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技术对海外的影响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二、中国古代教育传播媒介与技术在海外的影响在世界教育传播史上,中国的教育传播有着极为辉煌灿烂的篇章。尤其在教育传播技术方面,我国古代造纸技术和印刷技术的发明与传播,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进步产生了重大作用。也创造了人类教育传播史上的奇迹。(一)我国古代造纸技术对海外的影响我国西汉时已能造纸,但由于当时工艺简陋,生产出的纸很粗糙,使用很不方便。蔡伦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革,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等作原料,制造出了书写效果良好的植物纤维纸。人们称之为“蔡侯纸”。蔡侯纸的出现,不仅结束了我国在竹简、缣帛上写字绘画的历史,对我中华文化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不久即传到国外,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造纸术首先传入与我国毗邻的朝鲜和越南,随后传到了日本。在蔡伦改进造纸术后不久,朝鲜和越南就有了纸张。朝鲜半岛各国先后都学会了造纸的技术。大约公元四世纪末,百济在中国人的帮助下学会了造纸,不久高丽、新罗也掌握了造纸技术。纸浆主要由大麻、藤条、竹子、麦杆中的纤维提取。此后高丽造纸的技术不断提高,到了唐宋时,高丽的皮纸反向中国出口。西晋时,越南人也掌握了造纸技术。公元610年,朝鲜和尚昙征渡海到日本,把造纸术献给日本摄政王圣德太子,圣德太子下令推广全国,后来日本人民称他为纸神。中国的造纸技术也传播到了中亚的一些国家,并通过贸易传播到印度。造纸术传人阿拉伯是在公元751年。那一年唐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率部与阿拉伯军队交战,唐军大败,被俘士兵中有从军的造纸工人。阿拉伯最早的造纸工场,是由中国人帮助建造起来的,造纸技术也是由中国工人亲自传授的。10世纪造纸技术传到了叙利亚的大马士革、开罗、埃及与摩洛哥。欧洲人是通过阿拉伯人了解造纸技术的,最早接触纸和造纸技术的欧洲国家是一度为阿拉伯人统治的西班牙。公元1150年,阿拉伯人在西班牙的萨狄瓦,建立了欧洲第一个造纸场。公元1276年意大利的第一家造纸场在蒙地法罗建成,生产麻纸。法国于公元1348年,在巴黎东南的特鲁瓦附近建立造纸场。此后又建立几家造纸场,这样法国不仅国内纸张供应充分,而且还向德国出口。德国是14世纪才有自己的造纸场。英国因为与欧洲大陆有一海之隔,造纸技术传入比较晚,15世纪才有了自己的造纸厂。瑞典1573年建立了最早的造纸厂,丹麦于1635年开始造纸。到了17世纪欧洲各个主要国家都有了自己的造纸业。西班牙人移居墨西哥后,最先在美洲大陆建立了造纸厂,墨西哥造纸始于1575年。美国在独立之前,于1690年在费城附近建立了第一家造纸厂。到19世纪,中国的造纸术已传遍五洲各国、世界各地。(二)我国印刷技术对海外的影响公元1041~1048年,平民出身的毕升用胶泥制字,一个字为一个印,用火烧硬,使之成为陶质。排版时先预备一块铁板,铁板上放松香、蜡、纸灰等的混合物,铁板四周围着一个铁框,在铁框内摆满要印的字印,然后用火烘烤,将混合物熔化,与活字块结为一体,趁热用平板在活字上压一下,使字面平整,便可进行印刷。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提高了印刷的效率。但是,他的发明并未受到当时统治者和社会的重视,他死后,活字印刷术仍然没有得到推广。他创造的胶泥活字也没有保留下来。但是他发明的活字印刷技术,却流传下去了。中国活字版技术,于13世纪初传播到朝鲜半岛和日本。以后又沿着丝绸之路向西方传播。1450年,德国人谷登堡(J.G.Gutenberg)在吸收中国活字技术的基础上,首创铅合金活字,1455年,印成铅活字本《42行圣经》。此后,这一技术得到很快的发展,并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朝鲜是最早接受我国印刷术的国家之一,因中朝两国疆土相连,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早已经开始,公元7世纪时,朝鲜经常派留学生来中国学习,回国时往往带走大批书籍,甚至雕板,被作为礼物或商品输入朝鲜,他们也在中国学到许多印刷工艺技术,于是他们利用本国特产的好纸、好墨,仿照中国开始雕版印书。公元7世纪日本掀起学习中国的热潮,多次派遣使者、和尚及留学生到中国学习,吸收中国文化,他们回国时带去很多物品,如铜镜、刀、尺、毛笔、墨砚等,也带回印本书籍。日本有确实年代可考的最早雕版印刷品是1088年(日本宽治二年)刻印的《成唯识论》,这是我国宋版书传人日本后的产物。越南与我国在历史上、文化上的关系都较悠久,两国交往很多,来中国的使节要求买各种书籍及药材,回国的使节都带回满箱书籍,中国书籍便传入越南。越南历史上有记录的最早的印刷品是1251~1268年木版印刷的户口帖子,正式印书是1435年雕印的《四书大全》,到1467年又翻刻了《五经》,这样,中国儒家经典书籍在越南出版了。东南亚各国如真腊(今柬埔寨)、暹罗(今泰国)、爪哇、旧港(在今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在14世纪都曾得到我国所赠送的印刷品,如历书《大统历》和明代通行的纸币“大明宝钞”,特别是1404年明成祖命礼部向海外各国赠《列女传》一万本,暹罗就曾得到一百本,中国的印刷品直接传到这些国家,引起当地人们对印刷术的兴趣,激发了他们从事印刷业。我国历史上称伊朗为安息、波斯。在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6世纪就有友好往来,并通过“丝绸之路”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中国的纸及纸币也传入波斯,波斯人熟知中国的印刷术,曾效法中国印制纸币,所以在中国印刷术向西传播的过程中,纸币有很大的影响。1294年波斯京城大不列士利用雕版印刷,仿照我国元朝的“至元宝钞”印制了纸币,上面印有汉字和阿拉伯文,1310年波斯的历史学家拉希德丁在《世界史》中,对中国雕版印刷术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这些都证明波斯人是从中国知道印刷术的。欧洲人最初见到的中国印刷品是元朝的纸币,如意大利的旅行家马可·波罗,游历中国,在北京住过几年,回国后在《马可·波罗游记》中对纸币有详细的记载,通过这些旅行家,把印刷术的知识带到欧洲是很自然的。在14世纪末,欧洲开始有木版印刷圣像、纸牌的雕版印刷品。欧洲人从印刷画像、纸牌发展到印刷雕版书籍是在15世纪40年代。在印刷方法上也是在木板上雕刻阳文的文字或图画,上面蘸墨,然后铺上纸张,用刷子轻轻一刷而成印页。这与中国印刷方法完全一致,印页也是单面,一张上印两页,然后对折,同中国书籍一样,另外在欧洲出现雕版印刷之前的半个世纪中,有大量不见历史记载的“小人物”,不断由水陆往来于中国和欧洲之间,这一事实本身也证明:欧洲的雕版印刷术是在东方的影响下产生的,在技术的特征上是与中国相同的。总之,中国发明的印刷术,首先传入朝鲜、日本及东南亚各国,其后通过中亚传入中东和阿拉伯,并通过阿拉伯或蒙古军队进攻欧洲的战争传到欧洲,最后通过欧洲传到美洲、澳洲以及世界更多的地方。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