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对城镇居民储蓄的影响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对城镇居民储蓄的影响(本文荣获中国社会保障论坛首届年会征文评选二等奖)文/张翠珍1导言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养老保险的重构是最早变革的领域,也是中国社会保障最核心的内容之一。现在,一个由职工、企业和国家三方共同担负的社会基本养老制度已大体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越来越多的退休人员从中受益。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2005年,全国共有4367万人享受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占退休人员总数的88%。[i]改革养老制度以妥善解决退休人员的经济来源是中国政府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正确举措。同时,我们也必须意识到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是一切社会发展项目的基础,而充足的资本则是经济增长的前提。众所周知,资本来源于储蓄。事实上,中国近年来持续的高速经济增长也受益于居民的高储蓄。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5年年末,中国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147054亿元,相当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80%。[ii]其中,绝大部分储蓄来源于城镇居民。以2003年为例,当年年末城镇居民储蓄余额占全国储蓄余额总数的82%。[iii]储蓄目的多种多样,如子女教育、养老、住房等。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多年来对城镇储蓄意向的调查,养老一直是中国城镇居民储蓄的主要原因之一。作为一种强制性的制度安排,社会养老保险为老年的经济生活提供了确定的保障。再者,近年来,中国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如降低银行存款利率、开征利息税等,力图增加居民的消费以拉动经济增长。那么,社会养老保险的推行是否减少了中国城镇居民的储蓄呢?以费尔德斯坦(Feldstein,1974)的文章为主要标志,社会保障对私人储蓄的影响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社会保障具有双重作用,可能增加储蓄,也可能减少储蓄,其最终的影响取决于两种作用的对比。然而,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证研究,对此问题至今尚无一致的结论。就中国而言,学者多集中于对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及其改革的政策研究,有许多优秀的成果面世,但对社会保障的经济影响的定量研究却是屈指可数,具体到社会保障对居民储蓄影响的实证分析更是凤毛麟角。例如,柏杰(2000)利用世代交叠模型考察了不同情况下养老保险制度安排对经济增长和帕累托有效性的影响,认为养老金投资对经济增长有负作用。田存志和杨志刚(2006)提出了一个内生增长模型,证明了在一定条件下养老金投资对经济增长有正向影响。有鉴于此,本文以费尔德斯坦(Feldstein,1974;1996)的研究为出发点,建立了一个包括可支配收入、家庭财富、未来养老保险给付的现值、失业率和对外开放度在内的消费决定模型。作者利用第五次人口普查的资料对2000-2004年的各省分年龄、分性别的就业人口进行预测,进而引入分省工资水平、工资增长率、养老金的工资替代率和折现率,估计出各省养老金的给付现值。在此基础上,利用面板数据(paneldata)进行回归分析,以考察社会养老保险对我国城镇居民储蓄的影响。我们试图通过此项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贡献:第一,丰富社会保障对私人储蓄影响的个案研究。现有的文献大多是以发达国家为个案,有关发展中国家的研究很少。第二,深化对社会养老基金制的研究。中国的社会养老保险是现收现付和完全积累相混合的制度,而以往研究的个案多为现收现付制或基金积累制,因此我们的研究更具有理论价值和超前性。第三,改进传统的研究方法。在费尔德斯坦(Feldstein,1974;1996)所使用的模型的基础上,我们加入了一个反映国家或地区对外开放程度的变量,以考察开放经济背景下的消费函数。此外,我们还将中国的省份按地理区位分为东部沿海、中部和西部省份以考察地区之间的差别。希望此项工作能弥补现有研究中的若干缺陷和空白。本文的第二部分介绍演变中的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第三部分对有关社会保障与储蓄关系的理论研究做简要回顾;第四部分介绍分析模型和数据;第五部分讨论预测和回归结果;最后一部分给出此项研究的结论及启示。2变革中的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如同其他国家,退休人员的福利制度一直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的退休养老制度是面向城市居民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的题目限定为社会养老保险对城镇居民储蓄的影响。实际上,即使在城市内部,也因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而有所不同。在社会保障改革之前,城市企业职工适用劳动保险,其标志性的规范文件是1951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其中规定了退休年龄:男60岁,女55岁;规定了退休养老金标准:替代率为50%—70%;规定了费用来源:企业按职工工资总额的3%提取,并在全国范围内调剂使用。在国家机关或事业单位的人员的退休金完全靠财政支付,替代率为60%。两种制度虽然是分割的,但也不乏共同之处:其一,个人无需交付任何费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退休经费完全来源于财政拨款,企业职工的退休养老经费则来源于企业生产收益并在企业营业外列支。其二,两种制度均为现收现付。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完全由单位支付,不再全国调剂使用,因此转化成为“单位保险”(郑功成等,2002)。而“单位保险”制度所带来的企业负担畸轻畸重的状况成为了随后经济体制改革的羁绊,因而成为养老保险改革的第一个目标。从1984年开始,广东、江苏、辽宁、四川等省的部分市县开始试行退休费用社会统筹,突破了“单位保险”的围栏,养老保险的社会性得以恢复。1986年劳动合同制工人按本人标准工资的3%缴纳养老保险费,这是中国社会保险史上第一次建立个人缴费制度,由此改变了养老保险完全由企业和国家负担的惯例。[iv]此后,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改革文件,社会统筹和多方共担费用的原则始终贯彻其中。例如,1991年,国务院在《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中,明确了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费用由国家、企业和职工三方负担的原则,职工个人缴费确定为本人工资的3%。1995年,明确了个人账户与社会账户相结合的原则,郑功成等(2002)将其概括为部分现收现付和部分完全积累的组合模式,因此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制度模式。1997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统一了全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根据这个“决定”,职工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由职工工资的11%构成,其中8%由职工个人缴费(4%起步,每两年提高1个百分点,逐步到位),3%由企业缴费划入。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基础养老金由社会账户支付,相当于职工退休时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20%,个人账户养老金为个人账户积累额除以退休职工平均余命月数(120)。此外,养老金将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职工工资的增长进行调节。在制度设计上,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账户是彼此独立的,分别支付不同的养老金。然而,实际的运行却并非如此,在基金紧张的情况下,统筹基金可以向个人账户透支,由此造成了个人账户“空账”运行,职工的利益难以得到保证。针对这种情况,从2001年开始在辽宁进行试点,推行分账运行,并在此基础上于2005年12月颁布《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规定:从2006年1月1日起,个人账户的规模统一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单位缴费不再划入个人账户。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与1997年的“规定”比较,便可发现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发办法有了实质的变化,即由原来的固定除数120变为了可变的“计发月数”。这意味着提前退休必然导致月养老金的减少。虽然参加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连年上升,但距离覆盖全体城镇就业者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2005年末,中国城镇就业人员为27331万人,其中13120万人参加了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仅占就业人员总数的48%,[v]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非国有企业(包括私人企业、外商企业、个体工商户)的参加人数较少。为此,上述2005年颁布的“决定”将以非公有制企业、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工作为重点,力图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中国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替代率在制度设计上为60%,与实际的养老金替代率不同(见李珍等,2005:第265页)。表1给出了1980—2004年养老金与当年在职职工工资的比较。从中可见,退休金的替代率在1997年以前高于80%,其后逐年下降,到2004年降至61%,接近于设计替代率。虽然与世界发达国家比较,中国社会养老金的替代率较高,但是不少退休者的经济状况并不令人满意。根据浙江省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开展的1997年城镇老年人基本需要调查和2000年城镇老年社区服务调查资料,退休老年人的恩格尔系数均在65%以上,其中低收入群体的恩格尔系数达70%以上(见姜向群,2005:第195页)。表1-退休金与在职职工工资比较职工平均货币工资(元)退休人员人均养老金(元)养老金/职工工资(%)198076271493.701985114893581.4619902140176082.2419955500433578.8219976470545884.3619987479597279.8519998346661479.2520009371719076.73200110870778471.61200212422888171.49200314040948567.56200416024980861.21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5》。即使替代率逐年下降,中国养老金支付总额仍呈持续增加态势(见表2),养老金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从1980年的1.12%增长到2004年的3.30%,除个别年份(2004年)外,其他均较上一年增加。中国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为此提供了合理解释。根据2005年底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结果,2005年11月1日零时全国总人口为130628万人,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4408万人,占总人口的11.03%。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0045万人,占总人口的7.69%。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0.76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0.73个百分点。[vi]表2-养老金支付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比较养老金总额(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养老金总额/国内生产总值(%)198050.44517.81.121985145.68964.41.621990369.218547.91.9919951305.658478.12.2319971790.874462.62.4019982073.778345.22.6519992420.982067.52.9520002733.389468.13.0620013072.097314.83.1620023659.4105172.33.4820034148.9117390.23.5320044510.9136875.93.30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5》。3文献回顾关于社会保障对私人储蓄的影响的争论由来已久,但至今尚无定论。社会保障具有双重影响(Munnell,1974),可能降低也可能增加私人储蓄。社会保障可能降低储蓄,是因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存在降低了私人储蓄的必要性(Friedman,1957:第123页)。将社会养老金看作一种资产,对储蓄具有资产替代效应,从而降低了私人储蓄的必要性(Feldstein,1974;Munnell,1974)。另一方面,社会保障制度的存在可能引致提前退休效应,从而刺激储蓄(Feldstein,1974:第908页;Munnell,1974)。对于社会保障可能产生的增加储蓄的效应,卡甘(Cagan,1965)用“认知效应”(recognitioneffect)进行了解释,他认为,参加强制性的养老金计划,将使人认识到储蓄对老年生活的重要性,因此参加养老金计划具有教育效应。换句话说,养老金计划的存在改变了一个

1 / 2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