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讲座言语交际问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专题讲座专题三言语交际问题零、导言言语交际就是人与人之间利用语言做工具而进行的彼此间的联系和交往,是人际相互交往的一种最主要的形式。言语交际的主要矛盾统一于特定语境中,那么语境究竟为何物?它在言语交际中有何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为什么要采用“交际环境”这个名称?由于“语境”这一术语,已在语言学、心理学、逻辑学界广泛使用且理解各异,因此有必要在深入探讨言语交际规律之前,专就语境的实质及其在言语表达和理解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集中讨论一下,并说明从什么角度、按什么含义来交替使用“语境”和“交际环境”这两个术语的。“语境”是什么?目前学界对它的解释和使用相当灵活,随意性很大:有的专家指同英语Context对译的“上下文”;有的又把言语文际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交际场合及交际双方的有关因素(如交际目的、对象,交际双方的身份、职业、经历、思想、性格、处境、心情等)都包括在内;还有的把言语表达的眼神、表情、手势、姿态等也列入语境的范围。科学上的术语,理应有严格的单义性,但对“语境”一词的如上理解和用法,在公开发表的各种修辞论著中可以说是自由得很,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为了从概念和用法上作出科学的区分,有人主张把同英语Context对译的“上下文”称作“语境”,或曰“语言环境”(linguisticContext)。形成交际环境的主客观因素及其联系。作为交际环境的语境,是由一系列同言语交际密切相关的主客观因素构成的。语境不是脱离言语而存在的纯客观环境,而是围绕—定言语交际活动由一系列有关的因素临时组成的.鲁迅小说《祝福》中的短工和“我”、尽管在同样的社会环境和交际场合谈到样林嫂的死,但一个说“老了”,一个说“死了”。这也说明影响两人当时采用不同言语形式的语境因素主要不是客观环境,而是他们的身份、经历、思想、教养等主观因素不同。正是这些不同的主观因素构成他们采用不同言语形式的语境。形成交际环境的主客观因素及其联系。如果割裂语境和言语的关系,单把他们谈话的客观环境当作语境,则无法解释语境和各人言语表达的关系了。语境之所以是语境,就因为它是言语的环境,因而它总是同人们的言语交际密切相关并且相互依存,制约着表达一方的言语行为,并为交际对象正确理解话语的内容补充情境意义。一切有可能形成语境的主客观因素,若失去了和言语交际的联系,便丧失了充当语境的条件。形成语境的主客观因素是一个互相联系、协调统一的整体。既然形成特定语境的主客观因素和一定言语形式的采用及其表达效果密切相关,那么其中各种主客观因素之间也不是彼此孤立、互不相干的,而是围绕一定的言语活动相依相连,形成协调统一的整体。惟其如此,一定的语境才有其相对的独立完整性——围绕言语交际的中心话题,形成相对完整的语境系统,对言语表达和理解起着协调的作用。形成语境的主客观因素是一个互相联系、协调统一的整体。语境中诸多因素的联系,既表现为主客观因素之间的统一,也表现为各种客观因素在—定言语活动中相互作用和各种主观团素在言语表达者自身的协调统一。一定语境下主、客观因素的联系,主要是围绕着言语交际的目的协调统—起来的。一、认识角色关系的划分第一类:综合性划分。主要表现为亲友之间(含辈分、夫妻、朋友、恋人)的交际,同事(同行)之间的交际,上下级(含上级与下级、领导与群众、师生、主雇)之间的交际,宾主(含主人与客人、经营者与顾客)之间的交际。此外,还有一些顺应关系和对立关系人们之间的交际等等。第二类:单一性划分。表现为从不同职业性质去划分,或从不同情感色彩及情感程度的角度去做进一步的划分,或作其他的某种单项的划分等。二、言语交际的心理因素1、交际主题的意义言语交际要围绕着一个情感意识的中心进行,这个“情感意识的中心”就是交际的主题。语言和言语,无论是口头上还是从书面意义上说,它都不是万能的,能够说出或写出的内容总是有限的。而任何特定思想的表达都是通过表现伴随它的情感而实现的。明确交际主题的意义就在于只有明确了情感意识的中心,才能形成有明确交际主题的交际行为。2、交际心态与言语编码和解码的关系心态在人际交往中主要表现为交际时的情绪状态。一般来说,不同的心态往往导致不同的言语编码,同样,不同的心态也影响言语的解码。这是因为,人们用言语表达出的是自己已经明确了的“情感意识”。而人们所接受的言语信息,是通过“还原”和理解的过程才完成的。说者与听者的心态都是十分重要的。3、思想、性格、气质与言语表现形式的一致性与差异言语交际中,人的思想、性格、气质几乎是不能截然分开的,这三者往往同时在起作用。它集中体现着一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这种带有倾向性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正是一个人兴趣、爱好、能力、气质、性格的总和。所以,它有时是以个人的独特风格表现出来的。思想、性格、气质与言语形式的一致,可以达到理想的交际目的。三、交际场合1、交际场合制约着言语的表达与理解任何一次交际都是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这种时空的限定,常常使每次交际都或多或少地带有匆忙的色彩。正因为如此,人们在交际之前,总要选择一个共同关心的话题,使之既便于表达,也便于理解。有目的交际,总是在合适的时空中进行的,因为交际的场合直接影响着交际的效果。可见,任何交往都是受时空制约的。相反,不注意交际的时间和空间的选择,在不该交际的场合中进行了不该进行的交际,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2、交际环境、交际对象的选择对言语的理解有制约作用交际环境既可以强化对言语交际的理解,也可以产生这样或那样的误差。环境是特定的,而人际间交往的目的,对情景的判断是各不相同的,交际环境就会对言语理解有很大的制约作用。同样,不同的交际对象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思维的差异,往往严重地影响着言语的交际效果。四、交际背景1、言语交际本身是一种文化现象言语交际的社会性决定了人际交往总是有一定的文化背景的。文化体现了人类掌握自己同自己、自己同社会和自然界关系的程度。同时,文化也是人类实践能力、方式以及所获得成果的总和。由于任何言语交际都蒙上了浓厚的文化色彩,所以在一定的时间、空间里,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实际上是一种文化交际。2、言语交际离不开文化背景人际交往大都是生活所需,事业所需,精神所需,物质所需,正是这些需要,使人们的交际各成一个交际圈,而这个圈中核心的内容,就是文化。既然人际交往是一种文化交往,那么每个参与交际的人都有区别于他人的文化背景,这种区别有言语风格方面的,有举止动作方面的,有特定交际环境方面的。3、加强文化修养对于言语交际的重要性一个人的文化修养是靠文化活动获得的,人只要踏进社会也就踏进了文化圈,社会的文化现象就开始在他身上发生作用,这就是有意无意地接受文化的熏染和陶冶,并形成文化心理,这种文化心理的积淀将对一个人的人生观、处世态度发生深刻的影响。文化修养又直接影响着交际的态度和方式。五、言语交际的基本原则关于言语交际的基本准则人们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言语交际必须遵循“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一种观点认为言语交际必须遵循“合作原则”和“得体原则”。1、合作原则所谓“合作原则”,是指言语交际过程中,你所说的话应该符合你所参与的交际目的或方向。(不要人家说东你说西,应该做到沟通无碍,理解无阻。)能称得上一次交谈的语言活动,不会是由一系列互不相干的话语组成,相反,交谈应该是成功的语言交际活动。一次成功的交谈是参加交谈的人共同努力的结果。要使交际成功,参加的人必须有一个共同的交际目标,或者至少有一个被双方或多方都接受的大方向。这个目标或方向常常是在谈话的一开始时就明确的,例如双方准备通过交谈商定一次会议的时间,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协商双方的行动等等;当然,这个共同的目标或方向也可能在交谈过程中产生。合格原则有三条准则:质量准则是指努力使所说的话是真实的,既不说虚伪的话,也不说缺乏证据的话。数量准则是指交际者要在信息的数量方面满足对方的期望,以实现言语交际中信息交换、信息共享。关联准则是要求交际者既以自己在前后话对中发出的语句互相关联,更要做到与对方语句和谐衔接。质量准则有两条具体要求:a.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b.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即所说的话力求真实。即使这信息或许是不真实的,但至少发话者主观上没有发现,他是把它作为真实信息传递给对方的。而受话者的合作就表现在他相信发话者不会说明知是虚假的话。如果没有这一信念的话,他就不会认真对待发话者的话语。格赖斯说过,在质量的准则方面,如果我做蛋糕需要糖,我不会希望你会给我递过来盐的;如果我要勺子,我不会希望你给我一个变戏法用的橡胶勺。因为质量的准则的存在,言语交际中才可能发生说谎——受骗的现象:对发话者而言是说谎,对受话者而言是受骗。这时发话者就违反了质量的准则,而受话者上当是因为遵守了质量的准则。故意违反质量的准则的第一条就是提供相反信息。换言之,说话人提供的信息与其真正要表达的内容或意图相反。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大量反语(irony)现象往往具有这一特征,要弄清这些假话真说的隐含意义往往需要语境的检验。如:A今天天真冷,不是吗?B但是气象员说今天会暖和,他一定是在浴室里播报道!A和B在谈论当天的天气。毫无疑问,两人都很清楚当天的天气状况。B是用婉转的口气讲反语,其言外之意是笑气象员的天气预报不准确。数量准则有两条具体要求:a.所说的话应包含交谈的目的所需要的信息;b.所说的话不应包含超出需要的信息。即应提供适量信息,既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太少则意图不明,太多则浪费精力和时间。所以只有遵循了量的准则的言语行为才是理想的行为。在数量的准则方面,如果我为你修车,我需要四枚螺丝,我当然希望你递来四枚,而不是两枚或六枚。违反数量的准则首先是信息量不足,即说话人所说的话不包含需要的信息。如:A你去哪儿了?B出去了。在这个对话中,B的简单回答故意违反了量的准则,没有提供足够量的信息,想让A感到他不愿意详细作答,暗含了他不愿说出自己的去向,有“我去哪里与你无关”的含义。违反数量的准则的第二条是提供过量信息。过量信息是指说话人提供的超出对方话语所索取的那部分信息。如:(爸爸)小明这次历史考试怎么样?(妈妈)不好,他们尽考他一些他出生以前的事情。爸爸只需“不好”已足够,这里多余的信息暗示妈妈认为,孩子考得不好并不是孩子的过错,而是因为尽考一些孩子还没有出生时的事情,有抱怨考题有问题的含义。关联说话要上下文关联,要贴切。即话语之间以及话语与话题之间应该相互关联。格赖斯说过,在关联准则方面,如果我要调和做蛋糕的面浆,我决不会希望你给我递过来一本书,或者一块布。“相关”是一个模糊概念,遵守相关准则意味着谈话不会任意转移话题,它要求发话者有谈话的诚意,受话者有集中的注意力。即使是一些表面上看起来无关的话,受话者也会努力参照语境寻找相关性。按照合作原则的关联准则,问话人和回话人似乎应该问啥答啥,否则就会显得答非所问。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稍加留意,我们不难发现问东答西的情况实在是屡见不鲜。如:A你觉得这场演出怎么样?B剧院确实不错。A问B对演出的印象如何,B的回答让人觉得牛头不对马嘴,答非所问。有趣的是A完全能听懂B的明褒实贬的用意,B避而不谈对演出的印象,只对剧院表示好感,表明即使他不是对演出不满,至少也对演出印象不深。这一例子可以说明,在实际场合里,交际一方要善于洞察另一方转换话题的意图。2、礼貌原则利奇提出了“礼貌原则”,他的“礼貌原则”包括六条准则:得体准则、宽宏准则、赞誉准则、谦虚准则、一致准则、同情准则。后来的人又把“礼貌原则”做了重新划分,提出了“礼貌原则”的三条准则,即慷慨准则、谦虚准则、一致准则。多数人比较接受这种观点。礼貌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条重要准绳。作为一种社会活动,语言活动也同样受到这条准绳的约束。大多数情况,人们说话交际是由人们的社会关系决定的,一种语言行为必定是一种社会行为。在交际中我们就必须考虑社会所能接受的各种因素,使用恰当的语言,规避不礼貌的话语,避免在交际中引起不必要的不快与误解。Grice提出的会话合作原则只是解释了话语的字面意义和实际意义之间的关系,解释了人们的会话含义是如何产生和如何理解的,但却没有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