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促进就业的做法及对我省的借鉴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上海促进就业的做法及对我省的借鉴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它不仅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反映,也对维持社会的稳定和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纵观世界,绝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都把政府促进就业作为考量政府政绩水平的重要标准。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蔓延,企业产能过剩、经营困难,用工需求明显萎缩。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促进就业这项民生工作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先后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等一系列法律文件来促进就业。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上海就把全方位促进就业作为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级、各部门都推出了各种措施,确保把金融危机对就业的冲击降低到最小。其中也有许多行之有效的政策值得我省借鉴。一.上海就业形势严峻及其原因上海是我国经济的龙头,一直以来都是各种劳动力资源的必争之地。当前,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就业问题更为突出。首先,大量新生劳动力的产生。2009年上海本地将有12.7万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而目前上海对大学生的就业需求下降了两成,仅有8万个岗位可供毕业生就业,这意味着,将有4.7万毕业生面临失业的危险。另外,有三成“海归”约为4.8万人回到上海就业,有近4成2外省市应届生首选到上海就业,这无疑将给原本“拥堵”的就业市场“雪上加霜”。其次,金融危机加剧就业困难。金融行业一直以来都是上海最为发达也最为重要的支柱性产业。但是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上海金融业发展放缓,尤其是外资金融机构更是受到了金融危机的正面冲击,纷纷放缓甚至取消了招聘计划,同时紧缩人员编制。此外,其他服务性行业也缩减了需求。比如物流仓储类招聘岗位环比减少了12.5%,招聘层次也集中于低端的操作、理货等岗位。另外,据统计,今年1—2月上海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12.7%,延续去年第四季度以来的下降走势。工业外围需求持续低迷,出口同比下降28%,降幅环比扩大14.1%。据了解,今年被裁员和终止劳动合同,或者通过隐性“企业放假”等因素流入市场的劳动力将达到30万人。可见,就业问题已成为影响上海经济稳定、健康前行的一大负担与阻力,解决就业问题刻不容缓。二.上海稳定就业的措施全国人大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充分发挥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在系内就业中的作用。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突出位置,帮助城镇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和灾区劳动力就业。上海市各级、各部门根据政府工作报告,制订了就业特别计划,全面调动起社会、企业和高校各方力量稳定就业,维护社会和谐。31.稳定岗位特别计划:政府将根据“困难企业”中实行岗位共享或处于停工状态的员工人数,由失业保险基金给予不超过6个月的社会保险费补贴和岗位补贴。实行岗位共享或处于停工期间,职工的工资报酬可通过协商重新确定。“困难企业”可实行灵活的工时制度,包括“不定时工作制”或“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其中后者的计算周期可放宽到一年。2.职业培训特别计划:大学生参加补贴职业培训目录内的技能培训,可由失业保险基金给予50%的培训费补贴。毕业后未就业的大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可享受全额培训费补贴。扩大大学生职业见习规模,将部分技术含量高、存续周期长的岗位纳入见习计划,并将见习基地扩展到部分事业单位和生产经营稳定且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同时,将见习期限从目前的3—6个月延长到12个月,见习期的生活补贴标准为当年最低工资标准的60%,从失业保险基金中支付。农民工参加培训也可享受相应补贴。3.就业援助特别计划:拓宽就业渠道,加大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安置力度,具体指连续处于实际失业状态6个月以上的7类人员:大龄失业、协保人员;城镇零就业家庭成员;农村低收入家庭成员;连续享受最低生活保障3个月以上的家庭成员;中等残疾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被征地并领取生活补贴期满后仍难以实现就业的人员;刑释解教人员。对于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企业将给予一次性补贴,标准为:吸纳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补贴每人每年10000元;吸纳协保4人员、农村富于劳动力以及一次性缴纳社会保险费已满15年的征地人员,补贴每人每年5000元;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2年。同时,针对高校毕业生,上海还推出了6个专项计划,引导和扶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引导升学计划”:普通高校专升本人数增加到3400人,研究生招生计划数增加到2.73万人;“郊区教育医疗卫生人才计划”:招聘1800人到郊区镇校任教,1000人参加郊区医疗卫生建设。“就业项目拓展”:选聘高校毕业生当村官,参加“三支一扶”计划的招募人数增加到1000人,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人数增加到300人;“社会工作见习计划”:为毕业生提供5000个岗位,鼓励毕业生到社区、居委会、社会组织等实现就业;“职业见习计划”:见习基地增至3000家,除企业外,还将拓展到事业单位,接受毕业2年内的大学生共3万人。“学士后计划”(试行):为自愿延迟就业的本科生进行技能培训。在这一系列措施之下,今年上海将新增就业岗位50万个,其中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非农就业岗位10万个,年内完成农民工职业培训10万人;大学生初次就业率达到7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左右。三.上海大力推行以创业带动就业政策5在稳定就业的基础上,上海还把促进就业重心放在鼓励创业上,各区纷纷出台了与创业相关优惠政策,推动了上海市民传统就业观念的转变。据统计,2008年上海市整体创业活动率再创新高,达到7.4%;平均每一位创业者向社会提供6个就业机会,充分体现了“以创业带动就业”政策的就业倍增效应。2009年,上海更将大学生作为扶持创业的主体人群,落实多项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日前,上海发布了《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本市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和《上海市鼓励创业带动就业三年行动计划(2009—2011年)》,指出在2009-2011年三年中,将实现“6532”的工作目标,即实施创业教育和培训6万人,建立创业园区和孵化基地50个,帮助成功创业3万人,创业带动就业20万人。其中,2009年的分段目标任务为:实现创业教育和培训1.5万人,建立15个创业园区和孵化基地,帮助成功创业1万人,同时带动就业6万人。新政在多个方面实现了创新和突破,为进一步优化市民的创业环境、提升创业成功率提供了多层次的保障。1.降低准入成本(1)创业大学生给予“零首付”和“分期缴纳注册资本”的优惠:凡毕业两年内的高校毕业生投资设立注册资本50万元以下的有限责任公司,可“零首付”注册,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注册资本。高校毕业生从事农业创业的,可给予专项创业补贴。(2)“就业困难人员”以及毕业两年内的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6自其注册登记之日起三年内,免收管理类、登记类、证照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收费。2.大力破解经营场所制约:(1)宅基地房屋可出租开商店:经所在地村民委员会审查同意,允许农民以宅基地房屋自营或出租给他人开办个体工商户从事小型商业零售、“农家乐”等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经营活动,或者作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场所。(2)动漫设计可在家办公:从事翻译服务、软件设计开发、网络技术开发、电子商务、动漫设计等不影响周边环境和公共安全的经营项目的企业,允许其在区县政府提供的场地中集中登记,不必再办理分支机构办公的登记。(3)个体户经营登记“联系点”:对于机动车运输(含货物运输和旅客运输)、个体演出、个体演出经纪等采用流动经营方式的个体工商户,经营场所登记可为经营者的联系地址。(4)支持创意产业园区经营:在不改变建筑结构、不影响建筑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利用闲置工业厂房、仓储用房等存量房产建设创意产业集聚区;支持园区内创意产业和不超过园区总建筑面积20%的配套服务经营者的登记注册。(5)经营场所产权证明简化为“一证”:确有合理原因,无法提交产权证的房屋,允许提交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证书(附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工程明细表)作为产权证明;经营产所在营业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的大型超市内,允许提交依法成立的大型超市的营业执照作为7产权证明;属于公有非居住用房的,允许提交《公有非居住房屋租赁合同》作为产权证明。3.加大“融资”输血力度(1)推进小额贷款公司的试点工作:全市新增20家左右小额贷款公司,确保每个区县都成立1—2家小额贷款公司。同时,加强市区有效联动,筹建小额贷款公司行业协会。建立健全小额贷款担保资金风险补偿机制;大力发展信用社区的创建工作,全市信用社区比例至2011年达到80%以上。将小额担保贷款扶持范围扩大到创业后三年以内的创业组织,担保金额最高为100万元,其中10万元以下的贷款项目可免予个人担保。(2)健全创业资金扶持链:实现每个区县都设立专项资金或创业引导资金;每年新增1—2个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的分基金会数量;建立起覆盖不同群体、不同阶段、不同行业的创业融资扶持链,在创业筹备阶段,加大“种子资金”的支持力度,在创业起步阶段,完善小额担保贷款和贴息的政策扶持,在创业发展阶段,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加大技术创新基金支持小企业发展的工作力度。4.加强创业教育培训(1)建立“创业教育+创业培训”相结合的教育培训模式:推动高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将创业教育列入教学培训计划,2009年开设创业教育的高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达到55家,创业教育人数达到10000人次,创业培训人数达到5000人次。8(2)实施“测评、培训、模拟、见习”的创业能力提升模式:组织各区县每季度开展一次创业实务和技能为主题的“菜单式”创业专题讲座,发展350家经营较为成熟、社会责任感较强的企业、机构作为创业者见习基地。每年全市级别创业主题咨询活动不少于3次,创业计划或创业先锋的评选活动不少于1次。四.重点区域介绍杨浦区被誉为“上海学府中央区”,区内有建设有14所高等院校,数量超过了上海市高校总数的1/3。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区内的人才优势却变成了就业负担,许多大学生面临待业危机,就业矛盾突出。于是,区委、区政府突破体制机制的束缚,积极拓展“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发展模式内涵,整合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三方力量,一方面致力于最大限度的发挥科技园区在“扶持创业、带动就业”方面的巨大潜能,最大限度的创造新岗位;另一方面,大力转变公共社区单一的作为“后勤保障力量”的功能特点,缓解就业压力。在园区建设方面,区政府无偿提供106万平方米科技用房,先后建成了复旦、同济等4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级科创中心、10个专业化大学科技园、13个创意园区,形成上海最大的科技孵化基地。同时,区政府正筹建面积达1.5万平方米、上海最大的大学生创业示范园,内设创业实训基地,由政府购买服务,委托社会机构组织创业实训,并通过专家认证方式在电子商务、餐饮服务、生产制造等不同行业中筛选出20家企业作为实训基地,组织大学生到企业参加创9业实践,由企业家带教。创业成功的大学生如果优先录用当年本区经职业培训、职业见习的青年,与其签订一年(含)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金,即可一次性获得2000元/人的用工补贴。对进入指定大学生创业园区的创业企业,杨浦区实施创业初期“零成本”,入驻大学生企业还可享受最高每人每年2000元房租补贴。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创业的初始成功率,杨浦区开发了“上海知识产业园”等15个创新服务平台,并引进了占全市1/3之多的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点,创立起区域风险投资体系。创业大学生在申请获认可后,可得到30万元以下的风险投资,2年后无息归还。对于慢热型的初创企业,区政府还以自身信用和资金作保证,设立了1亿元的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目前已与中信信托公司等风险投资机构合作,组建了“大学生创业接力基金”、“中信杨浦创新发展基金”和“东方汇富基金”,分别针对不同发展时期的大学生企业进行专项风险投资,额度最大为300万元。这种“政策基金扶持+创业实训+创业孵化服务”的一条龙政策举措,为大学生创业有效“护航”,极大地推动了区内“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良性“造血”机制形成。目前,全区已有3000多家创新型、头脑型中小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