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卫主服务业的现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医疗卫主服务业的现状、问题与发展前景*李卫平60钟东波*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43(2003)05—0001—05根据我国有关规定,医疗卫生服务业在我国属于第三产业的第三个层次,即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行业部门。属于同一层次的还有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科学研究、体育和社会服务等行业部门。一、中国医疗卫生服务业发展现状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业有了巨大发展,形成了比较健全的城乡医疗服务网络,并具有较为完善的服务功能,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为全体居民提供了较好的医疗保健服务。2000年全国有医疗服务机构307443个,其中,县及县以上医院15446个,农村卫生院49229个,门诊部。所240934个;县及县以上医院有床位2155296张,农村卫生院床位734807张;卫生人员5591026人,其中,医疗服务从业人员为4909735人,他们当中各类医生(包括中医师、西医师、中西医结合医师、中医士、西医士和其他中医)为2075843人。2000年全国有专科防治所、站1839个,床位28377张,从业人员58571人;卫生防疫机构4065个,床位1998张,从业人员225297人;妇幼保健机构2598个,床位31223个,从业人员如416人。这些卫生机构所提供的服务属于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其消耗以财政补助为主,并可获得一定的有偿服务补偿”,。二、医疗卫生服务业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医疗卫生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反过来也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1.医疗卫生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社会发展的目的是要促进国民生活质量、人口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经济发展不仅仅是指经济的数量增长和人均占有物质财富的增加,而且是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仅要看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水平,而且要看居民的健康状况。进入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医疗卫生服务业的发展是保持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医疗卫生服务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是属于保护劳动力、提高国民素质和改善生活质量的产业部门。医疗卫生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主要可以归纳为:一是不断提高居民健康素质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是居民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二足健康是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素质的提高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三是预防和减少疾病、残障,可以减少社会资源的损耗,减轻经济负担,从而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四是医疗卫生行业作为重要的服务业,是安排就业的重要渠道;五是医疗服务业可以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医药产业的发展。正如张文康部长在2002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所说:“据世界银行测算,过去40年世界经济增长约8%-10%归因于健康人群;据哈佛大学研究,大约30%-40%的亚洲经济奇迹是源于健康的人群;世界银行专家在研究中国经济发展时,比较中国和印度成年人生存率,发现印度劳动力人口死亡率比中国高出16%,如果今天的中国劳动力人口按印度的成年人死亡率计算,则中国经济发展应该比目前低15%-20%。在我国,各种疾病、伤残不仅给人民群众带来疾苦,造成劳动力损失,也造成高额经济负担,制约了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目前,城乡居民因疾病、损伤和早死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GDP的8.2%;疾病和损伤引起医疗资源消耗相当于GDP的6.4%。可以看出,卫生事业在提高人民健康,保障社会生产力发展,促进经济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医疗卫生服务业的发展一方面具有保护人力资源的作用,但另一方面又必然要消耗国家的经济资源。从世界各地发展的情况看,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对医疗卫生服务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经济发展使一个国家有能力为医疗卫生服务业提供更多的资源投入,但是一个国家的许多卫生问题又不是靠经济增长就能自然解决的,甚至随着经济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还会带来一系列新的卫生问题。因此,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重视推动卫生发展,同时促进医疗卫生服务业的适度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表1l990一1999年中国卫生总费用增长情况国内生卫生总医疗服医疗服务费用卫生总费用医疗服务费年份产总值费用务费用占卫生总费用占GDP的用占GDP/亿元/亿元/亿元的比重/%比重/%的比重/%199018547.90860.62654.9976.114.643.53199121617.80993.90760.4676.04.603.52199226638.101201.57928.4777.274.513.49199334634.401501.031126.0675.024.333.25199446759.401940.341486.4676.614。'53.18199558478.102395.451867.0277.944.03.19199667884.602957.242261.3076.474.363.33199774462.603411.002590.5075.954.583.48199878345.203805.252895.5276.094.863.70199982067.404363.683233.9774.115.323.94资料泉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2001.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平5月。*国家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1990—1999年中国卫生总费用测算资料。表2平均每院床位和卫生技术人员数1985年1989年1990年2000年医院分类床位/张卫技人员/人床位/张卫技人员/人床位/张卫技人员/人床位/张卫技人员/人全国各类医院37.339.641.543.242.044.2131。88186.22县及县以上医院29.4134.5135.6140.$136.9143.0139.54197.22农村乡卫生院15.216.515.216.115.116.314.9320.85其他医院29.445.542.241.744.542.639.9542.76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1991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杜,1991年。*国家卫生部.2000年全国卫生统计年报资料10—12。2.中国卫生总费用的增长与中国经济增长卫生总费用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用于卫生领域的全部投入的货币表现,它是一个国家卫生事业发展的总量指标。从生产的角度看,卫生总费用反映了卫生事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但是从消费的角度看,它也反映了一个国家卫生保健的经济负担,因为,如果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高的卫生保健投入不一定带来高的健康产出,甚至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沉重负担。国家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卫生总费用研究室按照分配流向法测定,20世纪90年代我国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从80年代的3.2%已经逐渐上升到1990年的4.64%,并进而上升到1999年的5.32%。长期以来我国医疗服务费用在卫生总费用中占76%左右的比重,而医疗服务费用占GDP的比重到1999年已经接近4%。这一结果表明,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医疗服务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也可以看出,90年代后半期以来医疗服务费用的增长速度加快。2001年6月,1993年诺贝匀;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囚芝加舒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1991年中国统计年甚.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年,大学经济史学教授罗伯特·威廉·福格尔在我国参加“诺贝尔经济论坛(北京)2001”会议期间作出预测,鉴于目前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到2030年,中国医疗消费将由目前在GDP中所占比重不足3%升至8.5%。他认为如何把我国医疗费用占GDP的比重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并制定出它的发展方向,以减少人力资本的投入成本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银行对中国经济考察时就指出,如果不提高卫生服务的效率和加强预防,则中国的卫生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高到不可想象的水平,即到2010年为10%,到2030年将高达25%”,。这是中国的经济能力所难以承受的。三,中国医疗卫生服务业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的影响因素(一)医疗卫生服务业存在的问题医疗卫生服务业存在的问题,既有管理体制上和所有制结构上的问题,也有资源配置机制和机构运行效率的问题。1.部门所有,条块分割我国医疗服务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从计划经济时期延续下来的在管理体制上部门所有、条块分割。在一个区域内,除了卫生部门所属医疗机构外,还有工业及其他部门所属的医疗机构;同时,还存在中央、省、市、区等不同层级的卫生行政部门管理的医疗机构,这一资源配置格局改革以来尚没有得到根本的改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医疗卫生服务领域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后,部门保护和行政保护则加剧了不公平竞争和卫生资源配置的不合理。2.所有制形式单一在所有制形式上,表现为制度形式单一。县及县以上医院全民所有制成分比重很高,其运行机制僵化。医疗机构分类管理以来,据统计,个体、私营、中外合资合作、股份制等营利性医疗机构占医疗机构总数的44,2%,但是,其中医院数不到1%,床位数只有1.4%。民营医院和中外合资合作医院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规模上都不足以与公立医院展开竞争。3.巨大的城乡差距在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上,仍然存在着城乡之间卫生资源配置的差距,农村地区卫生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较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划分收支,分缓包干”的财政体制改革,使农村的医疗卫生机构投入明显不足。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全国县及县以上医院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持续增加,医疗服务资源平均配置水平提高的背景下,农村的医疗服务资源配置状况并没有明显的改善。功世纪90年代以来,虽然通过中央和省财政的专项拨款作为引导资金,大力实施农村卫生三项建设,但是,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资源配置水平仍t日较低(见表2)。4.微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问题在微观管理体制上,公立医疗机构还不是真正的自主管理、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昔遍存在着经营上负盈不负亏的现象。在内部运行机制上,公立医疗机构还没有打破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模式,人力资源不能合理流动,不能充分体现优劳优酬、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5.医疗机构补偿机制问题医疗机构的补偿途径包括财政补助和医院业务收入两部分。医院的财政补助由按人员补助变为按床位补助,又变为基数定额补助以至零基数预算补助。在这些财政补助方式下,财政补助之外的另一条重要补偿渠道就是业务收入补偿。在医院的业务收入中,药品收入又占到50%-70%。通过实施医院药品收支两条线的改革,旨在弱化药品收益对医疗机构的补偿作用,提高技术性劳务价格,转变医疗机构的补偿机制。但是,直到目前以药补医·的补偿机制尚没有大的改变。6.行业监管不够我国目前医疗服务业的监管体制已经具有一定的雏形,它由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和各种行业标准、技术规范和相应的执行机制组成。但是,与医疗服务业发展现状相比,我国的医疗服务业监管体制还存在很多问题:整体框架还未完全形成;缺乏医疗行业的基本法律;缺乏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府管制制度的自觉性意识,立法计划缺乏系统性、全面性;各组成部分发展不平衡。行业准人方面,在机构准人方面相对比较全,在人员准人方面还有很大欠缺(如临床药师、技师系列;如专科医师制度),技术准人方面很少(只有个案规定,没有成型制度),设备设施准人也不完善。在运行监管方面,缺乏大量的技术规范,缺乏关于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社会经济行为管制规定,没有建立起信息发布制度。法律规范比较简单,难以适应复杂的形势。如,在行业准入方面,还停留在机构一般准人方面,未细化到具体业务准入和技术服务项目(如开展透析、颅脑手术、心导管技术等)的准人;在运行监管方面,还缺乏大量的技术规范和标准。所以,在认定医疗活动性质,打击各种非法行医和侵害患者合法权益和财产权益行为方面越来越力不从心。7.医疗机构效率不高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全国医疗机构诊疗人次和人院病人数都有所下降,但是医院的每诊疗人次医疗费用和每出院者住院医疗费用却在逐年增加(见图1、图2)。2000年全国县及县以上综合医院平均每诊疗人次医疗费用为85.78元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