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边的关系》教学反思中海康城小学梁春萍三角形边的关系是在认识了三角形的“分类”和“内角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重点主要是探讨:任意三根小棒能否围成三角形?研究“三角形边的关系”得出“较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我不急于给学生答案,而是经过讨论验证后用“任意”代替“较短”,这样学生更清晰。本节课我主要是让学生经历一个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先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实践应用的过程。我在教学中,关键是抓住“任意的三条线段能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围绕这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发现有的能围成,有的不能围成,再次由学生自己找出原因,为什么能?为什么不能?初步感知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接着重点研究“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通过观察、验证、再操作,最终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结论。这样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既增加了兴趣,又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我这样设计主要体现了以下三点:1、创设问题情景,以疑激思。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由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因此,课堂一开始,我是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四组小棒,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并提出“是否任意三条线段就一定能围成三角形呢?”设置悬念,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让学生对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产生好奇,引发学生探究欲望,从而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2、实现数学知识的再创造。“再创造”是指创设合适的条件,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经历一遍发现、创新的过程,即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它是数学学习活动的灵魂。因此在教学中,我有意设置一些动手操作,共同探讨的活动,尽可能多些时间给学生创造展示自己思维的空间和时间,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参与到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从而实现数学知识的“再创造”。如这节课中我设计了让学生动手拼三角形,小组讨论三角形边的关系,通过实践操作、观察、思考学生亲自体验“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结论的普遍性。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自主的活动,也为学生提供了获得成功的机会。3、密切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苏霍姆林思激曾经说过:源于生活的教育是最无痕的教育。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本节课我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和生活经验,创设学生熟知的、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教学活动情境,架起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的桥梁,使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如新授后我让学生解答成长书的25页“小林去学校那条路近?”练习中的“盖三角形房架”等都是从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输血,数学就在我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