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教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川教版)教案2第一学习主题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第1课鸦片战争教学目标一、识记与理解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认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基本史实。掌握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认识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二、能力与方法通过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史实,认识资本主义发家史的肮脏和血腥,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和唯利是图的本质。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吸取鸦片战争“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重点难点重点:一是林则徐虎门销烟;二是中英《南京条约》。难点:怎样理解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1、收集资料、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2、给出预习目标,指导学生预习。(全体学生)二、学生准备全体学生据预习目标预习课文。学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为主。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简介本学期的教学要求。2、简介本主题的概述。学习新课3一、老师展示预习目标,检查学生自学(找一排学生依次回答)。预习目标:1、虎门销烟的背景、经过及其意义。2、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时间、结果。3、《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和内容。4、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二、小组合作讨论:1、评价林则徐。2、中国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3、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教师在学生讨论后作适当点评,强调: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三、老师据大纲强调重点(指导学生掌握):1、《南京条约》的内容。2、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四、多媒体展示。五、课堂展示并小结。在图上指出:1、中英《南京条约》强迫中国开放的五处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2、中英《南京条约》强迫割给英国的香港岛。3、中英《南京条约》的签字地点南京。六、布置作业。1、完成《学习与评价》2、预习新课。教学反思:4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目标一、识记与理解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恶行径,清朝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使中国举世闻名的皇家宫苑付之一炬,主权进一步丧失,土地被强暴割占,以及在国难当头的岁月里,农民起义军反抗斗争的历史史实。二、能力与方法本课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听、看、议),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并透过现象看本质(即列强之所以肆无忌惮,如此嚣张、放肆的根源所在)从中领会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斗争的首指目标为什么是清政府(不彻底消除腐朽的根源,今天赶走“法兰西”“英吉利”,明天还有新的“法兰西”“英吉利”接踵而至)。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分析民族的强与弱,国家的先进与落后与它们的命运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大发愤学习,努力奋斗。通过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史实进行中国人民一贯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和光荣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重点难点重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列强侵华罪行。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1、收集资料、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2、给出预习目标,指导学生预习。(全体学生)二、学生准备全体学生据预习目标预习课文。学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为主。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指导学生朗读课前提示导入。教学新课一、老师展示预习目标,检查学生自学(找一排学生依次回答)。5预习目标:1、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目的、时间、经过、结果。2、火烧圆明园。(时间、哪一次战争、侵略国家)3、所签订的条约。4、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面积多少)5、太平军抗击洋枪队。(领导人、时间、战役)二、小组合作讨论:1、中国为什么会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失败?2、你看了“火烧圆明园”后的感想。3、看了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后,你怎么想的?充分让学生讨论后,告诫学生:落后就要挨打!激励学生一定不忘国耻,好好学习!三、老师据大纲强调重点(指导学生掌握):1、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2、沙俄侵占中国的大片领土。四、多媒体展示。着重揭露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滔天罪行。五、课堂展示并小结。1、指导学生在图上指出:沙俄侵占的中国大片领土。2、指导学生列举本课大事年表。六、布置作业。1、完成《学习与评价》2、预习新课。教学反思:6第3课左宗堂收复新疆和甲午中日战争教学目标一、识记与理解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阿古柏侵略我国新疆和残酷剥削、压迫新疆人民;知道左宗棠在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下打败阿古柏,收复新疆的史实。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为什么叫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海战;旅顺陷落;威海卫溃败。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英雄事迹。二、能力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回答“如果你是左宗棠,如何打败阿古柏,收复新疆?”“如何评价左宗棠”的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全面、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在教师帮助下,让学生讲一讲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的英雄事迹,从而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说明《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都会得到人民的支持。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吞并朝鲜、入侵中国而蓄意挑起的侵略战争。在战斗中,以邓世昌等为代表的爱国官兵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侵略斗争,他们是甲午战争的民族英雄;由于清政府的腐朽没落、决策集团的妥协退让和军备的松弛落后,甲午中日战争以中国失败而告终。中日《马关条约》的签定,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重点难点重点:是黄海大战;《马关条约》签定的情况和内容。难点: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中国失败的原因和《马关条约》的危害。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1、收集资料、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2、给出预习目标,指导学生预习。(全体学生)二、学生准备全体学生据预习目标预习课文。学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为主。7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指导学生朗读课前提示导入。教学新课一、老师展示预习目标,检查学生自学(找一排学生依次回答)。预习目标:1、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时间和新疆设立行省的时间。2、甲午中日战争开始的时间、为什么叫甲午中日战争。3、黄海大战中与民族英雄邓世昌。4、《马关条约》的内容、危害。二、小组合作讨论: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中国失败的原因和《马关条约》的危害。着重指导学生据《马关条约》的内容逐条分析其危害。老师强调:中日《马关条约》的签定,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老师补充提问:台湾何时回归祖国的?现在我们中央政府对台政策是怎样的?(引导学生关心时事)三、老师据大纲强调重点(指导学生掌握):1、民族英雄邓世昌。2、《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危害。四、多媒体展示。1、突出邓世昌的民族英雄的气节。2、突出甲午中日战争时清政府的腐朽没落、决策集团的妥协退让和军备的松弛落后。五、课堂展示。1、比较分析: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说明《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2、在图上指出:日本割占的中国领土。六、布置作业。1、完成《学习与评价》2、预习新课。教学反思:8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学目标一、识记与理解了解义和团运动兴起、发展的情况,理解义和团运动的口号,记住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的时间和组成联军的八个国家,讲述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侵略的故事,知道八国联军抢掠北京的暴行,掌握《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二、能力与方法通过分析义和团运动提出的“扶清灭洋”的口号,培养学生抓住主要矛盾、一分为二地分析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收集有关八国联军侵华暴行资料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意识和运用网络技术搜索、下载、整理信息及运用信息的能力。通过逐条分析《辛丑条约》的危害,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分析方法。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义和团战士和清军部分爱国将士团结战斗、共同杀敌的史实,让学生理解人民群众中蕴藏着伟大的力量和不屈的民族精神,加深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的理解。通过揭露八国联军破坏和掠夺中国国宝、践踏中华文明的罪行,使学生永远牢记国耻、国难,树立立志成才、振兴祖国的奋斗目标。重点难点重点: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辛丑条约》。难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1、收集资料、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2、给出预习目标,指导学生预习。(全体学生)二、学生准备全体学生据预习目标预习课文。学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为主。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先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说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教师小结导入。学习新课:一、检查预习目标。(找一排学生依次回答)91、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2、八国联军侵华(时间、目的、八国军队、主要战役、在北京的暴行)3、《辛丑条约》(时间、内容、危害)二、小组合作讨论:根据《辛丑条约》内容逐条分析《辛丑条约》的危害。老师强调:《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三、老师据大纲强调重点(指导学生掌握):《辛丑条约》的时间、内容、危害。四、多媒体展示。着重揭露八国联军破坏和掠夺中国国宝、践踏中华文明的罪行;同时揭露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五、课堂展示。1.议一议:《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有人指出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这种说法是否有道理,为什么?2.谈一谈:《辛丑条约》中的划定使馆界,与今天的使馆区有何不同?3.指导学生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进行对比分析,进行知识的横向联系,以深化学生对《辛丑条约》危害性的认识。六、布置作业。1、完成《学习与评价》2、预习新课。教学反思:10第二学习主题近代化的起步第5课洋务运动教学目标一、识记与理解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等历史基础知识。二、能力与方法通过对洋务运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但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从而对学生进行辩证发展地看待历史事物的教育。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洋务运动,使学生了解中国开始融入世界的近代化进程,树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化”意识。培养学生“求实、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重点难点重点:洋务运动的概况。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1、收集资料、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2、给出预习目标,指导学生预习。(全体学生)二、学生准备全体学生据预习目标预习课文。学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为主。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本主题概述:所谓中国近代化,即中国资本主义化,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本主题内容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学习新课:11一、检查预习目标。(找一排学生依次回答)1、洋务派的产生(目的、在中央和地方的代表、时间)2、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及其代表3、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及其代表4、京师同文馆等新式学堂的创办5、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的建立6、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二、组织学生按小组对“洋务运动的评价”进行辩论。一半为正方,另一半为反方。正方的观点是洋务运动包含许多成功的因素,使中国成功地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反方的观点是洋务运动并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最终也只是以破产告终。教师归纳小结,对洋务运动作出客观、全面的评价:首先,指出洋务运动没有使中

1 / 2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