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两表是1992年和2002年全国膳食调查食物摄入量和膳食构成的部分结果。请根据调查结果回答以下问题:1、计算并评价我国居民食物摄入量及其变化2、计算并评价我国居民膳食结构及变化。1992年、2002年全国居民的摄入量(g/标准人日)1992年2002年米及其制品226.7238.3面及其制品178.7140.2其它谷物34.523.6薯类86.659.1干豆类3.34.2豆制品7.911.8深色蔬菜102.090.8浅色蔬菜208.3185.4腌菜9.710.2水果49.245.0坚果3.13.8畜禽肉类58.978.6奶类及奶制品14.926.5蛋及其制品16.023.7鱼虾类27.529.6植物油22.432.9动物油7.18.7糖、淀粉4.74.4食盐13.912.0酱油12.68.9答:1992年、2002年全国居民的食物摄入量(g/标准人日)食物类别食物名称1992年摄入量2002年摄入量差值评价谷薯类米及其制品226.7238.35%增加面及其制品178.7140.222%减少其它谷物34.523.632%减少薯类86.659.132%减少豆类及其制品干豆类3.34.227%增加豆制品7.911.849%增加蔬菜类及水果类深色蔬菜102.090.811%减少浅色蔬菜208.3185.411%减少水果49.245.09%减少畜肉类及水产类畜禽肉类58.978.633%增加鱼虾类27.529.68%增加奶蛋类及其制品奶类及奶制品14.926.578%增加蛋及其制品16.023.741%增加油脂类植物油22.432.947%增加坚果3.13.823%增加动物油7.18.723%增加纯热能类糖、淀粉4.74.46%减少调料类酱油12.08.929%减少食盐13.912.014%减少腌制类腌菜9.710.25%增加食物合并归类,计算2002年实际摄入量与《平衡膳食宝塔》作比较实物类别实际摄入量(g)《平衡膳食宝塔参考摄入量g》评价盐12.06过量油脂类41.625—30过量奶类及奶制品26.5300不足大豆类及坚果19.830—50不足畜禽肉类26.350—75不足鱼虾类29.650—100不足蛋类23.725—50不足蔬菜类276.2300—500不足水果类45200—400不足谷类461.2250—400过量分析:从上表比较可以看出,谷类摄入过高,主要以精米、精面为主,油脂、盐摄入过高,长期这样摄入会导致超重、肥胖、三高人群比例上升;奶及奶制品摄入过少,这样会导致儿童佝偻病及骨质疏松的人群比例上升;豆类及豆制品、畜禽肉类、鱼虾类、蛋类摄入过少,会使普遍人群蛋白质摄入不足,造成免疫力下降,导致上呼吸道感染等多种疾病高发;蔬菜、水果摄入不足,,会导致多种营养素的缺乏,如便秘、儿童生长发育迟缓、心脑血管疾病,甚至肿瘤等人群高发;从总体分析来看,70%的食物种类摄入不足,30%的食物种类存在摄入过量,饮食结构不够均衡,有待于改进。建议:1、保持食物种类多样,以米面为主,粗杂粮为辅,粗细比例为1:4,如杂粮馒头、红豆稀饭、八宝粥、每日主食量控制在400克以内。2、尽量减少纯热能的食物,如白糖、淀粉、白酒等。3、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尽量选择一些应季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如油菜、萝卜缨、彩椒、红苋菜、紫甘蓝、柑橘、鲜枣、猕猴桃等,每日摄入量控制在200--400克以内。4、适当选择吃一些薯类,如山药、红薯、土豆、尽量选择蒸、炖、煮的烹饪方法。5、经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每日保证人体蛋白质的足量供应,如每周吃两次鱼或虾,每日吃一个蛋,可以变换不同花样及各种烹饪方法,改变口感及其风味。6、养成每日喝奶、吃豆类及其制品的习惯,每日奶量需在150克—300克之间或少量多次饮用,如果有乳糖不耐受的人群,可以选择酸奶,每日还可以吃30—50克的豆腐、豆干或大豆。7、减少烹调用油量,尽量选择植物油,少用动物油,每日油量控制在25—30克之间,还可以用一些有效的方法使有限的油量烹制出美味佳肴,如使用健康的烹调方法:蒸、煮、炖、焖、软熘、拌、急火快炒等;也可以坚持定量用油,控制总量,将全家每天应该食用油的量倒入一定的量具中,然后从该量具中取用,逐步养成习惯,对防治慢病有好处。8、吃清淡少盐饮食,每日盐量控制在6克以内(相当于一个啤酒盖的量),尽量少食用腌制食品,如酱菜、酸菜等。二计算并评价我国居民膳食结构及其变化1992年、2002年全国居民的膳食结构1992年2002年能量的食物来源谷物66.857.9豆类1.82.6薯类3.12.0动物性食物9.312.6纯热能食物11.617.3其他7.47.6能量的营养素来源蛋白质11.811.8脂肪22.029.6蛋白质的食物来源谷物61.652.0豆类5.17.0动物性食物18.925.1其他14.415.3脂肪的食物来源动物性食物37.239.2植物性食物62.860.8答:1992年和2002年作比较并评价1992年2002年差值评价能量的食物来源谷物66.857.913%降低豆类1.82.644%增加薯类3.12.035%增加动物性食物9.312.635%增加纯热能食物11.617.349%增加其他7.47.63%增加能量的营养素来源蛋白质11.811.80持平脂肪22.029.635%增加蛋白质的食物来源谷物61.652.016%减少豆类5.17.047%增加动物性食物18.925.133%增加其他14.415.36%增加脂肪的食物来源动物性食物37.239.25%增加植物性食物62.860.83%降低评价:1992年和2002年对比,从能量来源可以看出,谷物降低13%、薯类降低35%、纯热能食物增加了49%,这说明了碳水化合物是明显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过少;从能量营养素来看,蛋白质摄入稳定,脂肪摄入增加35%;从脂肪的食物来源来看,动物性脂肪增加了5%,植物性脂肪降低了3%,长期这样的饮食结构会导致便秘、超重、肥胖、和“三高”人群的比例上升;从蛋白质的食物来源来看,豆类蛋白质增加47%,动物性蛋白质增加33%,而谷类蛋白质降低16%,说明居民摄入蛋白质的量得到提高,而且优质蛋白质占总蛋白质的32%,豆类蛋白质占优质蛋白质的29%,比例合适,这也说明全民的免疫力有所提高;但从整体饮食结构来看,2002年的饮食结构也存在很多不足,希望得到进一步的改善。政策性建议:1、首先国家应委托营养权威机构经常组织多种形式的营养宣传教育,如鼓励新闻、出版、文化、广播、电影、电视等媒体开展营养宣传教育,但应当科学、准确、并接受营养专业部门的指导。来推广《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帮助居民形成符合营养要求的饮食习惯,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改善膳食营养的能力。2、医疗机构、营养学会等单位从事营养工作的专业部门及人员应当提供科学实用、通俗易懂的营养与健康知识。3、让专业的营养师走进百姓生活,以改善膳食结构的不合理,营养不均衡现状,培养科学健康(健康食品)的生活方式,提高国民素质。如将规定的餐饮单位和部门的厨师应接受必要的营养知识培训,并服从营养师的指导和管理,托幼机构、学校、养老院、运动场所等集体单位供餐和食品企业应配备相应比例的专职、兼职营养师。妇幼保健机构、妇产医院、儿童医院应当对孕产妇、儿童患者开展有针对性的营养知识宣传教育;在社区内也要配备营养师,定期向居民讲解营养知识,并通过对他们的指导,居民可以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地方资源,改善各地区的营养状况。总之,落实适宜的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营养不良、微量元素缺乏和能量代谢综合征的人群比例,预防与营养有关的慢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