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知识表解(七年级上)上传:张声有更新时间:2013-10-3010:21:25中国历史知识表解(七年级上)第一学习主题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元谋人时代:约170万年前。地域:云南元谋。地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北京人时代:约70万年—20万年前。地域:北京周口店。体质特征:已具备了人类的基本体质特征(手脚分工),但仍保留一些猿类的特点(前额、眉骨、嘴巴、牙齿)。生产生活:?制造“旧石器”,?保存野火。山顶洞人时代:约18000年前。所在地: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进步:?体质(没有猿类的特征)、?工具制作技术(掌握了磨制、钻孔、缝纫)、?生活(能人工取火)第2课原始农耕的遗存河姆渡遗址时代:约7000年前地域:今浙江余姚河姆渡村一带。生产生活:①使用“新石器”,②种植水稻,③饲养家畜,④住干栏式房子半坡遗址时代:约6000年前。所在地:陕西西安半坡。生产生活:⑴广泛使用“新石器”,⑵种植粟,⑶饲养家畜家禽,⑷制作陶器,彩陶上有刻画符号,⑸住半地穴式房子第3课远古的传说炎帝与黄帝的传说时代:4000年前1、农业起源的传说:炎帝制作耒耜,黄帝创制历法2、战争的传说:黄帝战炎帝(阪泉),黄帝战蚩尤(涿鹿)。3、中华人文始祖的传说:结成黄炎联盟→构成华夏族(汉族前身),中华民族尊奉黄帝炎帝为人文始祖。禅让的传说部落联盟首领更替:尧→舜→禹实质: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治水的传说人物:禹方法:疏导品质:不辞辛劳,公而忘私,持之以恒第二学习主题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第4课夏朝和商朝夏朝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地位:我国的第一个王朝王位世袭制。商朝的建立与迁都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成汤在鸣条之战打败夏桀后建立迁都:约公元前1300年,盘庚把都城迁到殷(今河南安阳西北)商朝的盛衰鼎盛时势力范围:东至大海,西到渭水上游,南抵长江流域,北达辽河一带。经济有很大发展:农业,畜牧业,手工业(青铜冶铸、玉器制作、酿酒),商业灭亡:商纣的残暴统治加速灭亡第5课西周的兴亡西周的建立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在牧野之战推翻商纣王后,建立周朝。周朝前期都城在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历史上称为西周。分封制目的:为控制全国广大地区内容:周王让自己的子弟、亲戚和功臣以及一些古帝王的后代,在各地建立封国。诸侯(封国的统治者)的权利:统治和管理辖区的土地和人民。诸侯的义务:①拥戴周王为共同的天子,②定期朝见,③参加典礼仪式,④贡献财宝和特产,⑤服从调遣征战。西周的结束标志: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幽王被杀。第6课春秋争霸“春秋五霸”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政治特点:?王权衰落,?诸侯争霸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齐桓公首霸关键: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发展生产、改革内政、整顿军队)。策略:尊王攘夷葵丘会盟晋楚争霸晋文公在城濮之战(退避三舍)打败楚国后称霸楚庄王“理政”,在邲之战打败晋国称霸(一鸣惊人、问鼎中原)吴越争霸吴王阖闾改革,任用孙武为将军,打败楚国确立霸主地位。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成最后一位霸主。第7课战国争雄“战国七雄”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东--南--北---中3---西)战争特点①技术、手段的发展,包括兵器改进、兵种变化、攻防技术提高②规模扩大、争夺激烈③著名战役发生。围魏救赵、长平之战。④军事家涌现。孙膑、白起。合纵与连横合纵:六国→秦,“合众弱以攻一强”(苏秦)。连横:秦→六国,“事一强以攻众弱”(张仪)。第8课商鞅变法秦孝公求贤战国前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进各国的发展。秦国落后,孝公求贤改革。商鞅变法时间:公元前356年内容:①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制,承认土地私有制。②重农抑商。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免除徭役,禁止弃农经商。③奖励军功。贵族及其后代没有军功,不能获得爵位和享受特权。④迁都咸阳,推行县制。⑤严明法令。秦国的变化性质:商鞅变法是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改革。作用:旧制度(奴隶制)废除,新制度(封建制)建立,秦军的战斗力大大提高,秦国的社会经济得到发展。第三学习主题统一国家的建立第9课秦朝的统一实现统一时间: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六国,实现统一,仍以咸阳为都城。意义:结束春秋战国以来分裂割据局面,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建立皇帝制度。皇帝至高无上,绝对权力,国家重大事务由决定。建立中央行政体制。设置“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管理行政、军事和监察)推行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货币:以秦国圆形方孔的“半两铜钱”为全国通用货币。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的通用字体。第10课秦末农民起义秦的暴政①“焚书坑儒”。摧残文化、阻碍教育、束缚人们思想、激化了知识分子玉政府的矛盾等。②沉重的赋税和繁重的徭役。③严酷的刑罚。④秦二世的昏庸残暴。大泽乡起义时间:公元前209年。领导人:陈胜、吴广。意义;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揭开秦末农民战争的序幕。形势图秦朝的灭亡项羽在巨鹿之战中歼灭秦军主力,加速秦朝灭亡。标志:公元前207年,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第11课汉武帝的文治武功独尊儒术兴办太学汉朝:公元前202年,刘邦在长安建立。汉武帝------刘彻思想文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学在思想文化领域和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巩固国家统一政治上:颁布“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威胁中央的问题。经济上:整理财政。货币(“五铢”钱)由国家统一铸造,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开发边疆军事上:开发边疆。①设置“河西四郡”,管理开拓的西北。⑵重置郡县,管辖岭南。③纳“西南夷”为汉朝直接统治。第12课张骞通西域西域汉朝时,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广大地区被称为西域(狭义)。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138年,为联络大月氏,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为联络乌孙,出使西域。西域都护的设置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内地与西域的联系日益密切。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管理军事、政治、保护往来商旅。西域(今新疆天山南北地区)正式归属西汉中央政权管辖。“丝绸之路”“骞始开通西域道也”一条以长安为起点的重要商路,经过河西走廊和今新疆地区,翻越葱岭,通向西亚和欧洲。输出的主要是丝绸,叫“丝绸之路”。图第13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与朝鲜、日本的交流中国人从海上或渡过鸭绿江到朝鲜交流中日交往从西汉起有文字记载公元57年,汉光武帝赠给日本使者“汉倭奴国王”金印一枚。与欧洲的往来公元97年,甘英出使大秦(古代罗马帝国)未到达,但扩大了中国人的视野。166年,一批大秦人从海路来到中国。中国与欧洲有直接交往。第四学习主题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14课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从官渡之战到赤壁之战200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袁绍,统一北方。208年,曹操在赤壁之战败给孙权、刘备,三分天下局面实际形成。魏、蜀、吴的建立221年曹丕洛阳魏蜀吴221年刘备成都229年孙权建业第15课南方的初步开发吴蜀时期南方的开发孙吴开发江南:原因1北方人民大批南迁,2当地少数民族、汉族辛勤劳动,3孙吴政权重视表现1农业(稻田产量),2纺织(越布)、制瓷和造船【(230年卫温、诸葛直率万人船队到过夷洲(台湾)】等手工业提高。蜀国开发西南:发展成都平原经济(水利、农桑、织锦)开发南中地区(“攻心”、安抚、发展经济)东晋南朝时南方的开发原因:1北方人民继续大量南迁,各族人民辛勤劳动。2南方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3南方相对安定。表现:1,农业,广种水稻,推广麦、豆,2手工业的发展,3商业和城市的繁荣。建康(今南京)的变化是江南开发的缩影。第16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少数民族内迁民族分布格局:汉族主要居中原,少数民族散居边地。少数民族内迁:东汉起,匈奴、鲜卑、氐、羯、羌等内迁。鲜卑族的影响最大。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原因:民族融合,但鲜卑的排斥统治激化了矛盾,政权面临危机。措施:1、实施新的制度。2、迁都洛阳(490年;洛阳位置适中,为了更好吸收汉族先进文化),3、大力推行汉化政策(改汉姓、穿汉服、与汉婚、说汉语、完善学校教育制度)北方民族的大融合改革加速了民族大融合。第17课青铜工艺的杰出成就巧夺天工的青铜冶铸技术青铜是以铜为主要成分的合金。夏、商、西周被称为青铜时代。种类有食器、酒器、乐器、车马器、兵器、工具等十多类。精美绝伦的青铜艺术著名青铜器艺术结构特点:司母戊鼎(河南出土);雄伟端庄,气势凛然,代表青铜器的第五学习主题中国古代文化典型风格。四羊方尊(湖北出土);结构巧妙,制作精细,青铜器中的精品。青铜立人、青铜树等(四川出土);造型奇异,风格独特,具有无穷的魅力。青铜器的艺术价值,不仅表现在整体结构和造型上,还表现在纹饰上。第18课卓越的工程都江堰和郑国渠都江堰建设:战国后期,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岷江上修建。特点:无坝引水,自流灌溉。意义;建成,使成都平原称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功能;灌溉、防洪、运输、旅游。郑国渠:秦国还在咸阳附近修建郑国渠灌溉关中平原。秦长城目的;防御强大的匈奴,巩固北方边防。起止点;西起临洮---------东至辽东,全长万余里。地位;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古代世界的伟大工程之一。灵渠秦还开凿了灵渠联通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第19课科学技术的重大成果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发明;西汉时,我国人民用麻造纸,在世界上最早发明造纸术。改进;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发明改进的意义:为文化的交流和保存提供了重要条件,是我国人民对人类文化的伟大贡献。数学研究的硕果《九章算术》,东汉成书介绍200多个数学问题及其解法。负数概念、正负数加减运算法则、联立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在世界上都是最早的。圆周率的计算南朝祖冲之,在世界上最早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比欧洲数学家约早1100年。医学、农学和地理学的成就张仲景(医圣)编著《伤寒杂病论》奠定中医治疗学基础。华佗在世界上最早采用全身麻醉手术法,编制五禽戏。贾思勰撰写《齐民要术》郦道元撰写《水经注》第20课汉字的演变汉字历经原始文字、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的演变甲骨文(商朝)它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和完备的文字,汉字是由它发展而来的。从商朝开始,我国的历史有了可靠的文字记载。金文(商、周)商朝的一些青铜器上铸有文字,这种文字叫金文。金文为后人研究商周的历史留下了宝贵的资料。小篆和隶书(战国形成)秦统一后,把小篆作为全国通用的字体。汉朝,隶书广泛使用。草书、楷书和行书草书潇洒,楷书端庄,行书流畅便捷。第21课活跃的学术思想孔子孔子,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提出“仁”的学说。创立的学派被称为儒家学派。后来儒家思想成为中国的正统思想,对中国文化有深远的影响。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创办私学,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编订《诗》《书》《春秋》等书,丰富了教学内容,保存和发展了我国古代文化;?积累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论语》是研究孔子的宝贵资料。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子”是古代对有修养有学问的人的尊称。“诸子”众多的思想家。“百家”众多的学派。重要学派:儒家、道家、墨家、法家。争鸣:各派思想家著书立说,阐述自己的主张和观点,批驳对方,进行论辩,相互问难。作用:使学术思想活跃起来。第22课文学、史学与宗教大诗人屈原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人,写了《离骚》、《天问》等优秀诗篇。司马迁与《史记》司马迁,西汉,伟大的史学家,著《史记》。《史记》记述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十二本纪以叙帝王,三十世家以记侯国,十表以系时事,八书以详制度,七十列传以志人物。《史记》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史学著作,对后来史书的编写有深远的影响。佛教的传入西汉末年东汉初年,产生于印度的佛教经西域传入我国内地。对思想文化乃至政治经济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道教的兴起东汉时期道教创立。道教尊奉老子为教主。第23课多姿多彩的艺术战国编钟湖北随州战国墓出土一套编钟,可以演奏各种乐曲。秦始皇陵兵马俑它是雕塑艺术的杰作。王羲之的书法东晋王羲之擅长写多种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