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思考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章中国古代近代的国体演变名词解释1,领主封建制答:领主封建制是我国夏商周三代时期形成的国家组织。国家形成时,在政治上建立贵族君主制,为了有效统治广阔的疆域,以井田制和宗法制为基础,君主把王室子弟和其他贵族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辅以明确天子权力和诸侯义务的周礼约束,确立了天子与诸侯的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到春秋时,礼乐崩坏和井田制的瓦解,领主封建制开始想封建制发展,2,地主封建制答:是我国秦至清的国家组织形成,战国时,井田制瓦解,地主经济、小农经济琢步形成,诸侯争霸促使贵族君主制的瓦解,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开始形成,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全国,以咸阳为都城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王朝,标志着地主封建制的确立,地主封建制在经济上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小农经济为主体,政治上以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为主体。地主封建制经历了秦汉的发展,隋唐宋元的繁荣和明清的衰落三个阶段。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地主封建制走向衰落。3,半殖民半封建制答: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我国近代的国家组织。19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英签订《南京条约》,中国丧失大量主权,中国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后经历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诼步加深。到1900年,“庚子国难”后,签订《辛丑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中国完全确立,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废除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国体即国家的组织形式,国体是经济上占有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维护和实现统治阶级的共同利益而采取的何种国家组织形式,国家的本质是在于阶级统治。我国的国体演变经历了夏商周三代的领主封建制,秦至情的地主封建制,近代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和现代社会主义社会四种国体。5,政体即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是指一定的社会阶级采取何种形式去组织反对敌人保护同阶级利益的政权机关,我国的整体包括先秦的贵族集权制、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制度。第二章中国古代、近代国家政体名词解释1,朝聘答,是天子与诸侯、诸侯与诸侯之间的一种政治交往方式。一年称小聘,三年称大聘,五年为朝。西周的朝聘有严格的制度,“诸侯朝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职,二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朝聘是通过一套庄严而繁琐的礼节,用以区分尊卑上下,其主要目的是诸侯向王朝汇报工作,接受王朝的考核及指示。朝聘是体现王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诸侯不朝,王权的地位就会发生危机。春秋时礼崩乐坏,诸侯之间的交往也开始称为朝聘。2,皇权答,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王朝,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皇帝名位制来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在皇权专制制度下,皇帝的权力被宣称是无限的,在通常情况下,一切行政、军事、立法、司法、文教等大权以及官员勋贵的任免、赏罚、生杀予夺大权,都由皇帝掌握。皇帝通过批答奏章、臣僚奏事、审议复核的方式行驶权力。但皇权受到中央机构、封驳系统的约束和谏官的监督。3,外戚政治答,是君主专制制度下的一种变态政治形式。宗法社会的婚姻关系是将政治、经济、生殖结合为一体的行为,君主纳妃而加封后妃的家族,使大多数的家族在社会上拥有了一定的政治、经济地位。幼主在位,母后临朝,重用外戚或帝后有意援引外戚势力,借以牵制朝臣、宦官,或皇帝荒淫殆政,将朝政交给外戚,而形成外戚专权局面。以血缘和裙带关系构成的外戚集团,具有很大的狭隘性和排他性,把持朝政,加速了专制王朝的腐朽。4,嫡长子继承制答,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是嫡妻(正妻)所生的长子。按照“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原则,嫡长子继承制的确立,减少了在王位继承和家族财产等继承时所引发的子女之间争夺的问题,同时也使政治上“家天下”而又一人独尊的专制制度更加巩固。自西周确立后,便在其后约三千多年的时间内被尊为正统的定规。5,三公九卿答,秦汉时期国家组织的主要官员。三公是秦汉最高的行政长官,秦及两汉前期是丞相(百官之长)、太尉(掌军政)和御史大夫(掌监查),西汉晚期为丞相、大司马(掌军事)、大司空(掌监查),东汉为司马、司徒、司空(但此时三公名义上分部九卿,但均丧失原有职权),秦汉九卿承担国家主要行政职能,职名变化比较大,但组织职能相对稳定。到隋唐三公九卿职能被三省六部取代。6,内阁制答,明朝形成绝对君主专制条件下而出现的国家中枢组织,清早期沿袭,请中后期其职权被军机处所取代。朱元璋废宰相后,为解决皇帝专权又不能专政的矛盾,便仿宋制建三殿二阁,殿、阁设大学士,大学士作为皇帝秘书班子,因位于宫中,故称内阁。其最初职能是“传旨当笔”,明成祖时阁臣始“参与机务”,明仁宗时部分六部长官兼阁臣,明宣宗是内阁和阁臣有了行驶公文的职权,明代宗时阁臣开始指挥六部,明世宗时内阁已位列六部之上,成为国家权力中枢机构,明朝内阁制度形成。内阁形成首辅制在明英宗是,明世宗到明神宗内阁及首辅权力最盛。10,军机处答,军机处是清中后期的中央辅政机构。雍正继位不久,正值西北用兵,为紧急处理军务,雍正四年(1726年)在皇宫内隆宗门内设立军需房,选内阁中书谨密者入值缮写军需房后改军机房,再改为军机处。军机处设首席军机大臣一人,另有军机大臣、军机大臣上行走、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军机章京等若干人,不设书吏等具体办事人员,以保证办事的机密程度。军机处不设衙门,不颁发关防,不准以军机处的名义独立发文和直接指挥各级军政衙门。因此,军机处只是一个力求准确贯彻皇帝意图的御前机要处。至此,宰相奉命拟旨辅政制达到完善。3、宦官答:又称阉人、阉室、宦者、中官、内官、内侍、太监。宦官是在宫禁内院中服侍帝王和后妃生活的男人的统称。宦官制度可追溯到夏商,兴盛于唐明,亡于清末。宦官制度具有正统性,延续性,完备性,宦官制度对于专制君权的实施和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宦官制度的出现打破了权利结构的平衡,激化了统治集团的矛盾斗争,宦官专权局面的出现,更造成了朝政的腐败黑暗。11,王权的体现形式与霸主的权力体现形式有何区别?答,①,王权的体现形式包括有誓、诰、命、令的权力,但是霸主没有这些权力。②,诸侯对王有会盟、巡狩、朝聘的义务,但诸侯对霸主只有朝聘的义务。12,试述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特点?答,形成:①,君主独揽大权而君权至上②,以中央政权有力管理地方行政制度③,以君权强力统率的官僚制度特点:①,“官分文武,王之二术”君主通过设官职以控制官僚机构②,制定符节玺印制度,以便控制军队和官僚③,完善考核赏罚制度以约束和控制军队和官僚④,在统治手段上形成一整套“君临之术”理论⑤,贪欲与权欲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⑥,官僚制度和地方行政制度是维系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两大支柱⑦,集权制度的出现有其政治、经济和历史背景14,试述皇帝制度的特点?答,①,神权被皇权进一步利用,借用神的威灵,突出皇帝的至高无上的至尊地位,②,皇帝在全国范围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和“绝对”权力③,全体官僚都是皇帝的臣仆,庞大的官僚机构都是执行皇帝意旨的机构18,简述贵族辅政制的辅政机制及其特点?答,机制:①,五帝时代,辅政人员为“四岳”,四岳首领为部落首领②,夏代的辅政人员有“六卿”、“三正”、“四辅政”、“三老五更”等,③,商代的辅政人员为尹、保、臣、巫,商代后期出现“三公制”,西周继承和发展了“三公制”。特点:①君主世袭②,君权受到贵族的限制:来自贵族长老的制约;分封制导致对君主权力的分割。19,宰相开府辅政制的形成及其消亡过程?答,①,春秋时期,各国普遍设立总理全国军政事物的长官,出现了肥本国贵族担任此职的现象,贵族辅政制开始向宰相开府辅政制转变②,战国时期,以文武分职的官僚制度确立,以相、将分别作为文武职官之首。相、将招纳宾客开府施政,宰相开府辅政制初步形成。③,秦时,地主封建制确立,建立了以丞相为首的中央行政机构,标志宰相开府辅政制的确立,①,汉承秦制,但汉武帝对宰相开府制作了重大调整②,东汉是,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分别开府,三公只有宰相之名,无宰相之实,宰相开府制走向没落③,魏晋南北朝时期,宰相开府制虽然名义上存在,却总是随着政权所转移,实际上已不存在,而是变成宰相开府执政制。20,宰相奉命拟诏辅政制是如何出现和演变的?答,①,明初,明太祖废除丞相,开始设“内阁”学士、大学士辅政,成祖时,以殿阁大学士协助处理政务,内阁制初步形成。②,仁宗时,大力提升内阁大学士的地位,内阁制趋于定型。内阁制确立之后,大学士便奉命处理重要政务,掌握了票拟权。到英宗时,内阁首辅制形成,标志宰相奉命拟旨辅政制的确立。③,清入关后,恢复明代内阁制。雍正时,西北用兵,设立军需房,后改为军机处,皇帝选用亲信入军机处,军机大臣跪受笔录。至此,宰相奉命拟旨辅政制达到完善。第三章名词解释:3、政事堂答,是唐宋时期的中央权力中枢机构,唐代确立三省六部制后,为了协调三省的权力,规定三省长官对重大政务应共同议论于门下省的政事堂。政事堂开始设在门下省后改设在尚书省,唐开元年间改设在中书省,政事堂是国家最高决策机构,专设吏、户、枢机、兵、刑礼五房办事机构,政事堂的长官叫执笔,政事堂与枢密院合称”两府“,政事堂成为国家决策,行政最高机构,下设七房办公机构。4、枢密院答,是宋金元时期的全国最高军事机关,宋建立以后,为防止武将专权,设置枢密院处理全国军政事务,拥有调兵之权,无领兵之权,与政事堂合称”两府“,设有知院、同知、副枢等官。有文人担任,分管军事行政,武官任命,军需供用等事务。元代在中央凡是军政事务有关的寺、院、府,都要接受枢密院的调度安排,地方上的行枢密院和各地有关的军务的组织,也直接统属于枢密院。5、三司答,后唐(930年)始设三司(盐铁、户部、度支)使,总管国家财政。宋初沿旧制,三司总理财政,成为仅次于中书、枢密院的重要机构,号称计省,三司的长官三司使被称为计相,地位略低于参知政事。太平兴国八年(983),废三司使,分为盐铁、户部、度支三个机构,各置使分领。淳化四年(993)五月,又合并为三司,设三司使一员。咸平六年(1003)三司使下设盐铁、户部、度支三个副使分管三部,其下先后设有兵、胄、商税等20多个案,分理事务。元丰改制废三司,职事大多归尚书省的户部和工部,三司使改任户部尚书,受宰相领导。6、宣政院答,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关,由帝师兼领。忽必烈始置总制院,后改为宣政院,从此西藏地区正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的行政区域7、内阁答,明太祖时为加强中央集权,废丞相,罢中书省,设殿阁大学士以为皇帝顾问,明成祖时,阁臣开始参预机务,称为内阁。到明世宗时,内阁位列六部之上,成为国家权力中枢。内阁大学士虽无宰相之名,实有宰相之权。内阁清代沿置,曾一度成为清朝国家中枢机构,但因实权掌握在满洲贵族手中,内阁职权低落,参预重要政务的人多由皇帝指定,不一定是内阁成员。军机处成立后,实权集中到军机处,内阁徒有虚名,仅成为传达皇帝谕旨、公布文告的机关。但名义上仍为清代最高级之官署。8、司礼监答,司礼监是明朝内廷特有的建置,始于明初,宣宗时成为权力最大、人数最多的宦官组织,居内务府十二监之首,二十四司之一。司礼监由太监掌管,在明初并没有太大的权力,而且受到限制。然而,明中叶以后,皇帝多深居后宫,荒嬉享乐,不理国政,常常由司礼监秉笔太监代行“批红”大权,实际上是利用宦官势力牵制内阁,代表皇权监督和控制政府机构的施政活动,以确保皇权的利益不受损害和侵犯,并防止任何违背皇帝意图的行为出现。9、三司会审答,是明代在唐代三司推事基础上形成的。在审判重大、疑难案件时,由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三个中央司法机关会同审理,简称三司会审。凡遇有重大、疑难案件时均由三法司长官即刑部尚书、大理寺卿、左都御使会同审理,最后由皇帝裁决的制度。在三司会审时,初审由都察院和刑部会审;决审以大理寺为主,大理寺对审议结果有改判之权。10、军机处答,亦称“军机房”、“总理处”。是清朝中后期的中枢权力机关。始设于雍正七年(1729),最初是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称军需房,后更名为办理军机处,简称军机处。到乾隆时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