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辅导文本第一章:导论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断代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气势恢弘,内容丰富,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和现实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本书所讲的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古代(也就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文化二、什么是文化:文化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1、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成果的总和。其中包括物态的、制度的、行为的和心态的等不同层次。2、狭义的文化指社会意识形态,如哲学、宗教、教育、历史、文学、艺术等。本书讲的文化,指的是狭义的文化。三、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史1、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雏形期:我们把文字产生前的历史称为远古时期,中国传统文化正是萌芽于这一时期。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政权。早在夏代,我国就有了最早的历法《夏小正》,我们今天仍然沿用夏历。商代文字记录的材料主要保存在甲骨、铜器及其他器物的刻辞里,其中以甲骨上的刻词为最多。称为“甲骨文”西周时期文化又有了新的进步。西周很重视贵族教育,主要教授贵族子弟礼、乐、射、御、书等知识和技能,号称“六艺”。2、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期: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大变革时期,也是传统文化形成期。文学方面,《诗经》、《楚辞》以及诸子散文成为后世典范。史学方面,《尚书》、《春秋》、《国语》是这一时期的史学杰作。教育方面,孔子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把受教育的对象大大向下延伸,扩大了教育的范围。在天文学和医学上也取得了相当的成就。3、传统文化的发展期:从秦到晚清,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这一时期,中国传统文化逐渐由成熟走向繁荣,又从繁荣走向衰微。这些我们将在后面的学习中讲到。四、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点(简答)1、以人为本。或者叫人本主义、人文主义。这是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所谓以人为本,就是将人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肯定天、地、人之间人为贵。人为万物之灵。在人与鬼神之间,以人为中心,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当然,这种人本主义与西欧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存在着本质的不同。中国的人本主义以家庭为本位,以伦理为中心。而西方的人本主义则以个人为本位,以法制为中心。中国文化重人,但不是尊重个人价值,而是将个人溶入群体,强调个人对国家和民族的义务,是一种以道德修养为旨趣的道德人本主义。西方文化中的人文主义重个体的价值,强调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契约关系,实质上是一种个性主义。2、强大的延续力。在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种文化形态,这些文化形态中只有中国文化体系是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的。延续不断,经久不衰,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我们知道,四大文明中,古巴比伦文化、古埃及文化和古印度文化,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衰落了,消亡了,有的中断过,惟独中国文化绵延数千年之久从未中断过,而且不断吸收各民族的新鲜血液,增添了新的生命活力。3、以和为贵。和谐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和谐”的思想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表现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不把自然界看成是一种敌对的力量,而把它看成与人类相辅相成,即所谓“天人合一”。和谐的思想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就是和睦相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关心,平等友爱,团结互助。和谐思想体现在民族与国家的关系上,就是主张天下一家,热爱和平,反对侵略。4、重道德。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把血缘亲情、家庭伦理纳入自己的思想体系,形成了集哲学、宗教、政治、法律、道德、文艺于一体的宗法礼教,而道德在其中居支配地位,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道德中心的倾向。这种道德中心的传统,使中国成为礼仪之邦,使中华民族成为有强烈道德意识的民族。5、实践理性。所谓实践理性,主要体现为重现世、重实践、重事实、重功效的思想方法和价值取向。作为一种思想方法,它注重客观事实,注重历史经验。作为一种价值取向,注重身体力行,经世致用的行动哲学。我们所说的“实事求是”就是实践理性学术传统在实际中的具体体现。五、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意义学习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是为了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创造出新的文化,更好地适应新的时代的要求,从而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1、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通过学习,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优秀、高尚以及中国的伟大,从而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使爱国主义精神发扬光大。2、有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现代化建设不是单纯的经济发展,而是经济文化一体发展的过程。所以,学习传统文化是发展先进文化,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3、有助于祖国统一,中华振兴。传统文化是民族魂,是维系大陆、台湾、港澳和海外侨胞的纽带,对推动祖国统一,振兴中华,将发挥重要作用4、有助于加深对祖国历史的了解。可以察古鉴今,彰往而知来。今天的历史是昨天历史的发展,期间有内在的连续性和一贯性。传统文化是我们的一笔巨大财富,可以给我们很多方面的启发。5、可以提高个人文化素养和品位。传统文化底蕴厚重,格调高雅,哲理深邃,意境高远,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一个人的传统文化修养,往往与精神气质、言谈举止、仪表风度密切相关。如果对传统文化不了解或知之甚少,会被人看作是肤浅的表现。因此,从提高个人的文化修养和思想品位来说,也应该注意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第二章中国传统哲学一、中国传统哲学的发展历程从春秋时代开始,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先后经历了先秦诸子学、汉代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和明清实学等典型的哲学形态,最终形成中国哲学的体系。。其实,早在春秋以前,中国哲学已经开始萌芽,《周易》中已经有明显的阴阳观念。春秋时期以孔子、老子、墨子为代表的儒、道、墨三家思想的形成,标志着中国哲学的奠基。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到来,诸子百家的出现,则意味着中国古代哲学的全面成熟。、先秦诸子学儒家学派:孔子、孟子、荀子等仁”的概念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是礼的内在基础。“礼”是指行为规范。所谓“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是孔子学说的重要继承者,被后人奉为“亚圣”。他把孔子儒学思想进一步发挥、整理为心性说,这对后来的宋明理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墨子是平民哲学家,他的思想核心“兼爱”。他发队当时诸侯的尖兵战争,提出“非攻”、“尚贤”的主张。道家学派:以老子、庄子思想为代表,经典著作是《老子》(也叫《道德经》)。儒家与道家的异同在于:儒家重视人伦名教,社会责任与义务,积极入世,参与政事,治理天下。道家则追求超越社会伦理之上的无为自由。摆脱物欲、利禄、名言、名教的束缚而“独与天地精神往来”。道家学说成为中国艺术精神和本土宗教的重要源头。庄周梦蝶”的寓言体现了道家辨别计较是无谓的道理,体现了庄子哲学独立自由,与世俗相处而不责问是非,斤斤计较的生活艺术。因此庄子哲学是中国美学思想的重要源头之一。。兵家学派:代表人物是春秋时期的孙武与战国时期的孙膑,代表著作是《孙子兵法》,该书概括了古代战争经验,蕴涵着丰富的人生指挥。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等。这些兵法,在商战中也是屡试不爽。先秦诸子百家还有名家学派、法家学派和阴阳五行家等。、汉代经学——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焚书坑儒,儒学遭到沉重打击。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一跃而成为官方哲学,取得了独尊的地位。汉代官方哲学最大代表董仲舒及其思想(简答)董认为人君受命于天,如果国君无道,天即降灾异来警告你,这就是他的“天人感应”学说他主张“天不变,道亦不不变。”即改朝换代必须改铉更张,才能“善治”。汉朝取代秦朝,必须易服色,制礼乐,而且还要去秦弊政。他主张效法天道。天道之大在于阴阳,阳为德,阴为刑,所以人君的统治必须阴阳相兼,德刑并用。人君的统治应当以德为主,以刑辅德。所谓德,主要指仁义礼乐,人伦纲常。这是巩固封建统治的最完备的手段。汉武帝罢黜,独尊,汉代经学昌盛一直到魏晋玄学兴起。、魏晋玄学:汉代以后,儒学中衰,魏晋玄学兴起。魏晋玄学是道家与儒家相结合的产物。玄学家把《老子》、《庄子》、《周易》称为“三玄”,形成以儒道合流代替经学的新思潮。、宋明理学:中国传统哲学到宋、元、明时期到了它全盛时期,最有代表性的是宋明理学。创始人—周敦颐,他提出太极、理、气等理学体系范畴。理学的集大成者—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朱熹继承周敦颐、程颐理学的原则,系统论述了理与气,天理与人欲的关系,使理学体系具备了完整的逻辑构架。经朱熹注解和整理《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四本儒家经典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我们所说的四书五经里的四书。(他的“四书集注”在明清两代被指定为文人科举考试必读的教科书)、明清实学:名词:明末至清初,从宋明理学中分化出来一股与之对立的新的社会进步思潮。它的基本特征是“崇实黜虚”,鄙弃宋明理学的空谈心性,束书游谈的空疏学风。它对中国近代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明清实学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明清之际的经世之学、清朝中叶的乾嘉之学和晚清的公羊之学。明清实学的特点(简答)•经世致用的精神。即反对研究脱离社会现实,强调把学术研究和现实政治联系起来,用于改革社会。所谓“风声…..国事….”“天下兴亡…”•实事求是的精神。即科学精神。不仅对自然科学积极探索,还指科学的认真探讨的态度。在这种态度影响下,产生了一批著名的科学家和科学著作,开创了重实践、重考察、重验证、重实测的一代新的学风。•独立的批判精神与启蒙意识。在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在经济上,主张“均田”,反对土地兼并,主张工商皆本。在伦理道德上,批评纲常名教,追求个性解放。在教育上,反对八股,主张教育制度改革。这些思想,从不同角度冲击了封建主义的传统思想,闪耀着新时代的火花。二、传统哲学探讨的主要内容传统哲学以其独有的民族语言和思辩范畴探讨了“天人之辩”、“动静之辩”、“知行之辩”、“名实之辩”、“形神之辩”等这些命题的基本关系。、天人之辩(简答)天人之辩是中国哲学,特别是中国古代哲学所讨论的一个主题。司马迁曾说:“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际就是关系,就是研究天和人的关系。在天人关系上,天命观是夏、商、周三代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思潮,根据天道以定人事,就是天命决定人事。但历代思想家们不断向天命观念挑战,提出以下观点:•重人事,轻天道。一方面否定天道迷信,另一方面还要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利用天时、地利等自然条件,来实现人的预定目的。如,孙武的《孙子兵法》就提出天时、地利、人和的概念。孟子也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道自然的观点。老子最早提出。老子把天、地、人看作是统一于“道”的自然物,“道”所代表的是自然。天既然是自然之物,那就没有必要崇拜它,人也是自然之物,人与天是平等的。•庄子用“庖丁解牛”做比喻,说明只有顺应自然来接人待物,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所谓“依乎天理”“因其固然”,这是对老子天道自然观的深化和发展。•“天人相分”的观点。荀子认为天是没有意志的,它按照自己的法则运行。人的任务,就在于努力认识它、驾御它、利用它。这种思想为”人定胜天“的理想奠定了哲学基础。•“天人交相胜,还相用”的观点。刘禹锡认为天与人都是“万物之尤者”,是万物中最优秀的部分,但天与人各有所长,不能互相取代。“还相用”就是天人能够互相利用。人能够按照自然法则办事。如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即按自然规律办事。、动静之辩•先秦时期讲动静之辩最深刻、最丰富的著作是《易传》。动静之辩认为世界上没有不变的东西,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事物只有变化才能发展,只有发展,才能创新。、名实之辩•名词:作为认识论与逻辑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先秦以来有名实之辩。名指名称或概念,“实”指实在,即名称或概念所称谓的客观事物。名和实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在名实关系上,孔子主张“正名”。所谓“名不正,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公孙龙在《白马论》中“白马非马”命题,正是根据名实之辩,阐述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从逻辑上区分了外延和内涵的不同,揭示了一般概念与个别概念的区别。、知行之辩•知属于认识问题;行大致相当于实践。•孔子曰君子当“讷于言而敏于行”,即少说多做,说到做到。要言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