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财务分析理论学习目标掌握财务分析的基本内涵、基本目的与作用。具体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明确什么是财务分析,财务分析的学科地位如何,财务分析与经济活动分析、财务管理和会计是什么关系;掌握财务分析的体系和内容以及形成的理论基础;理解财务分析的目的以及不同财务分析主体财务分析目的的差异。◇能力目标能够运用财务分析的基本原理说明财务分析的作用;从财务分析的产生与发展方面说明财务分析与相关学科和技术方法的关系;学会灵活运用财务分析形式解决实际问题,实现财务分析目标。被称为“现代证券分析之父”的本杰明·格雷厄姆(BenjaminGraham,1894-1976)是华尔街的传奇人物,他的财务分析学说和思想在投资领域产生了极为巨大的震动,影响了几乎三代重要的投资者。他的投资哲学——基本分析法和“风险缓冲带”为沃伦·巴菲特、马里奥·加贝利、约翰·奈夫、米歇尔·普赖斯等一大批顶尖证券投资专家所推崇。沃沦·巴菲特作为格雷厄姆的学生兼雇员对格雷厄姆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他说:“格雷厄姆的思想,从现在起直到100年后,将会永远成为理性投资的基石。”年轻的格雷厄姆刚在华尔街工作时,已经开始明确地表述出他对价值投资理论的观点。当时,人们习惯以道氏理论和道·琼斯指数来分析股市行情,而对单一股票、证券的分析尚停留在较为原始、粗糙的阶段,而且普通投资者在投资时通常倾向于债券投资方式,对于股票投资,投资者普遍认为过于投机,风险太大,令人难以把握。投资者之所以作出如此选择,一方面是因为债券有稳定的收益,并且安全系数明显要高于股票;另一方面主要是因为一般公司仅公布笼统的财务报表,这使投资者难以了解其真实的财务状况。格雷厄姆透过那些上市的股票、债券公司的财务报表,以及对那些公司资产的调查研究发现,上市公司为了隐瞒利润或在债权清理时逃脱责任,常常千方百计地隐瞒公司资产,公司财务报表所披露的是低估后的资产,而这一做法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反映到股市上的股票价格往往大大低于其实际价值。于是,格雷厄姆把公司和产业报告看作寻找财富的藏宝图,通过研究和分析公司报告以寻求公司的内在价值。1926年,在研究了北方管道公司的年报之后,格雷厄姆发现该公司握有每股约值95美元的国债。格雷厄姆认为,没有任何商业上的理由支持该公司继续持有这些国债。由于竞争加剧和收益下降,北方管道公司的股票不再被大家看好。该公司的肢价已下跌至65美元/股,有6美元的分红。格雷厄姆决定买进。之后,他会见了北方管道公司的管理者,指出公司不需要这些国债,而且他们支配的这些资金实际上是属于股东的。最后,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北方管道公司卖掉了国债,并分给股东们70美元/股的红利,格雷厄姆后来卖掉了这只股票,盈利可观。格雷厄姆在实践中逐步确立了价值投资理念,在他看来,投机并不是一项好的投资,因为投机是建立在消息基础上的,其风险非常高。当股价已升至高档的上端时,很难说哪一只股票没有下跌的风险,即便是绩优股也不例外。所以,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讲,基于事实本身的投资和基于消息的投机,两者所蕴涵的风险是截然不同的。如果一家公司真的营运良好,则其股票所含的投资风险便小,其未来的获利能力一定比较高。那么,如何判断一家公司的营运情况和未来发展,如何预测公司未来盈余和股票内在价值呢?财务分析便是寻求答案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也是以格雷厄姆为领军人物的秉承价值投资理念的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制胜法宝。可以说,谁能运用财务分析分析出更有效率的信息,谁就占有了信息优势。资料来源:新浪财经频道第一节财务分析的产生与发展一、财务分析与会计发展(一)财务分析与会计技术发展财务分析的产生与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对财务分析信息需求与供给共同作用的结果。会计技术与会计报表的发展为财务分析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财务分析的基础是财务报表,财务报表的基础是会计技术。因此,会计技术发展影响或决定着财务分析的产生与发展。会计技术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是利用会计凭证记录交易事项;第二是利用会计分类账记录交易事项;第三是编制财务报表;第四是财务报表解释。财务报表解释的目的是给管理者提供经营管理信息。财务报表解释要求财务分析。因为财务报表是会计分类账的缩写,相当少的财务报表数据代表了无数会计借贷的结果。由于有些财务报表数据非常综合,它是无数业务交易的结果,因此,对于财务报表反映的单—数据与无数业务交易之间就存在许多需要解释的。为了解释介于财务报表与业务交易之间的中间数据,就要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即从总体分解到其构成因素,或者说是采用与会计相反的程序,从财务报表回到原始分录。财务报表解释要求比较。对财务报表构成因素的进一步检验,并不能得出最终财务状况的结论。计量各因素的相关程度是必须的。例如只看企业流动负债绝对额不能得出企业支付能力好坏的结论,必须将其与流动资产相比较,即从流动负债与流动资产之间的相关程度说明企业的支付能力。因此,解释企业财务状况仅分解财务报表是不够的。还要进行各种相关比较,包括不同历史阶段的比较。而对财务报表信息的比较正是财务分析的基本技术。(二)财务分析与会计汇总(或报表)的历史发展要全面理解财务分析的产生与发展,了解会计汇总及报表的发展是有益的。会计从最初记录交易到以货币计量形成会计余额,然后从会计余额发展到会计汇总,再从会计汇总发展到会计报表。对会计汇总的需要来自于经济发展与管理需求。有资料表明,对资产与负债的汇总被认为存在于14世纪。到16世纪,会计汇总成为复式记账(会计平衡)形式的有机组成部分。当企业经营规模较小时,会计余额汇总可反映财务状况与经营结果,并可供企业所有者和合伙人检查,不需要在会计汇总或会计分类账基础上编制财务报表。随着19世纪末期企业规模增大,公司开始有许多投资者,编制更多的会计汇总给所有股东是必需的。因此,会计余额汇总或总分类账被发展成当代的资产负债表。现代会计实践中使用的其他财务报表是近代随着经济发展及对会计的需求而加入会计程序的,如利润表、财务状况变动表、现金流量表等。从会计余额、会汁汇总到财务报表的发展,反映了财务分析与会计发展是紧密相关的。随着经济发展及人们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会计技术不断发展,财务报表不断完善。而会计技术和财务报表的发展与完善,又促进了财务分析的发展。二、财务分析应用领域的发展对财务分析产生与发展在早期做出重要贡献的是贷款人和投资者,正是他们对财务报表信息的需求影响着财务分析的产生与发展。在近代与现代,企业经理、银行家和其他人对财务信息的需求进一步影响着财务分析的发展进程。(一)财务分析开始于银行家直到20世纪初,会计账簿与报表一直被当做记账员工作的证明,然而这时银行家开始要求使用资产负债表作为评价贷款是否延期的基础。财务报表大规模使用于信贷目的,开始于1895年2月9日,当时纽约州银行协会的经理委员会采纳了一项决定:要求他们的机构贷款人提交书面的、有其签字的资产负债报表。从那时起,财务报表被主要银行推荐使用。1900年,纽约州银行协会发布了申请贷款的标准表格,包括一部分资产负债表。尽管银行开始要求其客户的资产负债表,但没有任何对其内容进行数量计量的尝试。资产负债表可能仅仅是被检查,然后就存档了。纽约第四国家银行副总经理杰姆斯是主张提供报表的最积极支持者。他认为扩大贷款必须预测贷款人的偿债能力,必须对报表进行分析。他设计出财务报表的比较格式,显然财务报表比较应是财务分析的内容。在接受了比较报表观点后,银行家们开始考虑什么应该比较,如有的比较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等。这可以证明,在20世纪初,比率分析已经出现并被贷款人所接受。(二)投资领域的财务分析从财务报表分析观察企业财务状况的观点也应用于投资领域。1900年,汤姆斯(美国)发表了题为《铁路报告分解》的小册子,在处理各种铁路报表因素时,他使用了现代的分析方法,如经营费用与总收益比率、固定费用与净收益比率等。财务分析作为评价财务状况的基础在投资领域越来越流行。(三)现代财务分析领域现代财务分析领域不断扩展,早已不限于初期的银行信贷分析和一般投资分析。全面、系统的筹资分析、投资分析、经营分析是财务分析的基本领域。随着经济发展、体制改革与现代公司制的出现,财务分析在资本市场、企业重组、绩效评价、企业评估等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三、财务分析技术发展(—)比率分析的发展比率分析的体系于1919年由亚历山大建立,他发表了一篇文章批评银行家只依靠流动比率进行贷款决策。他指出,为了取得全面的认识,必须考虑财务报表间的各种关系,而不仅仅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间的关系。从那时起,他一直是比率分析的最积极倡导者,并多次精炼他的方法。通过计算一系列比率进行分析的方式迅速流行起来。不幸的是,比率分析的重要性被夸大了:比率被看成具有神秘的能力,是企业成功的万能钥匙。许多对其了解很少的人开始在许多领域使用它。(二)标准比率在广泛接受比率分析方法的同时,人们(如财务分析师)感觉需要一种类似成本会计中标准成本的比率分析标准,即标准比率。1923年,JamesH.Bliss提出:在每一个行业,都有以行业活动为基础并反映行业特点的财务与经营比率。这些比率可通过行业平均比率来决定,并计算了许多行业和相当多公司的平均或标准比率。标准比率的观点开始流行,许多组织开始计算这些标准比率。(三)趋势百分比的出现1925年,在出版物中出现了对比率分析进行严厉批评的文章。归纳起来,对比率分析的异议主要有四点:第一,比率的变动可能仅仅被解释为两个相关因素之间的变动;第二,某一比率很难综合反映与比率计算相关的某一报表(资产负债表)的联系;第三,比率给人们不保险的最终印象;第四,比率不能给人们财务报表(如资产负债表)关系的综合观点。为了解决比率分析的问题,人们提出了替代比率技术的方法,即选择一年为基年,得到一系列相关基年的百分比,即趋势百分比。通过研究这种变动,可得到企业进步程度的综合印象。这标志着趋势分析的产生。(四)现代财务分析技术现代财务分析技术是在传统分析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与发展的,如比率分析、趋势分析、结构分析等。虽然它们仍是现代财务分析的基本技术之一,但与传统分析技术相比,其分析体系、分析内容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一些新的分析技术也应用于财务分析之中,如预测分析技术、实证分析技术、价值评估技术、电算化分析技术,等等。总之,现代财务分析技术体现了传统分析技术与现代分析技术的结合、手工分析技术与电算化分析技术的结合、规范分析技术与实证分析技术的结合、事后评价分析技术与事前预测分析技术的结合。四、财务分析形式发展(一)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财务分析中的计量可分为两大类:—类是计量单一报表各项目之间的关系;另一类是计量连续报表中各项目的关系。前者是静态分析,后者是动态分析。静态分析通过对经济活动中各项目之间的关系分析,找出其内在联系,揭示其相互影响与作用,反映经济效率和财务状况。动态分析则通过对不同时期经济活动的对比分析,揭示经济活动的变动及其规律。财务分析的最初形式是静态分析,如比率分析就属于静态分析。当人们认识到静态分析的缺陷后,开始采用动态分析的方式弥补其不足,因此动态分析就出现了。可见,要全面综合解释财务报表,这两类分析都是必需的。(二)内部分析与外部分析财务分析与企业内部和外部都相关。内部分析是指在所分析企业的内部,分析师可直接接触会计账簿和有关企业的完全信息。外部分析是指在所分析企业的外部,分析师只能得到企业必须披露和愿意披露的信息。通常,银行信贷分析、投资者的投资分析等属于外部分析.而企业管理者从经营角度进行的分析属于内部分析。财务分析最初产生于企业外部需要,随着经济发展和对管理的重视,内部分析需求不断增加。由于企业自愿披露或强制披露的信息逐渐增多,最近可用于外部分析的信息在不断扩大。贷款人现在可得到的财务报表等信息在过去是得不到的。投资分析师从证券交易委员会得到的信息,以前也是得不到的。五、我国财务分析的发展我国的财务分析思想出现较早,但真正开展财务分析工作还是在20世纪初。当时,中国的一些外国洋行和中国金融资本家开始分析企业的经营效益和偿债能力,但很少根据会计核算数据进行较全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