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智慧复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一)孔子对天命的肯定什么是命、天命?它主要有则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指上天(客观现实条件)给人设定的局限性。人们对这种意义上的命或天命可以1、什么是命、天命?它主要有则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指上天(客观现实条件)给人设定的局限性。人们对这种意义上的命或天命可以进行抗争,以最大限度地克服、超越自身的局限性,实现自己人生的理想与目标追求;另一层含义是指天意(天的意志),它可以通过民意表现出来(如孟子的“得民心者得天下”等。这里表明,中国古人已看到了社会发展的某种客观力量,即人民群众对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这与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是一致的,可以看做历史唯物主义的萌芽),也可以理解为外在的客观必然性,即规律。人们对这种天命只能体认与践履。(二)孔子肯定天命的根据1.通过“畏天命”、体天命,可以使人形成天命担当意识或终极关怀、支撑生命的理想信念,提升人生境界终极关怀根源于人类存在的有限性而又企盼无限的超越性本质,是人类超越有限实现无限以达到永恒的一种精神渴望。其内容是对人生意义与价值的思考,目的是通过寻求人类精神生活的最高寄托来化解人类生存和死亡之间的紧张与对立。它主宰着人的心灵世界,制约人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对于个体理想人格的养成和事业的成功,具有非常重要的方向指引和动力支撑作用。这一要求,对于中国人来说,可以通过肯定天命来满足,即可以通过“畏天命”、体天命,形成天命担当意识或终极关怀、支撑自己生命的理想信念,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因为对于中国人来说,天、天命关涉人的类本质和类特性(相对于个体的“小我”而言,它代表着“大我”),它既具有宗教性(信仰的对象)、超越性(对“小我”的超越),又具有道德性(它意味着善),而且这两方面是统一的:宗教性可以转化为道德性,天道可以下贯人道;道德性也可以体现宗教性,人道可以体现天道。2.通过“知天命”、履天命,可以使人实现人生的自由人们在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理想的过程中,通过知天命、履天命,即通过认识自己的天命担当,进而认识和运用外在的客观必然性,由此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理想,便能实现自己人生的自由,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二、孔子强调要在人事活动,特别是在道德活动中体认天命,践履天命三、孔子在肯定天的宗教性、超越性、道德性的同时,还把天看作了自然的创化力量四、孔子对祭祀鬼神、卜筮等采取了较为理性的态度,即强调德福一致,吉凶由人;同时提出了对鬼神存而不论,“敬鬼神而远之”的主张(说明孔子肯定天命但不相信鬼神。这是一种“实践理性”)第二节仁的意涵与结构孔子超乎前代思想家的最主要的贡献,是把“仁”这一中国人的人文价值理想确立起来,并做了多层面、多维度地发挥。“仁”是孔子思想的中心观念,也是中国哲学的中心范畴之一(中国古人的核心价值观:仁义礼智信;核心价值观念:重人事轻自然、重集体轻个人、重义轻利。都是以孔子的仁学思想为基础的)。一、仁的意涵第一,“仁者爱人”孔子的“爱”是有差等的爱。不同于基督教的“博爱”;也不同于墨子的“兼爱”。第二,仁者“克己”什么是“礼”?:“礼”是以血缘为基础,以等级为特征的氏族统治体系和道德规范。春秋时期“周文疲弊”,“礼崩乐坏”,此时的士人只有通过克制自己,自觉承担起复兴“周礼”的历史责任,才能达到“仁”的境界。因此,“仁”与“礼”的关系在于:礼为形式,“仁”为内容;“礼”为基础,“仁”为核心。第三,仁者能行“忠恕之道”(忠是尽己之心;恕是推己及人之心)第四,仁者“能行五者于天下”;“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博施于民而能济众”高效能人士有七个习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原则;知己知彼;统合综效;不断改进。低效能人士也有七个习惯:怀疑自己,怨天尤人;走到哪儿算哪儿;有事再做,越做越急;我赢你输;谁也别说,都听我的;要么占上风,要么妥协。第五,仁者“为政以德”讲者感言:孔子“以德治国”的思想具有两面性。一方面,由于它重视为政者的思想道德品质,因而可以使社会具有良好的风气;另一方面,由于它重视人治,不重视法治,也使我国的法制建设长期处在落后的状态,存在所谓“有治人无治法”的局面。今天我们实行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统一,仍然存在着很多的人治成分,如“一把手政治”等等。必须通过加强法制建设逐步改进这一局面。第六,仁者“喻义不喻利”,“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第七,仁有不同的层次二、仁学的结构仁学包括四个因素,即血缘基础、心理原则、人道主义和个体人格。其整体特征是实践理性。第一,血缘基础(“仁”是以维护“礼”这种以血缘为基础的氏族统治体系、道德规范为根本目标的)第二,心理原则(“仁”所维护的“礼”是以“孝悌”这种“亲子之爱”的生活情理、情感为基础的)首先,由于它把“礼”从外在的规范约束解说成人心的内在要求,把一种宗教神秘性的东西变为人情日用之常,这样就使“礼”因获得这种心理学的依据而人性化了。这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次,由于它没有把人的情感心理引导向外在的崇拜对象,而是把它消融满足在以亲子关系为核心的人与人的世间关系之中,使构成宗教的各种因素(观念、情感和仪式等)统统环绕和沉浸在这一世间伦理和日常心理的综合统一体中,这样就使儒学不是宗教而又具有宗教的功能,扮演宗教的角色。这在世界文化史上是较为罕见的;再次,由于它没有原罪观念和禁欲意识,因此肯定人的正常情欲(食色等)的合理性,同时强调对它的正确引导,这就避免、抵制了舍弃或轻视现实人生的悲观主义和宗教出世观念。儒家积极的入世态度与它的这个心理原则是分不开的。最后,由于强调“礼”的内在心理依据,从而也就使作为外在形式的“礼”实际上从属于作为内在精神(责任担当)的“仁”了。第三,人道主义(“仁”在外在方面突出了原始氏族体制中所具有的民主性和人道主义,即由“亲”及人,由“爱有差等”到“泛爱众”,由“亲亲”而“仁民”)第四,个体人格(“仁”在内在方面突出了个体人格的主动性和独立性,要求氏族贵族的个体成员——“君子”自觉承担起复兴“周礼”的历史责任)第五,整体特征:实践理性或实用理性中国哲学的实践理性或实用理性,首先指的是一种理性精神或理性态度。即它不是用某种神秘的狂热而是用冷静的、现实的、合理的态度来解说和对待事物和传统;不是禁欲或纵欲式地扼杀或放任情感欲望,而是用理智来引导、满足、节制情欲;不是对人对己的虚无主义或利己主义,而是在人道和人格的追求中取得某种均衡。因此,这种理性具有极端重视现实实用的特点。即它不在理论上去探求、讨论、争辩难以解决的哲学课题,并认为不必要去进行这种纯思辨的抽象。重要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妥善地处理它。因而这种实践理性的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注重实际,讲求实效,崇实黜虚,经世致用,其精神实质是实事求是。第三节方法论一、在人性修养上,孔子肯定人的品质差异在“习”不在“性”,从而肯定了后天学习与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二、在学习、教育的态度上,孔子提倡“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学无常师”;“不耻下问”;等等三、在思想方法上,孔子提倡尊重客观事实,反对主观偏见四、一般方法论上,孔子提倡“中庸”中庸的含义:执两用中,适中合度;不偏不倚,不走极端。讲者感言:孔子思想中除某些针对具体问题提出的结论(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等),因受具体历史条件的限制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之外,总体上其基本精神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与价值。尤其是其终极关怀思想(“修己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其实现人生担当的坚定意志(“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其为实现人格理想而终身坚守的做人的原则(如“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等)和方法(如“中庸”等);等等,对于当代青年的健康成长,仍具有非常重要的启迪作用。只要我们真正按照孔子提出的要求去做,将来就可能有一个成功的不朽的人生。所以,我们说,学好孔子等中国哲人的思想将会终身受益;否则,则会终生遗憾。思考题:1.孔子的终极关怀(天命担当意识)怎样?2.何为仁者?3.《论语》阅读心得(作业)(第8周前完成)4.孔子“仁”与“礼”的关系如何?5.孔子“德治”思想与“法治”的关系如何?6.中国传统“义利观”(“重义轻利”、“见利思义”)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关系如何?7.孔子“人本”、“和谐”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如何?8.一个人境界的高低与其人生价值的大小的关系如何?怎样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第一节性善论一、人性本善二、人性所以为善,在于人先天具有“四心”,此“四心”即人之仁义礼智四种善性之发端孟子关于“仁”与“义”的区别1.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2.亲亲,仁也;敬长,义也。3.仁,人心也;义,人路也。4.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以上说明:仁是伦理道德的主体,义是其表现形式(“义”同“宜”,意为行为举止得体与合理);或者说,仁是体,义是用。但这只是分析的说法。实际上,任何伦理道德行为都是体与用、道德意识与道德规范的合一。三、人的善良本性(道德性)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类特性、类本质,在人类社会中具有普遍性(终极性关怀的证明:为了道义的缘故可以放弃个人的一切,甚至生命)四、人的善良本性还出自人的宗教超越性关怀——“事天”与“立命”(宗教超越性的证明)人生在世需要解决安身与立命的问题。前者使生活有着落;后者使精神有寄托、有追求。在孟子看来,人的精神寄托、精神追求是“事天”与“立命”。这是人性为善的一种宗教超越性证明。它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力量,即人民群众对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讲者感言:今天我们靠什么安身立命?我们的精神追求、精神寄托、精神家园是什么?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精神追求、精神寄托、精神家园(或曰梦想、终极关怀、理想信念),它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标志,也是人生的根本动力,同时还是人生是否有成就感、幸福感的根本依据。请问:我们的精神追求、精神寄托、精神家园(或曰梦想、终极关怀、理想信念)是什么?请同学们认真思考,找出答案,然后为之努力奋斗。释义:天道的本质是“诚”,是真实无妄的客观存在;人道的功能是“思诚”。通过人道的“思诚”,可以使天道之“诚”转化为人的道德行为——“动”,从而使人过一种符合天道之“诚”的要求的生活,使天道在人道中得以实现。这样也就实现了天道与人道的合一。这种天道与人道合一(天人合一)的运思方式,代表着孟子以及中国哲学特有的运思方式。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这种人道对天道之“诚”的“思”,不是通常意义上运用理智去思考的“思”,而是一种人心对于道德意识的直觉活动,可称为“反思”。它不指向外部客观的经验世界,而纯粹属于思之主体(人心)对于人本然具有的“良知”(“良心”、“本心”)的一种自我察觉与反省。在孟子看来,良知是人人都有的,只要善于自反,深切体会良心、本心之发用,一切按良心、本心的要求去做,人的行为就自然符合天道,人道也就可以与天道合一了。万物皆备于我:人生下来一切内在的条件(良知)都完备了,圆满无缺,它足以使一个人在世上快乐地生活(这种良知与万物之理、天道之“诚”是一致的,相通的);外在条件则可多可少,没有什么非要不可的(孔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反身而诚,乐莫大焉:通过自我反省,发现自己达到了天道之“诚”,并使其转化为道德行为——“动”(“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没有比这更大的快乐了(因为它使自己的心灵得到了安宁或安顿)。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勉励自己实行恕道,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对于求仁(达到仁的境界)来说,没有比这个路更近的了。讲者感言:人生的快乐与幸福不在于功名利禄的索取,而在于至善境界的养成。这种境界所以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在于它不仅能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安宁或安顿(使自己感受到自己的人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而且可以使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处在和谐的状态,从而可以拥有更大的人生平台,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第二节仁政学说(“王道”政治)一、孟子的仁政学说是以他的性善论为根据或前提的,是他的性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