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妇科复习总结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医妇科学:运用中医学理论研究女性解剖,生理,病理特点,诊断辩证规律和预防女性特有疾病的一门临床科学。关于难产的记载史记.楚世家,列女传以胎教子.关于胚胎发育的记载文字.九守篇;黄帝内经确立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内经还记载了第一个治疗血枯经闭,调经种子药方—四乌贼骨一藘茹丸;秦代已有妇产科病案的记载;汉代有”女医”(或乳医);公元前一世纪已有了药物堕胎的记载;现存最早的妇产科专著胎产书;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最早设妇科专著;华佗摘除死胎的手术。晋代王叔和脉经提出”居经””避年”之说。南齐褚澄褚氏遗书从摄生的角度,提出了晚婚与节育的主张。北齐徐之才逐月养胎法较详细论述胚胎发育记载与逐月养胎理论。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将妇人胎产列于卷首;王焘著外台秘要,在唐代已注意到节制生育问题;唐代妇产科发展的重要特征,是出现了我国现存理论较完整的妇科专著,现存的经效产宝。宋代妇产科已发展成为独立专科;杨子建著《十产论》:正产,伤产,横产,倒产,偏产等;朱端章著《卫生家宝产科备要》提出:“三冲”-冲心,冲胃,冲肺。在妇产科方面成就最大的是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刘完素“妇人童幼天葵未行之间,皆属少阴;天葵既行,皆从厥阴论之;天葵已绝,乃属太阴经”成为少女着重补肾,中年着重调肝,绝经期着重理脾的理论根据。张子和著《儒门事亲》勾取死胎成功也就是头皮牵引助产的雏形。朱震亨第一次明确描述了子宫的形态。明代万全《广嗣纪要择配篇》对妇女生理缺陷的螺纹鼓角脉的5种不宜即“五不女”;张介宾《景岳全书》有妇人规;《陈素庵妇科补解》。清代傅山著《傅青主女科》。阴户(四边/产户):女性阴蒂,大小阴唇,阴唇系带及阴道前庭的部位。功能:保护生殖脏器,抵御外邪的第一道关口。玉门:阴道口及处女膜。玉门(未嫁),龙门(未产),胞门(已产)。功能:排出月经、带下、恶露的关口;合阴阳的出入口;娩出胎儿的关口。阴道(子肠)首见于《诸病源候论》,功能:1.抵御外邪”自洁”作用2.排出月经通道3.阴阳交媾的器官4.娩出胎儿排出恶露的通道5.反映阴液的盛衰及阴道炎的病位.子门(子户)是子宫颈口的位置,即主持排出月经和娩出胎儿的关口.胞宫:又名女子胞,子处,子宫,子脏,血室,胞室,位于带脉以下,小腹正中,前邻膀胱,后有直肠,下口连接阴道.,有排除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功能”奇恒之府”.女性生理特点:经带胎产乳。产生机理:脏腑、天癸、经络、气血与胞宫的协调作用。以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为核心。冲脉,任脉”起于胞中”,“脉络者,系于肾”。天葵:天葵者,葵水也,具有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作用,天葵源于先天,男女皆有,由肾中之真阴所化生,在肾气的推动下趋于成熟。天葵是月经产生的动力。天癸生理作用:是促进月经产生和孕育胎儿的重要物质,促使胞宫生理功能出现,而且是维持胞宫行径,胎孕正常的物质。月经生理定义:月经是指胞宫周期性出血,月月如期,经常不变,称为月经。月经生理现象:初潮:14岁(11-16岁);周期:28-30天(±1周);经期:3-7天;经量:50-80ml;经色:暗红;经质:稀稠适中不凝固无血块无臭气;伴随表现:轻微腹胀、腰酸、乳胀,情绪易波动;绝经:49.5岁(45-55岁)。正常的经血:不稀不稠,不凝结,无血块,也无特殊气味。经期一般无不适感觉,仅有部分女性经前和经期有轻微的腰酸,小腹发胀,情绪变化等。生理性停经:妊娠期、哺乳期;初潮后1-2年,绝经前1-3年。特殊月经现象:定期两月一至者为“并月”;三月一至者为“居经”或“季经”;一年一至者为“避年”;终身不行经而能受孕者为“暗经”;妊娠早期,个别妇女仍按月经周期有少量出血而无损胎儿者称为“激经”。月经产生机制:月经的产生,是肾气、天癸、冲任、气血作用于胞宫,并在其他脏腑、经络的协同作用下,使胞宫定期藏泻而产生的生理现象。肾-天癸-冲任-胞宫轴学说;其他脏腑、经络的协调作用;气血充盛与和调是重要条件。月经的产生是在肾主导下,天癸成熟泌至,使冲任二脉汇聚脏腑之血溢入胞宫,既孕则营养胎元,未孕则化为月经依时而下。肾、天癸、冲任、胞宫各环节之间互相联系,不可分割,主宰着月经的产生。带下:首见于《素问骨空论》,广义带下是泛指妇女经带胎产诸病而言,狭义专指妇女阴中流出一种黏腻液体而言。带下生理现象:润泽于阴户和阴道内的无色无臭,黏而不稠的液体,称为生理性带下。作用:濡润、充养阴道与阴户,抵御外邪。带下产生机制:带下的产生是在肾气天葵作用,脾气健运下,受任脉所司,督脉温化,带脉约束,布露于胞宫,润泽阴窍的生理现象。妊娠:受孕的机制和条件:在肾气充盛,天癸成熟,冲任二脉功能协调,胞脉、胞络正常,男女两精相合,就可以构成胎孕。时机:排卵期。条件:男精壮,女经调。妊娠临床现象:停经;脉滑,尺脉按之不绝;早孕反应;乳胀、乳晕着色;子宫增大,4个月始自觉胎动;下腹膨隆,孕3个月可于耻-脐间测到宫底。产育生理:预产期:末次月经月加9或减3,日加7(阴历加14)。临产生理现象:妊娠足月,胎位下移,释重感;腰腹阵痛,逐渐加重,小腹重坠,有便意;阴道少量血性物排出(见红)。鉴别:试胎—月数未足,痛定如常。弄胎—月数已足,腹痛或作或止,腰不痛。临产调护:睡、忍痛、慢临盆。影响分娩因素:产力、产道、胎儿和产妇精神因素。产褥期及哺乳期的生理特点:产褥期—分娩结束后的6周。新产后—分娩后的第一周。新产后生理特点:产后1-2日内微热、自汗;子宫缩复,小腹阵痛;泌乳;产后2-3周内排出血性恶露。恶露:分娩后从子宫排出的余血浊液,称为恶露。特点:血性-浆性-白色。哺乳:产妇分娩后30分钟可开始哺乳,哺乳期限一般为12-18个月,即称哺乳期。病因:1.淫邪因素:寒热湿2.情志因素:怒思恐3.生活因素:主要指早婚多产,房事不节,饮食失调,劳逸过度,跌扑损伤,调摄适宜等4.体质因素(包括先天因素)是指人的体质强弱而言,及脏腑经络气血功能活动的盛衰。淫邪情志生活因素都是治病的条件。寒—阴邪,收引、凝滞,易伤阳气和阻滞气血。热—阳邪,性炎上,伤津、耗气、动血。外热:火热、湿热入侵血室;热毒结聚冲任胞中;过食辛热温补。内热:阴虚生内热;七情因素。湿—阴邪,性重浊趋下,黏腻,阻遏气机。病机:脏腑功能失调影响冲任为病;气血失调影响冲任为病;直接损伤胞宫影响冲任为病。月经常脉:脉多滑利。妊娠脉:六脉多平和而滑利,按之不绝,尺脉尤甚。临产脉:又称离经脉,是六脉浮大而滑,即产时则尺脉转急。外治法:早在《金匮要略》中就有多种外治法的记载,“狼牙汤洗之”,还记载了温阴中坐药—蛇床子散。月经期前,后3个月不宜施用外治法,妊娠期,新产后宜少采用外治法,特殊需要者除外。孕期禁用剧毒,破气,破血,通利之类的药品。产褥期卫生:寒温适宜,劳逸适度,调节饮食,调和情志,保持清洁。哺乳期卫生:清洁乳房,正确哺乳,保持乳量。月经病:凡月经的周期、经期和经量发生异常,以及伴随月经周期出现明显不适症状的疾病,称为月经病,是妇科临床的多发病。主要机理是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不和,导致冲任二脉的损伤。其病因除外感邪气、内伤七情、房劳多产、饮食不节之外,尚须注意身体素质对月经病发生的影响。辨证着重月经的期、量、色、质及伴随月经周期出现的症状,同时结合全身证候,运用四诊八纲进行综合分析。治疗原则重在治本以调经。治本大法有补肾、扶脾、疏肝、调理气血等。“经水出诸肾”,故调经之本在肾。如《景岳全书》说:“故调经之要,贵在补脾胃以资血之源,养肾气以安血之室,知斯二者,则尽善矣。”在月经的论治过程中,首辩经病,他病的不同。如因他病致经不调者,当治他病,病去则经自调;如因经不调而生他病者,当予调经。月经先期:月经周期提前1-2周者,称为“月经先期”,亦称“经期超前”或“经早”。主要机理是冲任不固,经血失于制约,月经提前而至。鉴别:经间期出血:发生在月经周期第12-16天,出血量较少,或表现为透明粘稠的白带中夹有血丝,出血持续数小时或2-7天自行停止。血热证之阳盛实热:清热凉血调经--清经散(丹熟地芍熟蒿柏苓)。血热证之肝郁血热:疏肝清热,凉血调经。--丹栀逍遥散。血热证之阴虚血热:养阴清热,凉血调经。--两地汤(生地玄参地骨麦门阿胶芍)。脾气虚:补脾益气,固冲调经--补中益气汤。(芪参术陈皮升柴归甘草)。肾气虚:补肾益气,固冲调经—固阴煎(菟参熟地山药山茱萸远志炙甘五味)月经后期:月经周期错后1周以上,甚至错后3-5个月一行,经期正常者,连续两个月经周期以上者,称为“月经后期”,亦称“经期错后”、“经迟”。病机是精血不足或邪气阻滞,血海不能按时满溢,遂致月经后期。鉴别:早孕:首先排除妊娠可能。证治:血寒证之实寒:温经散寒,活血调经--温经汤(参芎归肉桂芍甘莪丹皮牛)虚寒:温经扶阳,养血调经—大营煎(归熟地黄枸,杞子炙甘仲牛肉桂)。肾虚:补肾益气,养血调经--大补元煎。血虚:补血填精,益气调经--人参养营汤。气滞:理气行滞,活血调经--乌药汤。痰湿:燥湿化痰,活血调经--芎归二陈汤。月经先后无定期(经水先后无定期,经乱):月经周期提前7-10天或错后7-14天经期正常,连续3个周期以上者,称为“月经先后无定期”,又称“经水先后无定期”、“月经愆期”、“经乱”。病机是冲任气血不调,血海蓄意失常。症型以月经周期或长或短,但经期正常为诊断要点。肾虚:补肾益气,养血调经—固阴煎。脾虚:补脾益气,养血调经—归脾汤。肝郁:疏肝解郁,和血调经—逍遥散月经过多:(月水过多)月经周期,经期正常,经量明显多于既往者。主要病机是冲任不固,经血失于制约而致血量多。鉴别:崩漏:在大量出血时的症状与月经过多相似,但崩漏的出血无周期性,同时伴有出血时间长,淋漓日久不能自止。证治:气虚:补气升提,固冲止血-安冲汤(术芪生龙骨牡生地芍海螵蛸茜草根续断)。血热:清热凉血,固冲止血-保阴煎(生地熟地芩柏芍山药续甘草);血瘀:活血化瘀,固冲止血-桃红四物汤加蒲黄、三七、茜草。月经过少:月经周期正常,经量明显少于既往,经期不足2天,甚或点滴即净者,称“月经过少”,亦称“经水涩少,经量过少”。主要机制是精亏血少,冲任气血不足,或寒凝瘀阻,冲任气血不畅,血海满溢不多。病史:注意询问有无失血性疾病和经期,产后感染史,发病前有无使用过避孕药及有无人流;有无结核病或结核病接触史;宫腔内冷冻,电凝术史。鉴别:激经:部分妇女在早期妊娠期间仍每月按时少量行经,称为激经。可见于月经规律者,可有早孕反应,妊娠试验和B超检查有助鉴别。肾虚:补肾益精,养血调经-当归地黄饮加紫河车,丹参。血虚:健脾益气,补血调经-滋血汤。血瘀:理气活血,化瘀调经-通瘀煎。血寒:温经散寒,活血调经—温经汤。经期延长:月经周期正常,经期超过了7天以上,甚或2周方净者,称为“经期延长”,又称“经事延长”。病机主要是冲任不固,经血失于制约而致。以经期延长而月经周期正常为辨证要点。治疗以固冲调经为大法。血瘀型:活血祛瘀,固冲调经--棕蒲散。气虚型:补气升提,固冲调经-举元煎加阿胶艾叶乌贼骨(参芪术炙甘升麻)。虚热:养阴清热,凉血调经—清血养阴汤。闭经:女子年满16周岁,但月经从未来潮,或正常月经发生后又闭止6个月以上,或根据自身月经周期计算停经3个周期以上者,称为闭经。原发性闭经:年满16岁,月经从未来潮者。继发性闭经:正常月经发生后出现月经停止6个月以上,或根据自身月经周期计算停经3个周期以上者。生理性闭经:妊娠期,哺乳期,进入更年期后,少女初潮后1-2年内,偶尔停闭不行,无其它不适者。隐经:玉门闭锁(处女膜闭锁)或阴道横隔以致经血潴留者。发病机理主要是冲任气血失调,有虚、实两个方面,虚者由于冲任亏败,源断其流;实者因邪气阻隔冲任,经血不通。证治:肾气虚:补肾益气,养血调经—大补元煎。肾阴虚:滋肾益阴,养血调经—左归丸。肾阳虚:温肾助阳,养血调经—十补丸。脾虚:健脾益气,养血调经—参苓白术散加归牛。血虚:补血养血,活血调经---小营煎加鸡内,鸡血藤。寒凝血瘀:温经散寒,活血通经—温经汤;气滞血瘀:行气活血,祛瘀通经--膈下逐瘀汤;痰湿阻滞:豁痰除湿,活血通经--丹溪治湿痰方崩漏:经血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