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俄罗斯经济改革对比研究及对中国的启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与俄罗斯经济改革对比研究及对中国的启示【摘要】:我国的经济改革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开始,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程。改革以来,中国经济保持持续高速增长,,经济总量不断增强,综合国力迅速提高。经济改革取得卓越成就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通过与俄罗斯经济改革的比较以及自身经济改革的不足总结经济改革经验教训,对确定新时期改革力向,具有现实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关键词】:经济改革不足及启示经济改革展望【Abstract】:Theeconomicreformofourcountryin1978,elevenofthethirdplenarysessionasthesymbol,historyhasbeenmorethan30years.Sincethereformandopeningup,Chinahasmaintainedhigh-speedeconomicgrowth,economicaggregate,continuouslyenhancethecomprehensivenationalstrength,improvedrapidly.Theoutstandingachievementofeconomicreformatthesametime,alsoproducedaseriesofproblems.ComparedwiththeeconomicreformofRussiaanditseconomicreformtosummarizethelessonsofeconomicreformexperience,todeterminethenewperiodofreformdirection,itisoftheoreticalandpracticalsignificance.【Keyword】:Economicreform;Problemsandenlightenment;Economicreformprospects一、激进式改革和渐进式改革概述(一)关于激进式改革1991年苏联解体,俄罗斯成为独立的国家。为了解决前苏联时期留下来的一系列经济问题,俄罗斯对自己的经济进行了最激进的改革。这一激进的改革概括起来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一次性全面放开价格。为了向市场经济过度,形成市场自我调节机制,俄罗斯政府规定1992年1月2日放开90%的消费品价格、80%的生产资料价格:到3月底消费品价格全部放开(房租、公共服务、公共交通除外),4月中旬放开燃料价格(天然气和电力仍使用调节价)。为了保证激进的改革能在比较平稳的社会经济环境在实施,政府还规定了在放开价格的同时,对居民实行社会保护措施。在物质生产领域实行自由工资,对预算拨款单位工作人员提高工资,对退休人员提高退休金,对失业者发放补助金。第二,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在一次性全面开放价格的条件下,为了遏制通货膨胀恶性发展,政府决定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财政紧缩还要求压缩预算支出。主要是削减价格补贴、企业亏损补贴、国家投资、军费开支和管理机关的经费。规定用于经济和社会方面的支出要削减50%。靠预算支付的工资不实行与通货膨胀挂钩的指数化,其增长率不得超过物质生产部门工资激进增长率的90%。与此同时,对预算的执行实行严格的监督。政府期望通过上述措施减少和消除预算赤字,实现财政稳定。第三,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政府确定,在实施价格自由化阶段,货币政策的主要任务是抑制通货膨胀。为了抑制通货膨胀主要采取了两大措施:一是控制货币发行。主要是平衡预算,控制财政透支。为此规定,中央银行为预算赤字提供的贷款数额不得超过GDP的2%。二是紧缩银行信贷,控制信贷投放量,防止信用膨胀。其手段是提高俄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贷款的利率(从2%提高到9%),放开商业银行利率;规定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贷款的限额;实行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制,逐步过渡到由中央银行运用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控制经济中的货币总量。第四,对外经贸自由化。在商品进出口管理方面,取消非关税限制,以关税调节代替各种限额。在货币方面,实行卢布的内部可兑换。在经常项目下实行统一浮动汇率制,实现卢布可兑换,在资本项目下实行个别固定汇率制。将来在经济稳定和外汇储备充足的情况下,在进一步开放资本项目,过渡到实行统一固定汇率制。第五,以行政手段强制推行大规模私有化。在缺乏原始资本的条件下,为了快速私有化,政府决定将有偿私有化与无偿私有化的方式结合起来。在大私有化方面,采取先将大中型国有企业改组为股份公司,然后向公民发放私有化证券,最后由公民用私有化证券购买股份公司股票的方式,将国有企业的资产无偿的转让给私人所有。(二)关于渐进式改革----基本历程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秉持改革开发的基本国情,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和地区一体化,成长为名副其实的开放型大国。中国的经济改革走过了30多个年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改革推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深刻改变了中国的现实。中国30年的改革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改革的起步阶段(1978年----1984年)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改革序幕。随后的几年里,改革的重点主要在农村,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率先展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统分结合的经营体制取代了人民公社制。这一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在城市,也开始了企业改革试点,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同时,创建经济特区,开发沿海城市,引进外资。第二阶段:改革的展开阶段(1984年----1992年)这一阶段的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标志是1984年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这一时期,国有企业是整个改革的中心环节,价格改革是关键,进行多种形式的试点,使国有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同时,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开发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带。改革由经济领域扩展带科技、教育等社会各个领域。第三阶段: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1992年----2002年)以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为标志,中国经济改革进入以制度创新为主要内容的新阶段。中国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大幅度的改革了财政体制、金融体制、外汇管理体制等宏观经济体制。经过改革,中国的所有制结构呈现出新的格局,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现代企业制度,也在国有经济中广泛推行。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这一时期最具有标志性的事件就是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第四阶段: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2002年至今)21世纪初,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阶段。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本世纪二十年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阶段,各个领域的改革进一步推进,使初步确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到明显完善。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国际环境,当领导人们推荐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注入强大动力。二、俄罗斯经济改革与中国经济改革比较分析(一)改革性质不同俄罗斯经济体制改革虽然都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但性质不同。俄罗斯经济体制改革是建立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否定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不具有兼容性。一方面是因为苏联解体,共产党不再执政,长期共产党执政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使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改善,民众对于社会主义丧失信心,新上台的政治精英也极力想要改变过去;另一方面,俄罗斯经济危机的全面爆发,经济陷入困境,在西方国家会提供经济援助的诱导下选择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自觉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二)改革路径不同俄罗斯改革目标是彻底的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认为深渊不能分两步跨越,改革必然是激进的,全面地,选择核心部分开始进行改革。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决定了改革必然是连续的,稳定的,渐进的。施行体制内改革与体制外改革相结合的双轨制,先试点而后推广。“这种渐进式改革坚持从实际出发、先易后难的原则,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协调统一起来,避免了社会的大的动荡。”(三)改革内容不同俄罗斯激进式经济体制改革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彻底改革:一是全面放开价格。建立一种完全由市场因素决定的价格,政府一夕之间放开价格管制,废除一切指令性计划,企业根据市场自由决策;通过汇率自由化实现卢布与美元的统一可浮动率,从而实现经济的全面自由化。二是全面私有化,加快所有制改革。包括实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而创制法律、金融、行政等,建立起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通过股份改造、拍卖、招标等形式实现大中型国营企业和小型企业的私有化,具体分为小私有化和大私有化。其中,小私有化是指将小型企业以商业投票和租赁的方式卖给或租给私人;大私有化是指对千人以上、固定资产账面价值5000万卢布以上的大型国有企业的私有化,就包括证券私有化和有偿私有化两个阶段。三是紧缩银根。其目的在于避免恶性通货膨胀,从而实现国家财政金融稳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下进行改革,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必然要求改革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公有资产占优势,不仅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有质的提高。分配制度同样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四)改革结果不同俄罗斯激进式经济改革并没有带来人们所期望的经济复苏,相反却经历了全面的衰退,产生物价持续上涨,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影子经济猖獗,国有资产大规模流失一系列恶果,如俄总统普京在《千年之交的俄罗斯》中所说“俄罗斯已不属于当代世界中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下降50%,仅相当于美国的1/10,中国的1/5,俄罗斯与先进国际的差距越来越大,正在被推入第三世界的行列。”“1998年危机之后,人均GDP降到3500美元,为‘七大国’平均水平的1/5.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劳动生产力极低、投资下降、不重视新产品的开发、居民实际货币收入不断减少,导致目前俄罗斯人的收入还不到美国的10%。他还承认俄影子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德比例达到40%,而发达国家不会超过15%~20%。他看到俄面临着十分复杂的经济和社会问题,认为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是苏联模式经济造成的后果,还要归咎于后来在笨重和畸形结构的基础上实施市场经济。”中国的改革是在政府强有力指导下循序渐进进行的,“摸着石头过河”,改革付出了一定代价,例如,双轨制直接加剧了寻租问题,政府管制导致的行业垄断和机会不均等,但整体来说改革成效显著,无论是社会生产力和国家综合实力(见表1)还是人民生活水平(见表2)都有显著提高。三、从经济改革中得到的启示(一)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中的不足从国际比较而言,中国金融体制更为审慎的改革与转型避免了金融混乱和金融失败,使中国的金融深化比其他转轨经济体程度“更深”。但是,这一成就也付出了高昂的成本,也使得中国金融领域的历史积弊越来越多。1.金融改革与金融发展的进程明显迟滞。从中国的情况看,尽管80年代以来的金融改革成就斐然,但金融抑制现象长期存在且日益严重。比如,对利率的管制、对资本配置的干预、对存款准备金率的频繁调整和对跨国资本流动的限制,等等。究其原因,部分是考虑到金融机构的素质不高,过早放开管制可能会带来巨大的金融风险。2.“金融滞后”与“金融弱国”并存的特征很明显。从中国的情况看,金融滞后主要表现为三个“严重并存”:投资不足与产能过剩严重并存;货币供应过多、货币迷失与金融抑制严重并存;对外的巨额金融投资与较低的收益水平(1.8%)严重并存。中国目前还是一个“金融弱国”,主要表现在:人民币不是可以自由兑换的国际货币,人民币汇率还相对固定于其他货币;

1 / 1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