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大曲与词大曲:兼有器乐演奏的大型歌舞曲1、汉魏相和大曲“艳─曲(解)─趋或乱”《陌上桑》《东门行》《白头吟》、《步出夏门行》、《广陵散》、《大胡笳鸣》、《小胡笳鸣》等2、六朝清商大曲弦——歌弦(送)——弦或契《明君》、《广陵散》、《激楚》、《春江花月夜》、《玉树后庭花》、《泛龙舟》、《斗百草》等3、唐代燕乐大曲散序─歌(遍),又称中序、排遍─破,又称“舞遍”《破阵乐》、《绿腰》、《凉州》、《伊州》、《玉树后庭花》等——法曲:《赤白桃李花》、《霓裳羽衣》、《倾杯乐》、《泛龙舟》等4、宋代燕乐大曲渐衰落,对于唐大曲的庞大结构并不全部采用,往往用其部分称为“摘遍”。(1)结构王灼《碧鸡漫志》:“凡大曲,有散序、靸、排遍(歌头)、攧、正攧、入破、虚催、实催、衮遍、歇拍、杀衮,始成一曲,谓之大遍。”•散序:散板、器乐、不歌不舞•靸:大曲开始一段的结束部分,附于散序之后•排遍(歌头):指大曲的歌唱部分。慢板,可加花(“缠声”),灵活多变•攧:“排遍”至“入破”之间的过渡段落之一,音乐从平缓至急促的剧烈变化•“入破”:舞蹈乐曲阶段。声繁拍急,“从头歌韵响铮琮,入破舞腰红乱旋。”•虚催、实催、衮遍:节拍急促•歇拍:节拍由快而渐慢【宋】曹勋《法曲·道情》散序·飞金走玉常奔驰。日上还西。自古待著长绳系。算尘心、谩劳役堪悲。盘古到此际。桑田变海,海复成陆高低。噫嘻。下土是凡质容仪。寿考能消,几日支持。念一世。真若朝荣暮落难期。幸有志、日传得神仙希夷。希夷。堪为千古人师。歌头遍第一、遍第二、遍第三、第四攧入破第一、入破第二、入破第三入破第四多景推移。便似风灯里。将尘寰喻,尘里白驹过隙。今世过却,来生何处觅。失时节。生死到来嗟何及。勤而行之。竞力待与、钟吕相期。三千行满,连环脱下已。驾青鸾素鹤朝太微。宋大曲与戏曲的关联1、已经转入咏叙故事、人物。如《盘洲集》•剑舞:有角色的扮演,接近表演•调笑转踏:罗敷等12转2、宋大曲与词的联系,间接开启南北曲套数的先声1、宋词具备大曲某一结构残留的词调《碧鸡漫志》:“凡大曲,就本宫调制引、序、慢、近、令,盖度曲者常态。”•引:宋大曲结构组成的第二部分,如[千秋岁引]、[婆罗门引]、[阳关引]、[柘枝引]、[望云崖引]、[石州引]•序:原指大曲的散序和中序。如[倾杯序]•慢:同“遍曲”对称,一只慢曲的长度等于数支遍曲。如[雨霖铃慢]、[采桑子慢]、[石州慢]•近:即“近拍”,谓近于入破,将起拍也。如[剑器近]、[倾杯近]•令:有部分出于大曲,如《甘州令》、《梁州令》、《婆罗门令》、《大圣乐令》、《六幺令》•摘遍:从大曲的歌曲部分摘取一遍或多遍,单独演唱。如《熙州摘编》、《甘州遍》、《哨遍》、《薄媚摘遍》、《泛清波摘遍》2、宋词词牌有很多与大曲同名的,应是大曲在宋词中的存留齐天乐、万年欢、大圣乐、清平乐、彩云归、满宫花、破阵乐、抛球乐、玉树后庭花、雨霖铃、安公子、舞春风、迎仙客、兰陵王、乌夜啼、苏幕遮等宋词和戏曲的联系刘熙载:“未有曲时,词便是曲”王世贞:“曲者,词之变”。•南曲(宋元南戏和明清传奇)直接脱胎于词如《烛影摇红》•北曲虽也源于词,却先由诸宫调把词归隶于各个宫调,然后就诸宫调的既成形式用于戏曲。宋元俳优与戏剧(宋杂剧)宋杂剧,即“杂戏”,包括唐代的参军戏、歌舞剧、杂技等含有故事内容的各种声乐伎艺综合演出的总称一、宋杂剧的体制北宋:“艳段”、“正杂剧”南宋:艳段、正杂剧(分两段)、杂扮(散段)——元杂剧的一本四折宋杂剧兴盛的社会条件1、勾栏瓦舍瓦舍:原指称“僧房”、“佛寺”,后成了戏场的代称。勾栏:瓦舍里又分成不同的区域,四周围上栅栏。——商业贸易和文化娱乐的集中地。演出包括:小唱、嘌唱、杂剧、傀儡、讲史、小说、散乐、小儿相扑、皮影戏、诸宫调、说诨话、说五代史、叫果子等。•金:“行院”2、专职杂剧演员的出现•宋杂剧的角色——五花爨弄末泥(主演兼领班)引戏(舞台调度兼装旦)副净(由参军演化而来)副末(由苍鹘演化,一捧一逗,专门插科打诨)装孤(官员)《水浒传》中的宋杂剧第八十二回“梁山泊分金大买市,宋公明全伙受招安”方当酒五巡,正是汤陈三献。教坊司凤鸾韶舞,礼乐司排长伶官。朝鬼门道,分明开说。头一个装外的黑漆幞头……第二个戏色的……第三个末色的……第四个净色的……第五个贴净的……这五人引领着六十四回队舞优人,百二十名散做乐工,搬演杂剧,装孤打撺。……吊百戏众口喧哗,纵谐语齐声喝采。妆扮的是太平年万国来朝,雍熙世八仙庆寿。搬演的是玄宗梦游广寒殿,狄青夜夺昆仑关。也有神仙道办,亦有孝子顺孙。观之者真可坚其心志,听之者足以养其性情。须臾间八个排长,族拥着四个金翠美人,歌舞双行,吹弹并举。歌的是:朝天子,贺圣朝。感皇恩,殿前欢,治世之音。舞的是:醉回回,活观音,柳青娘,鲍老儿,淳正之态。歌喉似新莺宛啭,舞腰如细柳牵风。当殿上鱼水同欢,君臣共乐。【南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绯绿社是专门的杂剧社团•元南戏《宦门子弟错立身》完颜寿、王金榜•金灭辽和北宋,北方形成金院本宋金杂剧的内容一、取材•小说如《驴精六麽》,出于《太平广记》中的《板桥三娘子》•宋词如《墙外道》,出于苏轼《蝶恋花》词:“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来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变文和说经等说唱艺术说话四家•“说话”是一种盛行于唐宋时期(公元7~13世纪)的民间技艺,发展到南宋,所叙说内容和表演风格丰富完善,流派纷纭•小说:讲说短篇故事,一次或数次讲完。取材于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当代现实社会生活——《莺莺传》•讲史:一般篇幅较长,以讲历史战争为主——刘项争雄、三国志•说经:主要讲说佛教经典和人物故事——《目连救母》•合生:大概以讲说当世故事为主,篇幅较短,一般一篇只讲说一个故事。二、宋金杂剧的美学追求风格的喜剧性;内容的讽喻性;效果的突出性。•“当十钱”•“三十六髻”宋杂剧的意义•是一种综合性表演,改变了以前表演的单一性,标志着古典戏曲的正式形成。是中国最早的戏曲形式•直接影响了金院本和元杂剧的创作与表演。宋杂剧——永嘉杂剧——南戏——传奇宋杂剧——金院本(加诸宫调)——元杂剧傀儡与影戏人以木偶为媒介,“以歌舞演故事”。或称傀儡子、“魁榻”、“窟碌”。1、【先秦】”偃师木人“的传说偃师谒见(周穆)王,王荐之,曰:“若与俱来者何人邪?”对曰:“臣之所造;能倡者。”穆王惊视之,趣步俯仰,信人也。巧夫!领其颐则歌合律,捧其手则舞应节,千变万化,惟意所适。王以为实人也……立剖碎倡者以示王,皆傅会革木胶漆白黑丹青之所为。王谛料之,内则肝胆心肺脾肾肠胃,外则筋骨支节皮毛齿发,皆假物也;而无不皆具者。合会复如初。见王试,废其心则口不能言;废其肝则目不能视;废其肾则足不能步。穆王始悦而叹曰:“人之巧,乃与造化同功乎!”韶贰车载之以归。——《列子·汤问》2、【汉】产生•陈平秘计:“傀儡子,自昔传云:起于汉祖在平城为冒顿所围,其城一面即冒顿妻阏氏,兵强于三面。垒中绝食。陈平访知阏氏妒忌,即造木偶人,运机关,舞于陴间。阏氏望见,谓是生人,虑下其城,冒顿必纳妓女,遂退军。史家但云陈平以秘计免,盖鄙其策下尔。后乐家翻为戏。”——《乐府杂录》•《旧唐书。音乐志》:“窟碌子,亦云魁儡子,作偶人以戏,善歌舞。本丧家乐,汉末始用之于嘉会。”•《风俗通》:“时京师宾婚嘉会,皆作《魁儡》,酒酣之后,续以挽歌”。3、【南北朝】形成•《乐府广题》:“北齐后主高纬雅好傀儡,谓之郭公,时人戏为郭公歌。”4、【唐】兴盛咏傀儡诗刻木牵线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须臾弄罢寂无事,还似人生一梦中。5、【宋】多元化(1)形式多元化•改进操作方法:杖头傀儡戏、悬丝傀儡戏、药发傀儡戏、布袋戏(掌中戏)、皮影戏、肉傀儡等•用精巧的机关操作:水傀儡《东京梦华录》:驾先幸池之临水殿锡宴群臣。……又有一小船,上结小彩楼,下有三小门,如傀儡棚,正对水中。乐船上参军色进致语,乐作,彩棚中门开,出小木偶人,小船子上有一白衣人垂钓,后有小童举掉划船,辽绕数回,作语,乐作,钓出活小鱼一枚,又作乐,小船入棚。继有木偶筑球舞旋之类,亦各念致语,唱和,乐作而已,谓之“水傀儡”。(2)内容多元化•敷演烟粉、灵怪、铁骑、公案、史书(历代君臣将相)故事6、【明清】“分得梨园半面”•由以歌舞或说唱表演为主发展到采用当时流行的地方戏的做派、唱腔,甚至是脚本,俨然一个按比例缩小的“地方戏曲”。•如粤西白字戏、潮州铁枝木偶戏、晋江布袋木偶戏、山西提线木偶戏、杖头木偶戏等。诸宫调与唱赚•鼓子词:以同一词调重复多遍并间以说白•“转踏”:以一诗一词交替演唱并与歌舞结合•“唱赚”:集合若干同一宫调的曲调为一套曲,是在北宋“缠令”、“缠达”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种说唱艺术。•“缠令”、“缠达”都是套曲形式的曲艺,前者是有引子和尾声的小型套曲,后者没有尾声,只在引子之后有两个曲牌交替演唱。•诸宫调篇幅更大,结构也更加宏传,可以表现更为复杂的内容。是由说唱、歌舞到戏曲的演化过程中的过渡形式。诸宫调概念:宋金元时期的说唱艺术。取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短套,首尾一韵;再用不同宫调的许多短套联成数万言的长篇,间杂说白,以说唱长篇故事。伴奏:琵琶、锣、鼓、板《单刀会》第一折:仙吕(点绛唇、混江龙等十曲)萧豪韵(僚弱闹刀绍……)第二折:正宫(端正好、滚绣球等十曲)尤侯韵(叟侯手袖友……第三折:中吕(粉蝶儿、醉春风等十二曲)江阳韵(荒项阳创江……)第四折:双调(新水令、驻马听等九曲)车遮韵(叠叶阙穴社……)诸宫调的发展历程•始于北宋。《碧鸡漫志》载熙宁元年间“泽州有孔三传者,首创诸宫调古传”。《刘知远诸宫调》(佚名;残篇)•约在宋金对峙期间已经成熟,并达到极高的水平。金中叶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今存宋金时期唯一完整的全本,代表了宋金时代说唱文学的最高水平•元代末年,逐渐趋向衰落《天宝遗事》(王伯成;残篇)《水浒传》第五十一回插翅虎枷打白秀英美髯公误失小衙内•李小二道:“都头出去了许多时,不知此处近日有个东京新来打踅的行院,色艺双绝,叫做白秀英。那妮子来参都头,却值公差出外不在。如今见在勾拦里,说唱诸般宫调。每日有那一般打散,或有戏舞,或有吹弹,或有歌唱,赚得那人山海价看。都头如何不去睃一睃?端的是好个粉头。”……院本下来,只见一个老儿里着磕脑儿头巾,穿着一领茶褐罗衫,系一条皂绦,拿把扇子上来,开呵道:“老汉是东京人氏,白玉乔的便是。如今年迈,只凭女儿秀英,歌舞吹弹,普天下伏侍看官。”锣击响处,那白秀英早上戏台,参拜四方。拈起锣棒,如撒豆般点动。拍下一声界方,念了四句七言诗,便说道:“今日秀英招牌上,明写着这场话本,是一段风流韫籍的格范,唤做‘豫章城双渐赶苏卿。’”说了开话又唱,唱了又说。合棚价众人喝采不绝。雷横坐在上面,看那妇人时,果然是色艺双绝。诸宫调对元杂剧的影响1、宫调•宋大曲从唐代28调减至18调•北曲诸宫调,共用了16种宫调•元杂剧:“北九宫”2、曲调北曲调名:516章,但元剧仅用262章,与诸宫调相同的仅30种3、套数组织如《粉蝶儿》衬字渐渐增多,规律比诸宫调严格•诸宫调第一曲用任何曲调都可以•元曲每一宫调有一定的曲调为首,如仙吕宫首章必为《点绛唇》等,与散曲的散套有关张养浩【双调新水令】《辞官》急流中勇退不争多,厌喧烦静中闲坐。利名场说著逆耳,烟霞疾做了沉疴。若不是天意相合,这清福怎能个。【川拨棹】每日家笑呵呵,陶渊明不似我。跳出天罗,占断烟波。竹坞松坡,到处婆娑。倒大来清闲快活,看时节醉了呵!【七弟兄】唱歌,弹歌,似风魔,把功名富贵都参破。有花有酒有行窝,无烦无恼无灾祸。【梅花酒】年纪又半百过,壮志消磨,暮景磋跎,鬓发浑皤。想人生能几何?叹日月似撺梭。自相度,图个甚?谩张罗,得磨驼,且磨驼。共邻叟两三个,无拘束即脾和。【收江南】向花前莫惜醉颜酡,古和今都是一南柯,紫罗襕未必胜渔蓑。休只管恋他,急回头好景亦无多。【离亭宴煞】高竿上本事从逻逻,委实的赛他不过。非是俺全身远害,免教人信口开喝。我把这势利绝,农桑不能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