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日本逆向直接投资浅析摘要:随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不断发展,中国对于发达国家的逆向直接投资也呈现快速增加的趋势。本文从中国对于日本的逆向直接投资的动机、优势以及风险的分析。得出在逆向直接投资中,技术获取和战略发展是中国在日本直接投资的主要动机;中国和日本的最大优势在于文化距离较短;同时也要注重日本的法律风险和右翼势力对于华人的反感,防止投资失败。关键字:逆向直接投资日本技术获取Abstract:WiththecontinuousdevelopmentofChineseforeigndirectinvestment,Chinareversedirectinvestmentfordevelopedcountriesalsoshowedarapidincreasetrend.Inthispaper,fromtheanalysisofChinesemotivation,toreversetheFDIofJapan'sadvantagesandrisks.Obtainedinthereversedirectinvestment,technologyacquisitionanddevelopmentstrategyisChinesemainmotivationinJapanesedirectinvestment;thebiggestadvantageliesintheChinaandJapaneseculturedistanceisshort;weshouldpayattentiontothelegalriskandtheright-wingforcesinJapanforChineseantipathyandpreventthefailureofinvestment.Keyword:ReversedirectinvestmentJapanTechnologyacquisition引言尽管2012年出现的钓鱼岛“购岛”事件,再次使中日关系处于紧张局面,两国政治外交关系达到了冰点,这有可能会使中日双方投资者望而却步,但2012至2013年中日之间的直接投资仍然出现了较快增长。统计显示,日本对华投资2012年达73.8亿美元,同比增长16.3%;而2012年中国对日本则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同比增长47.8%。我国在日本的投资企业数量也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因此,对日本直接投资的中国企业既要看到投资的风险,也要看到投资的机遇,如何正确地看待中国对日本的直接投资问题也就更加值得探析。而我国对于日本的投资属于典型的逆向直接投资,而在近些年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之中,逆向直接投资属于比较新兴的内容,而作为我国对外逆向投资的第二大国,同时作为邻国,其投资动机和投资方式等问题值得去研究。图1:我国对日本直接投资流量和存量资料来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2013表1:2008~2013年中国对日本直接投资企业数量年份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合计6590114109131112制造业41814163024比重(%)6.2%20%12.3%14.7%22.9%21.42%非制造业61721009310188比重(%)93.8%80%87.7%85.3%77.1%78.57%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整理文献综述在逆向投资的定义上,王军、高国威和刘育明(2003)将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行为称为逆向投资[1]。庞明川(2011)将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称为逆向投资,认为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与发展中国家相互之间的直接投资存在明显的区别,这种逆向投资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竞争优势的不断提高,是一种更具有战略性意义的对外直接投资[2]。吴敏华(2011)将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称为“顺向投资”,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称为“逆向投资”[3]。而在逆向投资的目的方面,吴彬和黄韬(1997)在对国内外学者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二阶段理论”,他们认为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存在“两个阶段”和“两种状态”。两个阶段是指对外直接投资要经历从“经验获得”阶段到“利润攫取”阶段的过程[4]。朱惠茹和闻国健(2004)[1]王军,高国威,刘育明.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成功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地理研究:2003,(1):23-29。[2]庞明川.中国企业对发达国家的逆向投资:进入障碍与策略[J].财经问题研究,2011,(11):31-38。[3]吴敏华.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逆向投资的研究述评[J].商业时代,2011,(21):49-50。[4]吴彬,黄韬.二阶段理论:外商直接投资新的分析模型[J].经济研究,1997,(7):25-31。认为,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为中国企业对发达国家进行直接投资提供了理论支撑,中国企业要从直接投资中获取一定的经济效应,就必须通过学习来掌握发达国家企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他们将这种以学习为目的的对外直接投资称之为学习型直接投资[5]。李金珊和张默含(2011)认为中国企业对发达国家直接投资的宏观动因主要包括中国政府政策激励、发达国家投资环境激励、国内市场饱和压力、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压力;微观动因主要是寻求外部市场和战略资产[6]。联合国跨国公司委员会(现更名为联合国国际投资和跨国公司委员会)在其研究报告中将发展中国家(地区)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总结为四点,包括以市场为目标的对外直接投资、以出口为目标的对外直接投资、以资源为目标的对外直接投资和以技术为目标的对外直接投资[7]。而对于日本的投资环境分析,王茜与杜学静(2005)就中国对日本直接投资所面临的机遇与风险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企业对日本直接投资存在节省市场开发费用,提升技术水平和学习管理经验等机遇的同时,也面临诸如对日本社会不够了解,税制和法律制度繁琐等风险的挑战[8]。姜红祥(2009)对日本的投资政策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日本的工人工资水平高、中日商业习惯差异大、外资政策限制等因素是日本投资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同时,市场规模大、商业环境完善、技术创新能力强、中日文化相近等则是吸引中国企业对日本投资的有利因素[9]。逆向投资动机分析第一,市场动因。日本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截至2012年7月,日本的人口总数为12755万人,位居世界第9位,每平方千米人口为343人,超过500万人口的都道府县有8个,超过100万人口的城市有11个。同时,日本也是世界上人均收入水平较高的国家之一,2012年,日本的GDP为6.09万亿美元,人均收入4.78万美元,排在全球第17位。日本每年商品零售总额约为1.2万亿美元,许多中低档商品都依靠国外进口,特别是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医疗、健康、护理等领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需求,市场潜力巨大。第二,避开贸易壁垒。近些年随着保护贸易主义抬头,日本政府不断出台各种保护政策措施、设置各种非关税壁垒,大大阻碍了中国某些产业的商品正常进入日本市场。自1961年起日本开始实行关税配额制度并沿用至今,目前对奶酪、[5]朱惠茹,闻国健.我国企业对发达国家投资可行性分析及战略性建议[J].经济问题探索,2004,(6):28-30。[6]李金珊,张默含.中国对发达国家直接投资动因与障碍分析——以比利时为例[J].财贸经济,2011,(2):95-101。[7]联合国跨国公司委员会.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对投资国的影响(英文)[M].纽约:联合国出版,1992。[8]王茜,杜学静.对日投资:中国企业的机遇与风险[N].经济参考报,2005-9-30,第007版。[9]姜红祥.中国企业对日本直接投资研究[J].经济视角,2009(1):28-31。皮革、皮鞋、杂豆、魔芋等20类产品实行关税配额制度,每年发布政令制定配额的数量。日本还实施了大量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如2010年12月,日本实施打火机CR法案,导致中国对日本打火机出口量明显下降;此外,象纺织服装、电子、家电、机械等行业都要面对来自日本日益严格的技术标准。因此,对于那些通过大量向日本出口以占据日本市场的中国企业来说,有必要考虑选择对日本进行直接投资,在其当地设厂生产,就地销售,既能绕开贸易壁垒的限制,稳定原有市场,还可以节省交易费用。第三,寻求技术合作,推动科技创新。从中国经济的发展现状来看,除了通过自主创新来提高技术水平外,对象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进行技术获取型的直接投资则是更重要、更有效的途径。特别是通过投资建立合资企业或相互持股,推动技术领域的共同开发,可以促进国内企业的技术升级,加快企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带动国内产业结构转型。如2002年1月,上海电气集团与港资晨兴集团联合出资900万美元,并购了日本秋山印刷机械公司,并改名为秋山国际。在此次跨国并购之后,秋山国际继承、消化和吸收了原公司的先进技术和技术创新能力,在Jprint、eXtreme和Bestech三大系列产品中都拥有国际领先的持续自主创新能力,并拥有大量的专利权、商标权和特许权等无形资产。同时,随着产业技术的进一步整合,并通过技术的扩散效应,将有力推动中国印刷机械制造业乃至其他相关产业的技术升级。第四,推动企业的全球战略。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全球范围内跨国公司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由跨国经营向全球经营的转变,即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的配置与优化,以获取全球化的最高利益为目标进行研究与开发、统筹生产和集中销售,建立起全球范围的价值链体系。日本作为全球发达国家的典型代表,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显然在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战略中成为了重要的区位目标。日本经济产业省2011年的《外资企业对日本直接投资意识调查报告》中,就外国企业对日本直接投资意识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很多企业认为日本产品和服务的潜在客户量大;新产品和服务的市场成长性高;产品和服务全球竞争力高;拥有必要的商务环境和优秀的合作企业;是最适合的进入亚洲的入口等等,这些表明日本是非常适合建立全球范围的营销服务中心和研发中心的区位。因此,中国通过对日本直接投资建立全球产业链体系对中国参与全球竞争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在日本直接投资的优势分析首先,在近30多年的发展中,中国一批市场主导型企业不断地发展壮大,在其发展中很早就开始学习发达国家企业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方法,将市场竞争机制植入企业之中,在竞争中企业得到发展并日渐成熟,拥有了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掌握了高效的经营管理方法和建立了稳定的市场销售渠道,这些创新性的企业资产是它们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优势。例如中国海尔集团在组织保障、产学研合作、人才机制、研发基础设施等方面都进行了较大创新,形成了以国家级技术中心和中央研究院为核心,以数字化家电国家重点实验室、数字家庭网络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家电模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东京、首尔等海外研发中心为支撑,以产学研合为特色的整合国内外一流创新资源的开放式高水平的自主研发平台。2002年,海尔集团和日本的三洋电器公司结成战略联盟,展开全面业务合作,进入日本市场;2005年,海尔依靠自身的创新能力成功打开了日本市场;2007年,海尔收购了日本三洋公司设在大阪的冰箱研发部门,开始进入了独立控制日本市场开发和管理的新局面;2011年,海尔再次完成对三洋电器白色家电事业,包括在日本和东南亚的洗衣机、电冰箱关联企业的收购。海尔在日本取得的成功正是其技术创新能力、高效的经营管理方法等创新性资产所发挥的作用。其次,中国目前是在日本外籍人数最多的国家,在日本的华侨华人总数近百万,其中,截至2011年年末,在日本登记的中国人数达69.3万人。在日本的华侨华人在长期的经营、工作、学习中已经渗入到日本的各个层面,比较早的华侨华人在日本主要从事餐饮、娱乐、商业、贸易和房地产等行业;而新的则大多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到日本的留学人员,他们学有所成之后,有的直接就职于日本的大学、科研院所之中,有的进入到日本各个行业的公司之中,也有的创立了自己的企业,总之,在日本的华侨华人活跃在日本的经济、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