认为人类的各种情欲会使人抛弃真理,因此他主张以理性来克制情感。2古典主义者接受了笛卡儿的观点,并以此指导自己的创作。古典主义的立法者布瓦洛[尼古拉·布瓦洛-德彼雷奥(1636-1711)]在他的法典性的著作《诗的艺术》(1674)中要求作家:首先必须爱理性;你的文章永远只凭理性才获得价值和光芒。蒋承勇主编《外国文学》指出:古典主义的“理性”,既是一种思想尺度,也是审美尺度。在思想上,它指符合王权要求的种种政治、思想、道德规范,与个人情欲形成对照或对立,强调必须用理性克制情欲。在艺术上,指作家必须恪守的艺术教条和审美规范。如“三一律”,题材与体裁的严格划分,语言的准确、简洁,结构的明晰和合乎逻辑等。3.创作上遵循古典古典主义作家如同中世纪的但丁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一样,特别崇尚古希腊罗马文学。这主要体现于两点:一是他们基本上从古希腊罗马文学中选取题材,二是把古希腊罗马文学中的某些方法奉为不可冒犯的清规戒律。就后者而言,前面提到的“三一律”就是典型一例。在亚里斯多德所提出的“情节一致”基础上,古典主义者进而规定,在戏剧创作中,要做到时间、地点和动作的三个整一。布瓦洛说,一部剧本——要用一地、一天内完成的故事,从开头直到末尾维持着舞台的充实。这意思是说,一个剧本只能表现同一事件,剧情应该发生于同一地点,发生于二十四小时之内。这一点,在实际创作过程中,任何人不可逾越。二、法国古典主义文学一般把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的产生和发展分为三个阶段:17世纪30-50年代,古典主义文学形成期;60-70年代,古典主义文学的鼎盛期;70年代之后至18世纪末,古典主义文学的衰落期。[本节只介绍前两个阶段的创作成就。](一)古典主义文学形成期的成就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的创始人是诗人法兰索亚·马莱伯(1555—1628)。他主张文学创作要为王权服务,语言要明晰、准确、规范化,艺术形式要完美。布瓦洛称马莱伯为“诗宗”,要求作家以之为楷模。1634年,剧作家梅莱(1604—1686)在悲剧《索福尼斯伯》中首次严格遵循了“三一律”,得到黎塞留的赞许。1635年,黎塞留成立法兰西学士院,制定了语言文学方面的规范。1636年,高乃依的悲剧《熙德》上演。夏普兰(1595—1654)遵黎塞留之命写了《法兰西学士院对熙德的批评》一文,严厉指责高乃依不遵守“三一律”。3此后,“三一律”便成为作家必须严格遵循的创作准则。此一时期的代表作家是高乃依。1.家族义务与个人感情之间的冲突:高乃依的《熙德》彼埃尔·高乃依(1606—1684)被看成古典主义悲剧的奠基人。他一生写了30多个剧本,大部分是悲剧。代表作是悲剧《熙德》(1636)。《熙德》取材于西班牙作家吉伦·卡斯特罗的剧本《熙德的青年时代》。悲剧中讲:贵族青年罗狄克与贵族小姐施曼娜倾心相爱。但由于他们的父亲发生了可怕的争执,一对恋人陷入了悲剧的情境。罗狄克的父亲杰葛和施曼娜的父亲高迈斯都是位高权重的大臣。国王任命杰葛为王子之师,引起高迈斯的嫉妒,打了杰葛一耳光。杰葛年事已高,要儿子罗狄克替他报仇雪耻。罗狄克在经过一番激烈、痛苦的思想斗争之后,在决斗中杀死了高迈斯。施曼娜在父亲被杀后,内心同样充满了矛盾。她恳求国王处死罗狄克,但当罗狄克来到她的面前让她亲手处置自己时,她又借故予以拒绝。这时,宿敌摩尔人入侵。罗狄克主动迎敌,一举打败了敌人,还俘虏了摩尔人的两个国王,因此被摩尔人称为“熙德”(意为“君王”)。罗狄克为国立功,施曼娜的心理矛盾达到了极点:她觉得罗狄克更可爱,同时又担心父仇更难报。她要求国王准许为他报仇的桑士与罗狄克决斗。罗狄克打败了对手。按照当时的律例,施曼娜应与获胜的罗狄克结婚。但施曼娜不乐于从命。国王体谅她的矛盾心情,命令罗狄克出击摩尔人,待凯旋之日再婚配。施曼娜同意国王的决定。剧本主要描写发生于男女主人公身上的家族义务与个人感情的矛盾冲突。罗狄克为了维护家族荣誉,不得不杀死爱人的父亲,他的内心充满了矛盾:要成全爱情就得牺牲我的荣誉,/要替父亲报仇,就得放弃我爱人。/……一方面是高尚而严厉的责任,/一方面是可爱而专横的爱情!/……复仇会引起她的怨恨和愤怒,/不复仇会引起她的蔑视。/复仇会使我失去最甜蜜的希望,/不复仇又会使我不配爱她。在这种二者不可得兼的情况下,罗狄克以理智战胜了情感,为了尽义务而牺牲了个人幸福。这样的矛盾同样也纠缠着施曼娜。她一方面出于义务不能不向国王控告罗狄克,另一方面又越来越深地陷入了对罗狄克的爱情之中。这些矛盾最后都在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下得到解决。就这样,《熙德》张扬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理性原则,也给个人感情以充分肯定。4由于《熙德》的题材重大,戏剧冲突尖锐激烈,情节集中并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上演时受到巴黎观众的热烈欢迎。但黎塞留对它却很不满意。黎塞留不仅对高乃依的成功表示妒意,而且他不能容忍剧中国王以理性的方式而不是以专制的手段来统治国家,不能容忍剧中三次通过决斗来解决纠纷的做法(黎塞留一向严令禁止决斗)。因此,他授意法兰西学士院的负责人夏普兰撰文《法兰西学士院对熙德的批评》,无理责难高乃依抄袭他人,并违背了“三一律”。高乃依愤而停笔三年。此后他所写的剧本,均符合“三一律”,不敢越雷池半步。但是,高乃依因此再没有写出比《熙德》更为优秀的作品。这说明,古典主义对于某些作家的艺术才能起到了束缚作用。(二)古典主义文学鼎盛期的成就60-70年代是古典主义的鼎盛期。莫里哀的喜剧,拉辛的悲剧,拉·封丹的寓言,布瓦洛的理论,使法国古典主义文学成果蔚为大观。莫里哀是这一时期最杰出的喜剧作家。他的喜剧创作,形成了自阿里斯托芬、莎士比亚以来的又一座高峰,显示出古典主义在喜剧艺术方面的最高成就。2.理性与情欲(非理性)之间的冲突:拉辛的《安德洛玛刻》、《费德尔》让·拉辛(1639-1699)被看成最典范的古典主义悲剧诗人,其作品代表了古典主义悲剧的最高成就。拉辛一生共写了11部悲剧。其代表作为《安德洛玛刻》和《费德尔》。A.《安德洛玛刻》拉辛的悲剧《安德洛玛刻》(1667)的题材来源于欧里庇得斯的悲剧《安德洛玛刻》和《特洛亚妇女》。剧中写:特洛亚城陷落之后,赫克托耳的寡妻安德洛玛刻成了阿喀琉斯之子皮洛斯的女奴。皮洛斯钟情于安德洛玛刻,因此迟迟不与热恋他的斯巴达公主赫耳弥俄涅结婚。悲剧开始时,希腊使节俄瑞斯忒斯来到皮洛斯王宫,传令皮洛斯王交出赫克托耳的遗孤以绝后患。为保全儿子的生命,复兴特洛亚,安德洛玛刻假意允诺与皮洛斯结婚。赫耳弥俄涅妒恨不已。她利用俄瑞斯忒斯对自己的感情,唆使俄瑞斯忒斯杀死了皮洛斯,然后自杀而死。俄瑞斯忒斯也因绝望而发了疯。安德洛玛刻及其儿子得以保全。由于生活于法国专制政体由盛而衰阶段,因此拉辛的悲剧与高乃依迥然有别:他不写理智战胜感情、忠君报国的英雄,而写情欲压倒理性、私利至上之人,由此暴露路易十四后期贵族上流社会人欲横流、人性堕落的现实。5在《安德洛玛刻》中,拉辛对人性中的恶进行了深入挖掘,谴责了人欲横流、丧失理性的贵族阶级。皮洛斯对未婚妻赫耳弥俄涅背信弃义,不惜抹掉自己的光荣历史,作出危害希腊人利益的勾当,甚至在神庙宣布特洛亚的敌人是自己的敌人。俄瑞斯忒斯身为希腊使节,却希望皮洛斯拒绝交出安德洛玛刻的儿子,因为这对他有利,可以使他有可能得到赫耳弥俄涅。甚至,他在情网中越陷越深,犯下弑君渎神大罪。皮洛斯也好,俄瑞斯忒斯也好,在拉辛看来,都是情欲的俘虏,理性对他们的心灵不起作用。在拉辛笔下,赫耳弥俄涅性格复杂。她热烈地爱着皮洛斯,到厄庇洛斯等候结婚,却被冷淡了数年,最后甚至被抛弃。因此,她又十分怨恨皮洛斯。最不能使她忍受的是,她这样一个公主,竟然败在了一个女奴之手。这又使她产生了强烈的嫉妒心理。既恨且妒,促使赫耳弥俄涅决心杀死皮洛斯。但她不择手段,卑鄙地利用了俄瑞斯忒斯。最后,她跪在神庙前,在皮洛斯的尸体旁自杀而死,以表示她对皮洛斯的爱。在拉辛看来,赫耳弥俄涅也是情欲的俘虏,也缺乏理性。悲剧主人公安德洛玛刻与上述人物不同。她怀念丈夫赫克托耳,要为赫克托耳守节。她爱儿子,要为赫克托耳保全遗孤。她的感情是强烈的,是无可非议的。同时,她又有高度的理性。在苦苦哀求也感动不了皮洛斯的铁石心肠,眼看自己的儿子就要成为刀下之鬼时,安德洛玛刻假意答应了皮洛斯,但要求皮洛斯在神庙宣誓,把她的儿子当成自己的儿子,帮助他重建特洛亚城。她决定在皮洛斯宣誓后自杀,这样既保全了儿子,也保全了自己的贞操。安德洛玛刻的行为,与皮洛斯、俄瑞斯忒斯、赫耳弥俄涅形成了鲜明对比,在她身上,感情与理性实现了完美的统一。在艺术方面,《安德洛玛刻》是第一部标准的古典主义悲剧,充分体现出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的原则。与古希腊悲剧相同,它的冲突紧张激烈,结构简练集中。它写四个人物的恋爱关系(皮洛斯与安德洛玛刻,皮洛斯与赫耳弥俄涅,俄瑞斯忒斯与赫耳弥俄涅),情节复杂,而拉辛却处理得干净利索。拉辛没有从头写他们四人爱恋关系的产生和经过,而是从俄瑞斯忒斯作为希腊使节来到厄庇洛斯王国写起。俄瑞斯忒斯的到来引起了一系列的矛盾。皮洛斯要求安德洛玛刻给他一个最后答复,这答复不仅影响到皮洛斯对赫耳弥俄涅的态度,而且将要决定俄瑞斯忒斯的命运。如果安德洛玛刻拒绝皮洛斯,皮洛斯就会和赫耳弥俄涅结婚,俄瑞斯忒斯得到赫耳弥俄涅的愿望就会落空,安德洛玛刻的儿子就将被杀掉;如果安德洛玛刻答应皮洛斯,俄瑞斯忒斯的愿望就可能实现,安德洛玛刻母子就会6平安,但安德洛玛刻也会因此而失去宝贵的贞操和气节。在厄庇洛斯王国,俄瑞斯忒斯的到来成了悲剧冲突的起点,矛盾从此急剧发展,越来越紧张,越来越尖锐,一直到收场。从《安德洛玛刻》的结构艺术看,可以说,拉辛是一个善于“带着镣铐跳舞”的作家:“三一律”对他非但不是束缚,反倒是他发挥艺术才能的最佳形式。承接: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B.《费德尔》《费德尔》(1677)的题材源于欧里庇得斯的悲剧《希波吕托斯》。剧本涉及了乱伦之爱的主题。雅典王后费德尔爱上了国王忒修斯前妻之子希波吕托斯,后来知道希波吕托斯另有所爱,由妒生恨,“恶人先告状”,向国王诬陷了希波吕托斯。结果希波吕托斯因受诅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