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_初一上册问答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问答题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1、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那些进步?①掌握磨光钻孔技术;②会人工取火;③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④能走到很远的地方交换物品;⑤能用骨针缝衣服;⑥懂得爱美;⑦死后要埋葬;⑧生活在有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2、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的共同点:①种植农作物②使用磨制石器③过定居生活④饲养家畜⑤原始的手工业3、河姆渡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了那些进步?①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②住干栏式房子,过定居生活;③会饲养家畜,挖井,制造陶器、玉器、石器。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1、商汤攻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①夏桀商纣无道,失去民心,激起民愤;②商汤武王伐无道,除暴君,深得民心;③商汤武王任用贤能。2、齐桓公治理措施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3、齐国和晋国能够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什么?改革内政,发展生产,组建军队。4、西周分封制目的、内容、作用2目的:巩固统治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缴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天子作战。作用: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了一个强盛的国家5、分封制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6、商鞅变法时间:公元前356年,在秦孝公支持下变法内容: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工的旧贵族特权。建立限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意义: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7、战国时期局势:地主阶级统治代替奴隶主贵族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了。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1、怎样评价“焚书坑儒”?目的是加强思想控制,维护国家统一,但手段极其野蛮粗暴,对这种做法应予以批判。2、秦始皇的功与过功:①统一六国;②创立一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③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④北筑长城、开发南疆过:①繁重的徭役;②沉重的赋税;④残酷的刑法;④“焚书坑儒”。3、秦朝巩固统一措施:①创立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②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③加强思想控制,“焚书坑儒”3④北筑长城和开发南疆4、汉武帝大一统措施:①政治上:实行削藩政策,加强中央集权②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长安设立太学③经济上:实行抑商政策,将地方的盐铁经营权和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制造五铢钱④军事上:大力反击匈奴5、陈胜、吴广起义历史意义: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6、昭君出塞历史意义:呼韩邪单于和昭君,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7、丝绸之路路线: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西亚→欧洲8、丝绸之路的开辟,对汉代社会有什么影响?这条中西通道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有什么价值和作用?汉朝: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利的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汉朝的兴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现代:这条丝绸之路至今是中西交往的重要通道,在我国当今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仍然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我们应该很好地加以利用。9、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不同:第一次:时间:公元前138年;目的:联络大月氏人,共同夹击匈奴;结果:报告了在西域的见闻及西域各族想与汉朝往来的愿望。第二次:时间:公元前119年;目的:加强与西域各国的联系和交往;结果:汉朝和西域各国的联系就此频繁。10、张骞优秀品质:不怕困难、永不放弃、一心向国。11、文景之治措施:①轻徭薄赋;②奖励农桑;③提倡节俭,以身作则;④以德化民。4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1、官渡之战以少胜多原因(200年,胜:曹败:袁):①袁绍骄傲自满,不听谋士建议,而曹操重视人才②经济上恢复农业生产,实行屯田③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处于有利地位(影响: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2、赤壁之战以少胜多原因(208年,胜:孙刘联军败:曹):①孙刘联军战术正确②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③曹操骄傲自满④根本原因:统一条件尚未成熟(影响:为三国鼎立奠定基础)3、淝水之战以少胜多原因(383年,胜:晋败:前秦):①前秦民族成分复杂②苻坚骄傲自满③东晋战术正确(影响: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4、为什么西晋只统一了很短的时间?①西晋统治集团迅速腐朽②西晋内乱,消耗了国力③内迁各族趁西晋内乱,起兵反晋5、江南地区开发原因①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②北方人迁到江南,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的先进的生产技术③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影响: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6、汉化政策①用汉语;②穿汉服;③改汉姓;④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⑤用汉5制;⑥学汉礼。(作用:促进了民族融合)7、统一过黄河流域的四国:魏、前秦、北魏、西晋。8、四次以少胜多战役:赤壁之战(208)、官渡之战(200)、淝水之战(317)、巨鹿之战(207)。9、三国消灭顺序:魏灭蜀,西晋取代魏后灭吴。问答题:1、商鞅变法的内容和意义?答: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P38—39内容: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君主直接派官吏治理。意义:使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2、孔子在思想和教育方面的成就有哪些?P46—47答:思想上: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教育上:他创办私学,不问出身贵贱和家境贫富,广收门徒,先后培养的学生有三千人。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要求学生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3、评价秦始皇。P57、P626答:秦始皇对我国历史作出过巨大的贡献:(1)他顺民心,完成统一。(2)他自称皇帝,总揽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3)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4)北击匈奴修长城,开发南疆修灵渠。这些措施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同时,他又是一个残暴的封建皇帝,他广修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他还制订残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总之他是一个有大功也有大过的皇帝。4、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采取了哪此措施?P68、P74、P78答: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①政治上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土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②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兴办太学,推行儒学教育。③经济上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实现经济上的大一统。④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使西汉王朝在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上实现了大一统,进入了鼎盛时期。5、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的开发的原因有哪些?P111答:①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②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耐旱耐寒作物。③南方社会相对安定④民族融合加强,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⑤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6、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有哪些,有何历史意义?答: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进一步实行了改革内容: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将鲜卑族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7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意义:1、促进了民族融合.2、传统汉文化得到发展7、比较汉武帝和秦始皇在思想上采取的措施分别是什么?有何异同?答: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兴办太学。而秦始皇“焚书坑儒”相同点:1)目的相同: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2)实质相同:都是文化专职的表现。不同点方式和结果不同:秦始皇采用法家思想,对其他思想文化进行及其粗暴野蛮的破坏,结果未能巩固统治,反而加速了秦的灭亡。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儒学为正统,促进了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和巩固。8、比较秦始皇汉武帝的异同:第一,完成并巩固国家统一。秦始皇灭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汉武帝使这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进一步巩固。第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秦始皇创立了一套封建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地方上推行郡县制。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弱了王国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西汉王朝的统一和发展。第三,在经济上都采取措施巩固了统一: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推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汉武帝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实现经济上的大一统。第四,都加强思想控制来巩固统一。秦始皇焚书坑儒,虽维护了政治统一,但摧残了思想文化。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弘扬了儒家学说,使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第五,都积极开拓边疆,为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贡献。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夺取了河套地区,修筑了万里长城,统一了岭南和东南地区。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夺取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并派张骞出使西域,凿通了丝绸之路。第六,都兴修水利工程,促进农业发展。秦始皇兴修了灵渠,汉武帝治理黄8河等。第七,由于秦始皇统治残暴,为秦朝的二世而亡埋下了祸根;而汉武帝能够吸取秦亡的教训,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总之,秦皇汉武创造了大一统的秦汉帝国,为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贡献9、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发展的原因?民族因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各族人民的大融合,民族之间的交往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容。经济因素:北方经济的发展,江南经济得到了开发,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外来因素:外来佛教的传入,对中国建筑、绘画、文学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丰富了它的文化的内涵。吸收了异域文化的成果,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历史因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继承了秦汉时期的文化成就,又进行了有意义的改革、创新,从而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发展的前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发展,又为隋唐文化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基础。科学家艺术家:他们刻苦钻研、虚心吸取前任经验和勇于创新的治学精神。10、黄河时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用学过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答:生活在黄河流域距今约5—6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最早种植了农作物粟。并过着定居生活。炎帝和黄帝是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被后人称为0域。11、商汤灭下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答:首先,极端残暴统治及其了激起了平民和奴隶的不满和反抗。其次,商汤和周武王伐无道除暴君,结束夏桀商纣的残暴统治深得民心。最后,商汤和周武王能够任用贤人,联合周边小国部落,抓住时机一举取得胜利。12、商鞅变法为什么会获得成功?对今天的发展有和指导意义?答:原因:商鞅变法顺应封建制度发展的历史趋势,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措施。在变法中,商鞅敢于同旧势力做斗争。变法得到了秦孝公的支持。指导意义: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只有改革国家才能富强,我们要像商鞅那样,顺应历史潮流,勇于改革勇于创新。13、诸子百家的学说中那些积极地东西值得我们现代社会吸收和利用?9答:孔子“仁”的学说,和孟子的“仁政”;孔子关于教育的主张;老子认为一切食物都有对立面,对立双方可以相互转化;墨子的“兼爱非攻”韩非的法治思想都值得现代社会吸收和借鉴14、谈一谈秦朝在国家历史上起了什么重要作用?答:1)结束了诸侯割据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2)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