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学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地理学史Zhongguodilixueshi中国地理学史historyofgeographyinChina━━━━━━━━━━━━━━━━━━━━━━━━引言中国古代地理知识的产生和积累(先秦时期,远古至公元前3世纪)地理知识的萌芽(远古至夏代,公元前21世纪以前)地理知识的积累(夏商至春秋战国,公元前21~前3世纪)自然地理知识地图知识地理专篇出现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中国传统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秦至清中叶,公元前3世纪末~公元19世纪中)传统地理学的形成(秦汉至南北朝,公元前3世纪末~公元6世纪)疆域地理志涌现地图成就水系专著出现域外地理成果方志出现传统地理学的发展(隋唐至清初,6~17世纪)实地考察成果地图成果方志发展沿革地理成就新地理学萌发西方地理知识的传入(明中叶至清中叶,16世纪末~19世纪中)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形成和近现代地理学的发展(清末以来,19世纪中至今)近代地理学的萌芽(19世纪中~20世纪初)近代地理学的形成(20世纪20~40年代)近现代地理学的发展(20世纪50~80年代)地理教育和研究机构地理考察地理研究━━━━━━━━━━━━━━━━━━━━━━━━引言中国是世界上地理学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在古代常把“天文”与“地理”并论,曾认为天文加地理是有关自然界的全部知识。中国古代地理学知识萌芽很早,至春秋战国时代已在许多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战国以后,逐渐形成传统的地理学,即“方舆之学”。明中叶以后,徐霞客等注重实地考察、探讨自然规律,开辟了中国地理学研究的新方向。但是,中国近代地理学是在西方近代地理学传入后开始的,张相文、竺可桢、翁文灏等为中国传统地理学向近代地理学的转变和发展作出了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地理学在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国古代地理知识的产生和积累(先秦时期,远古至公元前3世纪)中国古代地理知识萌芽于远古时代,于春秋战国时期在地形、物候、水文、土壤地理、植物地理、地图和地理区划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则出现了不少精彩的论述。地理知识的萌芽(远古至夏代,公元前21世纪以前)中国原始社会氏族村落的遗址大多分布在河谷阶地,或依山傍水之处,如距今约6000年的西安半坡遗址座落在渭河支流河阶地上。半坡遗址的门多向南开,表明已有方向概念,或已了解方向与日照和风寒有关《尚书·尧典》中也有关于东、南、西、北4个方位的记述《尧典》虽是后人所撰,但它所反映上古流传下来的一些认识,是可信的。1960年在山东莒县大汶口出土的距今约4500年的陶器上发现有几个图象文字,其中一个是由太阳、云气和山岗组成:。说明当时人们已对某些地理现象有一定的观察和认识,并会用图形的方式来表达了。地理知识的积累(夏商至春秋战国,公元前21~前3世纪)中国的汉字在这个时期已基本成熟地形、地物有了文字的记述和图形的表示,地理知识便得到迅速的增长和积累。自然地理知识天气情况与农业生产有密切关系,中国先民自古注意天气的变化,殷代已有逐日记载天气的需要,如甲骨文中保存有殷代文丁六年(公元前1271)3月20~29日连续10天的天气记录(图1[殷代文丁六年卜辞中一旬的天气记录])。已经认识的天气情况有晴、阴、云、雨、雪、风、霾等多种,且对于风和雨已有强度和方向不同的认识,如“大雨”、“小雨”、“大风自北”等。当时历法还不完备,为不误农时,便利用物候知识。《诗经·豳风·七月》记有蟋蟀活动、草开花、蝉叫、稻熟、草木掉叶等全年物候现象;《夏小正》载有全年各月的物候和农事活动,全篇400多字,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物候专篇。西周时召公曾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既然以“防川”来作比喻,可见对江河灾害的防御,已经有了相当的认识春秋时,楚国曾在孙叔敖领导下,引期思水(在今河南省固始县)“灌雩楼之野”。战国时,秦国蜀守李冰主持修筑都江堰。这些水利工程的兴建,表明已经掌握了地形和水文特点以及测量地势高低的方法。《吕氏春秋》一书连续记载了自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直到鲁哀公16年(公元前479)200多年的水旱的情况,载有雨、雹、雷、霜、雪等灾害共13次,因旱求雨24次等。诗经中已记有山、阜、丘、陵、穴、谷、岵、冈、原隰等10多种陆地地貌类型名称,洲、兆、厂、、滨、澳、、渚、浒、浦等10多种流水地貌类型名称。《管子·地员》篇将丘陵分为15种类型,山地分为5种类型。《周易·谦卦·象辞》中提到“地道变盈而流谦”,说明已认识流水的侵蚀和沉积作用。《诗经·小雅·十月之交》“高岸为谷,深谷为陵”之句,指出地壳剧烈变化所产生的地形。尚书·禹贡'class=link尚书·禹贡论述了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土壤分布的地区差异。《管子·地员》说:“凡草土之道,各有谷造,或高或下,各有草土。”从理论上阐述了土壤与植物的关系、即草与土之间存在一定的规律,不同的土壤其性质不同。周朝已知道植物有旱生和水生之分,并了解不同的环境中生长着不同的植物种类,《诗经》中有“山有榛,隰有苓”,“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山有乔松,隰有游龙”等记录。《管子·地员》篇有一段专叙山地植物的垂直分布,自高向下为落叶松、山柳、山杨、楸和榆枢等植被(图2[《管子·地员》中所记植物的垂直分布])。春秋时代末期的《考工记》第一次提出中国植物分布以淮河为界的思想(“橘逾淮而北为枳,……此地气然也”)。《诗经》中记载的100多种动物已反映其地理分布的差异性。《考工记》中提出了中国动物分布的地理界限,“鹆(即八哥)不逾济(指济水),貉逾汶(今大汶水)则死,此地气然也”,即说鹆只能生活在济水以南,不能越过济水以北;毛皮兽貉都生活在汶水之北,越过汶水就会因为不适应较暖的环境而死亡。地图知识相传中国在夏代或更早于夏代已有表示山川等内容的原始地图。《尚书·洛诰》记载,周公在洛阳选建城址时绘有地图献给成王。《周礼》记有掌管各种地图的职官、专用地图名称以及某些地图的内容。如由“大司徒”掌管的“天下土地之图”,可知“九州之地域广轮之数”,即可辨认九州范围的大小和“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的分布情形。管子·地图'class=link管子·地图更明确指出,军事指挥者必先“审知地图”,从地图上了解“名山、通谷、经川、陵陆、丘阜之所在,苴草、林木、蒲韦之所茂,道里之远近,城廓之大小”。可见,西周时代地图的应用已渐增多,春秋战国时期地图已有一定水平,已按比例缩尺绘制地图,表示山、川、陵、谷、平原、沼泽以及林木、苇草、城邑的所在。测量的工具,至少使用了水平仪、铅垂线、圆规和曲尺,战国时期的《尸子》一书中记有:“古者,为规、矩、准、绳,使天下仿焉”。地理专篇出现最有地理价值的是《尚书·禹贡》(简称禹贡)和《管子·地员》(简称《地员》)。《禹贡》是中国最早的区域地理著作,全篇1193字,由“九州”、“导山”、“导水”和“五服”等部分组成。“九州”主要按河流、山脉、海洋的自然分界把所描述的地区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图3[禹贡九州图]),这是自然区划思想的萌芽。就山川、湖泽、土壤、植被、田赋、特产和运输路线等方面对各州进行了很好的区域对比。“导山”部分,专列山岳20余座,归纳成4条自西向东的脉络。“导水”部分,专写河流共计9条水系。这两部分文字不多,却是中国专就山岳和水系研究的始端。地员是中国最早的综合自然地理著作全篇2222字,综合地貌、土壤地理、植物地理等知识,较为系统和详细地把土地划分为5大类20多个小类,形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土地类型等级系统。它也是中国最早论述植物生态地理和土壤地理的专篇。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孟子·公孙丑下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人定胜天的思想。《荀子·天论》主张“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即在与大自然斗争中,努力掌握大自然的规律来改造地理环境。(见人文地理学)中国传统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秦至清中叶,公元前3世纪末~公元19世纪中)中国自秦汉以后,基本上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统一国家(其间处于分裂的时期不长),经济上也基本是持续发展的,这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地理学的发展。《汉书·地理志》等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地理学的形成。在以后近2000年中,中国传统地理学主要在疆域地理志、记述和考察国内与域外地理、地图、方志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同时,由于传统地理学的束缚,中国地理学长期停滞在描述的阶段,缺乏理论概括。传统地理学的形成(秦汉至南北朝,公元前3世纪末~公元6世纪)战国之后,中国古代地理知识经过积累形成为一门学科──中国传统地理学,即明清时候所谓的“方舆之学”。“地理”一词在中国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候。《周易·辞》有:“仰以观于天文,府以察于地理”之句(图4[《周易·辞》中含“地理”一词的文句]辞》中含“地理”一词的文句class=image)唐代孔颖达解释说:“天有悬象而成文章,故称文也;地有山川原隰各有条理,故称理也。”西汉《淮南子·泰族训》明确阐述了研究地理的目的:“俯视地理,以制度量。察陵陆、水泽、肥、高下之宜,立事生财,以除饥寒之患。”即根据不同地理环境从事生产,以解决穿衣吃饭问题。东汉以前,已有两部区域地理名著问世《尚书·禹贡》和《山海经》。《山海经》中地理价值大的是《山经》部分,其写作时代是汉代之前。它对黄河和长江流域及其以外广大地区(地域范围远比《禹贡》为大)的自然条件以“山”为纲进行了综合性记述。《山经》总共记载447座山,先按方位分为中山经、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和东山经五大区,每一区又分成若干山系,每一山系都以方向道里把一个个山岳连接起来,对每一山岳都记述位置、水系、天然动植物和矿产资源,所记当然不尽正确。《禹贡》和《山经》都是地理著作,但都未以“地理”命名,且体例也不相同。及至东汉班固著《汉书》,其中有第一篇以“地理”命名的篇章,即“地理志”。它的出现标志中国传统地理学开始形成。这个时期,中国地理学在疆域地理志、地图、水系、域外地理和方志等方面取得较大成就。疆域地理志涌现《汉书·地理志》由3部分组成,第一和第三部分基本上是转录前人的著作;最重要的是第二部分,这部分以疆域政区为主体,记述103郡(国)和郡所辖的1587县(道、邑、侯国)的建置沿革以及户口、山川、物产和名胜等情况。这部以疆域政区的建置沿革为主的“地理志”与以“陵陆水泽”或“山川原隰”为主的《禹贡》、《山经》,侧重点已不相同。它是中国第一部疆域地理志,奠定了其基础,以后这类著作不断涌现。地图成就中国古代地图学是建立在平面制图的基础上的,自战国到西晋是中国地图学理论的建树时期。已发现这一时期的地图有出自河北省平山县战国中山王墓的《兆域图》(图5[兆域图])、出自甘肃天水放马滩秦墓的绘在木板上的战国末期地图和出自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的地形图(见彩图[马王堆出土西汉地形图]、[马王堆出土西汉驻军图])驻军图等。在马王堆出土的地形图上,看到深水(今潇水)及其支流的水道大部分已接近于现在的地图(见《马王堆出土西汉地图》)。西晋裴秀根据前人的实践总结出绘制地图的六项原则,即“制图六体”:“分率”实地考察成果唐代颜真卿任抚州刺史时,在今江西省南城县的麻姑山顶上发现螺蚌壳化石,认为这就是沧桑变化的遗迹,写了《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北宋沈括在1074年进行察访时,见到太行山麓有“螺蚌壳及石子如鸟卵者”,于是断定此处是“昔之海滨”。他还进一步指出太行山以东的大陆是由来自黄土高原的河流携带的泥沙沉积而成,最早对华北平原的形成做出科学的解释。关于黄河源的正确认识,是由唐代和元代的实地考察者奠定的。据《新唐书·吐谷浑传》记载:唐贞观九年(635)侯君集和李道宗曾经到过“星宿川”(今星宿海一带)“观览河流”。元代统一中国后,忽必烈委派女真族人都实考察了河源地区,这次考察的情况在潘昂霄的《河源志》有记载,指出黄河发源于星宿海一带。唐僧玄奘继法显等人之后,于贞观元年(627;一说贞观三年,629)从长安出发,西行到印度,遍游印度各地,17年后返回长安。他的著作《大唐西域记》对于当时中亚和南亚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地形、气候物产、交通道路、城邑关

1 / 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