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一中国古代绘画艺术【课标要求】了解中国绘画艺术发生发展的基本轨迹,获得相关的美术知识;了解绘画艺术在不同区域的文化含义、历史变迁和风格特征;学会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绘画作品及美术现象。【点击高考】08美术—鉴赏题57.汉藏之间自古就建立了血浓于水的紧密联系。《步辇图》(见下图)以贞观年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的历史事件为题材,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来迎接文成公主的使臣禄东赞的情景。关于《步辇图》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作品是唐代风俗画②作者是阎立本③作品画风奔放、水墨淋漓④作品中的人物刻画细致、形象传神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答案B10美术—作品鉴赏题38.元朝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在几百年的流传过程中历经沧桑,目前该画的一半放在浙江省博物馆,一半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在2010年全国两会新闻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讲道:“我希望两幅画什么时候能合成一幅画。画是如此,人可以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富春山居图》用笔文静细秀,线条勾勒有致,画风柔美②宝岛台湾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③“画是如此,人何以堪”表达了华夏儿女渴望和平与统一的心声④《富春山居图》与《清明上河图》都以我国秀美的山水风光为主题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C【知识要点】一、中国画的分类:1、按技法的不同分为:工笔画、写意画2、按题材的不同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2工笔花鸟写意花鸟工笔人物写意人物工笔山水写意山水3、按其画幅形式分为:中堂、扇面、横幅、团扇、四条屏、条幅、斗方、卷轴(手卷)、册页等。中堂扇面横幅团扇四条屏条幅斗方卷轴册页二、中国古代绘画的艺术特点:1、中国古代人物画:传神写照2、中国古代山水画:创造情景交融的意境3、中国古代花鸟画:以写生为基础,借物抒情,托物言志三、文人画:亦称士人画,中国画的一种,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的绘画,可追溯到晋代顾恺之、唐代王维等。北宋苏轼指出“士人画”,明代董其昌称为“文人画”。通常“文人画”多取材山水、花鸟、梅兰竹菊和木、石等,借物(景)抒情,托物言志。有对民族压迫和对腐朽政治的愤懑之情、重视文学书法修养和画中意境的“四君子”-------梅兰竹菊,“岁寒三友”--------竹梅松。四、中国古代绘画代表作品1、早期绘画作品:中国画的基本形态已经确立①战国:《帛书图像》《龙凤仕女图》《人物御龙图》《帛书图像》中国战国时期楚国绘画。湖南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帛书的四周绘有12个神像,每边3个,均头部向内,足部向外,四角各绘有一种植物,神像及植物用墨线勾成。是迄今所见最早的四时、四方观念的形象体现,显示了先秦美术通过形象位置体现含意与功能的一般特征。《龙凤仕女图》湖南省长沙市陈家大山楚墓出土。全画的主题是祈求飞腾的龙凤引导墓主人的灵魂早日登天升仙。龙凤仕女帛画是现存两幅最早的帛画作品之一,是研究战国时期楚文化的珍贵资料。与“人物御龙帛画”比较,龙凤仕女帛画的笔触显得较为古拙和简劲。3《人物御龙图》湖南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这幅帛画反映出先民们对人死后灵魂不灭,乘龙天游或乘龙升天的一种愿望。正是中华民族文化在艺术中的体现,反映出中华民族对生与死独特的认识。这幅帛画是迄今发现最早使用金的粉彩的作品,②北魏:《鹿王本生图》是莫高窟第二百五十七窟壁画的主要题材,创作于北魏。本生故事画,表现“舍己救人”为题材的作品,在壁画上占有突出地位。本生故事是指佛教创始者释迦牟尼生前所经历的许多事迹。释迦牟尼原是古代印度北部一个小国—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传说他因看到人世生、老、病、死很苦,便出家修行,以求解脱,后来成了“佛”。“鹿王本生”是说释迦牟尼前生是一只九色鹿王,他救了一个落水将要淹死的人反被此人出卖的故事。2、隋唐五代绘画作品:人物画的成熟期,花鸟画独立,山水画独立①唐代:张萱《捣练图》工笔重彩,此图描绘了唐代城市妇女在捣练、络线、熨平、缝制劳动操作时的情景。画中人物动作凝神自然、细节刻画生动,使人看出扯绢时用力的微微后退后仰,表现出作者的观察入微。其线条工细遒劲,设色富丽,其“丰肥体”的人物造型,表现出唐代仕女画的典型风格。②唐代:阎立本《步辇图》《古代帝王图》《步辇图》绢本,设色,是以贞观十五年(641年)吐蕃首领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的历史事件为题材,描绘唐太宗接见来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历代帝王图》绢本,设色,全卷共画有自汉至隋十三位帝王的画像,画中按等级森严的封建伦理观念,处理人物的大小。用重色设色和晕染衣纹的方法,有佛教艺术的影响。③唐代:周昉《簪花仕女图》是一幅人物画长卷。表现了贵妇阶层的悠闲自在与寂寞孤独。此图用笔和线条细劲流动自然传神,设色浓丽柔和,较好的表现出贵族妇女的娇嫩细腻和丝织物的轻巧薄软。全图分为四段,分别描写妇女们采花、看花、漫步和戏犬的情形。以主大从小的方式突出主要人物,这是中古时期人物画常用的表现手法。画中的犬、鹤和辛夷花表明了人物活动是在春意盎然的宫苑。4④唐代:韩滉《五牛图》《五牛图》白麻纸本设色,经研究认为,韩滉画五牛以喻自己兄弟5人,以牛的品性来表达自我内心为国为君的情感,是以物寄情的典型之作。笔法精妙,线条流畅优美,形神俱佳,表现出高超的笔墨技巧,是难得的唐画佳作。⑤隋朝:展子虔《游春图》该画为长卷,绢本设色,此图描绘了江南二月桃杏争艳时人们春游情景。以浓烈色彩渲染,烘托出秀美河山的盎然生机。这幅画的技法特点是以线勾描物象,色彩明丽,人物直接以粉点染。《游春图》的出现,结束了“人大于山和水不容泛、树木若伸臂布指”的早期幼稚阶段,使山水画进入青绿重彩工整细巧的崭新阶段。3、宋代绘画作品:山水画成熟,工笔花鸟画高峰期①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此画画巨峰巍然耸立,山涧中瀑布飞泻而下,山峦雄峻浑厚,树木繁茂葱郁,岩石的皴纹也历历可辨,显示出一种“全景山水”,“大山大水”的磅礴气势。在刻画北方山水的风骨方面可谓得天独厚。此画气韵生动,运墨深厚,运笔雄强,意境悠远,实在是山水画旷古绝作。“三远”表现法北宋中期的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要打破焦点透视观察景物的局限,而要用仰视、俯视和平视等散点透视来描绘画中的景物。②南宋:马远《寒江独钓图》这幅画以严谨的铁线描,画一叶扁舟,上有一位老翁俯身垂钓,船旁以淡墨寥寥数笔勾出水纹,四周都是空白。画家画得很少,但画面并不空。反而令人觉得江水浩渺,寒气逼人。而且还觉得空白之处有一种语言难以表述的意趣,这种诗一般耐人寻味的境界,是画家的心灵与自然结合的产物,在艺术上则是利用虚实结合而产生的结果。③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长卷风俗画,它用现实主义手法,全景式构图,生动细致地描绘了北宋京都汴梁城内的繁华景象,舟船往复,飞虹卧波,店铺林立,人烟稠密,全图规模宏大,结构严密,构图起伏有序,其笔墨技巧,兼工带写,活泼简练,人物生动传神,牲畜形态,房舍、舟车、城郭、桥梁,树木、河流、无一不至臻至妙,称得上妙笔神工。此画的第一位收藏人是宋徽宗,是他用瘦金体亲笔在画上题写了“清明上河图”五个字。5④北宋:赵佶《芙蓉锦鸡图》此图画秋天清爽宜人之景,以花蝶、锦鸡构成画面。赵佶自题:“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鸡,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鷖”。目的即借鸡的五种自然天性宣扬人的五种道德品性。一,鸡身上的花纹表示有文化。二,雄鸡的模样很英武。三,雄鸡打架很勇猛。四,母鸡护小鸡很仁慈。五,雄鸡报晓很守时,表示守信用。这些都是他对大臣的要求。4、元代绘画作品:诗、书、画、印四者结合,强调个人情感的抒发和个性体现。文人画成熟①元代:王冕《墨梅图》文人画注重抒发个人情感、追求笔墨趣味、崇尚水墨写意,技法精益求精。王冕画梅花,只画“野梅”,不绘“官梅”。王冕笔下的梅花就是他个人精神世界的体现。《墨梅图》采用折枝法。画上题诗:“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诗画相配,表露出画家淡泊名利,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②元代:倪瓒《六君子图》倪瓒,“元四家”之一,(元四家: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六君子图》写江南秋色,坡陀上有松、柏、樟、楠、槐、榆六种树木,疏密掩映,姿势挺拔。此图后有黄公望题诗云:“远望云山隔秋水,近有古木拥披陀,居然相对六君子,正直特立无偏颇。”《六君子图》因此得名。既反映了元代文人失意落寞的心态,又淋漓尽致地体现了画家崇尚平淡天真的审美理想。给人一种空灵之感。5、明清绘画作品:继承与发展①明代:徐渭《墨葡萄图》此图纯以水墨写葡萄,随意涂抹点染,任乎性情。葡萄珠的晶莹透彻之感,显得淋漓酣畅。可看作是文入画中趋于放泼的一种典型。此图将水墨葡萄与作者的身世感慨结合为一。徐渭在画上自题诗曰:“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从中可得知此图作于五十岁以后,一种饱经患、抱负难酬的无可奈何的愤恨与抗争,尽情抒泄于笔墨之中。②明代:曾鲸《张卿子像》《王时敏像》《张卿子像》此图是1622画家为杭州著名医学家张卿子所画的肖像。在这幅画上,画家着力于人物面部的刻划,既注重墨骨,又借鉴西洋画法,用多层烘染体现面部的凹凸,使脸部具有了较强的体积感,并富有质感。人物的身体结构清晰。比例适度,动作6自然,衣纹线条垂长而方折多变,坚劲挺拔,又用淡青色贴着墨色线条稍加渲染,使墨线更显劲健生动,笔墨趣味浓厚。《王时敏像》绢本设色,其画法在继承传统肖像画强调墨骨和传神的基础上,又有机地融入西洋画法,为中国肖像画法开辟了新途径。此画绘清初著名山水画家王时敏二十五岁时的肖像。此图人物面部的刻画用凹凸法,即先以淡墨勾出五官轮廓,然后按其结构烘染数层,最后敷以淡赭色。不仅有笔墨之趣,而且富有立体感。衣服的画法亦反复勾染而成,线条秀劲流畅,设色清丽雅致。用笔稳重而有变化,充分表现出衣服的质感。③清代:石涛《淮阳洁秋图》石涛此画上河岸边的城墙中屋舍层层。河岸及城墙内外的丛树以水墨点画,垂柳与河岸边苇草用白描画法。田地与土坡以“拖泥带水皴”画出。垂柳和土坡上又有赭石作点,明净雅洁。下方虚画,云雾迷漫。远处淡墨渲染。画面的上部有画家一段富有诗意的题跋,叙述了古扬州的变迁,并抒发了作者的感慨,增加了画面的气氛,引人联想。此图布局新颖,灵活运用了各种笔势,淋漓尽致地描绘出自然山水变幻莫测的风貌,形成了他自己独特多样化的风格。④清代:朱耷《荷石水禽图》朱耷,号八大山人。出身明朝宗室。性孤僻,借诗文书画排遣郁闷。擅画山水、花鸟、竹木。山水画风枯索冷寂,凄凉悲清。花鸟画简练、夸张,大多缘物抒情,如画鸟、鱼,作“白眼向人”状,以抒愤世之情,署款“八大山人”,连笔如“哭之笑之”,寓“哭笑不得”之意。⑤清代:郑燮《丛竹图》郑板桥,中国清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以书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之一。擅兰、竹、松、菊、石等,尤以兰、竹著称。其画通过题跋诗文,表现出对民间疾苦的同情和愤世嫉俗的高洁情怀,具有新意。论画主张对所绘对象作直接观察,抒发个人的真情实感,提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联系和区别,反映了艺术的创作过程。7【跟踪练习】一、选择题1.关于中国画,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中国画的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B.按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按技法可分工笔和写意等C.中国画取景布局,视野宽广,不拘泥于焦点透视D.中国画的精神内核是“色彩”与“结构”2.“秋色宜人,金风送爽”的意境是许多艺术家所要表达的主题。右图是我国清代著名画家石涛的《淮扬洁秋图》,它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秋水天长,明净雅洁的淮扬清秋景致。下面关于此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此画属于山水画②此画属于文人画③画面以高远法构图,采用了“拖泥带水皴法”④此画笔墨秀雅,淋漓酣畅,于气势豪放中寓有静穆气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时期南唐画家顾宏中所作,关于此画特点的描述,以下哪些是正确的()①绘画技艺高超,刻画人物细致入微②人物形象传神,以纪实手法绘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