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_课堂笔记_详细版a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现代文学史主题:启蒙(献给中国原生文明的光荣与梦想)与救亡:“苦难史”(认知(自我)——反思)为什么文化纯度:起止年代:1917——1949,新的语言、新的文学形式来表达现代人的思想情感和社会人生的体验。分期:一,“人的觉醒”的时代(1917——1927):个性解放,思想觉醒,高扬人的旗帜,表现个人自我的苦闷,面向西方。二,“文学自觉”的时代(1927——1937):新文学走向成熟,开拓各自的创作领域(世界)群体三,“民族觉醒”的时代(1937——1949):民族的代言人,为抗战而歌(艾青),为百姓而写(赵树理)第一个十年的文学必读作品:鲁迅:《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野草》《坟》《热风》郭沫若:《女神》《屈原》郁达夫:《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许地山:《缀网劳蛛》《春桃》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废名:《竹林的故事》《桃园》冰心乡土派小说徐志摩闻一多冯至文学运动与社团:一,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运动1、阵地:《新青年》(1915年《青年杂志》上海——1917年,北京):陈独秀、李大钊、易白沙、吴虞、胡适、刘半农、沈尹默、钱玄同、鲁迅、周作人。口号:民主和科学(德先生Democracy和赛先生Science)北京大学:蔡元培2、目标:反封建专制文化,特别是封建伦理纲常。广泛引进和吸收运用西方文化:人道主义/进化论(竞争)/社会主义思想3、文学革命:1917年目标: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理论: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改良文学应从“八事”入手,即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语俗字。同时,正面主张书面语与口头语相接近,要求以白话文学为“正宗”。)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怎么活怎么写、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周作人《人的文学》(“从动物进化的人类:兽性和神性,和起来便只是人性。”)、《平民的文学》“普遍与否,真挚与否”“双簧戏”:钱玄同(王敬轩)——刘半农,扩大文学革命的影响与复古派的三次论争(文化制衡作用):林纾(“引车卖浆之徒所操之语”)/学衡派(1922年1月,胡先骕、梅光迪、吴宓创办《学衡》月刊,“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甲寅派(1925年,章士钊复刊《甲寅》,否定文化有新旧优劣之别。)成就:白话文的推广/外国思潮的涌入(易卜生),社团的蜂起/理论建树/作品(鲁迅、郭沫若问题小说白话小诗)五四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1、五四新文化运动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而文学革命作为这一运动的组成部分,以激进的态度否定了以封建思想为其主导的传统文化体系,宣扬了个性解放、人性自觉、自由平等等新思想(武器)、新观念,为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展开发挥了巨大作用。2、在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过程中,它为白话最终成为中国现代民族语言奠定了基础。3、打破中国文学孤立封闭的格局,建立了与世界文学的密切关系。“五四”文学革命的局限1、缺乏对具体事物进行具体分析、具体对待的历史主义态度;2、初期存在着偏激情绪及简单化倾向;3、范围限于小资产阶级的圈子内,未能广泛普及到工农大众中。4、1919年“五四”学生爱国运动。二,社团:1、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发起人: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许地山、叶绍钧等12人。以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经沈雁冰革新的《小说月报》(1910年创刊——1921年12卷1号——1931年22卷12号,132期。)为会刊。宗旨:“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宣言声称:“将文艺当作高兴时的游戏或失意时的消遣的时候,现在已经过去了。我们相信文学是一种工作,而且又是于人生很切要的一种工作;治文学的人也当以这事为他终身的事业,正同劳农一样。”肯定文学是“人生的镜子”,比较重视写实主义的创造方法。“为人生”的文学社团。2、创造社:1921年7月在日本东京成立,发起人: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张资平、田汉等。出版刊物《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洪水》、《创造月刊》。标举“为自我而艺术”,宗旨:“本着内心的要求和时代的使命”而创作。崇尚个性,表现自我富于强烈的反抗色彩的浪漫主义社团。以1925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后期开始提倡“表同情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3、新月社:1923年成立于北京,围绕《现代评论》周刊(1924年12月——1928年12月)、徐志摩接编后的《晨报》副刊和《新月》月刊(1928年3月——1933年6月)而形成的一个知识分子派别,成员多是从欧美留学回国的具有自由主义思想和改良主义思想的留学生。主要成员:胡适、徐志摩、闻一多、陈源、朱湘、林徽音、凌叔华等。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主要成就在诗歌领域,提倡“新格律诗”。“三美”4、语丝社:1924年11月《语丝》周刊(1924年11月——1930年3月)创刊而得名。主要成员:鲁迅、周作人、林语堂、孙伏园等。该刊主要发表“任意而谈,无所顾忌,要催生新的产生,对于有害于新的旧物,则竭力加以排击”杂文和小品文,被称为“语丝体”,在指摘社会弊端和抨击旧文化方面,做出了自己特殊的贡献,对后来的散文创作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鲁迅一,生平:(1881——1936)中国最孤寂最忧患最清醒的灵魂1881——1898浙江绍兴1898——1902江苏南京,《天演论》1902——1909日本,《自题小像》: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1906年:“幻灯事件”,弃医从文。1912——1918北京绍兴县馆“补树书屋”“铁屋子”——“反抗绝望”1918——1926创作高峰1923兄弟失和1925年结识许广平1927上海1930年参加左联1936年10月19日在上海去世。二,小说:精神界战士——传统、文化、每一个人、我(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呐喊》:《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风波》《故乡》(农民:承受力——文化的惰性,变革之难)《阿Q正传》《端午节》《白光》《兔和猫》《鸭的喜剧》《社戏》《彷徨》:《祝福》《在酒楼上》《幸福的家庭》《肥皂》《长明灯》《示众》《高老夫子》《孤独者》《伤逝》《弟兄》《离婚》《狂人日记》:一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关注自然是回归自我的体现,人被异化后的精神回归)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与环境文化的分离)我怕得有理。三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暂时做稳了奴隶的人,为奴隶而不得的人。”!(对历史的形象化总结)十二(忏悔)不能想了。四千年来时时吃人的地方,今天才明白,我也在其中混了多年;大哥正管着家务,妹子恰恰死了,他未必不和在饭菜里,暗暗给我们吃。我未必无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几片肉,现在也轮到我自己,……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难见真的人!(原罪意识)《孤独者》立刻又变成长嚎,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内容:“表现的深切”对封建礼教和制度的彻底揭露和批判:“吃人”《狂人日记》《祝福》《长明灯》对辛亥革命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对于国民性的思考。《药》《风波》《阿Q正传》社会变动,文化转型时期人的精神困境和出路问题。形象系列:农民形象《阿Q正传》《风波》《故乡》阿Q形象(生计、恋爱、革命、死亡):鲁迅自己说,他之所以要写《阿Q正传》,是因为要“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阿Q成为“反省国民性弱点”的一面镜子。精神胜利法:尽管阿Q处于未庄社会的最底层,在与赵太爷、假洋鬼子,以至王胡、小D的冲突中,他都是永远的失败者,但他却对自己的失败命运与奴隶地位采取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辩护与粉饰态度。或者“闭眼睛”,根本不承认自己落后与被奴役,沉醉于没有根据的自尊之中:“我们先前——比你阔多啦!你算什么东西!”或者“忘却”:刚刚挨了假洋鬼子的哭丧棒,啪啪响了之后,就忘记一切而且“有些高兴了”。或者向更弱者(小尼姑之类)泄愤,在转嫁屈辱中得到满足。或者自轻自贱,甘居落后与被奴役:“我是虫豸——还不放么?”在这些都失灵以后,就自欺欺人,在自我幻觉中变现实真实的失败为精神上的虚幻的胜利:说一声“老子打儿子”就“心满意足的得胜了”,甚至用力在自己脸上连打两个嘴巴,“仿佛是自己打了别个一般”,也就心平气和,天下太平。人们发现,阿Q的这种“精神胜利法”是中华民族觉醒与振兴的最严重的思想阻力之一,鲁迅的《阿Q正传》正是对我们民族的自我批判。知识分子形象:在变革的时期,对几代知识分子命运和道路的探索。《白光》(陈士成)《孔已己》/《高老夫子》《肥皂》(四铭)/《狂人日记》《伤逝》(涓生)《在酒楼上》(吕维甫)《孤独者》(魏连殳)女性形象:《祝福》《明天》(单四嫂子)《离婚》(爱姑)《伤逝》子君艺术:(格式的特别)在表现上,有时多用白描(表达的含蓄、节制,以及简约、凝炼的语言风格。他这样概括自己的经验:“我力避行文的唠叨,只要能够将意思传给别人了,就宁肯什么陪衬也没有,中国旧戏上,没有背景,新年卖给小孩看的花纸上,只有主要的几个人(但现在的花纸却多有背景了),我深信对我的目的,这方法是适宜的”“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如《肥皂》,如《高老夫子》;有时侧重抒情,如《故乡》、《社戏》、《伤逝》;有时则是白描和抒情的有机的结合,如《祝福》、《在酒楼上》、《孤独者》等等。象征手法:《药》《长明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时代环境,个人的生存环境;善于通过高度的概括,杂取种种,合成一个”,从平凡的生活里提炼出不平凡的主题(小人物),以达到“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目的。《故事新编》:《故事新编》出版于一九三六年一月,全书收故事八则,如《自选集·自序》所说,都是“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至于把现代生活细节大胆地引入历史故事,突出其针砭流俗的意义,更是鲁迅式的战士性格的体现。:对话,对现实的批判。第一篇《补天》根据女娲“抟黄土作人”和“炼五色石补天”的神话,描写了这位传说中的人类母亲淳朴浑厚的形象。“女娲的两腿之间”出现了“一个古衣冠的小丈夫”,渺小而又滑稽,作品的主题到这里有所扩大,产生了联系现实斗争的反封建的意义。《奔月》写神话里后羿和嫦娥的传说。善射的羿射下过九个太阳,射死过封豕长蛇,一切大动物和小动物,最后“射得遍地精光”,只好在“无物之阵”)中奔驰,天天和嫦娥一起吃乌鸦炸酱面。嫦娥熬不过这样的生活,终于吞下金丹,独自向天上飞升。而昔日的弟子逢蒙又在这个时候出现,欺世盗名,利用向师傅“偷去的拳头”施放冷箭,想置羿于死地。鲁迅安排一个典型的环境,勾画羿的正直的性格,写出了一个勇士的孤独的心境。《铸剑》发表时原名《眉间尺》,取干将铸剑、其子报仇的故事。作品歌颂了羿和黑色人的战斗的性格。:精神界战士:文化的复仇《理水》:禹不仅具有劳动农民的外貌:“黑脸黄须,腿弯微曲”,一个粗手粗脚的大汉;还概括了中国农民优秀的品质:勤劳,刻苦,朴素,从沉默中显出坚韧和力量。作品运用各种场面——文化山上学者烦琐无聊的议论,水利局里大员声势煊赫的考察,通过周围那些卑微的灵魂和庸俗的言行,反衬出禹的高大,从而塑造了这个来自人民(看客)的英雄。《非攻》:墨子是一个躬自操劳的古代知识分子。和儒家相反,他是庶民阶层利益的代表者,主张身体力行,提倡自我牺牲的精神。他的学说以非攻、兼爱、尚侠、好义为主。作品写他衣衫褴褛,胼手胝足,然而却又勇敢,机智,充满着忘我的精神。当楚国筹划进攻宋国,他一面昼夜兼程去劝阻楚王,一面又吩咐管黔敖作好战斗准备:“不要只望着口舌的成功。”禹和墨子正是被当作“中国的脊梁”来

1 / 4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