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唯物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专题一唯物论一、高考考点(略)二、知识体系三、重点难点精析1.正确理解物质的概念(1)物质概念是唯物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基本概念。要理解哲学物质概念的内涵,必须抓住它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性”是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所涵盖的万事万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是万事万物所具有的共同本质,是共性,是意识所没有的。(2)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关系物质概念抽象的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共同性,即物质是从万事万物中概括抽象出来的,物质存在于物质具体形态中,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它除了具有客观实在性外,还有自身个别属性。一方哲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基本问题:谁决定谁可知否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可知论不可知论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辩证唯物论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能正确反映物质对物质具有反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树立正确意识,克服错误意识规律客观性人的主观能动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可抗拒性不能被创造和消灭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活动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良好的精神状态按规律办事实事求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前提基础利用规律可以认识定意识物质决面我们不能用物质去代替物质的具体形态,看不到世界的多样性;另一方面也不能用物质的具体形态去代替物质,看不到世界的统一性、物质性。(3)哲学上讲的物质与自然科学上讲的物质的关系两者的区别:第一,反映的对象和范围不同。哲学的物质范畴是从万事万物的物质具体形态中概括抽象出来的共同性,是个一般概念;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物质实体的理论仅揭示出特定的物质形态的结构和特性,是个具体的概念。第二,哲学的物质范畴具有永恒性和绝对性;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物质实体的理论具有暂时的和可变的相对性,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或修正。两者的联系:第一,哲学的物质范畴以自然科学关于物质结构、物质实体的理论为基础。第二,哲学的物质范畴又给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物质实体的研究以方法论指导。第三,自然科学对于物质结构、物质实体的新认识、新发现,不断为哲学物质范畴的正确性提供新的证明。可见,二者的关系也是共性与个性、一般和特殊的关系。(4)物质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也即物质具有可知性。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在实践的基础上,人的意识不仅能正确地反映物质的外部现象,还能反映物质的内在本质。2.正确理解意识的概念(1)从意识的起源来看,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来看,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从意识的本质来看,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的内容不是来源于人脑,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2)意识能动作用的两个表现第一,意识的能动作用首先表现在,意识不仅能正确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正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意识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但面对同一事物,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会出现认识的正确与错误的差别。第二,意识的能动作用突出地表现在,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以正确的思想和理论为指导,通过实践促进事物的发展。任何意识都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但不同性质的意识对客观事物起着不同的反作用。意识的反作用必须通过实践,意识不能直接改变物质的东西,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在于通过指导实践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3.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理解这一理论应着重把握三个方面:(1)物质决定意识。这主要是因为:第一,先有物质,后有意识。意识只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类出现之后才产生的。第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第三,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但仅有一个健全的人脑,如果不参加社会实践,完全脱离物质世界,也不能产生意识。(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在实践活动中,意识总是指挥着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这就是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有两种情形。(3)要正确认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与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之间的关系。第一,物质的决定作用与意识的反作用,是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承认前者必须同时承认后者,反之亦然。否则,就会陷入形而上学或唯心主义的泥坑。第二,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作用,不能等量齐观。物质的决定作用是基础,是第一位的,而意识的反作用受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是第二位的。4.正确把握一切从实际出发(1)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含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它要求我们一定要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来决定我们的主观思想和行动,制订我们的方针政策,设计我们的计划方案。(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必要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客观要求,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是无产阶级正常正确地制订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3)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①要辩证地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待和把握实际,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要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性的统一。③在实际学习和工作中,要反对主观主义。④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要把立足点放在中国国情之上,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找出自己的前进道路。(4)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实事求是的关系两者的区别:①含义不同:一切从实际出发(略)。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做到按规律办事。②依据的原理不同:一切从实际出发是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要求,是物质决定意识的要求。实事求是是规律的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原理的要求。两者的联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都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二者的精神实质是一致的,都要求我们做到主观符合客观,同时要发挥主观能动性。(5)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关系两者的区别:①含义不同:一切从实际出发(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在矛盾普遍性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办法。②依据的原理不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理依据是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属于辩证唯物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的要求,属于唯物辩证法。③着重点不同:从实际出发,强调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主观主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强调矛盾的特点,反对“一刀切”。二者又有着一致性:都要求了解实际情况,认识符合客观实际,都要求我们做到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相统一。5.意识反作用、意识能动作用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1)意识能动作用也叫意识能动性,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它不仅能反映事物的现象,还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二是意识的反作用,即它对人们的实践活动有指导作用。意识反作用只是意识能动作用中的一个方面,其外延要小于意识能动性。(2)意识能动性和意识反作用,都属于“想问题”即认识世界的范围,反作用并不是说意识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也不能等于实际去做,而是对人们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而主观能动性则不仅包括“想问题”即认识世界,还包括“办事情”即改造客观世界,同时也包括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可见,主观能动性概念的外延要比意识能动性大。6.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1)三者的区别:①唯物主义是相对于唯心主义而言的,它的根本观点是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它是对所有承认这一观点的哲学流派的总称。②机械唯物主义虽然承认物质决定意识,但否定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同时在社会历史领域则往往表现为唯心主义。因而它是不科学的,是不彻底的唯物主义。③辩证唯物主义在承认物质决定意识这一基本观点的基础上,还承认意识又具有能动性,承认意识对物质有巨大的反作用,特别是认为人类社会在本质上也是物质的,因而它是辩证的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彻底的唯物主义。(2)三者的联系:①它们在根本观点上是一致的,都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都是与唯心主义根本对立的。②从外延上看,唯物主义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四、热点透视1.中国10年来首次加息的哲学思考【背景材料】(1)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4年10月29日起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均上调0.27个百分点,以进一步巩固宏观调控成果。单就提高银行存款利率而言,这是我国自1994年起的10年来首次上调银行存款利率。而从1996年至2002年,我国曾一度连续8次下调银行利率。(2)人民币存贷款利率调整表(单位:%)贷款调整前利率调整后利率存款调整前利率调整后利率6个月5.045.22其中:活期0.720.721年5.315.583个月1.711.711-3年(含)5.495.766个月1.892.073-5年(含)5.585.851年1.982.255年以上5.766.122年2.252.70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3年2.523.245年(含)以下3.604.055年2.793.605年以上3.784.23自营性个人住房贷款5年(含)以下4.775.045年以上4.955.31(3)国家进一步放宽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金融机构(不含城乡信用社)的贷款利率原则上不再设定上限,贷款利率下浮幅度不变,贷款利率下限仍为基准利率的0.9倍。对金融竞争环境尚不完善的城乡信用社贷款利率仍实行上限管理,最高上浮系数为贷款基准利率的2.3倍,贷款利率下浮幅度不变。允许存款利率下浮,即所有存款类金融机构对其吸收的人民币存款利率,可在不超过各档次存款基准利率的范围内浮动。【简要分析】(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我国的现行利率是1997年以来为克服通货紧缩而8次降息的结果,是9年来的最低水平。在国家卓有成效的宏观调控下,我国已由如何抑制通货紧缩变为怎样防止通货膨胀,继续维持当年的低利率显然是不妥的。据此,国家适时调整银行存贷款利率,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了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同时也体现了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2)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中国人民银行是在遵循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基础上,制定宏观调控政策的,主要运用经济手段中的货币政策手段对当前国民经济进行有效的调节和控制,以保持经济运行的良好势头。(3)联系的普遍性原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中,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本次利率调整,有利于增加居民利息收入,有利于保障居民的中长期储蓄存款利息收益,也有利于房地产业的供求平衡和健康发展,又能适当照顾贷款购房者的切身利益。因此,国家作出上调存贷款利率的决策是适时的、正确的、必要的。(4)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九五后期,面临通货紧缩、需求不足、经济增长乏力的突出问题,面临亚洲金融危机和南北特大洪灾的严重冲击,党中央、国务院果断调整宏观调控方向,及时把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从治理通货膨胀,转向扩大内需、克服通货紧缩;把宏观调控政策从实施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适度从紧货币政策,转向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从而有效地遏制了通货紧缩趋势,使经济增长出现重大转机,整个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出现了投资增长过猛、货币信贷投放过快、通货膨胀压力加大、部分瓶颈环节影响经济稳定发展等问题。在货币政策的目标已由克服通货紧缩变为防止通货膨胀的今天,央行根据实际情况提高存货款利率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2.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思考【背景材料】(1)2003年6月,《中共中央关于印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的通知》公开发表。《通知》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