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数学家与数学教育冯祖荀1904年赴日本留学,中国现代数学第一人中国的大学中第一个数学系——北京大学数学系的创办人与系主任从严复,胡仁源,蔡元培到蒋梦麟,可谓“四朝元老”,坚守数学系姜立夫1910年,姜立夫第二期庚子赔款留美1919年获得了哈佛的数学博士学位,这是中国第二个“数学博士”(第一位数学博士是与他同期的胡明复1924年创办南开大学算学系,中国的大学中第二个数学系,人称“一人系”。1931年休假期间,到厦门大学讲课抗战时期西南联大任教,1944年任中国数学会会长21946年广州岭南大学创办数率系,任系主任1952年院系调整后,在中山大学执教终身门下多名士:江泽涵、申又枨、吴大任、陈省身、杨振宁等妻子:胡芷华(胡敦复、胡明复、胡刚复的小妹),儿子:姜伯驹(1988年获陈省身数学奖,1996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进步奖,2002年获华罗庚数学奖)1923年7月,负责审查数学名词,中国现代数学词汇体系确立胡敦复1907年9月—1909年6月在美国康乃尔大学留学,获理学学士学位1909年8月至1911年6月,他主持考选了仅有的三批直接留美学生,共180人其中有梅贻琦、竺可桢、胡刚复、胡明复、胡适、赵元任、姜立夫等中国著名科学家、教育家梅贻琦:清华人尊称为“永远的校长”赵元任:与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一起被称为清华“四大导师”1911年2月—1911年秋任清华学堂第一任教务长1911年11月—1912年12月任复旦公学教务长31912年3月—1928年10月与朋友筹建私立大学大同大学并任第一任校长1925年8月—1927年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1930年秋—1945年夏任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主任1935年7月当选为中国数学会董事会主席1941年秋—1945年夏任大同大学第三任校长他的弟、妹胡明复、胡刚复、胡范若、胡芷华等亲属,在国内外学成后到大同大学服务多年熊庆来1913年熊庆来赴比利时学习矿业,1914年8月整个比利时被德国攻陷1916年夏,熊庆来在法国格洛诺布大学考得了高等算学证书从1913年至1920年的7年间,熊庆来先后在法国的4所大学考得数学类、物理类5个学历证书,获得了法国理科硕士学位1920年10月末回国到云南参加创办东陆大学(今云南大学前身)1921年11月何鲁向东南大学校长推荐了熊庆来4在东南大学的五年间,熊庆来先后编写了《平面三角》、《解析函数》、《微分几何》、《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等十多种讲义培养人才:如严济慈、胡坤升、蒋士彰、余介石、赵忠尧、周雪欧、唐培经、周绍廉、陈传璋等1925年秋季熊庆来去国立西北大学担任数理化系系主任1926年秋,熊庆来应聘到北平参加创办清华大学算学系,曾远荣、赵访熊、林家翘都是班上的学生1927年的秋天,南京的东南大学改为第四中山大学,熊庆来为第四中山大学服务了一个学期从1928年起,熊庆来接替郑桐荪担任清华大学算学系的系主任1929年秋,熊庆来又聘请了工于代数的杨武之担任算学系教授,杨武之的大儿子杨振宁与熊家的秉明同岁1930年秋,又招收了一位研究生——多年之后成为国际数学大师的陈省身,陈省身任助教1931年的暑期,熊庆来与姜立夫、冯祖荀、何鲁、胡明复、江泽涵、陈建功、苏步青、段子燮等举行了中国第一次数学名词审定会1931年,爱才的熊庆来破格让清华算学系又进了一位连“助教”都不够格的人——仅有初中学历、连数学的许多基本课程也没有读过的华罗庚5一年多后华罗庚被破格改聘为助教,1934年,华罗庚已成为文化基金会研究员1934年6月,熊庆来40岁,巴黎大学正式授予熊庆来法国国家理科博士学位。论文中所定义的无穷级,被国际数学界称为“熊氏无穷级”,又称“熊氏定理”英才聚于一堂:在清华有庄圻泰、许宝骕、段学复、曾鼎和、徐贤修、柯召、施祥林、郑曾同、田方增、朱德祥、杨宗磐先生等苏步青1924年考入日本仙台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1927年3月毕业于日本东北帝国大学,入研究院(大学院)攻读博士学位1931年,获得东北帝国大学理学博士学位,是史上第3位取得日本帝国大学理学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和史上第2位取得日本帝国大学数学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1933年陈建功推荐其任浙江大学数学系主任1945年,11月15日正式接收台北帝国大学,罗宗洛任台大代理校长,陈建功任教务长,苏步青任理学院院长兼数学系主任,蔡邦华任农学院院长,1946年4月与陈建功、蔡邦华永远离开台湾61948年当选南京中央研究院第1届数理组院士,•1950年任浙江大学教务长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苏步青等一批数学系骨干力量调至复旦大学,•1953年任复旦大学教务长1956年任复旦大学副校长,1958年任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1968年毛主席保了一批教授,其中有复旦大学的周谷城、苏步青、谈家桢、刘大杰4位先生1978年3月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4月任复旦大学校长,1983年3月任复旦大学名誉校长陈建功1914年,陈建功考入日本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学习染色工艺,然其数学志趣不减,故同时又考进了一所夜校——东京物理学校1918年他两个学校都毕业后回国,任教于浙江甲种工业学校1920年,陈建功再度赴日求学考入日本仙台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1923年,陈建功在东北帝国大学毕业后,回国任教于浙江工业专门学校,次年应聘为国立武昌大学数学系教授1926年,陈建功第三次东渡,考入东北帝国大学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71929年,陈建功又应聘到浙江大学任数学系主任,1931年,在陈建功建议下校长请来了中国的第二位日本理学博士苏步青,密切合作积20余年,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形成了国际上广为称道的浙大学派1952年院系调整,浙江大学文、理学院并入复旦大学,陈建功、苏步青等教授都调至上海1958年,浙江新建杭州大学,陈建功担任副校长1964年12月巨著《三角级数论》上册出版,正当陈建功送出《三角级数论》下册手稿时,“文化大革命”开始了,身心受到严重摧残,1971年4月一代学者陈建功教授与世长辞华罗庚1925年,初中毕业后,家里拿不出学费再上学,故一生只有初中毕业文凭。此后,他用5年时间自学完了高中和大学低年级的全部数学课程。1929年冬,他不幸染上伤寒病,落下左腿终身残疾,走路要借助手杖1930年春,华罗庚在上海《科学》杂志上发表《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轰动数学界8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了解到华罗庚的自学经历和数学才华后,打破常规,让华罗庚进入清华大学图书馆担任馆员1931年,在清华大学数学系担任助理,1933年,被破格提升为助教,1934年9月,被提升为讲师1936年,华罗庚前往英国剑桥大学,至少有15篇文章是在剑桥的时期发表的1937年,他回到清华大学担任正教授,后来迁至昆明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直至1945年1939年到1941年,在昆明的一个吊脚楼上,写了20多篇论文,完成了第一部数学专著《堆垒素数论》1948年,被美国伊利诺依大学聘为正教授至1950年1950年春,携夫人、孩子从美国经香港抵达北京,回到了清华园,担任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7年,经华罗庚的推荐,陈景润被调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任实习研究员,从事数论方面的研究1969年,推出《优选学》一书,并将手稿作为国庆20周年的献礼送给了国务院1970年4月,国务院根据周总理的指示,邀请了七个工业部的负责人听华罗庚讲优选法、统筹法91979年5月,到西欧作了七个月的访问,把自己的数学研究成果介绍给国际同行1984年4月,在华盛顿出席了美国科学院授予他外籍院士的仪式,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1985年6月12日下午,在东京大学数理学部讲演厅向日本数学界作主题为《理论数学及其应用》的演讲,由于突发急性心肌梗塞潘承洞1952年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56年毕业,工作半年后考取北大数力系著名数学家闵嗣鹤教授的研究生1961年毕业分配至山东大学数学系任教,历任助教、讲师、教授,数学系主任,数学研究所所长,山东大学副校长,1986年11月起任校长与当代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王元、陈景润一起被国际数学界称之为中国数论派的代表他的两个研究生于秀源和展涛,都是博士生导师、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其中于秀源曾任杭州师范学院的副院长等、,展涛曾任山大、吉林大学校长他的另外几个学生,如郑志勇获得了国家杰出人才奖励基金,王炜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跨世纪人才10基金,刘建亚任山东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副院长,教育部跨世纪人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连续两年招收王小云、李大兴为博士研究生,研究的主攻方向改为数论在密码学中的应用学生王小云中国密码学家,35岁正式成为教授,十年破译了五部顶级密码的女天才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