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教案执教者:林于珍2中国传统文化选讲第一课时中国传统服饰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服饰特点及其演变过程,从而认识中国社会习俗。教学重难点:了解中国传统服饰的特点及其演变过程。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过程:服饰习俗是经济习俗的一个重要方面,社会生活的变迁往往首先在服饰等生活方式上表现出来。服饰既具有保护身体的功能,同时也是一种装饰和文化的象征。因此,一方面服饰有实用的价值,另一方面又表现了个人的和地方、民族群体的日常审美趣味,表现了一定社会的伦理观念。从人类风俗上看,服饰的产生最初是人类为了抵御风寒、保障人身安全的一种文化创造,是人类走出自然界的显明文化标志之一。随着由简到繁、由少到多、由粗到精,服饰的审美价值日趋上升。在文明社会,服饰也成为社会道德观念的一种物化。服饰的形式大致包括衣服、发饰、鞋帽、佩戴(如首饰、围巾等)、装饰(如手帕、化妆包等)。服饰习俗内容,是指由各种构成因素产生的服饰类型及其确立的习俗惯制。我国的服饰在各地区、各民族世代习俗的传承中形成了各种类型,这些服饰类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构成因素。1、性别和年龄上的服饰不同。这是由人类主体生理因素产生的服饰类型。例如男女性别在头饰上有各自的特点,古代男以冠、帻束发为饰,女以镶配有珠玉、金银或骨、竹的簪、钗点缀秀发。即使今天,女性头饰也比男性要多样化,她们或梳长辫、或戴头花、或裹头巾、或佩耳环等。年龄也是服饰类型多样化的原因。如古代汉族小孩只穿”襦袴(裤)”,即短上衣和套裤(开档裤)。二十岁时举行冠礼,要改服装戴冠帽。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性别上也会经常出现不分男女的状况。如明代李乐在《见闻杂记》中述及江南情形说:”熟闻二十年来,东南郡邑,凡生员读书人家有力者,尽为女人红紫之服,外披内衣,姑不论也。”并作诗曰:昨日到城市,归来泪满襟,遍身女衣者,尽是读书人。”现在在服饰上更有姓别接近的趋势。2、职业和地位上的服饰区别。这是由社会的生产实践和社会关系造成的服饰类型。不同的职业往往有自已的服饰标准。社会地位对服饰的影响也十分明显。《新书》云:”奇服文章一等上下而差贵贱,是以高下异、则名号异,则权力异,则事势异……”衣着服饰有明尊卑、别贵贱的特殊功用,”贵贱之别,望而知之。”历代都不准僭越。如头饰,古代贵族男性一般戴冠、弁、冕,而平民则只戴帻。3、季节、区域和民族的服饰差异。这是由自然时空和人种不同形成的服饰类型。因季节不同,人们将衣服分为春秋、夏、冬三类,并创造了不同的服装款式:单衣、夹衣、棉衣、皮衣。佩戴装饰上季节差别则更明显。如冬季围围巾、夏天摇扇子等。而且,服装类型的区域性主要是由各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生活所提供的物质原料所决定的。如赫哲族过去从事渔业生产,服饰原料多取材于鱼类,故有鱼皮服装;鄂温克、鄂伦春族以狩猎生活为主,服饰则多用兽皮做成;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从事畜牧业生产,服饰则多用牲畜皮毛制作。(而广西人竟不会做被子)此外,各民族的不同社会风俗和审美心理,也使中国的服饰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类型。如傣族妇女喜穿无领、斜襟、紧身、短袖的上衣,下着筒裙;维吾尔族妇女喜穿连衣裙,外罩背心或上装,戴绣花小帽。4、工艺上的服饰差别。这是由制作方式带来服饰类型的不同。无论是编织、印染、还是绣嵌、裁缝,3这些技术上的因素不仅制约了各种服饰原料,如纺织工艺的平纹、斜纹、格子纹,印染和刺绣工艺的各色花鸟虫鱼,而且构成了服饰的成品和款式,如佩戴的镶嵌和缀饰、服装的样式。在中国,服饰制作工艺的地方化尤为突出。如苏绣和湘绣服饰已经驰名世界,而少数民族的土机染纺的各种花布服饰也打入了国际市场。如果说上述四个方面是中国服饰类型的生成原因,那么服饰习俗惯制则是服饰习俗的普遍表现和社会制度。简单地讲,我国的服饰习俗惯制主要也有四种形式:1、实用性。这是服饰自身特征的表现。如原料、做工的经久耐穿,规格、式样的舒适合体,方便生产及其生活,适应气候冷暖等等。2、观赏性。这是服饰的一种审美外观。例如服装款式和人体的对称,色彩和花纹的匀称,鞋帽和衣裤的协调等等。3、礼仪性。这是服饰的一种社会伦理观念的象征。如我国各地区、各民族的婚丧服饰,都有一定的规定和要求。今天,汉族仍然流行带结婚戒指和穿孝服的婚丧服饰习俗。4、信仰性。这是宗教信仰和民间信仰在服饰习俗上的标志。如我国宗教神职人员的服饰即各具特征,如佛教的袈裟、念珠。而给死人穿的”寿衣”,则是汉族民间信仰在服饰上的具体体现。汉族发式的大致演变汉族男女的发式,古今有很大差异。例如今天男子的分头、背头、小平头和大光头等都需经常剃剪,女子的短发、烫发等,都是辛亥革命后出现的发型。而古代则完全不同。早在先秦时代,对于发式就有不少明确的习惯和规定。如小孩出生满三个月,要请人为他修剪头发,男孩修剪后的头发,在顶上盘成一左一右两个结,女孩则是盘成一个结;或者男孩发结在左,女孩发结在后,以示区别。从此以后男女都要蓄发。待头发长了,紧挨后脑扎成一束,让头发披散在后面,这种发式叫做”总发”;若扎成一左一右两束,从两侧垂下,则称”总角”。前额的头发则自然垂至眉毛。这都是未成年的发式。男子二十岁时,要举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先将束在一起的头发在头顶盘绕成髻,再用一块黑色的帛包住发髻,然后加冠(冠非今天的帽子,它的主要功用在于保护和固定发髻,至于用各种不同颜色和式样表示身份职位的差异,则是后来的事)。最后,用竹制成骨制的”笄”(汉以后称”簪”)横贯发髻和冠,使之固定,冠就算戴好了。不过冠是贵族男子的特权,一般平民无资格享用。他们只是束发盘髻,然后用头巾将发髻罩住,这种头巾又称”头衣”,或叫”帻”,可一直盖到前额。需要说明的是,留全发、贵族戴冠、平民戴巾是那时中原男子的打扮,至于远离中原被称作“四夷”的地区,则或披发、削发,又各有自已的风俗。但随着中原文明的推进和影响,大多数人也渐渐习惯于冠巾的装束了。大约到东汉末年,一般将相日常也开始只戴巾而不加冠了。以后虽然在冠巾的形制和装饰上历代有过许多变化,但直到明末,汉族男子的发式并无显著变化。此间胆敢对于这种千年一贯的形成有所突破的,是历代的一些狂人隐士。他们散发、露发,甚至披发被面,遮掩身体,但只是为了显示与统治者不合作的态度,而且人数极少。史书上之所以着意这些做法,正说明束发冠巾是历代传统的、普通的装束。但是,这种形式在清朝初年最终被破坏了。汉人被迫遵从满人的发式,前顶剃光,后脑梳单辫,这种发式一直延续到辛亥革命。和男子单一、一贯的发式不同,古代妇女的发式变化繁多。女子十五岁举行笄礼,表示已经成人,可以许聘出嫁了。成年妇女的头发也是盘在头顶,用帛包好,然后插笄固定。平时居家则挽发成髻,不用巾簪。贵族妇女的笄、簪很讲究,大多镶有珠玉,后来簪演变成钗,造形装饰更为繁多。但是普通妇女一般只用骨制、竹制甚至荆条制成的笄钗,至于冠,除殷商时期,唐代以前的妇女是不戴的。殷商的贵妇人已经十分讲究发式美,她们的额上戴有镂空玉饰,两髻和冠上缀有绿松石组成的圆形饰物,还将圆形骨器束在头发中间,甚至把雕刻精美的象牙梳轻拢于美发上。拥有一头秀发确是妇女的骄傲,但假如天生稀毛秃顶,或者后天脱发色黄,就要装假发。这种风气直影响到今4天。当然也有头发并无缺损而为俏丽用假发的,如杨贵妃就经常使用假发装饰两鬓。妇女发式历代都有变化,各式各样的发髻又往往由宫廷中贵妇人首创。较著名的,如东汉曾风行高髻、大髻,还有一种”倭堕髻”,就象妇女摔落马下以后保留的发髻式样,偏斜于一侧,故又称”堕马髻”。晋代有”撷子髻”,是用绸布扎成的环状髻。唐代发式更多更新,有扎于顶上双侧成环状的”双髻”,旋绕于顶心的”盘髻”,还有”凤髻”“囚髻”等等。唐末又有”抛家髻”,用鬓发束成两个环形的发髻,紧贴脸颊。宋代后更不胜枚举。仅蔡京等几个北宋大臣设宴时侍奉的女伎,就有”朝天髻”、”懒梳髻”和”三十六髻”等不同的装束。(现在则为短发、长辫、烫发等)教学反思: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对中国传统服饰有了一定的了解。第二课时雕题、剺面、文身的习俗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雕题、剺面、文身的习俗,从而认识中国社会习俗。教学重难点:了解中国雕题、剺面、文身的习俗。教学方法:讲授为主,多媒体为辅。教学过程:一、雕题、剺面、文身是流行于我国古代一些民族和地区的习俗,现在仍能看到这类遗俗。1962年,郭沫若到海南,写了一首”咏黎族姑娘”云:”雕题、剺面传闻有,今到海南始见之。”海南岛黎族古来就有这种习俗。雕题是指以丹青在额上刻刺花纹。《礼记•王制》:”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也。”《疏》曰:”雕,谓刻也;题,谓额也。谓以丹青雕刻其额。”其实,这种习俗不唯南方。《逸周书•王会》载,当时居住在昆仑山附近的少数民族就有阖耳贯胸、雕题漆齿的习俗,说明西北早有此俗。剺面是我国古代北方一些少数民族的风俗,就是以刀割破脸皮,使之流血。他们往往在遇到大忧大丧时才行此俗,表示哀痛和忠诚。《后汉书•耿秉传》:汉将耿秉深受匈奴人爱戴,病亡时”匈奴闻秉卒,举国号哭,或至剺面流血。”北周时,王庆奉命出使突厥,正赶上突厥可汗暴殂,于是突厥人对他说:”前后使来逢我国丧者,皆剺面表哀,况今二国和亲,岂能不行此事?”(《周书•王庆传》)可见不仅本族如此,还要求外来人也从其俗。《新唐书•回鹘传》还有”可汗死,……(宁国公主)剺面哭,亦从其俗”的记载。文身是指在身体上刺画有色的图案或花纹。这种习俗也产生很早。《礼记•王制》:”东方曰夷,被发文身。”古人解释说:”越俗断发文身,以避蛟龙之害,故刻其肌,以丹青涅之。”《史记•吴太伯世家》载,周太王(古公檀父)立第三子季历为继承人,季历两兄太伯、仲雍得知后离家出走,来到吴越,入境随俗,”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古代吴越多河多水,经济落后,故普遍认为文身能起到保护生命安全的作用。(《后汉书•安帝纪》注:”倭国去乐浪万二千里,男子黥面文身,以其文左右大小别尊卑之差,见本传。”)及至后代,文身则主要视为一种美的装饰。如唐代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列举了不少这样的例子,唐代称为”剳青”。其载有个叫韦少卿的人,”胸上刺一树,树杪集鸟数十,其下悬镜,镜鼻系索,有人止于侧牵之。”他说这是取自张说《挽镜寒鸦集》的诗意。荆州的街子葛清,则”自颈以下,遍刺白居易舍人诗”,”凡刻三十余首,体无完肤。”另外还据诗意配画。如在”不是此花偏爱菊”这句诗旁,刻有一人持杯临菊丛图样。唐代有专门以文身为职业的”剳工”,专门为人纹身。上书载:”荆州贞元中,市有鬻刺者,有印,印上簇针为众物状。如蟾蝎杵臼,随人所欲。”文身又叫”雕青”,五代后周太祖郭威”少贱,黥其颈上为飞雀,世谓之‘郭雀儿’……因自指其颈以示使者曰:‘自古岂有雕青天子?’”(《新五代史•东汉世家》)有些专家考证,文身之俗初与原始宗教图腾崇拜有关,以后一方面作为”身饰”,成为美观的表现,有些地方则作为一种成年的礼仪。如宋周去非在《岭南代答》中记叙当时的习俗说:”5其绣面也,犹中州之笄也。女子及笄,置酒会亲旧友伴,自施针笔,为极细花卉飞蛾之形。”今有文以龙者,当恐非知文身之含义也。(下有二资料附之。)以上三者形式不同,但都是自愿的行为,是一种社会风俗的体现。现在除个别地区和个别民族外,这些习俗都基本不复存在了。二、组织学生观看视频《中国民族服饰文化——国服旗袍》。教学反思:借助多媒体,通过视频学习,更能调动学生的兴趣。第三课时中国传统饮食——菜茶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菜茶饮食习俗,从而认识中国社会习俗。教学重难点:了解中国菜茶饮食习俗。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过程:饮食风俗是指人类维持基本的生活必需和日常生活的行为方式。通俗地讲,它有饮和食两大部分,而食又可分为饭食和菜肴。饮食风俗从整体上可归纳为三大饮食习俗惯制:1、日常生活的饮食惯制。这是从人体的生理出发,为恢复体力、维持生命的目的而形成的习惯。它包括饮食的次数、主副食量的分配,以及饮食时间的规定。我国秦汉以前基本是一日早晚两餐制,汉朝开始才普遍实行一日三餐制。(扬州三餐为两稀一干,丰年也如此。现农村、城市饮食时间也不同。)由于各地生产季节的差异,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