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7页2005年初中毕业会考复习资料——《中国历史》第一册中国古代史(会考中分值为20%)原始社会(170万年前——公元前2070年)我国早期的人类:中国是世界上发现早期人类化石和遗物最多的国家。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北京人:距今70~20万年间,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能直立行走,头部还保留着猿类的一些特征,使用打制石器和木棒猎取动物和采集植物,使用天然火,有了简单的语言。过群居生活。)山顶洞人:距今18000年,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山顶部的洞穴里。(外貌跟现代人没有什么差别,仍使用打制石器,但已懂得磨制和钻的技术,会磨制骨针和制作装饰品。知道人工取火,过以渔猎和采集为主的生活。)长江流域的文化遗存:彭头山遗址:(洞庭湖畔),距今8200~7800年,这里发现了稻谷和稻壳,表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河姆渡遗址:(长江下游),距今6000多年,(使用磨制石器和骨器、弓箭、鱼叉、鱼钩。栽培水稻,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烧制黑陶,建造木结构的房屋,过定居生活。)黄河流域的文化遗存:半坡遗址:(黄河中游),距今5000多年。发现了一些粟的朽粒和菜籽,表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蔬菜的国家。(已能纺织麻布,缝制衣服,建造半地穴式的房屋,已经有了绘画、雕刻、装饰等活动)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遗址:(黄河下游),距今四五千年,(农耕成为主要的生产部门,劳动产品有了剩余,贫富不均的现象出现)。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奴隶社会(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6年)它包括夏、商、西周和春秋四个时期。⒈夏朝(奴隶社会的形成时期)建立: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都城在阳城。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王位,王位世袭制从此开始。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2、商朝:(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建立:公元前1600年,汤起兵灭夏,建立商朝,以亳为都城。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于殷,商朝的统治才稳定下来。青铜器:商朝的手工业发达,以青铜器制造业最为突出,居于当时世界前列。殷墟出土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造型奇特,是青铜器中的精品。3、西周(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发动牧野之战,灭掉商朝,建立周朝,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史称西周。政治:西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加强西周对各地的统治。经济:西周经济上推行土地国有制,促进了奴隶制经济的发展。西周的官府手工业分工细,门类多,号称“百工”衰落:公元前841年,镐京发动国人暴动,周厉王逃出京城,西周遂渐走向衰落。灭亡: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幽王,西周结束。4、东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公元前770年至前476年):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第2页共7页⒈齐国是第一个称霸的诸侯国。齐桓公即位后,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运用“尊王攘夷”的谋略提高了齐国的地位,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诸侯在葵丘会盟,确立了霸主地位。⒉吴越争霸中,越王勾践获胜,成为春秋最后一个霸主。⒊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战国(公元前475年至前221年)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⒈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方位:东南西北到中央)⒉战国时,各诸侯国先后进行改革,废除奴隶贵族的特权,建立地主阶级政权,其中最突出的是秦国的商鞅变法。⒊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开始变法。主要内容有:①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②奖励军功;按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赐给田宅。贵族没有军功,就不能获得爵位和享有特权。③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免除徭役。④建立县制。设置31县,县设县令。县令由国君直接任免。意义:商鞅变法使秦国废除了旧制度,发展了经济,增强了国力,为后来秦灭六国、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性质:是一场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改革)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都江堰在成都西北,由李冰主持修建,它是一项综合性的防洪灌溉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先秦时期的文化:⒈甲骨文:(是商朝时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结构以象形为主,经过发展演变,就成为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它记载的内容反映了商朝社会的许多方面),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⒉《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汇集了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⒊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他运用楚国的方言和民歌的形式,创造出新的诗歌体裁“楚辞”,最有名的是抒情长诗《离骚》。⒋春秋时期的思想家老子(道家):姓李名耳,春秋时期楚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①他认为事物都包含矛盾对立的两方面,对立的双方既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具有朴素的辩证思想。②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认为人在社会和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③提出回到远古时代。孔子(儒家):孔子名丘,春秋晚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①主张人们相互爱护,反对暴政。②孔子在教育文化方面的贡献。⑴教育:①兴办私学,广收学生;②主张因材施教;③要求学生学习与思考相结合;④教育学生学习态度要老实。⑤重视道德教育,希望学生成为品德高尚的人。⑵文化:孔子亲自整理了《诗经》,还根据鲁国史籍编订了《春秋》。孔子的弟子根据他的言行,整理成《论语》一书。孙武(兵家):是春秋晚期齐国杰出的军事家。著《孙子兵法》⒌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孟子(儒家):孟子名轲,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后人将他和孔子合称“孔孟”①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压迫和剥削人民,②认为民为贵,君为轻,人民的力量不可轻视。③反对连年不断的兼并战争。第3页共7页墨子(墨家):墨子名翟,墨家学派创始人,①主张兼爱、非攻,②提倡节俭,反对厚葬,批评贵族的奢侈浪费。庄子(道家):庄子名周,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后人将他和老子合称“老庄”。①鄙视权贵②认为人不能战胜自然,对现实生活采取乐天安命的态度。韩非子(法家):法家代表人物。①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应当按照现实的需要进行改革,②国家的权力应集中于君主手中,③主张以法治国。孙膑(兵家):战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著有《孙膑兵法》。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年到公元1840年)(它包括战国、秦、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明和清朝前期。)战国: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秦朝: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王朝。⒈建立:秦王嬴政,先后灭掉东方六国,于公元前221年,建立秦朝,定都咸阳。⒉疆域:秦朝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秦朝的疆域东到东海,西到陇西,南到南海,北到长城一带。⒊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政治方面:建立一套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A、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国家一切大小政事都由皇帝一人裁决;B、在中央设三公;C、在地方实行郡县制。(皇帝、三公和郡县制度,基本上为以后的封建统治者所沿用。)经济文化:A、统一文字,规定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B、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钱)、度量衡。C、大修驰道,统一车轨。(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思想方面:焚书坑儒。(给我国古代的思想文化造成了巨大的损害。)民族关系: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南平南越,开凿灵渠)。⒋秦末农民战争:原因:①秦始皇的残暴统治:刑法苛严;赋税徭役繁重。②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经过:①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反秦,后在陈建立了张楚政权。②吴广、陈胜相继遇害后,刘邦和项羽领导的起义军继续战斗。③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中,项羽以少胜多,消灭了秦军主力。④公元前206年,刘邦率军攻入关中,秦朝灭亡。意义:秦末农民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推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对后世农民的反抗斗争具有深远影响。西汉:⒈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⒉西汉经济发展:原因:汉初的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A、汉高祖采取的主要措施:让士兵复员,给予土地和房屋,释放因生活困难而自卖为奴婢的人,号召逃亡在外的人回乡,恢复原有的爵位和田宅,减轻田租。B、文帝和景帝两代,继续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重视发展农业生产,轻徭薄赋,提倡节俭,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发展迅速,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局面。表现:农田水利:汉武帝时,大规模治理黄河,使黄河在以后的80多年里没有发生大水灾。第4页共7页关中修建了白渠、六辅渠等水利工程。耕作技术:犁壁的出现,便于翻土、碎土,比欧洲早了近1000年。牛耕采用二牛抬杠法,创制了耧车,推广耧播技术。发明了风车,利用风力清除谷物中的杂物和谷糠。温室栽培蔬菜技术,比欧洲早1000多年。冶铁:西汉开始用煤作炼铁燃料,出现了一批很大的冶铁作坊。冶铜:著名的长信宫灯和博山炉,构思巧妙,制作精美,是世界罕见的铜器珍品。纺织:使用了功能比较齐全的提花机,400年后,才从中国传到欧洲。商业:(官营商业以经营盐铁为主,私营商业主要经营土特产。出现了一批工商业城市和经商致富的大商人。)⒊汉武帝促成大一统局面形成的措施:⑴政治上:①颁布“推恩令”,进一步削弱王国权力,加强中央对王国的控制。后又陆续夺去大批王侯的爵位和封地,解除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②推行察举等新的选用官吏制度,注意选拔人才。⑵经济上:将盐铁经营权和铸币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对经济的控制。⑶思想文化上:①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思想作为思想统治的工具。②在长安建立太学,主要培养官吏。⑷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东汉⒈建立:公元25年,刘秀称帝,沿用汉的国号,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⒉光武中兴:内容:①为了巩固统治,稳定社会秩序,光武帝下令减轻赋税,精简地方机构,惩办贪赃枉法的官吏,还多次颁行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的法令。②光武帝在位期间,政局渐趋稳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国力日益强盛,史称“光武中兴”。⒊东汉经济的发展:①铁农具和牛耕进一步普及,出现了新型灌溉工具翻车。②汉明帝时,王景主持治理黄河,引黄河自今山东入海,使黄河在此后数百年里水患得到缓解。③杜诗发明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提高了冶铁效率,比欧洲早1000多年。⒋黄巾起义:原因:①东汉后期,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政治更加黑暗,②连年灾荒,农民困苦不堪。经过:张角利用太平道发动和组织群众,于公元184年发动黄巾起义。意义:虽然失败,但它瓦解的东汉的统治。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州郡长官乘机扩张势力,逐渐形成群雄割据的局面。秦汉与匈奴的关系秦朝①秦朝建立后,秦始皇派将军蒙恬收复河套地区,在此建立九原郡。②为了抵御匈奴,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③秦末,匈奴首领冒顿单于在蒙古草原建立强大的奴隶制军事政权,第一次实现了对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大一统。匈奴重新夺取河套地区。西汉:①汉武帝时,派卫青、霍去病对匈奴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反击战争,漠北决战后,匈奴对西汉北部边郡的威胁基本解除。②汉元帝时,王嫱自愿出塞,嫁给呼韩邪单于,汉匈从此和睦相处数十年。东汉第5页共7页①东汉初期,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归附东汉,东汉设专职官员管理南匈奴。②明帝时,大将窦固率军打败北匈奴。③和帝时,大将窦宪又率军大败北匈奴,此后,北匈奴主力逐渐向西远迁。两汉经营西城西汉:①公元前138年为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②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再次出使西域,建立了西汉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并开辟了丝绸之路。③内地的丝绸、铁器和先进的冶铁和凿井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葡萄、胡瓜、葱、骆驼、骏马和舞蹈传入内地。④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这是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的开始。东汉:公元73年,将军窦固派班超出使西域,联络西域各国抗击北匈奴,班超在西域经营30年,恢复和加强了西域与内地的联系。两汉的外交关系:西汉的丝绸之路:①我国的丝和丝织品,从中原地区运出,经河西走廊及今新疆地区,远达中亚、南亚、西亚,以至地中海东岸和南欧、北非等地。这条东西交通大道叫“丝绸之路”②(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凿井、冶铁等技术西传,中亚的苜蓿、蚕豆、石榴、芝麻、核桃、胡萝卜、大蒜等植物,罗马的毛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