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科学教学部电子教案第1页共15页授课课程:中国传统文化授课教师:授课日期学时数2学时教学课题中国传统节日民俗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民俗的基本内涵和形成过程;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使其认同该课程学习对个人综合素质提升所产生的重要作用。素质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能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与现实社会的关系,树立历史使命感、责任感和时代感,从而更好的为现实社会服务。教学重点1、中国传统的节日民俗的基本内涵和特点。2、中国传统节日的主要特点。教学难点中国传统的节日民俗的基本内涵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多媒体演示法教学过程设计备注课题引入通过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学生展示各自家乡的民俗风俗,以对比提问的方式导入教学。提问:中国传统的节日有哪些呢?教学步骤及主要内容我国早在商代就有了完备的历法纪年。把一年分为360天,12个月。此后又按一年中的气候变化分为”二十四气”,构成了岁时节令的计算基础。同时,又由于生产、生活和信仰活动的安排,逐渐形成了民族传统节日。(一)中国传统节日的分类1、从内容上看,我国节日大致分为农事节日、祭祀节日、纪念节日、庆贺节日、社交游乐节日等五种。2、从性质上看,则有单一性质和综合性质之分。节日与历日、节气有关,但历日、节气并非节日,节日的内核还必须有一定的风俗活动。①最早的风俗活动源于原始崇拜、迷信与禁忌。在原始崇拜中,图腾崇拜又占据着重要地位。在我国最典型、最普遍的图腾崇拜是龙的崇拜。在人们心目中,龙是”鳞虫之长”,既是祥瑞动物,又是掌管雨水的神灵。《左传•桓公五年》:”凡祀,启蛰而郊,龙见而雩”,就是把龙作为雨神来祭祀的。②中国古代原始崇拜中还有天地的崇拜。我国以农立国,人们赖以生存的是土地,是谷类。故有对土地神的崇拜和祭祀,古称”社祀”。这种活动早在商代甲骨文中既有”毫土”的记载。古时最普遍的祭祀方法是封土设坛而祭或树木而祭。又如后来的天坛、地坛及百姓家中的”天地君亲师”牌位,也都表现出对天、地的崇拜。③有不少节日风俗则是来自于古代禁忌与神鬼迷信,这是由于生产力水平所限发展而来的。如在年节中,除夕是去旧迎新的时候,汉代人惧怕疫厉与恶鬼,则在年终一面欢度佳节,一面驱厉疫、除恶鬼,所以把此夜称为”除夕”。家家户户削桃木制成神荼、郁垒两神形象,立于门上”以御凶”。④由农事祭祀活动演变成节日,也是岁时节日发展的重要线索。如清通过对学生回答结果的归纳、概括中国传统节日。例如:江浙一带的古越民族每年端午有祭祀龙图腾的”龙舟竞渡”活动,闻一多先生视为端午风俗形成的渊源。人文科学教学部电子教案第2页共15页明节,本是兴农事祭祖宗的重要节日,《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这是最好的耕种时节。所以北方农谚有”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的说法。但此后这个节日与前一二日的寒食节汇合。寒食节本是古代禁火忌日,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的传说祭日相附会,于是又与奠祭祖先亡灵的郊游扫墓结合,形成了综合节日。又如”腊八节”,本是重要的农腊祀日,也是古代庆祝一年丰收的喜日。但此后佛教渗入,以该日为”佛成道节”。《上海风物志》:”十二月初八,相传是释加牟尼佛得道日。民间煮食腊八粥。”于是腊八也渐渐演变成综合节日。小结:上述原始崇拜、神鬼迷信、禁忌、农事祭祀等,无疑是节日风俗产生的土壤。但这些习俗要注入节日,还需要很长的时间。一方面要使上述原始习俗上升到礼仪性质,成为”约定俗成”的礼俗;另一方面通过神化传奇故事给特定的节日增添浪漫迷离的色彩,通过历史传说附会使其更加合情合理。(二)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与发展1、从节日风俗的起源及发展看,先秦时大部分节日已经产生,但是其包含的风俗内容还不丰富,形式比较单一,流行地区不一定广泛,有些时间也不那么固定。所以先秦只能是风俗起源的萌芽阶段。春秋战国长期分裂,又影响了已萌芽的节日风俗发展。2、汉代是中国节日风俗的定型时期。除夕、元旦、元霄、上已、寒食、端午、七夕、重阳等主要节日的风俗内容,都基本定型在这个时期。原因是汉代是一个政治、经济比较稳定的统一国家,统一使先秦时代各地区不同的风俗得以融合。如荆楚文化圈、巴蜀文化圈、齐鲁文化圈、吴越文化圈、北方文化圈、中原文化圈和秦文化圈都渐渐地融为一体。其次,汉代是一个科学与迷信并盛的时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先秦盲目的自然崇拜,向宗教、神学和人文化过渡。而同时又是神鬼横行、谶讳大盛的时代。阴阳五行与”天人感应”相结合,使迷信有了体系完整的理论依据,深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尤其至东汉,历史的积淀已在节日风俗中呈现出来,表现出:一是对一些历史人物的祭奠代替了原来某些原始崇拜活动的内容,成为节日的主宰。如后稷、屈原、介子推等人,皆由人得道成神受到人们的崇拜。二是在风俗本身发展中,一些风俗上升为礼俗,一些礼俗演变成风俗,不少风俗与礼仪融为一体,被人们约定俗成地接受并沿袭下来。3、唐代是中国节日风俗划时代的裂变时期。这时,节日完全从原来的禁忌、迷信、禳除的神秘气氛中解放出来,转变为娱乐型、礼仪型,成为真正的”佳节良辰”。在元旦,爆竹不再是驱鬼的手段,噼噼卟卟的响声已象征欢乐和热烈。元霄节祭神灯火变成人们的游观花灯,中秋节由拜月变成了赏月,重阳节已成为赏菊盛会。4、中国节日风俗到明清时代,出现了三种变化。一是上层统治者更讲究节日的礼仪性和应酬性。如新年拜谒,达官贵人限于”礼尚往来”,不能不相互拜谒,相互送拜帖。二是明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一些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节日风俗被人人文科学教学部电子教案第3页共15页们冷淡或淘汰。如唐宋以前人们十分重视的社日及祭土地神的风俗,在明清时已不为人们重视。三是游乐性的风俗迅猛发展。总之,中国的节日风俗,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传承性,而传承中有变异,变异中有发展,在历史长河中的每一阶段,都呈现出独异鲜明的时代特色。(三)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与特点1、春节和除夕在我国各民族生活中,过年习俗丰富多彩,各有特色。但其主要内容都是喜庆丰收,预祝来年吉祥、幸福,万事如意,迎喜接福等,并包括祭祖、祭神的活动。在汉族、蒙古族、满族的习俗中,过年的喜庆活动,是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的送灶活动为序幕的。汉、满称为”过小年”,蒙族叫做”年火”日。这天全家团聚饮宴,接着便大扫除、沐浴、换新衣。一年一度的送灶,意味着一年的结束,灶君要上天向玉皇奏明所在人家一年的情况,大年三十再把它迎回来,表示新的一年的开始。在这期间,汉族传统活动有贴春联、挂笺、张灯结彩、垒旺火、杀猪宰羊和向亲友馈送糕点礼品等习俗。到年三十夜辞旧岁,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团圆饭,以祝来年团圆幸福。正月初一拂晓,亲友间便开始了拜年活动,互相宴请,共庆丰收,同祝来年吉祥顺利;晚辈则给长辈磕头,长辈向晚辈们分发压岁钱。从初一到初五,燃放爆竹、烟火、十分热闹。节日期间举行各种传统的民间游艺活动,秧歌、龙灯、狮舞、高跷、花鼓、花灯,形式多样,一派喜庆的节日气氛。汉族过年,内容丰富,也有长期的发展和充实过程。如旧时民间的”祈年丰”习俗,即在每年元日举行祭奠仪式,纪念”先啬”(神农),起源很早。《诗经•大雅•云汉》:”祈年孔夙,方社不莫”,意即每年很早就祈祷丰年,然后祭祀四方土地神也不算晚。这是记西周宣王时期,因连年大旱,宣王不得不向上帝”祈年丰”。也有人认为”祈年丰”由西周”藉田”演变而来。周公旦辅佐成王,曾制定”藉田大典”,要求天子正月初一亲执耒耜,卒领公卿大臣”祈谷于上帝”,表示对农业的重视。此后汉、唐帝王沿用此式。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448),文帝下诏立”先农坛”,并亲卒百官躬耕劝农,这种仪式传到民间,就变成在家里纪念”先啬”了。现写上”五谷丰登”等字样贴在盛粮器物上,就是”祈年丰”习俗的表现。这是较早的过年时俗。至于放爆竹、贴春联等也有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放爆竹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最早的爆竹与现在不同。放爆竹①古时《通俗编•俳优》载:”古时爆竹,皆以真竹着火爆之,故唐人诗亦称爆竿。后人卷纸为之称为爆竹。”②汉根据汉代《神异经》载,其在两千多年前,人们就以此来惊惮和驱逐山魈鬼魅。如元霄放花灯烟火,到明代长达十夜,创了历史记录。龙舟竞渡之风有增无减。《礼记•郊特牲》:”蜡之祭也,主先啬而祭司啬也”郑玄注曰:”先啬,若神农者。”《神异经》云:”西方山中有人焉,长尺余,一足,性不畏人;犯之令人寒热,名曰山魈。此竹着火中,朴(火旁)哔有声,而山魈惊惮。”人文科学教学部电子教案第4页共15页③相传至唐初,一些地区连年发生瘟疫,有个叫李田的人,在小竹筒内装上硝,燃点爆炸,以硝烟驱散山岚瘴气,阴减疫病流行。于是有了装硝爆竹的最早雏形。(唐孙思邈《千金方》已载火药的配方)至1300年前火药发明后,便出现了用火药制造的爆竹。南宋施宿嘉《会稽志》称:”除夕爆竹相闻,亦或硫磺制作爆药,声尤震惊,谓之爆仗。”④宋代周密《武林旧事》载:至于爆竹,……内藏药线,一热(草头,燃字)连百余响不绝。”这表明在宋代,纸造的筒子代替了竹子,而且还用麻茎把纸制爆竹编成串,制成”鞭炮”。《东京梦华录》载有宋代开封街头出售鞭炮和专门的生产作坊。有些教材记载:除夕”是夜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可见此时放爆竹的意义,已不仅是为驱逐瘟疫,还用来接”财神”,迎”灶王”,庆贺新春佳节。贴春联贴春联也源远流长。①《后汉书•礼仪志》注引《山海经》:东海广朔山有大桃树,其下有神荼、郁垒二神,能驱百鬼。故民间在元旦用桃木板画上这两个神像,挂在门口以驱鬼避邪,叫做”桃符”。②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也提到元旦插桃符于户旁,百鬼畏之。③真正在桃符上题对联,则始于五代十国的后蜀。在蜀亡之前一年,蜀主孟昶命学士辛寅逊题桃符板于室门,以其词不工,遂亲自提笔写下”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见《宋史•蜀世家》)几字,这便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④到了宋代,春节贴春联已成为民间普遍的习俗。王安石《元日》诗”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即可说明这一点。在宋人笔记中,也记载了文人书写春联的风气。如张邦基《墨庄漫录》述苏东坡在黄州,于近岁除夕访王文甫,见其方治桃符,遂戏书一联:”门大要容千骑入,堂深不觉百男欢”。⑤元初,著名书画家赵孟頫(府音)过扬州迎月楼,主人请之为作春联,遂题曰:”春风阆苑三千客,明月扬州第一楼。”主人大喜,乃以紫金壶奉酬。⑥明代贴春联之风更盛,春联的正式命名,也始于此。清初陈尚古《簪云楼杂记》载,朱元璋定都金陵后,一年除夕忽然传旨:公卿士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然后他微服出巡,逐门观看以为乐趣。后经一户人家,未贴春联,问之方知是个屠户,不识字,正愁找不到人写春联。于是元璋欣然提笔,写下”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一联。此后春联便广泛流行,至今而不衰。此外,汉代以后出现的贴剪纸、贴年画,宋时出现的贺年片等,都使春节增添了异彩,内容更加丰富。除夕。除夕又称年夜。年三十晚合家团聚,欢度一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此俗在汉民族中有着久远的历史。因历史地域之异,各地各族习俗相同,主要风俗活动大致如下:王安石《元日》中”爆竹声中一岁除”,恰恰描述了民间通过放爆竹迎新辞旧的情景。人文科学教学部电子教案第5页共15页守岁相传与防备传说中的”年兽”有关,后衍成规矩。每至除夕合家围炉团坐,酌酒吟歌,彻夜不眠。即是”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也十分重视生命时光的流逝。相传此俗始于南北朝时。辞岁亦作辞年或别岁。除夕夜,晚辈向长辈行礼如仪,以告别过去的一年。这是欢度除夕的重要内容。压岁钱除夕夜,长辈将红纸包裹的钱(古用红绳串百个铜钱)赠予儿孙辈。另外,还放置桂圆、荔枝等”压岁果子”于童孩枕畔,并赠以谓之”压岁盘”的糕饼。饮屠苏酒此酒乃是一种药酒,传由大黄、白术、桔梗、蜀椒、乌头等物配制而成,为唐名医孙思邈所创。此谓除夕饮用可防瘟疫。后代沿袭成于除夕一俗。(称屠苏者因是一种阔叶草,古人用以装饰房屋,称”屠苏屋”。相传古时有隐士高人,居屠苏屋,每至除夕分赠乡邻一种药帖。)宋高承《事物纪原》:”除夕守岁,饮屠苏酒乃是惯例。”说明此已相延成俗。年终全家围坐一堂,喝点酒也实惬意,故有很强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