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1城市化(原卷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专题21城市化【高频考点解读】1.城市化的表现、标志。2.城市化的进程、特点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运用图表资料,分析城市化的进程、特点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热点题型】题型一城市化进程例1.下表是我国不同时期的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与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统计表。据表回答(1)~(2)题。[来源:学&科&网Z&X&X&K]时期/年1985~19901990~20002000~2011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6.495.726.22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3.774.283.79(1)1985~2011年我国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总体变化趋势为()A.先增后减B.先减后增C.不断增加D.逐渐减少(2)据上表并结合相关知识可以判断,1985年以来我国()A.城市新增用地以商业用地为主B.乡村人口数量持续增长C.城市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D.农业用地面积有所减少【提分秘籍】1.世界城市化进程从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如下图所示:22.不同国家和地区城市化差异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起步时间[来源:Zxxk.Com]早晚[来源:学.科.网]早(英国最早,从18世纪中叶开始)[来源:学科网ZXXK]晚(20世纪中叶以来)原因工业化早国家独立较晚,工业化晚目前速度快慢趋缓(甚至停滞)快原因城市化已推进到相对成熟阶段民族经济发展,人口增长迅速城市人口比重大小大(70%以上)小(不到40%)原因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所处阶段后期成熟阶段初期阶段和加速阶段城市化表现及原因表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发展不合理原因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郊区基础设施完善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快,农村劳动力过剩3.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的差异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时间20世纪50~70年代20世纪70~80年代20世纪80年代以后表现人口由市区迁往郊区人口由市郊迁往农村和小城镇人口迁回市区成因市区人口激增、地价为追求更好的生存环中心区开发,高科技3上涨、交通拥挤境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图解【举一反三】下图为我国两省区1965年至2011年城市人口比重变化情况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下列关于辽宁、广东城市化差异及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辽宁省早期城市化水平高,是因其起步早,并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后期阶段B.辽宁省后期城市化发展缓慢,是因其经济衰退,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减小C.广东省城市化起步晚,是因其自然条件差,自然灾害频发,工业化水平落后D.广东省城市化水平后来居上,主要得益于外资企业的建立和工业化的迅猛发展(2)目前制约两省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A.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足B.城市基础设施落后C.国家严格的户籍制度D.区域资源与能源短缺题型二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例2.(2014·全国卷Ⅱ)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上建起了“握手楼”(如图)。据此完成(1)~(2)题。(1)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B.吸引市民周末度假C.增加自住房屋面积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2)“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A.居住人口减少B.城区房价昂贵4C.人居环境恶化D.城区不再扩大【提分秘籍】1.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1)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建立与城市经济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机制;向郊区分散人口和工业,建设卫星城。(2)进行合理规划,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对城市进行功能分区,妥善安排各种用地的相对位置;对工业企业合理布局,适当分散污染源;改善交通和住房条件。【举一反三】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和必然结果。下图是某地区A、B两个城市化发展过程示意图。分析A、B两城市发展演变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阶段Ⅱ中,A、B两城市化处于什么阶段?(2)分析阶段Ⅲ中,A、B两城市化的特点。题型三城市化进程示意图例3.(2014·四川高考)下图是某城市1990年和2010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5(1)下列四地单位面积人口数量,2010年较1990年增长最大的是()A.2km附近B.4km附近C.8km附近D.10km附近(2)结合城市与城市化知识推断,图中人口密度二十年的变化是()A.城市化水平降低的表现B.城市地租水平保持稳定的需要C.城市等级提高的结果D.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的反映【提分秘籍】城市化进程图(如图1)反映某地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判读曲线图时注意根据转折点划分阶段,借用数字的斜率判断城市化速度的快慢,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分析其原因。区域城镇发展过程示意图(如图2)综合反映该区域城镇各要素的发展变化。判读时要从用地规模、城镇等级、数量、交通线路、功能区分布等方面找出其发展变化,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措施。这类图示一般设置三类问题:一类是判断城市化进程的特点。从图中直接判断城市化的特点,一般从四个方面分析:注意观察城市面积,即城市规模的变化(如图2);注意观察城市数量的变化;注意结合图例等信息,观察城市人口的变化(如图1);是否形成城市带(如图3)等。二类是判断城市化进程及阶段。根据图示中的城市化发展进程中体现出的一些明显的特征,可以判断城市化的阶段及进程。根据人口密度的变化,判断城市化进程,如图4中城市化进程为a-c-d-b。根据城市人口比重,判断城市化阶段,如图1中右图E到F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下降,可判断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三类是判断城市化的地区差异。城市化存在地区差异,要把握不同地区的特征进行判断,发达国家和地区城市化水平高,发展速度慢;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发展速度快。6【举一反三】下图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2005年以来,安徽省城市化处于()A.初期阶段B.中期阶段C.后期阶段D.逆城市化阶段【高考押题】1.读我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含预测),图示时间段内我国城市化()A.水平一直在提高B.已处于后期稳定阶段C.水平和速度呈正相关D.速度将趋缓下图为世界及四个大洲城市化发展统计图,读图回答2~3题。2.该图反映()A.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化速度呈负相关B.亚洲、非洲城市化速度较快C.亚洲、非洲总体处于城市化初级阶段D.欧洲、北美洲呈现逆城市化3.新兴国家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在城市中出现一些问题,下面描述与实际最不相符的是()7A.无序扩张、环境质量下降B.交通拥堵,住房紧张C.教育配套滞后,师资力量不足D.劳动力紧缺,退休年龄推迟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各因素所起的作用强弱不同。图甲、图乙分别为长江三角洲部分区域城市化水平示意图和城市化动力强度比较图。读图完成4~5题。4.图甲所示地区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为()A.南高北低B.南北低,中部高C.东高西低D.从东南向西北递减5.图乙显示,苏州、南通、杭州、南京城市化的动力差异表现为()A.区位交通条件对苏州城市化发展影响较小B.南通城市化的主导力量是农村工业化C.南京市的外资吸引力小与区位交通条件差有关D.杭州的优惠政策对城市化发展影响不大江苏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较快的省区之一。读图,回答6~8题。6.在江苏省内,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是()8A.北部地区B.中部地区C.南部地区D.北部和中部地区7.下图是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其中代表江苏省的是()A.甲B.乙C.丙D.丁8.近年来,外商的投资逐步从珠三角地区转移到江苏省。对比珠三角地区,江苏省具有的优势条件是()A.丰富的矿产资源B.较高的科技水平C.国家对外开放政策D.海外华侨的大规模投资读某市市区人口与用地变化示意图,完成9~10题。9.1998~2006年,该市()A.城镇化水平增速最慢B.城市总面积逐年增长C.农业人口逐年增长D.建成区面积与市区人口变化趋势相反10.图示反映该市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是()A.城市人口增长过快B.环境污染加剧C.土地资源浪费严重D.交通拥堵日益加重9香港的新市镇工程将曾经临海的渔村,建成了“水泥森林”般的住宅区。据此回答11~12题。11.新市镇建设给香港带来的影响是()①分散中心区人口压力②扩大了城市的用地规模③控制了外来人口迁入④加速了逆城市化的进程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12.随着香港“水泥森林”面积的扩大,城市()A.主导风向将发生明显改变B.水循环状况受到影响C.空间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D.热岛效应会明显减弱13.近30年来,图中某市的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读图回答问题。(1)据图说出该市城市化进程的主要表现。(9分)(2)简析国道改道的主要原因。(4分)(3)该市钢铁工业布局较合理,而化工厂布局不合理,请从环境因素说明理由。(13分)14.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6分)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指出: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则、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下图为我国城市化“纳瑟姆”曲线图。10材料二下表为某城市市中心与郊区16时的气温差表。时间1月2月7月10月全年平均气温差/℃5.26.05.46.05.5(1)1990~2030年,我国城镇化进程处在哪一阶段?该阶段有何特点?(8分)(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实施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地理意义。(9分)(3)据材料二表中数据,分析该城市在城镇化进程中城郊之间污染物迁移的方向与原因,并提出为改善城区空气质量在郊区应采取的有效措施。(9分)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