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试卷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试卷第一单元模拟试卷(A)姓名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对一题得2分,共20分)1._________时代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发展的源头,是中国文化传统人文精神的发端。A、炎黄B、尧舜禹C、夏商D、汉唐2.我国古代文献说文字是由_________发明的。A、炎帝B、黄帝C、仓颉D、颛顼3.关于“义”与“利”,孔子认为_________。A、重义轻利B、重利轻义C、义利统一D、舍生取义4.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提出“天人交相胜,还相用”的理论观点,在天人之学问题上作出很大贡献的是_________。A、刘禹锡B、范缜C、王夫之D、荀子5.道教产生于_________。A、西汉末年B、东汉末年C、唐朝初年D、元朝初年6.“天人合一”思想出自_________。A、《诗经》B、《易经》C、《礼经》D、《春秋》7.中国古代史学家非常重视史学家的品德修养,专门提出“史德”作为史学家必备素养之一的人是_________。A、章学诚B、司马迁C、刘知几D、班固8.元代著名的戏曲《西厢记》的作者是_________。A、关汉卿B、汤显祖C、孔尚任D、王实甫9.书院是我国古代私学发展的高级形态,兴起于_________。A、汉末B、唐末C、北宋末年D、明末10.中国传统建筑主要有宫殿、园林、民居和_________四种类型。A、石窟B、宗教C、亭子D、古城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1.文化(狭义)2.中庸之道3.四书五经4.全盘西化论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1.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原则和方法。2.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20分,共40分)1.论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2.试述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第一单元模拟试卷(B)姓名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对一题得2分,共20分)1.中国传统文化是_________型的文化。A、知识型B、宗教型C、伦理型D、综合型2.下列不属于中国古代大思想家老子的人生哲学内容的是_________。A、兼爱非攻B、无为C、返朴归真D、柔弱少言3.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影响很大的信条:“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_________说的。A、孔子B、孟子C、老子D、韩非子4.被后世尊为“书圣”,东晋年间的大书法家是_________。A、柳公权B、颜真卿C、王羲之D、怀素5.关于佛教传入中国比较可靠的记载,其时间是_________。A、西汉末年B、东汉中期C、东汉末年D、魏晋初期6.戏曲脸谱色彩的黑色表示_________。A、奸邪B、威猛C、刚直D、强悍7.中华饮食文化的一大创造——豆腐,是_________代淮南王刘安在炼丹过程中发明的。A、汉B、隋代C、唐代D、宋代8.我国第一部医学经典是_________。A、《伤寒杂病论》B、《黄帝内经》C、《神农本草经》D、《唐本草》9、中国传统文化以_________学说为主。A、法家B、儒家C、道家D、墨家10“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_________的民本思想。A、孔子B、孟子C、老子D、墨子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1.中国传统文化:2.诸子百家:3.外儒内法:4.三教合流: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1.试简述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2.龙身上寄托的民族心理特征。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20分,共40分)1.试论述应该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2.试论述文化与文明的关系。第二单元试卷第二单元模拟试卷(A)姓名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对一题得2分,共20分)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体现了中国人的辩证观。此话出自_________。A、孔子B、老子C、庄子D、孟子2.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社会结构是家国一体的宗法制,宗法制在_________时代已经相当完善。A、夏朝B、西周C、战国D、春秋3.中国传统哲学的根本范畴是_________。A、道B、仁C、义D、利4.中国古代哲学史上,________提出“克己复礼”的理论观点,以政治理想制约个人欲念。A、孔子B、董仲舒C、王夫之D、荀子5.中国传统哲学的两大主流是_________。A、儒家和名家B、道家和法家C、儒家和法家D、儒家和道家6.孔子哲学的出发点是_________。A、仁B、义C、礼D、信7.宋明理学的集在成者是_________。A、程颢和程颐B、朱熹C、张载D、邵雍8.法相宗的创历人是_________。A、慧能B、法藏C、玄藏D、弘忍9.“存天理,灭火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是_________时期提出的观点。A、明清实学B、宋明理学C、隋唐佛学D、两汉经学10.明清实学的特点是_________。A、强调实干B、强调经验C、强调心悟D、强调对前人思想的解释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1.五行学说2.“五常”观3.《神灭论》4.宋明理学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简介《周易》的内容。2.简答孔子对中国传统哲学的贡献。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20分,共40分)1.试论中国传统哲学的特征及其价值取向。2.中国传统文化受中传统哲学的影响十分明显,能否举一些实例来说明这个问题。第二单元模拟试卷(B)姓名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对一题得2分,共20分)1._________时期的董仲舒提出“罢除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从此,儒家终于从先秦时期的一家之学上升成为官方正统哲学。A、春秋B、西周C、西汉D、东汉2.《老子》一书又称之为_________。A、《诗经》B、《道德经》C、《山海经》D、《黄帝内经》3._________创立“温故而知新”的启发式教育至今仍有实用价值。A、庄子B、孔子C、荀子D、孟子4.________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哲学思想。A、孔子B、董仲舒C、荀子D、孟子5.“烛火之喻”论证了神灭论,它是_________提出来的。A、王充B、桓谭C、慧远D、范缜6.宋明理学的奠基人是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和程颐,号称“北宋五子”。这五人中首开风气者当推_________。B、A、周敦颐B邵雍、C、张载D、程颢和程颐7.提倡“经世致用”、“工商皆本”,讲求实效、实用。这种说法是_________的观点。A、佛学B、理学C、实学D、儒学8.佛教是在________时候传入中国的。A、唐代B、宋代C、隋代D、两汉时期9.“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体现了_________的辩证法思想。A、孙子B、老子C、庄子D、孟子10.儒家的法定经典著作是_________A、道德经B、四书五经C、诗经D、论语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1.阴阳学说2.“三纲”3.《道德经》4.《太极图说》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1.儒家建构了一套以仁、义、礼、智、信“五常”为基本原则的道德体系。请简述“五常”的内涵。2.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是指的什么?请简略说明。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20分,共40分)1.请把中国传统哲学的几个发展阶段做一个梳理。2.你是如何看待在今天的《周易》热,请说明原因。第三单元试卷第三单元模拟试卷(A)姓名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对一题得2分,共20分)1.佛教产生于公元六世纪晚期的()。A、古埃及B、古印度C、古巴比伦D、中国2.佛教的创始人是()。A、穆罕默德B、孔子C、释迦牟尼D、中国的老子3.佛教的基本教义是()。A、十二因缘说B、业报轮回说C、无常论和缘起论D、缘起论和四圣谛4.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奉()为神明和教主。A、孔子B、庄子C、荀子D、老子5.道教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卷帙浩繁的经籍书文,收集在()中。A、《道藏》B、《抱朴子》C、《三洞经书目录》D、《太极图》6.道教发展成为一种较有影响且为完备意义上的宗教有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最早出现的道教组织是“五斗米道”和()。A、全真道B、太一道C、太平道D、正一道7.唐代著名道教医学家()所著的《千金要方》,堪称不朽的传统医学名著。A、孙思邈B、陈玄英C、王玄览D、陶弘景8.道教气功养生术作为道教神仙的产物,也是道教修炼的道术之一。道教气功同印度的瑜伽术,(),被称为世界三大气功流派。A、武当派B、佛教的禅定C、少林派D、全真派9.唐、宋之后,儒、释、道三教相互贯通融合、形成了“三教合一”的局面。“三教合一”的集大成者是(),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儒教的完成。A、两汉经学B、魏晋玄学C、宋明理学D、谶纬神学10.儒教崇拜、祭祀的神灵是一个多元系统。诸神中,()尤为贵,处于神灵崇拜的核心。A、孔子B、黄帝C、尧、舜、禹D、“天”、“祖”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1.小乘佛教2.禅宗3.四圣谛4.黄老之学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1.道教与道家是一回事吗?2.儒教有那些主要特征?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20分,共40分)1.为什么说儒、释、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它们的碰撞和融合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何启示?2.试述佛教中国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第三单元模拟试卷(B)姓名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对一题得2分,共20分)1.佛教大约在()传入中国。A、公元前2世纪B、公元2世纪C、公元前3世纪D、公元前4世纪2.佛教中国化的最经典体现是()。A、天台宗B、净土宗C、律宗D、禅宗3.佛教经典的总汇是()。A、《金刚经》B、《大藏经》C、《六祖坛经》D、《般若经》4.道教中主张儒、释、道三教合流的先驱是()。A、葛洪B、陶弘景C、寇谦之D、陆修静5.道教的主要经典是()。A、《太平经》B、《易经》C、《道德经》D、《上清经》6.道教的分宗立派,开始于辽金之后。当时的政治形势南北对峙,道教出现不同宗派,其中以正一派与()最为著名。A、龙门派B、遇仙派C、净明派D、全真派7.道教以“道”名教,表明它所崇奉的最高对象是“道”,而“道”的理念乃源于()学派。A、儒家B、墨家C、法家D、道家8.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是()。A、道家学说B、儒家学说C、墨家学说D、法家学说9.儒学根据不同历史时期封建统治者的需要和社会现实条件而不断改造和更新自身,从而实现了宗教化。到汉代,经过()的努力,儒学也被官府“定于一尊”,确立了统治中国思想达二千年之久的国教地位。A、张载B、王守仁C、陆九渊D、董仲舒10.儒教重视现实问题,对于个人而言,十分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强调追求()的理想人格。A、“仁”与“礼”B、克己复礼C、大同世界D、内圣外王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1.大乘佛教2.因果报应学说3.两汉经学4.宋明理学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1.儒家、儒学、儒教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2.道教产生的思想渊源是什么?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20分,共40分)1.鲁迅先生说过:“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1918年8月20日,《致许寿裳》)。怎样理解这句话?2.如何正确评价儒教的历史作用和影响?第四单元模拟试卷(A)姓

1 / 4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