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品题库试题生物1.(南通2014届高三第一次调研)下列有关实验材料的选择及理由合理的是()A.植物花粉数量多、易获取,适合用于培育单倍体B.黑藻小叶由单层细胞构成,适合用于观察叶绿体C.果蝇易饲养、繁殖快,适合用于遗传学研究D.甘蔗糖分足、近乎无色,适合用于还原糖鉴定实验[解析]1.培育单倍体,通常选择植物的花粉;.黑藻小叶由单层细胞构成,制作临时装片时不用切片,适合用于观察叶绿体;果蝇具有易饲养、繁殖快、后代数量多等特点;蔗糖不是还原糖,不能用与还原糖鉴定实验。2.(北京西城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为获得优良性状的纯合体,将基因型为Aa的小麦逐代自交,且逐代淘汰aa,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育种方式与单倍体育种相比所需育种年限长B.此过程中F1出现aa个体的基础是等位基因分离C.育种过程中若不发生突变,则该种群没有进化D.可通过单倍体育种方式得到100%的纯合品种[解析]2.与杂交育种方式相比,单倍体育种方式的优点是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Aa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是等位基因分离的结果;生物进化的实质就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该育种过程中虽然没发生突变,但逐渐淘汰aa,a基因频率会减少,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所以该物种已经发生了进化;基因型为Aa的小麦通过单倍体育种可得到AA和aa纯种。3.(北京海淀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下列关于几种育种方式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杂交育种可以获得稳定遗传的个体·2·B.诱变育种可大幅提高有利变异的比例C.单倍体育种可迅速获得纯合品系D.多倍体育种能得到营养物质含量高的品种[解析]3.杂交育种指不同种群、不同基因型个体间进行杂交,并在其杂种后代中通过选择而育成纯合品种的方法,形成的纯合品种能够稳定遗传;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诱变可以增加变异的种类和数量,但是不会大幅度提高有利变异的比例;获得单倍体植株后,经染色体加倍即得纯合二倍体,排除显隐性的干扰,提高了选择的准确性:只要选得符合育种目标要求的二倍体植株,即可繁殖推广,单倍体育种可迅速获得纯合品系;多倍体育种得到新品种,这些新品种与二倍体植株相比,茎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相对来说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都有所增加。4.(山东德州2014届高三校际联考)下图中,甲、乙表示水稻的两个品种,A、a和B、b表示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①~⑤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种的过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①②过程简便,但培育周期长B.②和④的变异都发生于有丝分裂间期C.③过程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D.⑤过程与④过程的原理相同[解析]4.①→②为杂交育种过程,虽然简便但培育周期长;④过程用秋水仙素作用于有丝分裂前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③⑤表示单倍体育种,其中③过程常用花药离体培养法培养获得单倍体个体;⑤过程是单倍体育种,其原理是染色体变异;④过程是多倍体育种,其原理是染色体变异。5.(山东德州2014届高三校际联考)已知小麦中高秆对矮秆(抗倒伏)为显性、抗病对不抗病为显性,以纯合高秆抗病小麦和纯合矮秆不抗病小麦为亲本,培育抗倒伏抗病小麦,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杂交育种过程需要不断筛选、自交·3·B.单倍体育种利用了花粉细胞具有全能性的特点C.可利用射线等处理矮秆不抗病小麦种子实现人工诱变,但成功率低D.筛选的实质是通过自然选择实现种群中抗病基因频率的定向提高[解析]5.杂交育种可以将不同亲本的优良性状重组到一个个体上,因此可通过杂交育种过程需要不断筛选、自交,直到矮秆抗病个体的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培育抗病抗倒伏小麦可通过单倍体育种,利用花粉细胞具有全能性进行花药离体培养,由于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使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获得纯合体;当然也可以通过诱变育种的方法利用射线、亚硝酸盐等处理矮秆不抗病小麦种子可实现抗病的突变,但成功率低;育种中筛选过程是人为因素,不是自然选择。6.(山东德州2014届高三校际联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家族中代代出现的疾病就是遗传病B.单倍体的体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其植株比正常植株弱小C.转基因技术是通过直接导入外源基因,使转基因生物获得新性状D.无子番茄的无子性状不能遗传,无子西瓜不可育但无子性状可遗传[解析]6.遗传病在家族中代代相传,但是家族中代代出现的疾病不一定是遗传病,如感冒;由本物种配子发育成的个体是单倍体,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而单倍体不一定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单倍体植株的特点是植株矮小、高度不育;转基因技术是在体外将目的基因与运载体重组,形成重组质粒,然后再导入受体细胞,使转基因生物获得新性状;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的发育,而无籽西瓜是利用染色体变异,其无子性状可以通过无性繁殖遗传给后代。7.(东莞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重组必然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导致生物进化B.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存在生殖隔离,不是同—物种C.人工诱导多倍体最有效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D.诱变育种通过提高基因突变频率,在较短时间内定向改良生物性状[解析]7.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如果没有选择,基因重组不会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物种是·4·指在自然状态下,能相互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的个体,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杂交产生的个体是三倍体,高度不育,所以是不同物种;人工诱导多倍体最有效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定向改良生物性状的育种方式是基因工程育种。8.(厦门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检)园艺工作者以野生的阔叶风铃草为材料,人工诱导形成多倍体。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检测染色体时,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后直接染色观察B.检测染色体时,不能使用醋酸洋红溶液作为染色剂C.经诱导处理,植株中仅部分细胞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异D.培育出的多倍体高度不育,只能进行无性繁殖[解析]8.观察染色体时,需要用改良苯酚品红、醋酸洋红或龙胆紫进行染色;经诱导处理的植株形成多倍体的概率低,所以植株中仅有部分细胞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异;单倍体高度不育,只能进行无性繁殖,培育出的多倍体具有成对的同源染色体,所以是可育的。9.(济宁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普通小麦中有高秆抗病(TTRR)和矮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A组、B组和C组所运用的育种方法分别是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和诱变育种B.A组和B组都利用杂交的方法,目的是一致的C.F2中的矮秆抗病植株都可以直接用于生产D.C组射线要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解析]9.A组的育种方法通过连续自交,是杂交育种;B组用花药离体培养,属于单倍体育种;C组用射线照射,属于诱变育种,;F2出现了符合要求的植株,但在矮杆抗病(ttR_)的植株中,纯合子·5·(ttRR)只占1/3,还有2/3的矮杆抗病植株是杂合子,还不能用于农业生产,还需要通过连续自交的方法得到纯合子种子;C组用射线照射萌发的种子或幼苗,此时细胞分裂旺盛,可以提高突变频率。10.(黑龙江省哈三中201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理综试题)(11分)大豆是中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主产于东北地区。大豆的高产(A)和低产(a)、抗病(B)和不抗病(b)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科研人员欲以低产不抗病大豆(甲)为材料,培育稳定遗传的高产抗病大豆。现进行如下实验:将甲种子经紫外线照射后种植,在后代中获得高产不抗病植株(乙)和低产抗病植株(丙)。将乙与丙杂交,子一代中出现高产抗病、高产不抗病、低产抗病、低产不抗病四种植株。选取子一代中高产抗病植株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幼苗,以秋水仙素处理后筛选出纯合的高产抗病大豆植株。(1)上述培育高产抗病大豆的过程中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育种技术。利用上述技术获得稳定遗传的高产抗病大豆植株至少需要__________年。(2)请用遗传图解表示乙与丙杂交得到子一代的过程。(3)若甲植株的花粉经紫外线照射后,培育为可育的高产不抗病植株(丁),利用丁与丙杂交,获得子代的性状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0.(1)将甲种子经紫外线照射后种植,属于诱变育种;将乙与丙杂交,属于杂交育种;选取子一代中高产抗病植株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幼苗,以秋水仙素处理后筛选出纯合的高产抗病大豆植株,属于单倍体育种;经诱变育种,获得乙与丙,并让乙与丙杂交,得到子一代,第二年,种植子一代,并选取子一代中高产抗病植株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幼苗,以秋水仙素处理后筛选出纯合的高产抗病大豆植株,所以至少2年。(2)将乙与丙杂交,子一代中出现高产抗病、高产不抗病、低产抗病、低产不抗病四种植株,说明乙和丙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书写遗传图解时,注意表现型、配子以及性状分离比。(3)低产不抗病大豆(甲),基因型是aabb,若甲植株的花粉经紫外线照射后,培育为可育的高产不抗病植株(丁),则丁的基因型为AAbb,丁与丙杂交:AAbb×aaBb→AaBb、Aabb,表现型及比例为:高产抗病:高产不抗病=1:1。11.(河北衡水中学2014届高三二调)(12分)野茉莉花瓣的颜色是红色,其花瓣所含色素由核基因控制的有关酶所决定,用两个无法产生红色色素的纯种(突变品系1和突变品系2)及其纯种野生型茉·6·莉进行杂交实验,F1自交得F2,结果如下:研究表明,决定产生色素的基因A对a为显性。但另一对等位基因B、b中,显性基因B存在时,会抑制色素的产生。(1)根据以上信息,可判断上述杂交亲本中突变品系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2)为鉴别第Ⅱ组F2中无色素植株的基因型,取该植株自交,若后代全为无色素的植株,则其基因型为__________;III组F2的无色素植株中的纯合子占的几率为。(3)若从第I、II组的F2中各取一株能产生色素的植株,二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从第I、III组的F2中各取一株能产生色素的植株,二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4)进一步研究得知,基因A是通过控制酶A的合成来催化一种前体物转化为红色色素的。而基因B―b本身并不直接表达性状,但基因B能抑制基因A的表达。请在右上方框内填上适当的文字解释上述遗传现象。[解析]11.⑴由“决定产生色素的基因A对a为显性,但另一对等位基因B、b中,显性基因B存在时,会抑制色素的产生”可推知无色素的基因型为A_B_、aa__,有色素的基因型为A_bb;由品系1×品系2→F1(无色素)→3/16有色素、13/16无色素,可推知F1的基因型为AaBb,野生型纯种基因型为AAbb,突变品系1×野生型(AAbb)→F1有色素(A_bb)→3/4有色素、1/4无色素,可推知该F1基因型为Aabb,进而可推知突变品系1的基因型为aabb。(2)由第Ⅲ组实验课推知品系2的基因型为AAABB,则Ⅱ组实验图解如下:PaabbXAABB↓F1AABb↓自交F2AABBAABbAAbb·7·无色素无色素有色素↓自交↓自交F3AABBAAB_AAbb无色素无色素有色素综合上述遗传图解分析可见:第Ⅱ组F2中无色素植株的基因型,取该植株自交,若后代全为无色素的植株,则其基因型为AABB。第Ⅲ组实验图解如下:PAABBXaabb↓F1AaBb↓自交F2A_B_aa__A_bb无色素无色素有色素则F2中无色素纯合子所占比例=(1/16+2/16)/(13/16)=3/13⑶第Ⅰ组实验的图解如下:PaabbXAAbb↓F1Aabb↓自交F2A_bbaabb无色素无色素·8·由Ⅰ、Ⅱ组遗传可知:Ⅰ组F2有色素基因型为A_bb,Ⅱ组F2有色素基因型为AAbb,所以可从第Ⅰ、Ⅱ组的F2中各取一株能产生色素的植株,二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1/3;同理可推知Ⅰ、Ⅲ的F2中各取一株能产生色素的植株,二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5/9。⑷由“基因A是通过控制酶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