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历年真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人民大学1998年历史学考研真题【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一、名词解释(每词5分,共15分)1、官厂商办2、门户开放政策3、《实业计划》二、简答题15分)1、简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改革的历史过程和意义。三、论述题(20分)1、试论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依据。2、中国共产党人在抗战期间的经济政策。中国人民大学2000年历史学考研真题【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1、不平等条约体系2、井岗山土地法二、简答题(一题15分)1、20世纪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的经济改革措施。三、论述题(一题25分)1、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主要内涵,它最终战胜国民党政权关键在哪里?中国人民大学2000年历史学考研真题【经济史】一、名词解释(共6题每题5分,共30分)1、厘金2、官督商办3、土地改革4、圈地5、普鲁士式道路6、帝国特惠制二、简答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1、洋务运动的思想基础。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25分,共50分)2、中国共产党人在抗战期间的经济政策2003一、名词解释(5分X8)1、二里头文化2、萧规曹随3、九品中正制4、天可汗5、朱温6、绍兴和议7、《马可·波罗行记》8、摊丁入地二、列举题(40分)1、按成书先后列出二十四史书名(10分)2、列举对战国秦汉历史研究具有重大影响的5项考古发现(5分)3、列出中古“三夷教的”名称(3分)4、列举王安石变法时推行的新法条目(7分)5、列举“四书五经”的书名5分6、列举康乾时期清朝对边疆时期的用兵(10分)三、简答题(任选三题,10分X3)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历史背景2、隋炀帝巩固多民族同意国家的努力3、元朝的文化包容与民族歧视政策4、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主要特点四、论述题(1、2任选一题,3、4任选一题,公两题,每题20分)1、比较文景之治与贞观之治2、比较开元盛世与康乾盛世3、论唐宋之际政治体制的演进4、论明清之间思想史与学术史的转变2004一、名词解释(5分X8)1、唐虞之道2、天人三策3、占田荫客制4、鉴真东渡5、台谏6、猛安谋克7、内阁大学士8、八旗制度二、列举题(40分)1、分别列出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名称(7分)2、列举秦始皇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所采取的措施(8分)3、列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三个著名战役和交战双方(5分)4、列举隋唐“三省六部制”的三省和六部名称(4分)5、列出中国历史上所谓的“治世”和“盛世”(6分)6、列举中国历史上著名农民起义及其口号和领导人(10分)三、简述题(任选三题,10分X3)1、简述西汉初年的经济政策和“文景之治”2、简述隋唐时期的民族政策3、简述宋辽、宋夏的和战关系4、元代的大一统及其意义5、郑和下西洋及其影响6、略述乾隆帝的文治武功四、论述题(任选两题,每题20分)1、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2、从“两税法”、“一条鞭”、“摊丁入亩”论中国古代赋役政策的演变3、比较元朝、清朝的边疆民族政策4、论明清中央集权体制的异同2005一、名词解释(5分X10)1、良渚文化2、光武度田3、八王之乱4、北府兵5、宇文泰6、《史通》7、陈桥兵变8、耶律楚材9、南明10、宋学二、简述题(4题任选2题,每题20分)1、简述吕不韦对秦国历史发展的贡献2、简述“侨置郡县”的原因3、简论唐代开元天宝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4、简评张居正改革三、论述题(任选2题,每题30分)1、试论秦汉时期地方行政制度及其演变2、试分析淝水之战前后南北政局的特点及其变化3、论科举制度的演变及其历史作用4、试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2006年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试题一、名词解释1、母系氏族社会2、毫3、十三经4、御史台5、牛李党争6、宋明理学7、头下军州8、胡蓝之狱9、辽饷10、裴秀二、论述1、周初大分封的情况和对分封制的评议2、曹魏屯田的制度和影响3、宋代的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论述4、元代中央和地方的政治制度及元代政治制度在中国古代制度史的地位06年人大中国古代史考题一.名次解释:郭店楚简《周礼》《过秦论》谶纬隆重对二王八司马中书门下行省利玛窦清史二.简答:1.评论春秋战国政治的特点2.简述秦.隋快速灭亡的原因。3.如何看待北宋“积贫”.“积弱”4.评述中国古代宦官专权的特点。三.评论:1.评论汉武帝经济政策。2.安史之乱的影响。3.明清对外关系的异同。4.从民族发展角度看待元.清的异同。2006年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考研试题中国通史一.名词解释(5分×8=40分)1.红山文化2.伦台诏3.驿传4.子口税5.光绪皇帝6.法币7.高等院校院系调整8.农业发展四十条二.简答题(10分×3=30分)1.评述两税法。2.简单论述二十世纪30年代的关于社会史的论战。3.对比1954,1975,1984年修订的三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异同。三.论述题1.论述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学术贡献以及对清代学术发展的影响。(35分)2.史料分析题(20分)史料略(关于近代史的一部分,是武昌起义之后以及保路运动之后清==的关员的奏折)(1)根据史料分析当时全国的局势(2)分析奏折中的建议并进行评价。3.分析==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25分)北大学2006年中国通史考研试题一、名词解释1.合纵连横2.四民月令3王敦之乱4元和中兴5鹅湖之会6隆庆和议7福州船政学堂8良弼9军国民教育会10新民学会11四行两局12双十协定二.论述1中国古代儒表法里.2古代秘密宗教.319世纪六十年代列强对华政策的变化原因.4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过程.北京大学2005年一.名词解释5X101续资治通鉴长编2井田制3限民名田4葵丘之会5庆历新政6元和郡县图志…9探马赤军10票拟二.论述题1汉武帝财政改革措施及后果评议2唐朝周边少数民族的活动3元朝中央及地方官制武大2005年近现代史枞阳会议天京事变后,清军加紧围困天京(今南京)。1858年7月陈玉成、李秀成等将领聚会安徽枞阳(今枞阳县),讨论破江北大营以救天京的军事计划,决定统一指挥和联合作战的方针。主持召开的军事会议。共同商讨破江北大营、援救天京的策略。会后挥师东进,取得击溃江北大营等胜利。这次会议对太平军扭转不利战局起了重要作用。不久,太平军攻破江北大营,并取得三河大捷。刘铭传刘铭传(1836~1896),安徽合肥人。地方团练领袖,并开始接触西学及洋务运动新知识分子,思想转倾向改良主义;后又在抗法保台一战中闻名,成为著名的军事将领,并因而介入台湾建省与洋务运动,成为台湾建省后首任巡抚,其治台策略与理念,后来由日治时期台湾总督府承续,是推动台湾现代化建设的先驱者。是中国清朝末期的一位将军和大臣,是淮军重要将领。1885年10月12日,清政府改台湾府为行省,命刘铭传为巡抚。善后大借款国防最高委员会党军科玄之争查田运动1933年6月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发出《关于查田运动的训令》,要求各级政府在查田运动中,坚决执行阶级路线,以农村中工人阶级为领导:依靠贫农,坚固联合中农,向着封建半封建势力作坚决的进攻。把一切冒称“中农”、“贫农”的地主、富农,完全清查出来,没收地主阶级的一切土地财产,没收富农的土地及多余的耕牛、农具、房屋,分配给过去分田不够的及尚未分到田的工人、贫农、中农,富农则分较坏的劳动份地。2日,中共苏区中央局作出《关于查田运动的决议》,指出查田运动是一场剧烈与残酷的阶级斗争,要求各级党组织依靠雇农、贫农,巩固地联合中农群众,来反对和剥夺地主残余与富农的一切反革命企图。但又指出:决不容许任何消灭富农的企图。只没收他们多余的农具与好的田地,分给他们以坏的“劳动地”。国民参政会马歇尔使华简答:第一题是给出一段话判断是谁说的。双十协定的内容论述:论述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以前西学东渐的过程抗日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中华民国史:名词解释:改组派中原大战行政三联制(简答:中央研究院成立过程及三种主要管理体制胡适罗隆基自由主义派的主张论述:宋子文的主要经济活动第三条道路主张破产的原因禁民二业:“禁民二业”思想是在中国奴隶制时期四民分业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后来成为历代封建王朝中一项重要的统治政策。两汉时期“禁民二业”政策与重农、抑商和抑兼并问题密切相关,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侧重点各不相同。大体而言,西汉前期“禁民二业”政策主要是为了实现重农和抑商,西汉中期以后则以抑兼并为主要目的,东汉时期“禁民二业”政策的出发点是为了抑制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由于历史背景之不同及其政策目的之差异,这一政策所发挥的现实作用也因时而异。禁民二业东汉光武帝时议郎给事中桓谭提出的禁止一人兼营两种行业,反对商人兼营高利贷的主张。西......的职业,这是“禁民二业”措施所引起的流弊。刘般抓住这一流弊来指责“禁民二业”对人民的肘制,促使明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取消了“禁民二业”的规定。...汉代封建国家实施的一项重农抑商政策。《后汉书·刘般传》:“是时下令禁民...李贤注:“谓农者不得商贾也。”汉代禁止农民经商。自西汉高祖、武帝至东汉的光武帝、章帝,均明令禁民二业。但此项政策实际收效甚微“禁民二业”政策是与重农抑商政策同时并行的一项经济政策,它在秦汉社会经济发展中产生...因为“禁民二业”政策,至少可以限制贫苦农民弃农经商或弃农为工。汉武帝后,“禁民二业”、“官无二事”政策已遭到严重破坏,或者说在某些领域已名存实亡......所谓“禁民二业”,指士农工商各司其职,彼此不得逾越,不得兼业。这种思想源自中国奴隶制时期的“四民不杂”说,[1](《襄公五年》杜氏注)进入封建时代后,这种思想进一步发展,并在历代统治者的施政方针中加以实施。汉代始形成“禁民二业”的明确概念,是研究汉代经济政策不可忽略的一个问题。本文就两汉时期“禁民二业”政策的具体运作情况作初步的探讨。一经过长期战乱的破坏,汉初社会经济极端凋弊,各种物资异常匮乏,“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2](卷三十《平淮书》)汉初统治集团为了巩固新生的政权,亟需恢复与发展残破的社会经济,他们接受了黄老思想,政治上无为而治,经济上与民休息。民以食为天,汉初虽然百废待兴、百业待举,恢复农业生产乃为当务之急。汉高祖采取了重农抑商的政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2](卷三十《平淮书》)其目的乃是趋天下之民以归农,这不仅是中国传统重农抑商政策的延续,亦是当时形势的需要。汉高祖对商人的限制是相当严格的,多次颁布诏令禁止商人衣丝乘车,操兵乘骑,并严禁弃农经商行为。秦晋韩原之战秦晋韩原之战是古代的一场战斗,是秦穆公率军在韩原击败晋军的作战。周襄王八年(公元前645年),秦穆公率军在韩原(今山西河津东)击败晋军的作战。初晋惠公以割让黄河以西之地为条件请秦发兵,助其返晋为君,但晋惠公即位后背约。秦穆公对此极为恼火。六年,晋发生饥荒,求助于秦。秦不念旧恶,赠予晋大批粮食。七年,秦遭灾,向晋求粮,却遭拒。八年秋,秦穆公率军攻晋,三战皆捷,击败戍边晋军,并东渡黄河进入晋地纵深。晋惠公领兵迎敌。十一月,秦、晋两军战于韩原(今山西河津与万荣之间的黄河东岸)。晋大夫梁由靡于混战中率部截击秦穆公,将其击伤。随穆公作战的300名岐人(今陕西岐山东北)发现穆公被围,遂奋勇冲杀,将其救出。晋惠公因战车陷入泥泞之中,无法行动,被秦军俘获。晋军失去主帅,全军溃败。同年底,秦、晋媾和。秦穆公与晋大夫阴饴甥盟于王城(今陕西大荔东)。晋割让其河西之地予秦,秦释放惠公归国。沈葆桢(1820-1879):清末官员。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曾任江西巡抚,镇压太平军。调任福建船政大臣,主办福州船政局。后被派为钦差大臣,办理台湾海防,对开发台湾有所贡献。1875年升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扩充水师,督办海防,与李鸿章同为清政府筹建海军的主持者。、、沈葆桢(1820-1879),字幼丹,又字翰宇,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清代抵抗侵略的著名封疆大吏林则徐之婿。继承其父辈忧国忧民之志,而奉献全部之生命于国家的御外壮举中,体现出晚清有识之士前仆后继之精神。曾纪泽凭三寸不烂之舌从俄罗斯手中夺回伊犁,而沈葆桢则以其敏锐的视角、果敢的作风,创建南洋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