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特征白漠《人民论坛》(2011年第23期)【摘要】中华民族的形成特征是文化认同:神话认同是其形成的前提,身份认同是其形成的标志,国家认同是其形成的结果。中华民族的关系特征是互相依存,文化依存是其精神力量的源泉,经济依存是其物质生活的基础,政治依存是其共同命运的关键。中华民族的发展特征是融合统一,理论升华是先导,共同奋斗是动力,安定强盛是结果。【关键词】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认同互相依存融合统一几千年来,中华各族人民在祖国大地上自强不息、团结拼搏,共同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建设了幅员辽阔的锦绣河山,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长期发展进程中密切交往、相互依存,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正确认识这一格局的历史特征,对于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中华民族的形成特征是文化认同神话认同是中华民族形成的前提。著名德国哲学家谢林认为:“一个民族,只有当它能从自己的神话上判断自身为民族时,才成其为民族。”①创生神话是一个民族共同体的文化之根,只要找到了这条根,就等于找到了自己与文化母体相联系的脐带及其祖先谱系。因为有了“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神话,便有了许多民族首领因卵而生的传说。《晋书》中记载的北汉之主、匈奴人刘渊因卵而生的神话传说便是其中一例。此类神话传说不但经常发生在魏晋之前的北方民族统治者身上,而且直到宋元之际依然余波未息。《蒙古黄金史》中写道,成吉思汗诞生时曾有玄鸟飞来,发出“成吉思”的叫声,连续七日而不息,直到它足下的玄石自动裂开,出现了一方龙纹汉字玉印。这些神话传说长期被史学界斥为“荒诞不经”,甚至是“封建迷信”。然而现代史学家们终于发现,民族创生神话本身体现了先民的文化认同和集体记忆,其本质上的真实与意义,为史料考证和考古发现不可替代。这种使民族共同体中不同民族成其为自身的内在精魂,正是其认祖归宗的终极标尺。《史记》华夷诸族共为“炎黄子孙”的记述,成为中华民族不可分离及其走向融合的依据与前提。鲜卑自认为是黄帝之后,契丹自认为是炎帝之后,而匈奴则认定其先祖为夏后氏之苗裔。因此可以说,中华民族的一体主要不是种族血缘的一体,而是文化的一体,所以炎黄五帝被称为“人文始祖”。正如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开拓者陈寅恪先生所说,全部北朝史中凡关于胡汉之问题,实则胡化汉化之问题,而非胡种汉种之问题;凡汉化之人即目为汉人,凡胡化之人即目为胡人,其血统如何,在所不论。那种试图仅仅通过血缘考证来说明民族属性的努力,并不具有普遍意义,否则便难以达到“多元一体”与“炎黄子孙”这两个命题之间的逻辑统一。身份认同是中华民族形成的标志。范文澜先生曾经指出:“汉族无疑是很多民族的化合体。它的祖先多得很,不仅传说中的黄帝族是它的祖先,而且所有融合进来的任何一个民族的祖先都是它的祖先。凡是现在兄弟民族的祖先或者是已经融化似乎失踪的古代民族,都是汉族的伯叔祖先或者是祖先的一部分。”②中华民族成员的身份认同首先是自我认同。对于各民族成员来说,以炎黄为核心的五帝系统如同一座辉煌无比的金字塔,成为其中的一分子是命运的归属,也是一种无尚的荣光。由于远古先祖与图腾神话的绝对权威性和强大吸引力,可以把现世的统治者与神圣的先祖联系在一起,使文化关系得到血缘依附,在宗法制度的条件下为实现民族融合与国家统一提供了依据。在经久不衰的民族冲突、杂糅、融合过程中,一些分散孤立的民族单位被淹没,许多新的民族实体也在诞生,形成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血肉相连的民族统一体,彼此认同顺理成章。所以,在清末民初的“华夷之辩”以后,产生了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多民族统一国家表达方式。国家认同是中华民族形成的结果。各民族由文化认同而成为炎黄子孙,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当然一员,同时也就自然而然地享有了成为天下主人的资格,具有了统一天下的神圣权利与使命。这些民族一旦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便不能容忍被称为“胡虏”、“外夷”,也不甘心于仅有的一席之地。所以他们大多自称“中国”,并且以举起中原正统文化的旗帜统一中国为己任。这说明不仅是汉族,而且各民族之间早已达成明确共识——“中国”是一个诸族共有的政治共同体,其不可质疑的永续生命和至高无上的神圣性,超越于所有民族和具体王朝之上。元朝末代皇帝妥欢帖睦儿退居上都,曾把一首诗交给朱元璋派来的信使,诗中写道:“信知海内归明主,亦喜江南有俊才。归去诚心烦为说,春风先到凤凰台。”江山易手之际并无“亡国”之恨,反而表现出前朝君主对后起之秀的禅让、嘉许态度。朱元璋也对大臣们说过,元“君主中国且将百年,朕与卿等父母皆赖其生养”之类的话,而且他从来不提明朝得江山于“异族”之手。所以,民族融合与国家统一,成为中华民族历史形成的必然结果及其不可逆转的发展主流。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由此而产生,中国走向统一的历史大趋势因此而不可逆转。中华民族的关系特征是互相依存文化依存是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源泉。共同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本质特征和活的灵魂。因为有中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支撑,入主中原的北方王朝才能对多民族统一国家实施有效治理。然而,如同汉民族本质上是中华各民族的融合体一样,汉文化作为中华主体文化的突出代表,也是中华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体。不能认为游牧民族都是原始的野蛮人,假定他们的生活状态处在农业文明兴起以前很低的水平上。事实上,牧业文明与农业文明具有根本不同的、不可简单进行高下类比的发展道路。不同文化在传播、撞击、渗透与互补中实现生态上的凝聚与升华,这是中华民族文明不死、不可战胜的秘密所在。陈寅恪先生曾经说过,唐代以异族入主中原,以新兴之精神,强健活泼之血脉,注入于久远而陈腐之文化,故其结果灿烂辉煌,有欧洲骑士文学之盛况。中原汉地在历史上无疑是中华文化的聚宝盆,正是不同文化的冲融和注入,才使它有机会源源不断地吸收到新鲜血液,得以吐故纳新,从而激发出万古常新的活力。因为有了各民族色彩纷呈的文化交融,才有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强盛和文化繁荣。正是由于蒙古和西域等北方民歌与中原文学艺术的融汇,才有元曲和杂剧所铸成的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又一座高峰。经济依存是中华民族物质生活的基础。如果以甘肃天水为中心,北至大兴安岭,南至云南腾冲,可以将中国划分为两大部分。东南部是处于湿润半湿润地带的农业经济区,西北部主要是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带的牧业经济区。天然地理条件造成了农耕社会与游牧社会经济的不同类型,从而确立了相互之间必然的依存关系。为了保障生存需要所进行的经济掠夺和贸易往来,产生出超越长城的巨大力量。所谓掠边入寇,你来我往,不过是由于彼此需求的引力作用,南北民族之间可谓是不打不成交,越打越紧密。由于北元的存在,明初南北关系极为紧张,朝贡互市无法进行,致使蒙古牧民连衣服都穿不上。俺答汗不得不采取战争手段来获取中原的农工产品,以解燃眉之急,同时也走上了艰辛曲折的求贡之路。明廷亦有对草原物产的实际需求,且不愿再动兵戈,终于同意恢复互市。据有关史料记载,从此蒙汉人民交易不绝,东自海冶,西尽甘州,延袤五千里,无烽火之警。俺答汗病逝后,蒙古右翼举部痛悼,明廷亦赐祭优恤,这都说明他的作为符合民族依存的客观要求和南北民众的共同意愿。政治依存是中华民族共同命运的关键。中国历史上的任何一个“盛世”,都以国家统一与民族融合为前提。12世纪中叶元朝的空前统一,不但结束了安史之乱后五百多年的血战与纷争,而且使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正如《元史·地理志》序所说:“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故其地北踰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大都(今北京)的建造,确立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政治中心。由于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当时中国的海船制造技术和海洋航行技术领先于世界,海陆通道的开辟规模空前,贸易伙伴达到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元朝灭亡之后,中国南北长期处于纷争状态。也正是因为清朝的统一,才有了所谓的“康乾盛世”。因此,以摧毁三皇五帝系统及其华夏一元观念为发端的“古史辨派”,又在日本侵华战争爆发的民族危亡关头,发出了“中华民族是一个”的呐喊。中华民族的发展特征是融合统一理论升华是中华民族融合统一的先导。从神话传说到文字正史,从左丘明到司马迁,中华诸族同为炎黄五帝后裔的文化观念一脉相承。到了唐朝,“华夷一家”的思想主张进一步发扬光大。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唐初名将李靖亦言,天之生人本无番、汉之别,然地远荒漠必以射猎为生,故常习战斗,若我恩信抚之,衣食周之,则皆汉人矣。宋辽金元时期,作为历史发展的必然反映,“汉族正统观”在史学界失去统治地位,“中华统一正统观”的集成性思想成果开始出现。司马光在《资治通鉴》的《史论篇》中,以洋洋近千字对这一观念作以阐述,提出了“苟不能使九州合为一统,皆有天子之名而无其实者也”和“但居其功业之实而言之”的代表性观点。据《大金吊伐录》所载,辽天祚帝在给金朝的降表中还不忘作出“奄有大辽,权持正统”的声明。郝经在《与宋国两淮制置使书》中写道:“今日能用士,而能行中国之道者,则中国之主也。”这是对当时形势发展必然性的阐明,也为忽必烈入主中原提供了理论依据,即“有公天下之心,宜称为汉。”这里所说的“汉”,也就是“中国”。清乾隆皇帝在御批通鉴时写道:“大一统而斥偏安,内中华而外夷狄,此天地之常经,古今之同义。是故夷狄而中华则中华之,中华而夷狄则夷狄之。”③他还说:“至元世祖平宋,始有宋统当绝,我统当续之语。则统绪之正,元世祖已知之稔矣。”④“中华统一正统观”和“天下一体”国家观念,既是民族融合的产物,也是推进国家统一历史进程的思想先导。共同奋斗是中华民族融合统一的动力。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史,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史,而不是哪一个民族的“侵略扩张史”,这是一个异乎寻常的、伟大的史实。历史在恩格斯所说的“平行四边形的合力”的作用下前进,各兄弟民族在相互争夺、相互统一、相互交融过程中共同谱写了中华民族由“多元”走向“一体”的光辉史诗。历史上中原民族或者说汉族的作用自不待言,其他民族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从南北朝到隋唐,是一个民族融合的高潮时期。令国人世代骄傲的大唐,实乃诸多民族共同努力的杰作。建立唐朝的李氏集团本身并非中原民族,而且起兵之初的谋臣武将亦多为胡族。蒙古组成由诸多民族构成的武装力量,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满族同样是依靠诸多民族的支持与合作,定中原,平“三藩”,抚蒙古,安青藏,重新统一南北,又经康、雍、乾三代帝王之努力,使多民族统一国家得以巩固。实现国家的统一历史进程往往与民族斗争相伴随,许多民族都为此做出了巨大牺牲。但正如范文澜先生在《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斗争与融合》一文中所说的那样:“在当时,作为敌对的民族或国家,经常残酷地进行过斗争,今天看来,却是兄弟阋墙,家里打架。”我们应当无比珍惜祖先流血牺牲共同创造的历史成就,而没有理由把这种牺牲作为制造民族隔阂的借口。有人曾把元朝和清朝的统一战争视为“侵略”,把这两个王朝的统治视为异民族对中国的统治。日本侵华时曾编写过所谓的《异民族统治中国史》,企图借用此类说法和“历史事迹”,宣扬其侵略和统治中国的“合理性”。历史的教训应当记取,不应当让那些持有民族偏见的谬说混淆视听。安定强盛是中华民族融合统一的结果。中华文明以其独有的连续性得以发展,首先要归功于民族的融合与国家的统一。有了这条历史线索的有力贯穿,它才未被内外因素的干扰和冲击所中断。而且中国历史上的每一次国家统一与民族融合,都会有力增强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出巨大的创造力。在唐朝,突厥、匈奴、鲜卑、高句丽、吐蕃和西域诸族人才都能为国家所用,而且外国人也可以在政府为官,形成了不同民族开展政治、经济、文化全面交流的社会环境。他们在睦相处中取长补短,各尽所能,以堪称辉煌的伟大成就,在短短百年的时间里铸成一个当时世界上最为强盛的国家。同时中原与边疆地区文化技术也得以广泛交流传播,促进了少数民族的社会发展和进步,也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忽必烈及其元朝,留给后人的最大遗产恰恰是这个伟大的国家和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