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共同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P5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是指这一理论体系在医学观和方法论层次上的根本特点,是由中医学的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所决定的,以整体的、动态、辩证的观点认识生命,健康和疾病等医学科学问题是中医学例外体系的根本特点。P112、辩证论治的基本概念:辩证论治是辩证和论治的合称,辨析疾病资料以确立症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是中医学术特点的集中表现,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之一,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何处理方法。P133、证候的基本概念:简称为证,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重点在现阶段)P134、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功能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生命过程(重点在全过程)5、中医学关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操作规范的四大要素是:理、法、方、药7、气:气是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源。8、人体气化运动的基本形式是:升、降、出、入。9、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是:阴阳对立制约: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阴阳互根互用: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者现象中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滋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阴阳交感与互藏: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亦即相互发生作用;阴阳互藏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消长: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出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之中,表现为阴阳互为消长、阴阳皆消皆长阴阳转化:是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阴阳互和与平衡:阴阳互和,是指阴阳双方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气协调平衡状态的能力和趋势;阴阳平衡,是指阴阳双方在相互斗争,相互作用中处于大体均势的状态。P3110、简述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阴阳学说贯穿于中医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用以说明人体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1、阴阳学说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阴阳对立统一体,人体内部充满对立统一现象。人生有形不离阴阳。2、人体的生命活动是阴阳两个方面保持着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使阴阳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的结果。就气化而言,气化是生命活动的内在形式,是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升降出入是是气化的基本形式。阳主升,阴主降,阴阳之中复有阴阳。3、人体与外界环境的整体统一和机体内在环境的平衡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基础。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的基础。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就是邪正斗争的过程。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阳损及阴、阴损及阳及阴阳互损。阳证和阴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4、指导疾病诊断:辨别阴证和阳证是诊断疾病的基本原则。5、阴阳学说用以指导疾病的治疗,一是确定治疗原则,二是归药物属性。11、五行的基本概念及相生、相克的基本规律: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五行中的“五”,指由宇宙本源之气分化的构成宇宙万物的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行”,指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五行相生与相克:“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P4212、五行制化的概念:是指五行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这种生中有制,制中有生,相互生化,相互制约的生克关系谓之制化。13、五行相乘的概念及其规律: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胜的过度制约或克制,又称“倍克”,即乘虚侵袭之意,相乘即相克太过,超过正常制约的程度,使事物之间失去了正常的协调关系。规律:木乘土乘→水乘→火乘→金P4414、五行相侮的概念及其规律: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响制约和克制,又称“反克”木→金→火→水→土P4515、中医学病机的总纲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16、简述脏象的概念:又作脏象,是指藏于体内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17、心、肺、脾、肝、肾的生理特性和意义:五脏体华窍志液生理功能生理特性肝筋爪目怒泪主疏泄、主藏血肝为刚脏、肝气升发心脉面舌喜、惊汗主血脉、主藏神为阳脏而主通明脾肉四肢口、唇思涎主运化、主统血脾气主升、喜燥恶湿肺皮毛鼻、喉忧、悲涕主气、行水、朝百脉、主治节华盖、娇脏、肺气宣降肾骨髓发耳二阴恐唾藏精、主水、纳气、主蛰守位18、心肾相交:是指心与肾之间的水与火、阴与阳、上与下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实际是心肾阴阳之间的动态平衡,包括心的阴阳和肾的阴阳之间的动态平衡,狭义者:指心火(阳)与肾水(阴)之间的关系,即心阳与肾阳之间的动态平衡。19、肝肾同源:肝藏血,肾藏精;肝主疏泄,肾主闭藏。肝肾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故有肝肾同源之说。根据相火理论,认为肝肾同具相火,且相火源于命门,即肝肾同源于命门。这一说法,实际也是指肾阴与肝阴的关系。肾为水火之脏,肾阴又名真阴,命门含真阴真水和真阳真火。阴阳水火平衡,则真火真阳潜藏,相火归于命门,若真阴真水不足,则相火失于秘藏而妄动,在病理上,肝肾阴虚,阴虚火旺,常以相火妄动名之,其治宜滋阴潜阳,以引相火归源。20、简述脾胃生理关系:脾与胃的五行属土,位属中焦,脾胃为后天之本。胃的受纳和腐熟,是为脾之运化奠定基础;脾主运化,消化水谷,转输精微,是为胃继续纳食提供能源。脾胃居中,为气机上下升降之枢纽。脾气主升,胃气主降。脾为阴脏,以阳气为用,故性喜温燥而恶阴湿。胃为阳府,赖阴液滋润,胃阴足则能受纳腐熟,故其性柔润而恶燥。21、试述中医学中“气”的功能:1.推动和调控作用:推动:激发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及脏腑经络的功能;推动血液、津液的生成、运行、布及排泄;调控:阴阳二气功能协调,维持着生命活动。2.温煦和凉润作用:温煦:气的运动是人体热量的来源,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促进血、津液的正常运行;有助于脏腑、官窍、形体、经络的生理活动。凉润:阴气具有寒凉、柔润、制热的特性。3.防御作用:护卫肌表,抵御外邪及驱邪外出的作用。4.固摄作用:固护、统摄和控制体内的液态物质。如血、津液等。5.中介作用:脏腑之间依赖气相互联系(感应传递信息以维持机体的整体联系)26、试述气和血的关系: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的含义,气血相对而言,气属阳,血属阴,具有互根互用关系气能生血:血液的化生离不开气作为动力气能行血:血液运行离不开气的推动作用气能摄血:血液能正常循行于脉中离不开气的固摄作用血能养气:气的充盛及其功能发挥离不开血液的濡养血能载气:气存于血中,依附于血而不致散失,赖血之运载而运行全身27、头痛为临床常见症状,中医经络学说认为头痛一症痛在前额者多与阳明经有关,痛在两侧,多与少阳经有关,痛在后头部及颈部,太阳经有关,痛在颞顶者厥阴经有关。28、中医学认为,平人是健康的状态,有哪些具体的描述?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见作业或书本P179生理健康标志:形体壮实,眼睛有神,面色红润,呼吸微徐,牙齿紧固,腰腿灵便,声音洪亮,须发润泽,双耳聪慧,脉象缓匀,二便正常。心理健康标志为:精神旺盛,七情和调,记忆良好。29、简述痰饮和淤血的概念:痰饮: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稠浊为痰,清稀为饮淤血:体内血液停积二而形成的病理产物既指积于体内的离经之血,又包括阻滞于脏腑经脉内运行不畅的血液.30、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详见P192-193季节性、地域性、相兼性(六淫可单独侵袭人体,也可两或两种以同时侵犯人体。)、转化性(六淫侵袭人体,后可发生转化:风寒入里化热、热邪耗气伤阳、六淫皆可化火、暑湿伤津致燥。)、外入性。31、何为内生五邪:凡由脏腑功能失常而产生的类似六淫邪气的病变,便冠以“内”字,以示区别。内生之病,又以五脏为主,所以,称之为“内生五邪。32、”分论六淫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1.风邪:(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2)风性善行而数变(3)风为百病之长2.寒邪:(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2)寒性凝滞,主痛(3)寒性收引3.暑邪:(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2)暑性升散,耗气伤津(3)暑多挟湿4.湿邪(1)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2)湿性重浊(3)湿性粘滞(4)湿性趋下,易伤阴位5.燥邪(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2)燥易伤肺6.火(热)邪(1)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2)火易耗气伤津(3)火易生风动血(4)火易致肿殇同30题33、简述七情致病与脏腑气机变化的关系:七情内伤:怒、喜、思、忧、悲、恐、惊此七情反应太过或不及,超过了人体生理和心理的适应和调节能力,损伤脏腑精气,导致机能失调,或人体正气衰弱,脏腑精气虚衰,对情志刺激的适应和调节能力下降七情首先影响心神(各脏应之)七情损伤相应之脏数情交织,多伤心肝脾易损伤潜病之脏腑怒则气上:过怒则肝气上逆,血随气逆。喜则气缓:暴喜使心气涣散,神不守舍。悲则气消:过度悲忧会损伤肺气。恐则气下:过恐使肾气不固,气泄于下。惊则气乱:突然受惊,心气涣散,神无所归。思则气结:思虑过度,致脾气郁结。(三)多发为情志病,(四)七情变化影响病情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一)直接伤及内脏致病特点(二)影响脏腑气机34、痰饮致病的特点:痰饮: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稠浊为痰,清稀为饮。特点:①阻滞气血运行②影响水液代谢③致病广泛,变化多端④易扰蒙蔽心神35、淤血致病的特点:淤血:体内血液停积二而形成的病理产物既指积于体内的离经之血,又包括阻滞于脏腑经脉内运行不畅的血液,致病特点:①易于阻滞气机.②影响血脉运行③影响新血生成.④病位固定,病证繁多36、中医病机的概念: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机理37、邪正盛衰与虚实的变化:虚:正气不足,是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状态。虚证表现为一系列虚弱、衰退、不足。实:邪气旺盛,是以邪气亢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状态。实证表现为一系列病理性反应剧烈、有余的证候2、虚实错杂、虚实转化、虚实真假的含义虚实错杂:疾病过程中,邪盛和正虚同时存在的病理状态虚实转化:疾病过程中,由于邪气伤正,或正虚而邪气积聚,发生病机性质由实转虚或因虚致实的变化虚实真假: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疾病的临床表现可见与其病机的虚实本质不符的假象38、阴阳失调的基本病机:是机体阴阳消长失去平衡的统称,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由于致病因素的作用,导致机体的阴阳消长失去相对的平衡,所出现的阴不制阳,阳不制阴的病理变化。39、五脏病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为风木之脏,主藏血,主人一身之筋膜,开窍于目,故若肝有病变,波及所合之筋、所主之目窍,就会见到掉、眩等风证之象。“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肾为寒水之脏,主温煦蒸腾气化。若其功能虚衰,则失其温化之职,从而导致气血凝敛,筋脉失养,出现筋脉拘挛、关节屈伸不利等症状。诸气月贲郁皆属于肺。肺主气,司呼吸,能宣发肃降,既能使气外达肌表皮毛,亦可使气内通五脏六腑,故气之为病,首先责之于肺。肺之宣降失常,气壅于胸或上逆,则见呼吸喘促、胸中窒闷、痞塞不通等症状。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为土之脏,主运化水湿,主四肢,应于大腹。若脾失健运,水津失布,内聚中焦或泛溢肌肤,就会见到脘腹胀满、四肢浮肿等症状。诸痛痒疮皆属于心.40、内风病理变化:风气内动有虚实之分,主要有热极生风、肝阳化风、阴虚风动和血虚生风等。1.热极生风:热极生风,又称热盛风动。多见于热性病的极期,由于邪热炽盛,煎灼津液,伤及营血,燔灼肝经,使筋脉失其濡养所致。临床上以高热、神昏、抽搐、痉厥、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目睛上吊等为临床特征。2.肝阳化风:肝阳化风,多由于情志所伤,操劳过度,耗伤肝肾之阴,以致阴虚阳亢,水不涵木,浮阳不潜,久之则阳愈浮而阴愈亏,终至阴不敛阳,肝之阳气升动而无制,便亢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