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专题5板块构造学说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通过阅读全球板块分布图,熟悉板块的分布。◆板块的消亡边界与生长边界方法与过程通过板块运动观察,分析海沟等各种地形的形成原因;学会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岛弧、海沟、海岭、海岸山脉和高大山系等地形的形成。学会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世界主要火山带、地震带的分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学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说,了解科学研究的大致过程。教学分析教学重点板块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板块的划分,板块间的运动,板块运动的结果。教学难点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海沟、海岭、岛弧、海岸山脉和高大山系的成因,揭示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分布规律及成因。教学用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专题5板块构造学说1问题情境导入运用“近三年来世界上发生的大地震分布图”和“喜马拉雅山的隆起历程示意图”为情境设计问题:①地震的分布有规律可循吗?②是什么“增高药”使喜马拉雅山不断“长高”?③“沧海桑田”表现为升降运动还是水平运动?新课教学从“大陆漂移学说”到“板块构造学说”1.“大陆漂移学说”(1)出示世界地图,设问:“观察各大洲大陆轮廓图,你有何想法?”;预计学生可能会说:“大西洋沿岸的大陆可以拼合在一起”,如果学生不能回答,可加以提示。(2)设问:“难道这是巧合吗?”;引发学生设想:“可能这些大陆原来在一起,后来分开了”;教师及时鼓励:“当年魏格纳也是这么想的,你们具有科学家的潜质!”;适时介绍魏格纳的故事,接着追问:“如果你是魏格纳,你如何验证你的设想?”;随着学生的七嘴八舌,证据逐渐清晰(古生物、古气候、古冰川、地质构造等)……;适时出示“大陆漂移(动画或图片)”,归纳“大陆漂移学说”主要观点——大陆曾发生过大规模的水平移动。(3)设问:“‘大陆漂移学说’不同于前人的高明之处在哪里?”;预计学生会说:“前人认为地壳运动主要是升降运动,而魏格纳却认为是水平运动”,如果学生无法得出结论,可利用导入问题情境③加以引导。2.“海底扩张学说”(1)设问:“湖底地貌有何特点?”,学生可能会回答“越往中间越深”,出示“湖底地貌示意图”,接着追问:“海底地貌怎样?”,学生可能认为与湖底一样,或无法回答,适时出示“海底地貌示意图”,接着出示“海洋中最深的地方不在海洋中部,而在海洋边缘”的海底地貌探测成果(2)出示20世纪60年代海底探测技术新成果,教师设问:“海底地层年龄分布有何特点?”,如果学生无法回答,利用Flash动画逐步分解难点,在学生逐步明晰分布规律基础上,出示“海底地层岩石的年龄从海岭到两侧由新到老对称分布”、“海底地层岩石的年龄不超过2亿年,而大陆上最古老的岩石年龄有30多亿年”等海底探测结果。(3)设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引发学生思索,这一问题学生一时难以回答,可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教材“板块运动示意图”(称为“海底扩张示意图”更恰当些)或教师提供的“海底扩张”Flash动画讨论。学生可能提供的讨论结果:地幔物质从海岭处喷出形成新的大洋地壳(这是造成大洋中海岭处较高的原因),新形成的大洋地壳推着老的地壳向两边移动,老的大洋地壳在海沟处俯冲到大陆地壳之下(这是造成海洋边缘形成海沟的原因),回到地幔而熔融成地幔物质(这是海洋底层年龄不超过2亿年的原因)。(4)师生共同小结:“海底扩张学说主要观点:洋壳从海岭处不断生长并向两侧扩张,老的洋壳在海沟处俯冲入地幔而消失。海底扩张的动力是地幔物质的热对流,洋脊(海岭)是对流圈的上升处,海沟是对流圈的下降处。”3.“板块构造学说”(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初步认知“板块构造学说”。(2)出示“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设问:“哪一个板块与其它五大板块明显不同?有何不同?”,学生可能回答:“太平洋板块不包含大面积陆地,其他五大板块既包含大面积海洋又包含大面积陆地”。这时,教师要及时说明板块可分为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两种,为板块运动形成不同地貌做铺垫。(3)在“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上出示:“喜马拉雅山脉、马里亚纳海沟等”著名地貌位置示意,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利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这些地貌的成因”。呼应导入问题情境②设问:喜马拉雅山脉是怎样形成的?接着设问:板块碰撞形成什么地形?学生可能会回答:形成高大山脉;教师追问:板块碰撞都形成高大山脉吗?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碰撞形成不同的地貌,并以实例说明;教师设问:板块张裂形成什么地貌?引导学生以大西洋和东非大裂谷的成因说明板块张裂形成的地貌类型。课堂小结:1.“大陆漂移学说”2.“海底扩张学说”3.“板块构造学说”作业完成练习册:《专题5板块构造学说》P10第一/1.2,第二/1.5.6.7,P11第三,第四题.第四题有一定难度可在让基础好的学生先完成,校对后再让全班完成。教学后记归纳总结是课堂上一个必备的环节,在本节课的设计中,可给予学生一定时间准备,包括理清思路和组织语言。让学生在独立思考过程中完成知识的整理。在学生总结的过程中,不一定能够非常完整,教师可为更多的学生提供机会,尽量地通过学生自己完成学说内容的汇总,而不要越俎代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