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期末复习参考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中国古代文学(2)期末复习参考题第一部分:元明戏曲一、填空:原题目答案1、易见的元杂剧刊本有明代▁▁▁▁▁▁▁编的《元曲选》和近人隋树森主编的《▁▁▁▁▁▁▁》。2、元杂剧剧本中,▁▁▁▁(简称▁▁▁▁)是剧中人物的言语,而▁▁▁▁(简称▁▁▁▁),是指人物的动作表情和音响效果。3、元杂剧中由女主人公主唱的称为▁▁▁▁,男主人公主唱的称为▁▁▁▁。4、著名散曲套数《不伏老》是元代杂剧作家▁▁▁▁▁▁的自叙之作,作者自称是“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并将自己喻为“响当当一粒铜豌豆”,这几乎是一篇浪子文人的宣言。5、燕燕、赵盼儿、王瑞兰分别属于关汉卿现存杂剧《▁▁▁▁▁》、《▁▁▁▁▁》、《▁▁▁▁▁》塑造的三个各具特色的女性形象。6、《单刀会》是元代剧作家▁▁▁▁▁的历史剧代表作,剧中突出了关羽豪迈无畏的英雄气概,并借关羽之口抒发了深沉的历史沧桑之感。7、元代杂剧作家▁▁▁▁▁的杂剧《梧桐雨》曲辞缠绵悱恻,细腻传神,朴实而又优雅,赢得了无数的赞誉。他描写李千金和裴少俊爱情故事的杂剧《▁▁▁▁▁》则比较爽朗轻松。8、李逵是元代水浒戏中最受欢迎的角色,康进之的杂剧《▁▁▁▁▁》和▁▁▁的《双献功》就是以他为核心人物的优秀剧本。9、元代剧作家▁▁▁▁▁▁创作的《赵氏孤儿》是一部著名的历史悲剧,剧中表现了屠岸贾的残忍奸诈,突出了程婴等义士赴汤蹈火的牺牲精神。10、歌颂士子和妓女之间的爱情是元杂剧的重要题材之一,如著名剧作家《秋胡戏妻》的作者▁▁▁▁▁▁的《曲江池》歌颂李亚仙和郑元和对爱情的坚贞不渝,马致远的剧作《▁▁▁▁▁》也歌颂了妓女裴兴奴和诗人白居易之间的爱情。11、元明时期很多杂剧改编自唐传奇,如王实甫的《西厢记》改编自元稹的传奇小说《▁▁▁▁▁》,郑光祖的杂剧代表作品《▁▁▁▁▁▁》改编自陈玄佑的传奇小说《离魂记》,石君宝的《曲江池》改编自白行简的《▁▁▁▁▁》,汤显祖的《▁▁▁▁》改编自沈既济的《枕中记》。12、明代剧作家▁▁▁▁▁▁的杂剧《继母大贤》和关汉卿的《▁▁▁▁▁》都写了兄弟争死,继母保全亡夫前妻之子的故事,这是当时民间流行的一个题材。13、明代剧作家▁▁▁▁▁的杂剧作品《中山狼》借寓言来抒写自己的心情,王九思的杂剧作品《▁▁▁▁▁》借杜甫之口抒发了自己的愤懑不平。14、明代剧作家▁▁▁▁▁的杂剧《不伏老》写梁颢八十二岁中状元的故事,是戏曲史上第一部以科举考试为表现对象的作品。王衡的杂剧《▁▁▁▁▁》也借唐代大诗人▁▁▁▁▁▁科举考试的经历,▁▁▁▁▁的《霸亭秋》写杜默落第后在霸王庙哭诉,藏懋循元曲选外编宾白白科范科旦本末本关汉卿调风月救风尘拜月亭关汉卿白朴墙头马上李逵负荆高文秀纪君祥石君宝青衫泪莺莺传倩女离魂李娃传邯郸记朱有燉蝴蝶梦康海沽酒游春冯惟敏郁轮袍王维沈自徵2表现了对科举制度的批判和反思。15、明代剧作家▁▁▁▁▁的杂剧《男王后》反映了晚明文人的激情纵欲、追求世俗享乐;吕天成取材于《孟子》的杂剧《▁▁▁▁▁▁》写舜父瞽瞍杀人后,舜身背父亲逃到海滨,以及皋陶发誓不杀瞽瞍后,舜在众人劝说下归来的故事,通过对舜等圣贤的戏谑,表现了晚明人对传统的挑战。16、明代徐复祚的杂剧《▁▁▁▁▁》刻画了一个贪得无厌、爱财如命的吝啬鬼卢至的形象,剧中还带有浓厚的佛教色彩,显示出佛教对晚明文人的影响。17、许潮的剧作多以文人的游宴雅集为题材,如《▁▁▁▁▁▁》一剧写王羲之,谢安等在上巳集会修禊(水边祭礼),表达了作者对这种风雅的倾慕。18、孟称舜将其所编《古今名剧合选》所选的杂剧分为婉丽、雄爽两大类,并根据▁▁▁▁▁的《雨霖铃》中“杨柳岸晓风残月”和▁▁▁▁▁的《念奴娇》中“一樽还酹江月”之意,分别命名为《▁▁▁▁▁▁集》和《▁▁▁▁▁▁集》。19、南戏《▁▁▁▁▁▁》写刘知远由流浪汉而成为皇帝的故事,属于在民间颇受欢迎的发迹变泰题材。20明初剧作家▁▁▁▁▁▁的《伍伦全备记》,邵灿的《▁▁▁▁▁▁》在创作主旨上和情节安排上都亦步亦趋的追步高明的《琵琶记》,借戏曲宣扬伦理道德,使剧本沦为道德的载体。21、南戏《▁▁▁▁▁》与《张协状元》、《赵贞女》等谴责文人负心的作品不同,它借书生王十朋和钱玉莲的爱情故事,赞扬了文人在科场得意后对爱情的忠贞。22、四大南戏之一的《拜月亭》是根据元代剧作家▁▁▁▁▁▁的杂剧《闺怨佳人拜月亭》改编的,剧中描写了蒋世隆与王瑞兰、陀满兴福与蒋瑞莲聚散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23、赵五娘和李琼梅分别是南戏《▁▁▁▁▁》和《▁▁▁▁▁》中的人物。24、梁辰鱼创作的传奇《▁▁▁▁▁》是第一部用改革后的昆山腔演唱的剧本,它使昆山腔在戏曲舞台上迅速流传看来。25、“灯前修本”是明代传奇《▁▁▁▁▁》中的一个片断,这部传奇作品表现了嘉靖时期,杨继盛等忠义之士与权奸严嵩父子的斗争,开启了此后时事剧的创作。26、古代戏曲中常常利用误会错认法来结撰情节,阮大诚的《▁▁▁▁▁▁》一剧就以十错认造成一系列的波澜,堪称错认法的典范之作。27、汤显祖的“玉茗堂四梦”包括传奇作品《牡丹亭》、《邯郸记》、《▁▁▁▁▁》和《▁▁▁▁▁》。28、明代著名剧作家汤显祖又成为其他剧作的表现对象,如清代蒋士铨的传奇作品《▁▁▁▁▁》就以戏曲形式为汤显祖作传。29、明代是中国戏曲理论发展的重要时期,著名剧作家▁▁▁▁▁▁的《南词叙录》是第一部南戏概论性质的专著,而王骥德的《▁▁▁▁▁▁》则是一部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著作。▁▁▁▁的《南九宫十三调曲谱》则为戏剧(传奇)创作提供了一本可以依赖的工具书。30、清初传奇创作非常繁荣,洪升的《▁▁▁▁▁▁》,和▁▁▁▁▁▁的《桃花扇》代表了这一阶段传奇创作的最高成就。31、“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是传奇《▁▁▁▁▁▁》中的曲词。32、明代很多剧作家追随汤显祖讴歌真情,如孟称舜的剧作《▁▁▁▁▁▁》歌颂王娇娘和申纯至死不渝的爱情,《▁▁▁▁▁▁》则歌颂了伍子胥灭楚复仇之孝和申包胥借兵复楚之忠。王骥德齐东绝倒一文钱兰亭会柳永苏轼柳枝酹江白兔丘濬香囊记赵贞女关汉卿琵琶记小孙屠鸣凤记春灯谜南柯记紫钗记临川梦徐渭曲律王骥德长生殿孔尚任牡丹亭娇红记二胥记333、明代作家▁▁▁▁▁▁的剧作很注意对诙谐的追求,他的《博笑记》,就是一部演“可喜、可怪之事”,“俱可绝倒”的作品。34、明代很多剧作取材于《水浒传》如▁▁▁▁▁▁创作的《宝剑记》演林冲被逼上梁山的故事,沈暻的《义侠记》演英雄▁▁▁▁▁▁故事。35、清初以李玉为代表的苏州派剧作家,以戏曲来反映现实政治和平民生活,李玉、朱素臣等合作的《▁▁▁▁▁▁》是其代表作之一,剧中反映了东林党人和苏州人民反抗阉党魏忠贤的斗争。36、白朴的杂剧《▁▁▁▁▁》描写了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创作的《汉宫秋》则描写了汉元帝和昭君之间的感情。沈璟李开先武松清忠谱梧桐雨马致远二、名词解释:1、《王粲登楼》:是元曲四大家之一郑光祖的杂剧作品,剧本写王粲与丞相蔡邕之女订有婚约。由于王粲过于傲慢,蔡邕设置各种障碍故意羞辱他,以涵养他的锐气。剧本借王粲写出了自己的块垒,道出了一代文人的感慨。2、院本:指民间散乐戏班所用的脚本,是宋杂剧在宋、金南北分治之后,保留在北方并得到发展的舞台艺术。3、元曲四大家:元曲四大家是指元代著名的四位杂剧作家:即关汉卿、马致远、白仆、郑光祖(其中没有王实甫)。4、董西厢:金代文人董解元利用当时流行的诸宫调形式,把唐传奇小说《莺莺传》改写成《西厢记诸宫调》,简称“董西厢”增加了许多重要的情节,改变了原小说中张生将崔莺莺视为“尤物”而加以抛弃的结局,使佳人才子终成眷属。5、《大雅堂乐府》:明代杂剧作家汪道昆创作的杂剧作品,全剧四折,即《高唐梦》、《洛水悲》、《五湖游》、《远山眉》,每折演绎一个故事,各自独立。6、《四声猿》:明代著名戏剧家徐渭所创作的杂剧作品。其中包括《翠乡梦》、《雌木兰》、《狂鼓史》和《女状元》。徐谓之所以以“四声猿”命名自己的剧本,一方面是以猿声的无比凄怨写生自己内心的悲愤,另一方面则是借猿声倾吐自己心中奇气。7、南戏:南戏是中国最早成熟的戏曲形式。它是在北宋末叶到明嘉靖末期(时间),在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各地(地点)由最初的“温州杂剧”繁衍而成的(形成),以南曲演唱的性质相类的民间艺术的总称(性质)。其别名又叫:戏文、南曲戏文、南曲、南戏、温州杂剧、永嘉杂剧等。8、永乐大典戏文三种:保存在明朝《永乐大典》的三个较多的保留了原始面目的南戏剧本:《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和《小孙屠》,是研究早期南戏的重要的材料。9、四大南戏(荆刘拜杀):“四大南戏”是指《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简称“荆、刘、拜、杀”。这是元末明初南戏的代表作,也是在明清两代的戏曲舞台上一直非常活跃的四个剧目。10、明传奇:古人常常把所有通俗作品都称为传奇。唐传奇是指唐代文人短篇小说,而明传奇是指明代的在南戏基础上进行改造的戏剧,正所谓“无奇不传”或“一曲传奇九回肠”。11、临川四梦:是指汤显祖的四大传奇作品:《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因为汤显祖是江西临川人,他的上述四个剧本又都和梦幻有关,所以就被称为“临川四梦”。“临川四梦”不仅奠定了汤显祖在中国戏曲史上的重要地位,而且也在中国戏曲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12、《宝剑记》:是明代著名传奇作家李开先的代表作品。故事取材与小说《水浒传》,演林冲被逼上梁山的故事,将一个原本充满草莽英雄的故事敷衍成了士大夫的歌唱,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自己的痛苦与感慨。13、《鸣凤记》:是明代著名传奇作品,四十一出,作者历来说法不一。其内容表现了嘉靖时期杨继盛等十位忠义之士与奸臣严嵩父子的斗争。《鸣凤记》在严嵩父子伏法不久,就把这一震动朝野的政治事件搬上舞台,开启了此后实事剧的先河。14、《博笑记》:是明代吴江派代表作家沈璟的传奇作品,全剧二十八出,以十个小故事串联而成,每个小故事又都是相对独立的小喜剧,它们共同构成了一部市井生活的画卷,塑造了一批市井细民的形象。其中《巫举人》,《贼4救人》等比较有名。15、吴江派:它是指在明代传奇创作中与临川派相对立的以沈璟为追随对象(即旗手作家)的作家群,他们重视曲律重视曲词的本色,在内容上注重风世。吴江派在中国戏曲史上可以视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流派。16、汤沈之争:“汤”是指汤显祖,“沈”是指沈璟。在对于剧本的创作上,汤显祖重视立意和才情,而沈璟强调合律,于是形成了所谓的汤沈之争。汤沈之争的互补性,对传奇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17、折子戏:折子戏即单本戏,是指相对于整本戏而言,从全本戏中抽出的,具有独立艺术价值的折或出。折子戏演出的鼎盛在清代,但起源头在明代。三、简答题:1、简述元杂剧繁荣的原因。元杂剧创作繁荣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元代城镇经济的繁荣,这是元杂剧繁荣的物质基础。宋金元时期,城市持续发展,出现了一些繁荣的大城市。为了适应广大市民的文化要求,很多大城市都出现了集中进行商业性演出的勾栏瓦肆,这为杂剧的创作和演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2)文人地位的变化。元代初期,科举考试曾经长期停开,这使得很多文人沉郁下僚,其中的很多人混迹勾栏,与艺人为伍,进行杂剧的创作甚至演出。同时,元蒙入主中原之后,很多文人不屑仕于异族,于是放弃仕途,转而从事杂剧创作。这也是促进杂剧创作的重要因素。(3)戏剧艺术发展自身的延续性。元杂剧是我国各种表演艺术传奇发展的结果,而杂剧之所以在元代到达了高峰正是因为杂剧的形式已经进入成熟期。2、举例简述元杂剧初、中、晚三个时期各自的特点。(一)、初期(60年悲剧期1234—1294):1、大批作家,关汉卿、白朴、高文秀、石君宝、马致远、纪君祥等;2、饱经沧桑,个人和国家都经历了巨大的变动;3、躬践排场,大多与艺人有相当密切的联系;4、悲剧精神,他们创作了中国第一批真正具有悲剧精神的悲剧经典,如:《窦娥冤》、《梧桐雨》、《赵氏孤儿》、《汉宫秋》;5、本色派(接近市民,曲文质朴自然,接近生活语言,少用典故或骈词俪语,有如现在的以赵本山为代表的小品),奠定了元杂剧的本色派基础。(二)、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