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复习材料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中国文学史》复习资料第一编先秦文学绪论1、文学史的概念一般认为林传甲在京师大学堂编写的讲义《中国文学史》为滥觞之作。中国文学史的分期(三古、七段):上古期:先秦两汉(公元3世纪以前)文学发展的孕育期第一段:先秦第二段:秦汉中古期:魏晋至明中叶(公元3世纪至16世纪)文学发展的成熟期第三段:魏晋至唐中叶(天宝末)第四段:唐中叶至南宋末第五段:元初至明中叶(正德末)近古期:明中叶至“五四”运动(公元16世纪至20世纪初期)文学的转型变化期第六段: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1840)第七段: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1919)第一章上古神话(神话、远古歌谣)1、上古歌谣的内容(1)再现劳动过程的:《吴越春秋》中《弹歌》(2)征服自然愿望的:《礼记·郊特牲》中《蜡辞》(3)反映上古婚姻制度的:《周易》中《屯·六二》(4)思恋之歌:《吕氏春秋·音初篇》中《候人歌》2、上古歌谣的艺术特点:原始歌谣大都采用二言形式——劳动节奏短促、鲜明。3、上古神话: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大禹治水出自《山海经》)、战争神话、发明创造神话(后羿射日)、英雄神话(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出自《山海经》)、感生神话4、神话的保存:《淮南子》、《山海经》、《风俗通》等书中。《山海经》: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约成书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之间,应是由不同时代的巫觋(xi)、方士根据当时流传的材料编选而成,全书共分山经五卷、海外经四卷、海内经五卷、大荒经四卷,内容极其驳杂,除神话传说、宗教祭仪外,还包括我国古代地理、历史、民族、生物、矿产、医药等方面的资料。5、上古神话的思维特征(1)以己观物、以己感物的神话思维特征(2)神话思维是一种具体、形象的思维(3)神话思维伴随着浓烈的情感体验6、上古神话的演化(1)中国上古神话大部分散失,其中一部分过早地历史化了。(2)道教形成后,神话又被改编为仙话,宣扬长生不老的观念与信仰。第二章《诗经》1、《诗经》的概说:《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有305篇,另有6篇笙诗,有目无辞。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500多年间的作品。最后编定成书,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产生的地域,约相当于黄河、长江、汉水、渭水流域的广大2地区。2、《诗经》的编集:(1)采诗说:周代朝廷采诗、献诗以制作礼乐。这种采诗制度的目的是观风察政。(2)献诗说:周代公卿列士献诗、陈诗,以颂美或讽谏。公卿列士所献之诗,既有自己的创作,也有采集来的作品。(3)删诗说:孔子把符合礼义的留下,重复的、不合礼义的删除3、分类:《诗经》按风、雅、颂分为三类(1)国风:各地区的乐调,乡土之音。十五国风160篇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十五国风即这些地区的地方土乐。(2)雅:是符合朝廷礼仪规范的乐曲的名称,朝廷之音,分为大雅(31篇是西周的作品,大部分作于西周初期)和小雅(74篇,大部分是西周晚期的作品)。大雅的作者,主要是上层贵族;小雅的作者,既有上层贵族,也有下层贵族和地位低微者。(3)颂:包括周颂、鲁颂、商颂。宗庙之音。颂是宗庙祭祀之乐,许多都是舞曲,音乐可能比较舒缓。周颂31篇,是西周初期的诗。周颂不同于其他诗的体例,不是由数章构成,每篇只有一章。鲁颂4篇,产生于春秋中叶鲁僖公时,都是颂美鲁僖公之作。商颂5篇,大约是殷商中后期的作品。写歌舞娱神和对祖先的赞颂,商部族的历史传说和神话。4、四家诗:齐、鲁、韩、毛四家诗,齐之辕固生,亡于三国;鲁之申培,亡于西晋;燕之韩婴,亡于北宋,三家诗兴盛一时。鲁之毛亨、赵之毛苌的古文“毛诗”,流传至今。5、内容(1)祭祖颂歌:周族史诗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五篇作品,赞颂了后稷、公刘、太王、王季、文王、武王的业绩,反映了西周开国的历史。艺术特色:a、把神人化;b、赋的铺叙手法;c、富有动态美、色彩美(2)农事诗:《丰年》、《豳风·七月》;艺术特色:a、赋得铺叙手法;b、对比手法;c、四言为主,兼用杂言句式;d、以节令结构通贯全篇。(3)宴飨诗:《小雅·鹿鸣》(4)怨刺诗:《魏风·伐檀》(5)战争徭役诗:《诗经·小雅·采薇》《王风·君子于役》《卫风·伯兮》(6)爱情诗《郑风·野有蔓草》《郑风·出其东门》《邶风·静女》《郑风·子衿》《郑风·将仲子兮》《卫风·氓》6、艺术特点(简答、论述)(1)《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的开端。《诗经》关注现实,抒发现实生活触发的真情实感,这种创作态度,使其具有强烈深厚的艺术魅力。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一座里程碑。《诗经》的现实精神在国风和“二雅”中表现尤为突出。《魏风·伐檀》《王风·君子于役》(2)赋比兴手法(“赋”就是铺陈直叙,“比”就是打比方,“兴”是触物兴词。)A、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赋能够很好地叙述事物,抒写感情。《七月》《氓》B、“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诗经》中比的运用也很广泛。《豳风·鸱鸮》、《魏风·硕鼠》《卫风·硕人》C、“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诗经》中很多的兴句,与下文有着委婉隐约的内在联系。或烘托渲染环境气氛,或比附象征中心题旨。如《周南·桃夭》《诗经》中赋、比、兴手法运用得最为圆熟的作品,已达到了情景交融、物我相谐的艺术境界。如《秦风·蒹葭》诗之六义: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风、雅、颂是属于《诗经》的文体分类,风即是《国风》,包括十五国风;雅包括大雅、小雅;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赋比兴是诗的艺术手法。3(3)《诗经》的语言特色A、《诗经》以四言句式为主,四句独立成章,其间杂有二言至八言不等。二节拍的四言句带有很强的节奏感。B、重章叠句和双声叠韵读来又显得回环往复,节奏舒卷徐缓。第三章《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1、《尚书》是散文形成的标志《尚书》原只称《书》,就是上古之书,“尚”是上古的意思,“书”是史书的意思。据东汉王充《论衡·正说篇》说是上古帝王之书的意思,儒家尊它为经典,故又称为《书经》。全书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主要内容是记录帝王或执政大臣的誓辞、讲话、公告等,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是记言体的历史散文特点:周诰殷盘,佶屈聱牙。记言散文已经发展到具有一定文学性的历史散文了2、《春秋》(1)《春秋》属于早期记事体的历史散文,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大事纲要。记事体散文。(2)记事特点:《春秋》记事具有明确的时间观念和自觉的记事意识,但记事都很简略。(3)“春秋笔法”:文章从表面上看,似乎的纯客观的记录,不流露作者的思想倾向,实际上是有褒有贬的。古代学者认为孔子修《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史记·孔子世家》),“以一字为褒贬”(杜预《左传序》),含有“微言大义”(《汉书·艺文志》),因此称文笔曲折而含意深奥的文字为“春秋笔法”。(4)春秋三传:指阐释《春秋》的三部书,即左丘明的《春秋左氏传》、谷梁赤的《春秋谷梁传》和公羊高的《春秋公羊传》。3、左传(1)《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是配合《春秋》的编年史,记事至鲁哀公二十七年,比《春秋》多十三年。《春秋》仅仅是最简括的历史大事记,《左传》则详载其本末及有关佚闻琐事。《左传》的作者是左丘明。(2)《左传》的民本思想:A、郑子产提出“天道远,人道迩”的观点。B、注重民心向背,这正是民本思想的突出表现。(3)《左传》的文学成就A、长于叙事,作为先秦散文的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a、叙事详密完整,故事性;b、善于描写复杂的战争,明确交代战争的原因、经过和结果。c、《左传》叙事长于将史实和神话传说和历史传闻相结合,使历史故事化。d、《左传》叙事中有很多关于卜筮和灾祥的记录。B、《左传》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历史人物形象《左传》记录的历史人物,大约有一千四百多个。其中有天子、诸侯、卿士、大夫,有将相、武士、学者、说客、祝史、良医、商贾、娼优,也有宰竖、役人、盗贼、侠勇等。这些人物中有详细的事迹、或较为鲜明者,约占三分之一。(晋公子重耳之亡、骊姬之乱)C、《左传》的语言特色:a、行人辞令之美,文典而美,语博而奥。b、《左传》赋诗c、叙述语言简练含蓄其文典而美,其语博而奥。4、《国语》:《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的历史著作,它记载了西周末年至战国初期五百多年间八个国家的一些历史片断。又称为“《春秋》外传”。5、《战国策》:国别体史书,12国策,共计33篇。《战国策》是西汉末刘向根据当时搜集到的史料重新编辑整理的。(1)《战国策》的思想:突出反映了纵横家的思想和人生观。A、在政治上,他们崇尚计谋策略。4B、在人生观上,公开宣扬追求“势位富贵”,追逐名利(2)《战国策》的文学成就A、塑造了一系列“士”的形象:纵横之士如苏秦、张仪,勇毅之士如聂政、荆轲,高节之士如鲁仲连等。《冯谖客孟尝君》B、辩丽横肆,铺张扬厉,气势纵横。C、常常引用寓言故事,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鹬蚌相争、南辕北辙、三人成虎、土偶与桃梗、群狗争骨等,都能够形象地说明一个道理。第四章《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1、引言说理散文又称“诸子散文”:儒家:《论语》、《孟子》、《荀子》;道家:《老子》、《庄子》;法家:《韩非子》;墨家:《墨子》2、孔子和《论语》(1)孔子,字仲尼(2)《论语》在汉代有三种不同的传本,即《古论语》、《齐论语》、《鲁论语》。(3)四书:南宋以后,合《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二篇和《孟子》,号为《四书》。(4)孔子的思想A、孔子的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B、孔子的哲学思想的核心是“中庸之道”。过犹不及(5)《论语》的文学价值言近旨远,词约义丰。A、口头语言为主;B、人物个性的描绘3、《孟子》(1)孟子,名轲,字子舆(2)孟子的哲学思想:A、性善论;B、“仁政”(3)《孟子》的艺术成就A、长于辩论B、善用比喻和寓言《孟子·离娄下》奕秋诲奕C、气势浩然浩然之气能增强文章的气势,使文气磅礴有力。D、语言明白晓畅,平实浅近,同时又精练准确。4、《老子》(1)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老子被誉为“五千精妙”(2)老子的智慧:自然无为、崇俭节欲(3)老子的思想A、哲学思想:“道”a、世界万物的本源是“道”;b、道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c、老子哲学的精髓是他朴素的辩证法思想。B、老子的政治思想“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和“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5、《庄子》(1)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2)庄子的思想:庄子思想学说的核心是“道”,庄子的认识论从相对主义走向虚无主义。A、在政治哲学上,发展了老子“绝圣弃智”、“使民无知无欲”、“小国寡民”的主张。B、庄子的人生哲学是追求绝对的精神自由和对社会现实的彻底超脱(3)艺术成就A、寓言为主的创作方法:a、揭露社会黑暗的《庄子·列御寇》;b|、对理想盛世、理想人物的礼赞《庄子·逍遥游》c、阐发庄子处世哲学(庖丁解牛、佝偻承蜩、朱泙漫学屠龙)B、意出尘外、怪生笔端的想象和虚构,显现出恢恑憰怪的特点。庄子鼓盆而歌5C、语言汪洋恣肆,跌宕跳跃6、《荀子》和《韩非子》的议论文(1)荀子,名况(2)荀子的思想:理论基础是“性恶论”A、荀子在政治理论上主张以“礼治”为主,兼用“法治”。B、在社会观上,荀子意识到“社会性”是人和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3)艺术特色A、论证严谨详密B、善用譬喻,《劝学篇》(4)韩非,是先秦法家的集大成者。(5)韩非子的思想:在政治思想方面,他建立了以“法”治为中心的法,术、势三者相结合的封建君主专制的政治理论。(6)《韩非子》的艺术特色A、犀利峭刻的议论B、根植现实的寓言:远水不救近火、老马识途、守株待兔、画鬼最易第五章屈原与楚辞(1)屈原者,名平;作品:据东汉王逸《楚辞章句》记载,屈原作品的篇目为:《离骚》1篇,《九歌》11篇,《天问》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和《渔父》各1篇,共25篇。(2)“楚辞”的含义楚辞一般包括诗体名和书名两种意义:A、前者指诗歌的文学体制而言,是指战国后期以楚国屈原为代表的诗人创作的一种带有楚国地方特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