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目标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等远古居民;河姆渡文化与半坡文化;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二、思想教育目标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文明的地区之一,中国远古文明对人类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2.原始农业的出现和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是人类以后发展的基石。在农业文明的发展史中,我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3.人们在与大自然的交流、斗争中逐渐成长;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组织也不断进步。三、能力目标1.引导学生学习、理解课内外有关远古社会的知识,了解史论结合的学习方法,培养阅读教材的能力。2.通过半坡文化与河姆渡文化的对比讲解,培养学生对比分析的方法与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对北京人、河姆渡文化、半坡文化的分析和理解。难点: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和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教学方法采用归纳、比较的情境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师通过对教学核心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正确归纳、总结历史知识与历史规律;在对比与分析的基础上理解教材知识,掌握教材体系,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讲授新课】教师指导学生快速阅读教材,找出教材讲授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结构。学生浏览教材,归纳出教材讲授的子目和主要内容。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指出:(归纳图解)本节我们主要学习我国原始社会的历史。在原始社会,因为生产力的水平极为低下,人们只有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得以生存。人们共同劳动,共同消费,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们的生活极为艰难。人们通过集体的力量,不断地进步,懂得了用火,学会了制造陶器,发展了原始的农业、畜牧业,发展了原始的手工业。最终因为生产力的进步,原始社会解体,阶级社会来临。我们把漫长的原始社会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阶段。元谋人、北京人是原始人群的代表。从山顶洞人开始,人类社会进入氏族公社阶段。氏族公社又可以分为母系氏族公社、父系氏族公社两个阶段。山顶洞人是母系氏族公社的早期,河姆渡、半坡氏族是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时期,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则是父系氏族公社的代表。父系氏族公社出现后,生产力迅速发展,阶级社会来临了。我国传说的炎帝、黄帝和尧、舜、禹时期相当于父系氏族社会的晚期,我国出现了阶级社会文明的曙光。下面我们学习原始人群时期的情况。设问:1.什么是氏族公社?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了哪些进步?2.山顶洞人有了骨针,有了装饰品,这些说明了什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归纳:山顶洞人时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渡时期。山顶洞人会在小件器物上磨光钻孔,使用人工火,过着氏族公社新的方式的生活。人们从观念上出现了人类组织、人类社会的认同,出现了人自身意识的觉醒,有了美的观念。(板书:二、河姆渡文化与半坡文化)设问:1.什么是母系氏族公社?2.原始农业是怎样出现的?它的出现有什么意义?3.出示图片:半坡人与河姆渡人不同形式的房屋。请同学分析形成这种不同的原因。4.列表比较北京人、山顶洞人、河姆渡人、半坡人的生产、生活情况。在同学读书、思考、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1母系氏族公社是人类社会非常重要的发展阶段,原始农业、原始手工业都出现在这个阶段。在这个阶段,由于生产力低下,社会生产的主要形式是渔猎和采集,妇女在生产、生活中占有主导地位。2.人们逐渐认识到一些植物的生长规律,并且进行了人工的培育,最终出现了原始的农业。3.通过图片可以看出半坡人的房屋是半地穴式,而河姆渡人的房屋是干栏式的。出现这种差别的原因是人们必须适应当时、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环境条件。半坡人的居住环境有直立性很强的黄土,用半地穴式的结构可以节约原料,可以使房屋在冬季有比较好的保温效果,而夏季比较凉爽。而河姆渡人居住的地方潮湿、多雨,干栏式的建筑可以使人居住于比较干燥的地方。人类在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创新,使自己的文化不断发展。引导学生列表比较。比较项北京人山顶洞人河姆渡人半坡人生活的时间距今约70~20万年距今约18000年距今约7000~6000年距今约6000~5000年运用的主要工具打制石器打制石器磨制石器磨制石器主要的生产生活技术使用天然火人工取火磨制和钻孔技术培育了水稻培育了粟和蔬菜、麻居住的情况原始群居母系氏族公社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社会观念的变化有了美的观念彩陶文化有了彩陶文化,会织麻布陶器的发明和使用是人类第一次创造出自然界不存在的东西,它的出现有利于人们存储粮食和水,是人类能够定居的前提与基础。随着生产的进步,人类社会逐渐过渡到父系氏族公社,大汶口文化的中晚期就是父系氏族的代表。这时人类已经步入阶级社会的门槛了。作业:1.什么是父系氏族?为什么人类会进入父系氏族?2.大汶口文化在社会经济方面有哪些进步?3.你是如何认识中国古代的玉器文化的?4.丝织品的出现有什么意义?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农业已经成为社会的主要生产部门,男子在生产、生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社会逐渐过渡到父系氏族公社阶段。当时生产工具品种增多,技术更加进步。玉器文化的出现意味着磨制技术、采矿技术、人的审美意识的巨大进步。而丝织品的出现,对当时出现的贫富分化起到了推进作用。在古人的传说中,已经有了父系氏族公社,人类进入阶级社会的内容。(板书:四、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历史上的传说往往是古人的追忆,有一定的真实性。考古学资料越来越多地印证了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是历史的一定再现,我们可以认为这是中华文明史的开端。随着考古学的进一步发展,也许我们就不再用传说一词了。炎帝、黄帝是中国的人文始祖,他们的后裔形成了华夏族的主尧、舜、禹的“禅让”,是原始部落民主推选部落首领的方法,对后世影响深远。第二节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目标夏、商、西周建立和灭亡的基本情况;三个暴君及他们的暴行;世袭制;盘庚迁殷;国人暴动;井田制和分封制。二、思想教育目标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世界上重要的文明古国。2.通过介绍夏商奴隶的生活,让学生了解奴隶的悲惨生活和奴隶制的残酷。三、能力目标1.通过介绍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让学生增长具体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进一步明白历史发展中的兴衰之道。2.通过介绍武王伐纣,让学生增长综合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王朝更替和分封制。难点:国家概念的讲解。教学方法始终以问题的解决贯穿课堂之中,不断引导学生去思考,逐渐让学生通过事物的表面去揭示历史的本质和规律。教学思路1.本节内容以简单的语言描述了夏、商、西周的更替及其制度,知识点多,学生学起来有困难。王朝更替的原因,学生可能不易得出。所以,本节课应引导学生多加分析,准确理解,获得对历史本质的一点认识。2.本节课的教学,拟采取多设置问题的方式,不断引发学生作深层次思考,同时用问题形式把全节课内容串起来。3.在落实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力争处理好大字内容、小字内容的关系,给学生一个充实的、有趣的历史全貌。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经历了漫长的原始社会以后,人类开始向阶级社会迈进。到了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今天,我们分别向大家介绍奴隶制确立、发展和繁荣时期的夏、商、西周。(板书:第二节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讲授新课】大禹治水时公而忘私,三过家门而不入,深得各部落的拥护,他以“禅让制”的形式接替舜,成了部落的首领。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对立的发展,特别是战争的频繁,禹的权力越来越大,以致发展成个人专断。据说有一次禹召集各部落首领开会,一个首领因迟到而被禹杀了。可见,禹似乎已不是群众的首领,而是至高无上的国王了。约公元前2070年,禹正式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设问:此时的夏朝是一个部落还是一个国家呢?为什么?教师归纳总结:夏朝是一个国家。原因:1.氏族按血缘结合在一起,国家按地区来管理,禹治水成功后,就把天下分为九州,派“九牧”去管理,这表明夏已具有国家的职能,而不是靠氏族的血缘关系来维系,这是国家和部落的根本区别。2.1958年河南二里头出土了宫殿建筑群,达一万平方米,并有一支军队,还有监狱文物,这些证明夏的国家机构已初具规模,成为阶级统治的工具,而这些恰恰是原始社会所不具备的。设问:还有一点值得大家注意,就是禹死之后,由他的儿子启以世袭制而不是“禅让制”的形式继承了王位。这是禹太自私了呢,还是社会的进步?原因何在?教师归纳:世袭制是私有制和阶级对立发展的产物,而不是个人自私与否的问题。相传夏朝建都阳城,今天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是它的活动中心。夏朝历经十三代、十六个王,历经四百余年的历史,它的最后一个王桀实行暴政,导致了夏朝的灭亡。商也是一个古老的部落,曾辅助禹治水,在夏朝强盛时,商是夏的属国。在夏桀统治时期,商的部落首领汤积极从事灭夏的活动,他先后灭掉了夏的一些属国,最后在公元前1600年,发兵讨桀,桀大败,夏朝灭亡。汤消灭夏以后,以毫为都城,建立了商朝。在商朝前期,曾屡次迁都,政局不稳。到了商朝中期,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政局才稳定下来。因而人们又把商朝称为“殷朝”。设问:殷指的是今天的哪里?为什么称之为殷墟?它的主要出土文物是什么?教师归纳:殷指今天的河南安阳西北,殷墟有殷都废墟之意,它的主要出土文物是“甲骨文”。(指导学生试着写一写甲骨文“臣”字。也可以教师试着写几个甲骨文字,让学生判断是什么字)设问:请学生看《商朝统治区域及周围属国图》,试着说说商朝疆域的四至。教师总结:东到大海,西至陕西西部,南到长江,北至辽东,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商朝从汤开始,历经十七代,三十多个王,历时六百多年,他的最后一个王纣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板书)设问:商纣有哪些暴行?(指导学生看书,概括回答)教师归纳:奢侈腐化,以酷刑来残害人民。(简单介绍炮烙之刑)商统治者制定了各种酷刑,有割鼻、断足、砍头、活埋、剖腹等等。商朝人非常迷信,他们认为人死后的境界与生前一样,所以奴隶主贵族死后,还要用大批奴隶殉葬或祭祀,这就是教科书上介绍的“人祭”和“人殉”。(指导学生看教科书上的小字内容)1950年发掘的武官村大墓殉葬者有79人;1976年发掘的一个祭祀坑中,就清理出被害奴隶尸骨1200多具。设问:根据这些具体的事例,你能想象商代奴隶们的生活状况吗?【本课小结】夏、商、西周分别是奴隶制社会的确立、发展和成熟的时期。夏作为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国家机构初具规模;商王朝处在奴隶制社会的发展时期,疆域广大,经济发展,是当时世界上一个重要的国家;西周处在奴隶制由盛转衰的时期,制度上更加完善,井田制和分封制就是重要的代表。这三个王朝中都有暴君,他们是奴隶主阶级的代表,他们逆历史潮流的暴政是导致各自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第三节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目标“春秋”“战国”;管仲改革,齐桓公称霸,晋楚争霸,吴越争霸;三家分晋,田氏代齐,战国七雄;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融合。二、思想教育目标1.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形成的时期。封建制取代奴隶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封建社会的国家。2.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给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但客观上削弱了奴隶主贵族的实力,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势力的发展。3.一些大诸侯国之所以能够称霸,是因为实行了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改革。4.战争是民族融合的途径之一,春秋战国的一系列战争,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加快了统一的步伐。三、能力目标1.理解掌握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局面的基本特点和发展线索。2.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评价、分析春秋战国时期一系列战争的性质、特点、影响、作用。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春秋争霸战争;战国兼并战争。难点:春秋战国战争频繁与社会进步的关系,战争也是民族融合的途径之一。教学方法采用问题解决与谈话方式,教师通过设计思考题,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理解历史概念,认识历史现象的本质。采用电教手段辅助教学。教学思路本节教材讲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的政治局面和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融合。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大变革的时代,这一时期奴隶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