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国情与发展战略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四章中国经济国情与发展经济是一个国家的基础,在综合国力的比较中占有首要的位置,因此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物质资本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中国近年来的逐步崛起和在国际上的地位的不断提高,从根本上也是归结于近些年的经济的发展。一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国情发生了较大变化,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经济结构实现转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改善,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也在逐步提高。1经济发展速度较快,总量占世界比重在逐步提高1979年到2007年,中国年均GDP增长率达到9.8%,大大高于世界3%左右的平均增长率。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世界奇迹。中国2008年GDP已经由1978年的第十位上升到世界第三位的水平,居美国、日本之后,如果按购买力评价计算,已经上升到世界第二位。2中国正在逐步实现工业化,已成为世界制造业工厂中国1978年到2007年期间,工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率为13%左右,中国是工业占GDP比重最高的国家,中国工业附加值占世界的比重已超过美国达到第一位。20世纪90年代末期,中国主要工业产品(除汽车等少量工业品之外)产量已位居世界前列,其中钢铁、煤炭、水泥、化肥、电视机、空调、冰箱、手机等已列世界第一。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工业生产最大基地、出口加工最大基地。3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全面提升1978—2007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3元增长到13786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133.6元增长到4140元。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的提高,是居民物质生活提高的重要指标。1978年-2007年,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67.7%下降到43.1%,城镇居民家庭由57.5%下降到36.3%;二者分别下降了24.6个百分点和21.2个百分点。4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在逐步提高中国的对外贸易总量在全球排名已由改革开放前的第34位上升到第3位,是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并成为全球增长最快、最大的“新兴市场”。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一直保持顺差。特别是2005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顺差急剧增加,2007年顺差数额预计为2600亿美元左右。我国的外汇储备已达1.8万亿,已跃升为世界第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改革开放后中国体现出来的独特的后发优势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根本原因。后发优势是指后进国家利用自己国家优势,以较低的成本和较短的时间,学习使用现代化先行者长期积累的资源、技术来实现追赶目标的优势。改革开放使中国的这一优势得以体现。改革调动了人的积极性,促进了生产率的提高,使中国的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优势体现出来;开放则引进了西方的资金和技术,二者的有效结合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二当前中国经济的总体形势当前国际经济形势总体上存在较严重的问题,即由去年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进而引发了全球的经济危机。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对中国经济发展也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同时又由于中国自身的一些原因,使中国经济面临严峻的挑战。1经济增长出现减慢趋势(出口下降)2008年中国经济自2003年连续五年高速增长后首次出现了下滑,仅达到9%。这一方面主要就是由于一些外在因素影响,美国次贷危机造成全球经济危机影响中国出口增长。另外从中国内在经济周期运行规律来看,2007年是中国经济周期在经济扩张中的峰值,2008年即使没有其他因素影响,经济增长也一定会低于2007年;同时中国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也逐渐凸显,也将影响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2经济增长过分依赖投资,内需不足。2001年至2006年,我国GDP年均增长速度为9.8%,而按累计法计算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高达21%。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0年的22.4%急速增加到2006年的41.3%。而同期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则由65.1%下降到39.2%。2009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速7.1%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7.6%,拉动GDP增长6.2个百分点;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负41%,下拉GDP增长负2.9个百分点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3.4%,拉动GDP增长3.8个百分点。3通货膨胀问题在未来将逐步显现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过多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持续上涨的货币现象,通俗的说就是指物价上涨。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就是政府发行了过量的货币流入到流通领域。当前我国存在通货膨胀的风险就是由于银行在上半年的过度放贷,中国信贷总量在上半年已达到八万亿(去年全年5万亿左右),而经济增长速度却在放慢,这引起了人们普遍担忧。三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中GDP占世界的比重将不断提高,中国人均GDP与世界人均水平将不断缩小。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实体,占世界GDP总量比重将近20%,中国人均收入水平将会属于中等收入国家。由于中国经济总量大,将在世界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中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1较高的国内储蓄率和投资率。2相对较高的人力资本增长率。3中国具有广阔的国内市场。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1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凸现。2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腐败问题)。3经济发展伴随着较严重的社会问题。四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根据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是根据现阶段我国发展的客观实际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的正确方向。实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内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内容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第一,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长期以来,我国投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GDP增长速度,明显高于消费增长速度。促进消费与投资的结构调整,关键不是压缩投资,而是努力扩大消费。扩大国内消费的关键是努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近年来我国贸易顺差连年急剧上升,使得外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明显上升。保持贸易顺差总体上是有利的,但对我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经济增长主要还是应依靠内需拉动为主。第二,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1979年至2006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4.6%、11.4%和10.7%,而2001年至2006年仍然分别为4.1%、11.1%和10.3%。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经由2002年的44.8%攀升到2006年的48.9%,而同期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则由41.5%下降到39.4%。调整产业结构,首先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加快发展服务业是当前调整产业结构的重点任务。第三,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关键环节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尽快扭转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核心技术、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缺少世界名牌的现状。目前,我国出口商品中有90%是贴牌产品。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占世界贸易总量的24%,但自主品牌不足1%,而且没有一个世界名牌。我国彩电、手机、台式计算机、DVD播放机等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但关键芯片要依赖进口。我国企业必须将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数控机床售价的20%—40%支付给外国专利持有者。

1 / 1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