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教案中国古代史部分第一章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僵尸道长第1页共9页精品打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复习教案第一章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170万年前-公元前221年)【单元复习课时】本单元复习共计6课时【2009大纲要求】一、先秦1.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1)夏朝的建立;(2)商朝的兴衰;(3)武王伐纣和西周的分封制;(4)国人暴动和西周灭亡;(5)井田制和分封制▲2.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1)农业和畜牧业;(2)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3)商业交通和城市3.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1)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2)民族融合4.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1)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市;(2)土地所有制的变迁;(3)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和变法5.先秦时期的文化(1)老子和孔子;(2)百家争鸣;(3)文学和艺术;(4)天文和物理;(5)扁鹊【教材知识复习】(一)单元阶段特征生产力(石质-铜器-铁)铁制农具牛耕私田出现封建经济农业:主导地位的确立手工业:内部分工基本完成商业:全国市场的形成重农抑商城市: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封建城市政治:禅让制-井田、分封-县制(军功受爵)文化:成熟文字(甲骨文)春秋战国文化出现繁荣-百家争鸣民族:华夏民族形成主干民族融合趋势国家统一的趋势出现(二)单元知识复习第1讲夏商周的更替和政治制度教学目的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初步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教学重难点:井田制与分封制运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复习课时:1课时经济2010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教案中国古代史部分第一章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僵尸道长第2页共9页精品打造基础网络建立:禹建夏朝,启继承禹的王位,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建立了初具规模的国家机构。中国进入奴隶社会.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至约公元前1600年。中心:今豫西、晋南。灭亡:桀王暴虐无道。商汤讨桀灭夏。时间:从约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稳定:盘庚迁殷,从此稳定。商朝由此又称殷朝。灭亡:纣暴,武王伐纣,战于牧野,商兵导人商都,纣王自焚。建立:武王灭商后建周朝,都镐京,史称西周。性质:国有土地制度。内容:一切土地属周王,周王将其分赐诸侯臣下,让其世代享用,但不得转让与买卖,并纳一定贡赋。奴隶主强迫奴隶集体耕种。作用:奴隶制国家的基础。性质:奴隶制国家的行政制度。①周王将土地和人民授给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后裔,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②诸侯要服从周王命令,按期向周王贡献财物,并随从作战。周初重要诸侯国:齐、鲁、燕、卫、晋、宋。作用: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衰落: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赶走周厉王。王室衰微,诸侯不朝贡,战争连年。灭亡:公元前771年9犬戎破镐京,杀幽王,灭西周。第二年,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辨疑解难】1、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原始社会的公有制是当时社会生产力极端低下的产物。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私有制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此曾论述到:“在当时的条件下,采用奴隶制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只有在公社瓦解的地方,人民才靠自身的力量继续向前迈进,他们最初的经济进步就在于利用奴隶劳动来提高和进一步发展生产。……甚至对奴隶来说,这也是一种进步,因为成为大批奴隶来源的战俘以前都被杀掉,而在更早的时候甚至被吃掉,现在至少能保全生命了。”2、关于“禅让制”和世袭制问题“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军事民主制度。“世袭制”是私有制发展的产物。从“禅让制”到“世袭”,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认识,是私有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阶级斗争的角度来认识,是阶级对立的结果,其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因而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3、分封制和井田制的关系。(1)、分封制是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①分封的目的:为了巩固奴隶主国家政权。②分封的对象和做法: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去做诸侯,建立诸侯国;被封诸侯的义务是:要服从国王的命令,要向周王贡献财物,要派兵随从周王作战。③周王先后分封的重要诸侯国:鲁、齐、燕、卫、宋、晋等。④分封的作用:巩固了周朝的统治,促进了内地与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拓展了疆域,成为地域空前广大的奴隶制国家。最终导致王室衰微,列国纷争的后果,逐渐形成诸候割据的状态。⑤分封制崩溃:春秋时期。崩溃的原因是周王室日益衰微,大诸侯国为争夺土地、人口及对其它诸侯国的支配权,不夏朝商朝统治重要制度井田制分封制内容西周2010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教案中国古代史部分第一章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僵尸道长第3页共9页精品打造断进行兼并战争,形成了诸侯争霸的局面。葵丘会盟,齐桓公的霸主地位得到正式承认,标志着分封制崩溃。秦朝统一后,建立郡县制,分封制结束。(2)、井田制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①它始于商朝,盛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②因耕地阡陌纵横,象“井”字形状,故称为井田。③井田的土地所有权属于周王,周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但臣下只能世代享用,不得转让和自由买卖,还要交纳一定的贡赋。④从生产方式上,奴隶主贵族强迫奴隶集体耕种,剥夺奴隶的劳动成果。⑤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这种生产方式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出现了私田。春秋后期,鲁国实行“初税亩”,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随之而来的是新的剥削方式的出现。封建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方式的出现,导致了井田制的瓦解。(3)、分封制和井田制的关系①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井田制是经济制度,分封制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之上,没有井田制就没有分封制。②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分封制是与井田制相适应的上层建筑。③两种制度都适应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使西周走向强盛。(4)、分封制、井田制与奴隶制国家的盛衰分封制和井田制是西周时期完善的奴隶制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分封制起到维系、调整奴隶主阶级内部关系,保证奴隶制国家对奴隶和平民进行统治的作用。是西周奴隶制国家强盛的政治保证。井田制规定了奴隶制生产关系的主要内容,是决定奴隶制经济形态存在、发展和西周政治统治的经济基础。分封制和井田制相互影响,二者的存在成为西用奴隶制国家兴盛的支柱。西周末年以后,王室衰微和大国争霸局面的出现表明分封制的瓦解。在丧失政治保证和生产力发展的影响下,井田制在春秋后期逐渐被封建土地私有制取代,奴隶制度度存在的经济基础最终瓦解,新的封建经济基础随之产生。井田制的瓦解标志着奴隶制度的瓦解。4、商汤灭夏、武王伐纣和国人暴动的性质:商汤灭夏、武王伐纣的斗争都是反抗奴隶制国家暴虐统治的正义斗争,也是奴隶主贵族争权夺利的斗争。“国人”是平民,举行暴动的是平民和奴隶,“国人暴动”是平民和奴隶的反抗斗争。第2讲夏、商、周的经济教学目的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初步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教学重难点:夏、商、周的经济的特点复习课时:1课时基础网络作物:“五谷”在商周时都已种植,甲骨文和《诗经》有记载。农具:绝大部分是木、石、骨、蚌制工具,青铜工具极少。肥类:粪肥、草木灰、绿肥。畜牧业:商朝饲养的家畜很多,用于食用、拉车、祭祀。地位:商周手工业主要部门,三代因此被称为“青铜时代”。商:官府垄断,作坊集中在王都。西周:产品趋向生活化,日用器具数量大。玉器:商代雕刻精美,数量多,仅妇好墓就出土七百多件。陶瓷:商周遗址里出现原始瓷器。①河姆渡遗址出土有红漆碗。农业青铜情况:夏量少,商周繁盛漆器手工业①东方奴隶制的典型。②奴隶制文明的基础。城市2010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教案中国古代史部分第一章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僵尸道长第4页共9页精品打造②商周漆工艺大量用于造车装饰。①商民善经商,于是后世将经商者称为“商人”。②商朝以贝为币,商都商业繁荣。交通:商周时建立了邮释传递制度。都城:全国政治、交通中心。商业都市。【辨疑解难】1、夏、商、西周三代的农、牧业得到了比较大的发展和原因。①农业是政治统治的基础,是君王恣意淫乐的物质保障,三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农业。②奴隶制生产方式的确立是促进三代生产力发展的最根本的因素。③三代奴隶的辛勤耕作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原因2、为什么称夏、商、西周三代为青铜时代?夏代青铜铸造已具有一定水平,传说夏铸九鼎,后来鼎成为国家的象征。商、西周是青铜制造的繁盛时代,青铜铸造成了当时最主要的手工业部门,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因此三代称青铜时代。3、三代青铜器生产的主要情况和特点①生产规模大,组织为“作坊”,集中在王都,由官府垄断。②技术精湛,铸造要经过开采、熔炼、搭配三种金属比例、制范、浇铸、修整等多道工序,环环相扣,反映出当时出色的分工组织和冶炼技术,奠定了我国在世界冶金史上的崇高地位。③品种多,数量大,按用途可分为礼器、兵器、食器、酒器、水器、工具、乐器、车马器等,商王妃妇好的大墓,出土了四百多件精美的青铜器。④产品质量高,迄今发现的最具有代表性的青铜作品,一是司母戊鼎,为现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重八百三十多公斤,另一是四羊方尊,造型奇美,是价值连城的珍宝。⑤商周青铜器上还铸有文字,如“毛公鼎”上有字四百九十七个,被称为“金文”,比甲骨文更先进,同甲骨文一样,是研究商周文明的重要依据;青铜器上精美的花纹也极具观赏和研究价值。4、农业、手工业、商业、交通和城市相互之间的联系这五个方面关系密切,相辅相成,农业是基础,为手工业提供原材料,手工业的发展又为商业繁荣提供了更多产品,交通则进一步促进商业繁荣,城市则是农业、手工业、商业、交通发达、繁荣的最集中、最真实的写照。5、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①农业是重要的经济部门。②以青铜为代表的手工业高度发达,世界领先。③重视城市交通建设,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统一,使三代成为古代经济繁荣的奴隶制国家。④三代经济的发展的明显地继承关系。6、古代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生产关系调整国家统一安全民族之间交流生产技术进步劳动人民贡献农业:工具、技术、水利、作物、耕地、仓储。手工业:冶炼、纺织、工艺品、瓷器、造纸等。商业:商品、集市、货币、外贸、交通、城市、娱乐、商业商业交通城市城市发展原因发展表现2010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教案中国古代史部分第一章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僵尸道长第5页共9页精品打造政治:统治阶级腐败及政策失误,破坏了稳定。经济:无赖地兼并、苛捐杂税、阶级压迫。军事:战乱不断、农民起义、破坏了正常的经济秩序。生态:过度采伐、围垦带来的生态恶化第3讲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和社会改革教学目的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初步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教学重难点:齐桓公称霸、井田制瓦解、商鞅变法复习课时:1课时基础网络①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②诸侯争霸,战争频繁,民族不断融合。①春秋:奴隶社会瓦解时期。②战国:封建社会形成时期。③公元前475年,我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背景:周王东迁后,王畿之地只剩洛阳周围二百里。诸侯不听命,不朝贡。目的:取得更多的土地和人民,支配其他诸侯国。基础:管仲改革,“通工商之业,便鱼盐之利”,成为东方强国。经过:用“尊王攘夷”旗号,联合黄河中游诸国,北御夷狄,南制楚蛮,成为霸主。标志:公元前7世纪中期,齐桓公在葵丘会盟,王室代表承认其中原霸位。①公元前7世纪后期,城濮之战晋国大败楚国,大会诸侯,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②公元前6世纪初,楚军大败晋军,楚庄王称霸中原。吴越争霸:两国先后在南方称霸,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是春秋后期霸主。实质:奴隶主的掠夺战争①加速了奴隶制的衰亡,为社会发展和新制度的产生创造了条件。②争霸形成了局部的统一,为大统一奠定了基础。③战争在客观上加速了民族融合,为华夏族形成奠定了基础。背景:春秋后期至战国前期,不少诸侯国的卿大夫逐渐取代国君掌握大权。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晋国韩、赵、魏三家大夫被封诸侯,正式分晋。田氏代齐:后来,齐国大夫田氏废掉原姜氏而为诸侯。形成: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兼并持色:战争更为频繁,政治格局变化无常。①公元前3世纪以后,东方各国衰落,秦国无敌于天下。②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秦大胜赵。这是战国时规模最大、杀伤员多的战役。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