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债券市场现状调查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企业债券市场现状调查资料:陈科汪尧制作:仲国伟胡海洋演讲:邱少华主要内容•中国债券市场基本情况•交易所债券市场•中国债券市场发展建议及展望1.中国债券市场基本情况•中国债券市场基本格局•中国债券市场产品•中国债券市场特点•企业债券市场参与主体各方的基本情况–针对目前我国企业债券市场一线主要的参与体——发债主体(大型企业)、最有可能的潜在发债主体(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包括潜在机构投资者)和中介机构(券商)各自所具有的不同特点展开。•企业债券市场供需分析1.1中国债券市场基本格局中央国债公司CENTRALBONDCOM。同业中心Inter-banktradingcenter协议市场OutofITC银行间市场Inter-bankmarket中国结算公司CHINASETTLECOM。上证所SSE深交所SZE交易所市场StockExchangemarket中国债券市场Bondmarketofchina1.2中国债券市场产品•交易所市场–国债–企业债–可转债–资产证券化证券•银行间市场–国债–政策性金融债–中央银行票据–短期融资券–企业债1.3中国债券市场特点•一是债券发行期数和规模增长迅猛。2009年企业债券发行节奏明显加快,债券发行期数和规模均呈现了较快的增长态势。截至12月28日,累计发行165期企业债券,发行规模达到4214.3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0.49%、78.05%。到目前为止,企业债券余额为11000.88亿元,企业债券存量首年超过10000亿元,这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个里程碑。2009年无论是发行期数还是发行规模均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二是地方企业发债数量增加较快。2009年地方企业发债增长较快,发行主体地域分布范围也进一步扩大。截至12月28日,地方企业累计发行138期债券,发行规模达到2165.45亿元,分别是2008年的3.37倍和3.16倍。从中央、地方企业发债比重来看,截至12月28日,地方企业发债规模占比为51.38%。从发债主体分布区域来看,全国共有26个省市的企业发行了企业债券,较2008年和2007年的23个和22个有所增加。在地方企业债券发行中,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城投债发展迅速,全年城投债发行超过1000亿元。三是增信方式进一步多元化,应收账款质押及组合增信方式被广泛应用。2009年企业债券增信方式多样化趋势增强,进一步克服了2007年10月份商业银行停止为企业债券担保以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第三方担保、应收账款质押、土地使用权抵押、股权质押、偿债基金等多种增信方式都在企业债券发行中得到了应用。截至12月28日,已发行的企业债券中第三方企业担保为第一大担保方式,其次为应收账款质押担保。同时,为了达到更好的增信结果,吸引投资者以降低成本,越来越多的发行人采用了组合增信方式。2009年已发行的企业债券中有19期采用了两种以上的组合增信方式。另外,更多的信用等级高的企业采取了发行无担保信用债券的形式,也开始得到市场认可。四是企业债券发行期限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五年期成为主力品种。2008年以前,企业债券以大型中央企业债券为主,且大多由银行提供担保,信用等级较高,期限结构多以长期为主,十年期为主流品种。2008年地方企业发债开始增多,信用等级差异较大,五年期、七年期品种相应增加,七年期和十年期成为主流品种。2009年企业债券中期化趋势得到了强化,五年期首次成为企业债券市场主流品种。截至12月28日,2009年已发行的企业债券中五年期品种规模占比达到了33.62%,比上年增加了13.26个百分点。五是直接债务融资规模增长迅速,与间接融资规模之间的差距大幅缩小。截至12月28日,2009年全国共发行6958.85亿元中期票据、4,479.05亿元短期融资券、712.90亿元上市公司债,连同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的直接债务融资首次突破15000亿元;2009年股票IPO融资规模为2021.97亿元,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规模为3098.09亿元,股权、债权直接融资总规模超过20000亿元。这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又一个里程碑,企业融资结构开始发生质的变化,总体上看,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之间的差距大幅缩小。1.4企业债券市场参与主体各方的基本情况(一)行业分布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发债企业(大型企业)主要集中分布在4个行业,分别是交通运输(6家)、综合类(4家)、电力煤水业和制造业(各为3家)如图1-1所示。而潜在发债主体(上市公司)则主要集中分布在制造业当中;机构投资者和中介机构(券商)主要集中分布在金融保险业。表明受国家现行有关政策的影响,目前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行主体主要集中分布在交通、能源等具有相对垄断地位的基础性行业上。如果国家放宽审批,那么最有可能的潜在发债主体——上市公司则主要集中分布在竞争性较强的制造业之中。(二)资产规模状况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发债企业(大型企业)除了有一家企业的总资产规模在50亿元以下外,其余的总资产规模均在50亿元以上。依据我国总资产规模在50亿元以上的企业为特大型企业的划分标准,表明我国目前的发债主体大都属于特大型企业;潜在发债主体(上市公司)的总资产规模主要集中分布于5~20亿元之间,其次集中分布于20~50亿元之间,总资产规模分布在5亿元及以下或50亿元以上的上市公司为数都不是很多,表明我国的上市公司大多属大中型企业;机构投资者和中介机构(券商)的总资产规模都主要集中分布于20~50亿元及以和50亿元以上这两个区间之中,如图1-2所示。1.5企业债券市场供需分析(一)需求分析•1.86%的机构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得不到全部满足,未满足的投资需求的总量大约为268亿元•2.84%的机构投资者在国家放宽审批后愿意增加对企业债券的投资,未来投资的总规模大约增加213亿元•3.68%的潜在机构投资者有投资企业债券的需求,其未满足的需求总额大约为242亿元•4.76%的潜在机构投资者在国家放宽审批后愿意投资企业债券,未来投资的总规模大约为216亿元(二)供给分析•1.71%的发债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资金缺口,其中愿意通过发债来弥补其资金缺口的总规模大约为350亿元•2.70%的潜在发债主体(上市公司)存在不同程度的资金缺口,其中愿意通过发债来弥补其资金缺口的总规模大约为1745亿元(三)供需总量分析将上述需求分析中机构投资者和潜在机构投资者未满足的投资需求,以及两类投资者在国家放宽审批后将要增加的投资需求进行汇总,我们就可以大致估算出我国企业债券市场机构投资者在不同市场条件下投资企业债券的总需求规模,如表1-3所示。以此类推,我们同样可以大致估算出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行及潜在发行主体在不同市场条件下的发债需求的总规模,如表1-4所示。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在目前的市场条件下,发行主体未满足的发债需求的总规模约为350亿元,而机构投资者未满足的投资需求的总规模约为510亿元,大于发行规模,企业债券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如果国家放宽审批,则发行主体发债需求的总规模将达2095亿元,而机构投资者投资需求的总规模为939亿元,小于发行规模,企业债券市场将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总体来看,企业债市场处于供需两旺的状态,逐步取消发行额度限制,满足供需双方意愿,是政策方向。截止9月底我国已发行企业债295亿元,如果维持目前的投资收益水平,大型企业再增加350亿元的发行量是能够被机构投资者和潜在机构投资者消化的;上市公司潜在的发行规模较大,目前全部放开可能带来收益率的走低。2.交易所债券市场•上证所债券市场特点–上证所市场具有重要地位,是中国债券市场定价中心;–指令驱动的撮合交易机制为主,报价驱动的大宗交易机制为辅;–标准化特点的回购业务;–广泛的投资人群体•上证所债券市场发展指导思想–建设与股票市场平行、独立、投资功能强的债券市场体系–建设多层次的债券市场参与人体系–建立统一互联的技术支持平台–以产品创新保持上证所债券市场生命力•亚债ETF产品–背景:东亚及太平洋中央银行行长会议组织成立于1991年2月,属于地区性央行间合作组织,2002年提出以各成员的外汇储备发起亚洲债券基金投资于各成员国家或地区发行的主权债和准主权债。2004年EMEAP开始筹建第二期亚债基金(ABF2),投资于8个成员的主权与准主权本币债券,分为泛亚指数基金和8只单一市场基金,对两者出资规模各为10亿美元。借鉴上证50ETF成功经验,已经确定了亚债券中国ETF方案;投资对象包括银行间和交易所国债、央行票据和政策性金融债;亚债中国ETF对市场发展的重要意义3.中国债券市场建议及展望市场展望:•建设统一互联的中国债券市场;•中国利率自由化的基础;•是最具潜力的中国市场。对现状的看法及发展的对策建议:(一)对企业债券市场现行各项制度的看法1.79%的投资者和86%的券商认为目前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监管体系不完善2.82%的发债主体(大型企业)、77%的潜在发债主体(上市公司)和76%的中介机构(券商)认为目前我国企业债券的发行审批制度不适应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要求3.86%的机构投资者和中介机构(券商)认为目前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4.76%的机构投资者和68%的券商认为目前投资我国企业债券的税赋高5.机构投资者和券商对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交易费用的看法不一致6.80%的机构投资者和78%的券商认为目前最适合我国企业债券交易的场所是证券交易所(二)对企业债券市场发展阶段的判断1.市场参与主体各方普遍认为目前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已滞后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2.市场参与主体各方多数认为目前大力发展我国企业债券的市场条件已经成熟(三)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1.市场参与主体各方多数认为制约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发行审批制度没有市场化2.市场参与主体各方对大力发展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应采取的最主要措施的看法不完全一致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