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期的儿童游戏理论一览表时期游戏理论流派代表人物主要观点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三十年代(初兴阶段)经典的游戏理论德国的思想家席勒和英国的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斯宾塞。(一)精力过剩论(剩余精力说)游戏是由于机体内剩余的精力需要发泄而产生的。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拉扎鲁斯。(二)娱乐论(松弛说)游戏不是发泄精力,而是松弛、恢复精力的一种方式。美国心理学家霍尔(三)复演论(种族复演说)。游戏是远古时代人类祖先的生活特征在儿童身上的复演。德国心理学家、生物学家格罗斯(生活预备说)从本能论的观点出发,提出了儿童游戏是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无意准备、是为成熟作预备性练习的生活预备说或练习说。20世纪40年代-50年代(缓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一、弗洛伊德1.游戏的“发泄”、“补偿”说他认为游戏是敌意或报复冲动的宣泄,儿童就是为了追求快乐、宣泄不满而游戏。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游戏能使儿童得以逃避现实生活中的紧张、拘束,为儿童提供了一条安全的途径来发泄情感,减少忧虑,发展自我力量,以实现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冲动和欲望,使心理得到补偿。2.游戏的动机是“惟乐原则”为了追求快乐,宣泄不满。游戏中由于愿望的满足和痛苦的消失而获得情感上的快乐。二是现实真实的东西。3.游戏的时期是短暂的儿童通过游戏自由的表现他们愿望的时期是短暂的,发端于精神病学,所以该派的游戏理论带慢发展阶段)二、埃里克森的掌握论他认为游戏是自我的一种机能,是一种身体的过程与社会性的过程同步的企图,游戏可以降低焦虑,使愿望得到补偿性的满足。第一阶段称自我宇宙阶段,以自己的身体为宇宙。第一时期是探索活动的中心,第二时期,探索活动渐渐扩大到他人和客体。第二阶段称微观阶段,学步儿用小型玩具和物体来表现主题。第三阶段,儿童与他人共享这个世界,这一阶段的儿童发展为合作性的角色游戏。阶段一:0~1.5岁,口唇期表现为本能与社会要求之间交锋的开始,软弱无能的阶段,完全依赖他人的养育和保护。基本的信任或不信任是新的社会成员形成的对社会的最初的态度。良好的母子关系是产生信任感的基础。阶段二:1.5~3岁,相当于弗洛伊德的肛门期解决生物社会性危机,必须掌握对排泄器官的肌肉控制并在此基础上产生自信,认识到自己的意志,产生一种自主感。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将形成羞怯与怀疑的态度。游戏开始可以为儿童提供一个安全岛。阶段三:3~6岁,阴茎期恋母斥父、恋父斥母情节。逐渐认识到现实中不可能满足这种愿望。这一阶段也称为游戏期。阶段四:6~11岁,相当于弗洛伊德的潜伏期孩子离开家庭进入学校,学校是社会的最初代表,他(她)意识到必须在同伴之间占有一席之地,否则就会落后于别人。游戏可帮助孩子获得胜任和成功感,游戏中存在性别差异。三、佩勒的角色扮演第一类:依据他们对一个特定的热爱、钦佩、敬重的感情,喜欢模仿他们热情和敬佩的人,尤其是成人,以使他们快快长大成人,像成人一样的愿望得到满足。第二类:依据他们对一个人的恐惧或愤怒等感情,儿童常扮演引起他们恐惧的那些人或食物。第三类:儿童喜欢扮演那些“不和身份”、“低于身份”的角色四、门宁格的宣泄说及相关研究(一)宣泄说游戏具有宣泄敌意和报复冲动的功能,如果人身上的焦虑、问题不宣泄出来,就会形成病症,伤害个体健康。采取游戏治疗的方式,儿童玩攻击性或侵犯性的游戏可以降低攻击性行为。(二)相关研究:攻击性游戏刺激并提高了攻击性行为1.攻击性玩具刺激并提高了攻击性行为2.攻击性行为是后天习得的,而非天生的五、对精神分析学派游戏理论的评析人的心理生活和精神生活主要包括意识和无意识两部分,意识与感知相联系,这是典型的泛性论,它将人生物化,解决了儿童游戏的生物性动机。强调早期经验对健康的成年生活的重要意义,强调游戏对于人格发展、心理健康的价值。精神分析学派把游戏的研究与心理发展的理论联系起来,注意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对研究人格发展的心理学家有极大启发,游戏治疗的手段—“娃娃游戏”的方法,缺乏普遍代表性。过分强调“性”的作用,使其游戏理论本身就带有局限性。认知发展学派的游戏理论皮亚杰把游戏看做是智力活动的一个方面,把游戏放在儿童智力发展的总背景中去考察。一、游戏的实质要么同化大于顺应,要么顺应大于同化。当同化大于顺应,主体完全不考虑事物的客观特性,只是为了满足自我的愿望与需要去改造现实;当顺应的作用大于同化时,表现为主体忠实地重复范型动作,即具有模仿的特征。游戏的实质就是同化超过了顺应。游戏给儿童提供了巩固他们所获得的新的认知结构及发展他们情感的机会。二、练习性游戏的发生、发展第一阶段:反射练习期(0~1个月)第二阶段:练习性游戏发生期(2~4.5个月)第三阶段:有目的的动作逐渐形成期(4.5~9个月)第四阶段:手段与目的分化并协调期(9、10~11、12个月)第五阶段:为了看到结果而行动期(11、12~18个月)第六阶段:象征性游戏形成期(18~24个月)第一,由于象征的增加而变成象征性游戏;第二,向社会化方向发展,趋向于规则游戏;第三,向真正的适应发展,变成严肃的工作。三、儿童游戏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练习性游戏(0~2岁),这是游戏的最初形式第二阶段:象征性游戏(2~7岁),是一种符号系统第三阶段:规则游戏(7~11、12岁),规则游戏的发展,标志着游戏逐渐失去了具体的象征性内容,而进一步抽象化,它主要在学龄期。规则在游戏中成为中心,儿童按此规则进行游戏,按既定的规则控制自己的行动。皮亚杰认为,儿童需要游戏,尤其是象征性游戏,“游戏,它是认识兴趣和情感兴趣之间的一个缓冲地区”结构游戏:伴随着上面三个阶段的发展,结构游戏作为一种从游戏活动向非游戏活动的过渡形式,一直存在于儿童游戏的各阶段之中。四、象征性游戏的发展象征性游戏:假装、假扮和幻想的世界象征性游戏是儿童游戏的高峰,它反映了符号机能的出现和发展。反应了对环境的同化倾向。象征性游戏活动有两个特征。首先,这些活动是从实际获得、使用或实践这些活动的情境中分离出来的,其次,尽管这些活动是从这些情境中分离出来的,并且与这些情境不同,但儿童仍把它们归属于那些情境。在练习游戏中,已获得的适应行为通过重复和重新组织而得到巩固。在假装游戏中,巩固是在两个层次上发生的。第一个层次是符号制作,第二个层次是更为本质的。假装(和游戏)被假定为从个体性向社会性发展象征性游戏在自我中心的表征活动时期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阶段一:前概念思维阶段(2~4岁)1.象征性的对应或等同发生在模仿动作之前2.模仿性动作与儿童原先的活动发生分离阶段二:直觉思维阶段(4~7岁)五、对认知发展学派游戏理论的评析第一,开括了从儿童认知发展的角度考察儿童游戏的崭新的途径,尤其是他反对把游戏看做是一种本能活动。第二,强调活动的重要性,认为活动是联结主客体的桥梁和中介,只有当儿童自己具体地和自发地参与各种活动,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才能形成他们自己的假设,才能给予证实或否定,这是很有见地的。第三,强调儿童游戏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结构。第四,强调游戏的情感发展价值。第五,皮亚杰从认知角度研究儿童游戏,对于传统的游戏与学习相对立的观点,是一个巨大的冲击。皮亚杰的儿童游戏理论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第一,忽视了社会生活,特别是文化、教育在儿童认识、智力发展中的作用,他只强调智力对儿童游戏发展的单向性影响,而未看到游戏对智力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剥夺了游戏的智力发展价值,游戏与智力的关系应该是相互作用的、双向的,而非单向的关系。第二,试图用儿童游戏作为例证之一来说明儿童认知的特征,否认游戏是一种独立的活动形式,而只是智力活动的派生物,把游戏看成是缺乏主动性的被动的活动。第三,皮亚杰把个体作为活动的主体,强调儿童与环境交往的影响,而忽视了人的作用和影响;注重让儿童在有结构的活动中掌握材料的物理性质以及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维果茨基第一,游戏促进儿童思维的发展。儿童把词作为一个符号来掌握,在游戏中儿童能根据物体和动作的意义去行动。儿童在游戏中以物代物是有选择性的,关键要看代替物本身的某些特征。第二,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思想,认为游戏在儿童发展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游戏创造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通过成人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达到的另一种水平。水平之间存在差异,差异的消除就是最近发展区。由此他提出:受到特殊的鼓励去进行集体性游戏的儿童,在解决阐明社会关系和社会角色的规则等社会问题时会变得更为熟练,首先在游戏中表现出来,游戏活动是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第三,规则在游戏中的作用。最重要的特征是想象和规则,象征性游戏包含了行为规则,儿童必须遵循,才能成功地进行游戏的情节。儿童游戏的发展,就是由明显的想象情境和隐蔽的规则所构成的游戏,发展到由明显的规则和隐蔽的想象所构成的游戏,想象情境的内隐的规则反映出游戏的纪律性和自我控制的本质,它也是游戏乐趣的来源。二、列昂节夫(一)游戏是学前期儿童的主导活动他认为儿童的游戏不是本能的,二是人类的及物活动,这种活动作为儿童认识人类的实物世界的基础,规定着儿童游戏的内容。学前期成了儿童活动的主导形式。(二)游戏的特点在于注重行为过程本身他认为游戏的特点是游戏行为的动机不在于行为的结果而在于行为过程本身。三、艾里康宁他认为角色游戏是学前儿童的典型游戏,研究儿童游戏应当以角色游戏为主要对象。角色游戏则是由于儿童与成人间的关系的改变而导致的。由于运用实物的动作技能的发展、儿童独立性的提高,婴儿期特有的儿童与成人的关系发生了瓦解,他还特别强调游戏对于儿童个性形成的作用。游戏的觉醒理论1.柏莱恩的理论模式游戏是一种多方式探索,增加刺激来降低激发,当激发到达最适宜水平时,游戏即停止。艾利斯的理论模式他提出了另一种相关理论,他认为有刺激时,激发水平高,无刺激时,激发水平低。赫特的理论模式赫特提出激发水平短暂起伏说,她认为环境的刺激不断从太多向太少循环。只有一个短时间是经过中等水平的,正是在这个水平上才产生了游戏。中等水平的觉醒是最佳觉醒状态。4.舒尔茨的理论模式他提出了游戏调节激发论,他认为游戏在没有紧迫的生物需要和社会需求时,在熟悉的环境中,起着调节激发的作用。赫特认为儿童是在探究的过程中而不是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的。认为游戏和学习是对立游戏的交际理论贝特森在游戏中,儿童必须同时操作两个不同层面的意义。一是游戏中的意义;扮演角色并从事假装的活动,操纵物体;二是真实生活的意义:知道自己的角色与真实身份、其他人的角色与身份,以及游戏所用的材料及活动在真实生活里的意思。游戏的生态学理论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游戏设施如何影响儿童的行为上,他们认为游戏材料、活动类型都会影响儿童注意的广度、相互交往及谈话的数量和形式。各种影响因素对游戏产生影响的社会环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