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届二轮生物备考会交流材料(罗田肖中)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关于《生物与环境》二轮专题复习的思考罗田县肖家坳中学理综生物备课组一.命题趋势纵观近年高考真题,该专题知识在每年高考中都占有相当比例,且考查频率高。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都与环境密切相关,人类亦是如此。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当今社会,让考生通过生物与环境的学习,能够从生态学的角度认识生物界的现象和规律,认识人与环境的独立统一关系,进而建立生态学的基本观点,树立环保意识;通过学习生态环境的保护,是考生获得关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环境污染对生物和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以及如何消除环境污染,增强人类自我保护意识的知识,进而提高全民族的环保意识,提高生活质量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该专题的知识在全国各地高考试题中都有充分的体现和广泛的应用。试题类型多样,信息量丰富,难度适中是其主要特点。全国卷近两年来主要是以选择题出现,考查内容中有近三分之二的是与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有关。其次,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种群、群落和环保知识较多,有以实验为背景,有以科学调查为媒介,有以科学研究为载体,有以新闻报道为题材,多以图表出现的形式给出信息,或是生物学科多个知识点的综合利用,或是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考查考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题目的开放性越来越大,关注热点问题越来越多,知识的综合程度与来越高,联系社会生产生活越来越密切,覆盖面越来越广,对考生能力的要求越来越强。总之,近几年的试题在这一专题部分对考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二.考纲分析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科学,是生物学研究的宏观领域。从考纲来看2009年生物考纲与2008年考纲相同,没有改动。但考纲中透出的信息不能忽视。一是考试的性质:选拔性考试,择优录取。二是能力考察要求仍是四种:即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综合应用能力。考纲中对这4个方面给予了明确的界定。08年高考生物大纲把观察、调查、比较、分析、综合、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系统分析等科学方法纳入到能力考察的范围,并且确定了它在能力中的地位。三.构建网络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是提高能力的根本。我们可以依据这部分内容内在的联系和规律,将知识形成网络。这样可以使同学们复习时脉络清晰,由繁化简,由难趋易,尤其对同学们的综合分析能力提高大有益处。对生物高考题的准确与快速解答,是提高学生成绩的关键因素之一。要做好这一点,应先明确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对这一章中的重点与难点进行梳理,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经过独立思考,挖掘出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关系,再集中归纳出相应的知识体系。附后的网络图是案例之一,可以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体会、修改,得出一个更适合自己思维特点(理解与记忆)的网络图来。四.专题联结(一)学科内联结1.细胞、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之间的关系2.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命活动的影响3.环境污染中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4.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5.生物适应性及产生原因6.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类型的异同点7.无机环境与生态系统类型的关系8.生态系统中生物成分的代谢类型9.生物的生命活动对环境的影响210、生物生命活动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的关系11、物质循环中各生物的代谢类型12、生物多样性与环境的关系(二)学科间联结1、碳、氮、硫、水等在自然界的存在状态及变化2、工业固氮、生物固氮的比较3、污水处理中的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的关系4、工业生产、化肥使用、交通尾气、核污染等与环境污染和对生物的影响五.智识锦囊(一)、生态因素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1)凡直接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都是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两大类,非生物因素主要有阳光、温度、水分、土壤的理化性质等。生物因素可分为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生态因素还影响动物的行为、生活习性.海拔高度、经纬度不是直接影响因素,不属生态因素。(2)生物与生存环境中的其他生物互为生物因素。不论种内和种间关系都可分为互助与斗争关系。寄生、竞争、捕食是斗争关系,互利共生是互助关系。互利共生与寄生是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而建立的关系。竞争和捕食是两种或至少两种生物生活在同一区域而建立的关系。(3)生态因素对生物是起综合作用的,诸多因素的作用不是等同的,在特定时间、特定区域必然有一种生态因素对生物的生存起着主导作用。(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既有普遍性,又有相对性。普遍性是指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与其他生物不同形态、结构、生理等特征,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适应的相对住是遗传物质的相对稳定性和环境条件的不断变化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绝对的,这是因为外界环境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中.(二)、种群与生物群落(1)种群是生态研究的一个重要单位,种群不是同种个体的简单集合,它有自己的特征:种群密度越大,种群数量越大。出生率、死亡率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性别比例和年龄组成也影响种群数量的大小。人为因素干预也影响着种群数量。种群'是一定自然区域的同种个体(指相互交配能产生正常后代的同种生物);群落可以有多个种群分布在不同的区域。(2)种群在没有环境阻力的条件下呈现J型增长,实际上是S型增长的最初阶段,J型增长是一定时间内的增长方式,最终是S型增长结束,这是生态因素和物种本身相互影响的结果。(3)生物群落中各个种群的生物都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在群落中各个种群占据了不同空间,这是由该种群对环境的适应性所决定的。垂直结构是指垂直方向上不同生物生活在不同的高度和深度。水平结构是不同生物生活在水平方向上的不同区域。由此看来,生物群落占有一定的立体空间。(4)种群密度调查是容易被考生忽略的考点,解答这类题必须掌握种群密度调查的方法,一般而言,种群密度调查的方法是取样调查,所取样本叫样方,是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抽取出来的部分个体的集合。在进行植物种群密度取样调查时,取样的方法较多,如点状取样法(在总体中可按梅花形取5个样方,每个样方的长和宽要求一致,这种方法适用于调查的植物个体分别比较均匀的情况)、等距取样法(当调查的总体为长条形时,可用等距取样法,先将调查总体分成若干等份,由抽样比率决定距离或间隔,然后按这一相等的距离或间隔抽取样方)。在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时,一般多采用标志重补法(捉放法)。其前提是标志个体与未标志个体在重补时被捕的概率相等。(三)、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划分为不同类型,主要有森林、草原、农田、湿地、海洋、城市生态系统等类3型。一个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物都有不同的营养功能从而决定它有不同的地位,即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它决定着生态系统的存在和发展。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生产者、分解者连接着生物与非生物两大部分,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成分。食物网是一个生态系统中所有食物链的总和。(2)生态系统的功能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由食物链完成,它开始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逐步消失于生物的呼吸作用;对于每一营养级来说,输入和输出的能量是相等的;由于能量流动的效率为10%-20%,所以营养级一般不会超过五个。对于碳循环来讲,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碳循环的途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是同时进行的,相互依存的。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进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且两大功能之间既有明显的差别,又有必然的联系。能量在生态系统内是单向流动的,在逐级流动中递减,因此,生态系统要不断地从外界获得能量,只有这样,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才能持续下去。物质循环则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绕之间反复出现,循环流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随着物质循环而进行的。能量的固定、转移和释放,离不开物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由此可见,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之间互为因果,相辅相成,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3)食物链及其营养级。食物链是各级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按照生物间的相互关系,一般又把食物链分成三类:捕食链弱肉强食,即生物之间通过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食物链。如草一兔一狐。寄生链生物体以寄生方式而形成的食物链。如鸟类跳蚤一原生动物一细菌一过滤性病毒。腐生链专以动植物遗体为食物而形成的食物链。如植物残体蜓蚓一线虫类一节肢动物。其中,捕食链是食物链的重要模式。它是由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通过捕食关系建立起来的。因此,一条捕食链必须有产者且至少含有三个营养级。因为分解者营腐生生活,所以分解者不加入捕食链的形成。食物关系即营养关系,因此食物链和食物网又叫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的各个环节叫营养级。生产者是食物链的重要环节,一定属于第一营养级,植食性动物作为初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但肉食性动物已其是大型肉食性动物,其营养级并非一成不变,要根据其在具体食物链而定。如在草一兔一狐狼这条食物链中,兔和狐、狼分别是第二、第三、第四营养级,而它们的消费级却是第(初级消费者)、第二(次级消费者)、第三(三级消费者)。由此看出,营养级和消费级并不一致,差一级(生产者所占的一级)。食物链一般不超过5个环节,即5个营养级。根据能量流动的特点,能量的最大传递效率为20%。假如生产者固定能量为100%.则到第二营养级最多为20%.到第三营养级最多为4%.到第五营养级时最多为0.16%.此时能量已剩的很少。继续向下传递,已不足以维持一个营养级的存在。(4)能量金字塔。关于用金字塔来形容食物链中能量的情况,有两点需要加以说明:第一,能量在一条食物链内逐级流动时的传递效率大约只有10%-20%.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对此则更为明确地提出了十分之一定律。显然,上述的比例数字只是大体上的数字,确切的比例数总会由于各种食物链的不同,各种食物链!营养级数目的不同,以及食物链与食物链之间的交织等因素而有差异。第二,除了能量金字塔以外,一些资料上还有用生物量金字塔(可以用质量来表示)或数量金字塔(用生物体数目来表示)的。以生物量金字塔为例,从十分之一定律这一理论上说,一个人若是靠吃水产、品来增长1kg体重的话,就得吃10kg鱼,这10kg鱼要以100kg浮游动物为食,而这100kg浮游动物要消耗1000kg浮游植物才能成活。这就是说,要有1000kg;游植物才能养活10kg鱼,进而才能使人增长1kg体重。这里要指出的是,生物量金字塔和数量金字塔有时候会出现倒置的塔形。例如,在海洋生悉系统中,由于生产者(浮游植物)的个体小,寿命短,又会不断地被浮游动物吃掉,所以某一时刻调查到的浮游植物的生物量(用质量来表示).可能低于浮游动物的生物量(用质量来表示)。这时生物量金字塔的塔形就会倒过来了。当然,这不是说流过生产者这一环节的能量要比流过消费者4这一环节的能量少。事实上,一年中流过浮游植物总能量还是比流过浮游动物的要多。与此同理,成千上万只虫生活在一株大树上时,该数量金字塔的塔形也会发生倒置。(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前者是抵抗干扰,保持原状的能力。后者是遭到破坏恢复原状的能力。前者抵抗力的大小决定于营养结构的复杂度,或者说生物种类和种群的多少;后者恢复力的大小也决于生物种类的多少,生物种类越少,越容易恢复,恢复用的时越短。(6)地球上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这是由微观到宏观三个不同研究水平上的样性,遗传的多样性构成物种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构成生态系统多样性。(7)生物对环境污染的耐受力与其对污染物的敏感度有关。越敏感的生物,越易受害。许多污染物在生物体内富集到一定程度,才能对生物造成危害,主要是影响到生物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这是生物对环境适应的相对性的又一例证。(8)绿色植物的净化作用表现在对有害气体的吸收、粉尘的吸附和分泌抗生素。不同植物的净化作用不同。微生物的净化作用与其他方法结合可以用来净化污水,其实这是生物生命活动对环境影响原理的应用。(9)环境污染的类型和防治:人口、资源、环境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三大问题,环境问题对我国国民经济造成的损失是所有损失中最大的,这也是高考的热点问题。近两年高考主要集中在人和环境的协调统一上,特别是大气污染中的酸雨、温室效应,水污染中的赤潮的防治,以及西部大开发、沙尘暴和绿色奥运等方面,如2004年江苏卷的酸雨,2005年江苏卷的外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