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节1.音节是许多乐器曲目的乐理必考之一,听觉感觉可以区分清楚的语音的基本单位,汉语中一个汉字一般一个音节,每个音节由声母、韵母两个部分组成[1]。汉语普通话中的无调音节(不做音调区分)共有400个音节。2.拼音是拼读音节的过程,就是按照普通话音节的构成规律,把声母、韵母急速连续拼合并加上声调而成为一个音节。拼音的要领是:“前音(声母)轻短后音(韵母)重,两音相连猛一碰。”拼音时要牢记普通话声母和韵母的配合规律:(1)声母n、l及零声母与开口呼、齐齿呼、撮口呼都有拼合关系。(2)声母f、g、k、h、zh、ch、r、z、c、s只同开口呼、合口呼相拼。(3)声母j、x、q只同齐齿呼、撮口呼相拼。(4)开口呼、合口呼韵母同除去j、q、x外的其他声母都有拼合关系。(5)撮口呼韵母只同j、q、x、n、l及零声母有拼合关系。拼音时还要注意读准声母、韵母和声调的音值。要读声母本音,不要念呼读音(教学中,在声母后面配上不同的元音,而发出的音叫呼读音);要把韵母作为一个整体来读,不要把韵头、韵腹、韵尾分解开再临时拼合;要看清调号,读准调值。常用的拼读方法有以下几种:声韵两拼法——把韵母当作一个整体,拿来跟声母相拼。如:h-ào→(浩)。声母两拼法——先找准声母发音部位,摆好发音的架势,然后一口气念出韵母,拼成音节。如:拼读bā(巴),先闭上双唇,憋住一口气,摆好发b音的姿势,然后一口念出a,成为音节。三拼连读法——是把带介音的音节分析成声、介、韵三个部件,拼音时连读成一个音节。如:q-i-áng→qiáng(强)声介合母和韵母连接法--是把声母和介音(介母)拼合起来,构成一个拼音部件,再同随后的韵母相拼。如:gu-āng→guāng(光)。分类第一种:两拼音节;第二种:三拼音节;第三种:整体认读音节;第四种:自成音节构成中国汉语音韵学中,一个汉字音节,则包括声母、韵母。汉语中,一般一个汉字就表示一个音节,只有儿化词如“花儿”是两个汉字读成一个音节,还有“糎”,读lǐmǐ,两个音节用一个汉字表示声母:bpmfdtnlgkhjqxzhchshrzcs韵母:aoeiuüaieiuiaoouiuieüeeraneninunünangengingong整体认读音节:zhichishirizicisiyeyiyinyingwuyuyueyunyuan桃夭(1)本诗在章法结构上采用了的形式。(2分)(2)请从比兴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全诗。(6分)参考答案(1)重章叠句(2)以“桃之夭夭”起兴,通过铺垫和渲染,热烈真挚地表达了对新娘的赞美和祝福,以桃设比,通过对桃花、桃实、桃叶的描写,在赞美新娘美丽贤淑的同时,从不同的角度祝福新娘婚后夫妻和睦、家族兴旺;联想巧妙,形象鲜明,意趣盎然。蒹葭叠音词的用法及其表达效果:《蒹葭》全篇三章十二句,只变动了十几个字,不但写出了芦苇茂盛的状态,爱情道路的曲折绵长,伊人虽近在咫尺,但又遥不可及的痛苦心情,而且通过不断重复的旋律,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似乎有一种合唱、轮唱的味道。音乐美,重章叠句,一意化为三叠,用韵先响后喑,先扬后抑,余音绕梁,一唱三叹,极具感染力。氓“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男人陷入对爱情的沉迷里,还可以逃脱出来;女人要是陷入爱情里,却无法逃脱了!诗经的艺术手法:1,复沓结构。反复咏叹,回环往复,增加抒情效果,就像音乐中的重复。2,叠字、双声叠韵。叠字的功能是状物、拟声、写貌;双声叠韵的效果是增强诗歌的音乐美和形象美。后世的押韵方式,如双句押韵、换韵,都是从那里断承而来的。3,句式上,诗经以四言诗为主,有人统计,诗经305篇共有7248句,其中四言句占6591句,这一点,与后来的五言七言为主的诗歌很不一样。句短在朗诵时有其特殊要求,特别在短诗中,不可能很快的念诵,只能平缓纡徐,否则四个字一晃而过,人家听不清。这种句式很适合表达一种和谐、圆融的情感,雅诗、颂诗尤其如此。但有例外,如《硕鼠》诗,它是四言讽刺诗,感情稍稍激烈些,但也谈不上控诉,它只是讽刺。而且诗经中这种诗很少,大多数诗不是这样。4,关于赋比兴。理解了上面三种艺术特征,所以理解赋比兴就容易多了。赋就是直接叙事、抒情,比就是比拟,兴就是起,就像乐曲中起调、序曲一样,先描绘一些景色,烘托气氛,把听者(当时诗三百是与音乐联系在一起的,即歌))的联想、暗示等感觉调动起来,进入诗歌的艺术氛围中去。所以叫托物起兴。赋比兴的艺术手法,都借助上述三种语言艺术来实现。所以,诗经的艺术特征,是建立在音节艺术的基础之上的。离开了对音节的理解,就不能好好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了。当然,进一步的理解,还要通过对上古历史的熟悉来设身处地地去把握。凤凰涅槃二、主题本诗通过特定时间(除夕)凤凰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这一悲惨壮烈的描写,一方面歌颂了凤凰为了祖国的新生而英勇献身的精神,一方面又鞭挞了一群小丑肮脏的嘴脸,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五四以后的新中国的全新感受。①充满了对黑暗社会的深恶痛绝、势不两立,和对现实反抗的强烈精神。②对新的理想社会表现了热烈的追求和对新生活的积极创造精神,同时饱含着对诗人对祖国的眷恋之情。③歌颂富有叛逆精神的自我形象,表现与万物相结合的自我力量,体现了五四时代个性解放的鲜明要求。三、艺术特色该诗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特色。1.诗篇以火山爆发式的激情和狂飙突进的气势,抒写了凤凰自焚追求新生命的全过程,基调高昂而悲壮。想象丰富、色彩瑰丽,新奇的想象伴着大胆的夸张手法,强烈的对比,鲜明的形象,完整的结构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2.充满了英雄主义的基调和传奇色彩。诗篇借古代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的英雄抒发现世的理想,把宇宙的新生、世界的新生、中国的新生和诗人自我的新生融为一体,通过凤凰的新生一体多能地表现出来。3.在诗歌形式上,诗人主张“绝对自由”。具体有三个特点p211)诗的结构宏大,气势磅礴2)用韵与内容紧密结合,很有特点。3)使用重复手法,循环往复,形成一唱三叹,步步提升推向高潮的艺术效果。分析下列词语读轻声与非轻声时词性上的区别:摆设:1指陈设;陈设之物。2也比喻指空有形式而不起实际作用的东西。活动:1运动。2指参与、办理事物。练习:人家:1:作为称谓的词语的话,可以是第一人称,指自己,也可以作为第三人称,泛指:他/她。2:人家作为第三人称使用时,可以暗指:别人(他/她)家的房子再别康桥首位两节的重叠用法和结构特点:重叠用法:三个“轻轻”一再叠用,给全诗定下了抒情的基调,抒发了诗人对母校的虔诚恭敬,剑桥大学在诗人心目中崇高而伟大,诗人用自己的形象烘托了剑桥大学.“悄悄”与“轻轻”遥相呼应,形成回环复沓之美,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难舍难分.作者只身轻轻来到康桥,又独自悄悄离开,与康桥宁谧的意境相符;他不愿惊动心爱的康桥,与他对康桥喜爱眷恋之情相吻合;“轻轻”与“悄悄”叠音词,回环复沓,有轻微跳跃的音乐美.回环复沓.结构特点: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听听那冷雨《听听那冷雨》一文堪为其“诗质的散文”的典例。这篇散文“诗质”若从语言层面的体现来讲,其以叠词手段编织出的散文语句的语象、意境、节奏、音调之美,无论如何都不可错过。“辞的音调是利用语言文字的声音以增饰语辞的情趣所形成的现象。(陈望道《修辞学发凡》第234页,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听听那冷雨》一文使用的叠音词,就其词语构成类型看,主要有连绵词(包括双声连绵词、叠韵连绵词的叠音扩展)与非连绵词;就其词性类型看,主要有拟声词、形容词、副词、动词、量词等;就叠合的规律看,有AA式、AABB式、ABAB式、ABB式、AABBCC式,乃至在此基础上的变异扩展式,诸如AABBABB(忐忐忑忑忐忑忑)等;就其在句中的语法功能看,主要有当定语、当状语、当谓语、当补语等。因为作者叠词运用手法的变化多姿,《听听那冷雨》一文语句表达的语象、意境、节奏、声调、韵律之美,遂使诗意更为隽永。以下试详举文本中的有代表性的语例加以解说,试图探究其叠词修辞的规律。示例1: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使在梦里,也似乎把伞撑着。(第1段)该句写惊蛰后春雨方至的景象。作者一连运用了五组叠音短语。前三者都是连绵词的AABB式结构,或叠韵,或双声;后两者则将AABB式的间离(在“潮湿”的叠音扩展中加入主语“天”“地”,以收到整齐中有变化的效果)。整个句子,写春雨初来时的气温、声势、天地状况,皆用短句式,读起来,节奏轻快,而音调和谐。多用舌面音i收尾,给人一种压抑感。示例2: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是潮润润的。(第1段)该语例中“潇潇”既写春雨之萧疏之态,又绘春雨零落之声;“潮润润”用以写思想,这是拈连的辞格。“躲过……,也躲不过”正反对举的句式,一方面使表意更具体,一方面也增强了语句节奏的层次。示例3: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淅沥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第4段)该语例中接连运用三组叠音形容词语,构成四字短语的排比,整齐匀称,写雨由细小而瓢泼而绵密的形态,读之既和谐又有变化。示例4;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第5自然段)该语例中的五组叠音词语都是动词性的,从声、形、气、味等不同角度来召唤读者借助想象进入作者所描绘的台北雨景。“那冷雨”与这些动词性叠词构成间隔反复,错落有致,嘈嘈切切,读之如珠落玉盘,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冷雨的喜爱之情。示例5;雨气空濛而迷幻,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薄荷的香味。(第5自然段)该句写雨气的嗅觉感受。第一组叠音词,是AABB式叠音的偏正关系的合成词组;后一组叠音词,用AABBCC式叠音形容词组,首尾谐韵,平平仄仄平平,音韵起落,变化有致。示例6:那雪,白得虚虚幻幻,冷得清清醒醒,那股皑皑不绝一仰难尽的气势,压得人呼吸困难。(第6段)该语例中有三组叠音词,前两组用的AABB式叠音形容词,后一组是AA式叠音形容词。先写雪之色,次者写雪之温,再写雪之气势。前二者用作补语,将“白”与“冷”的程度写足了;末者用作定语,突出白雪覆压一望无际的壮观之美。示例7:至于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瓦槽与屋檐潺潺泻下,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谁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轮。(第9段)该句中运用了三组叠音词,“鳞鳞”写瓦片堆叠之形,使人恍然联想起鱼身上的叠叠鳞片,“轻轻重重轻轻”这组AABBAA式的叠音词,写雨声自远而近的响度强弱反复变化之状,平平仄仄平平,轻重徐疾,声象模拟逼真;“股股”,这是量词重叠,写雨水下注之形;而“潺潺”,是拟声词重叠,写雨水流泻之声。这些叠音词的穿插使整个句子读起来,极有节奏感。示例8:或是在江南的泽国水乡,一大筐绿油油的桑叶被啮于千百头蚕,细细琐琐屑屑,口器与口器咀咀嚼嚼。(第10段)该句用蚕食桑叶的声响模拟雨声之细碎,“细细琐琐屑屑”这组AABBCC式叠音词,首尾都用声母x,韵母i与ie都给人以细切轻微之感。“咀咀嚼嚼”是双声词叠用,其尾字韵“üe”与上句尾字韵“ie”相谐,仄平交替,错落有致。示例9:雨来了,雨来的时候瓦这么说,一片瓦说千亿片瓦说,说轻轻地奏吧沉沉地弹,徐徐地叩吧挞挞地打,间间歇歇敲一个雨季,即兴演奏从惊蛰到清明,在零落的坟上冷冷奏挽歌,一片瓦吟千亿片瓦吟。(第10段)该句用拟人手法,从瓦的视角写落雨声之美。用了六组叠音词,前四组是形容词重叠用作状语,两两构成对照关系,写出雨声之轻重、徐急的变化之美;中间一组“间间歇歇”,是时间副词作状语,写落雨持续之时间,最后一个是形容词,从触觉角度写雨声之凄冷情调。如此穿插叠音词语,抑扬顿挫,生动活泼。示例11:不然便是雷雨夜,白烟一般的纱帐里听羯鼓一通又一通,滔天的暴雨滂滂沛沛扑来,强劲的电琵琶忐忐忑忑忐忑忑,弹动屋瓦的惊悸腾腾跃起。不然便是斜斜的西北雨斜斜,刷在窗玻璃上,鞭在墙上打在阔大的芭蕉叶上,一阵寒濑泻过,秋意便弥漫日式的庭院了。(第11段)该语例中前两组叠音拟声词,写暴雨滔天而来的气势,双声连绵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