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三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导学案【学习目标】1、欧美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1)、近代欧洲的民主思想(2)、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国会和国王的斗争、《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和责任内阁制度的确立)(3)、美国共和政体的确立(《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和共和政体的确立)(4)、法国大革命和共和政体的确立(法国大革命、《人权宣言》、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5)、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目标提示】1、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对在世界政治民主化历程中的地位和作用。2、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理解总统制共和制确立的现实及世界意义。3、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及特点。4、把握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由初步确立到最终确立的表现及原因。【高频考点】1、代议制的两种典型代表: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美国的民主共和制度(1787年宪法、机构、原则、影响)2、法国《人权宣言》的意义、共和政体确立的原因3、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点及影响;4、德国君主立宪的特点及形成原因;5、东西方政治制度的比较;【自学检测】(一)、关于近代西方民主政治1、产生背景:近代资本主义兴起,新兴的资产阶级与专制王权的矛盾愈演愈烈2、过程:构想(启蒙运动)----确立(革命、改革+立法)----完善(民主改革+立法)3、实质:从臣民(人治)转变为公民(法治)4、基本蓝图(理论):人权是基石;代议制是基本框架;法治和分权是根本保障5、演变历程:(1)17—18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代议制确立;(英美法)(2)18C60`--19C70`,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浪潮高涨,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建立;(3)19C70`--20C初,资本主义制度走向成熟、民主法制趋于完善;6、认识:①民主制的确立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又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政治保障;②民主化进程是是一个渐进性和曲折性的历程;③民主的本质就是在一定阶级范围内的相对平等;④民主的完善不是统治者恩赐,而是人民群众长期斗争的结果;⑤民主取代专制,法治取代人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的主要特征(即近代化的主要特征)。(二)、关于代议制1、代议制的含义:由公民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它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通常以议会作为代表民意的机关。22、确立条件:①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②政治前提:资产阶级革命革命和改革的完成。③理论来源:启蒙思想。④历史借鉴:古代希腊罗马的民主法律。3.实质:资产阶级专制的工具(资产阶级通过议会操纵立法权限制王权的工具)4.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点:①普遍选举;②议会政治、间接民主;③政党政治;④分权制衡;⑤法制5、主要类型:①君主立宪制(英国、德国);②民主共和制度(美国总统制共和制、法国议会制共和制)6、评价:(1)历史作用:①代议制的确立是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最重要的成果,促进来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②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维护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维护了国家的统一,缓和了社会矛盾;③加强了政党之间的监督和制约;④代议制作为人类文明的成果之一,推动了世界民主化的进程。(2)局限性:行政权扩张,代表民意的议会立法权削弱;政党始终代表一定集团的利益【知识点整合】(一)、英国的代议制的确立及发展1、背景1)历史传统:1215年《大宪章》使王权开始受限;13世纪议会制度基本形成(表明了“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的基本原则)2)经济根源: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发展。3)、阶级基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成长,要求夺取政权。(进入下议院)4)政治条件:国王和议会矛盾日益尖锐,通过斗争最终取得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①、初期斗争:1628年《权利请愿书》②|、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1641年《大抗议书》、1688光荣革命5)、思想文化:思想解放(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清教思想的兴起2、发展历程1)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689年《权利法案》、1701年《王位继承法》】内容:a、限制国王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军权。(此时保留行政权)B、王位继承和任命法官权力等权力集中于议会。原则:限制王权、议会权力至上;司法权独立于王权实质:确立议会和国王的集体统治,由人治转向法治。特点:拥有权力政治地位议会立法和财政权、行政监督权等最高立法机关、权力中心国王被法律限制权力国家元首,国家统一的象征,“统而不治”首相行政权国家的最高执政者总结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3君主立宪制的作用:A、英国资产阶级分享到了国家权利,英国获得了政治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B、英国在本质上逐渐实现了向现代民主国家的转变。C、英国政治体制上的创新,为欧洲乃至世界做出了贡献。2)、责任内阁制的确立①、含义:内阁由议会产生,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向议会负责的一种国家政权组织形式。②|、形成过程:没有任何成文法律为依据,依靠惯例形成的A、光荣革命前,国王命大臣组成的咨询机构—枢密院B、光荣革命后,小密室内阁取代枢密院,成为国王直属的最高行政机构。C、形成:18世纪早期,英王退出内阁,沃波尔主持内阁会议D、发展:18世纪中期,议会取得行政监督权,国王“统而不治”。E、完善:19世纪上半期,议会改革(1832年议会改革—必修1P37)、两党制度③、主要职权:见英国政体结构示意图(18世纪---19世纪70年代)④、内阁制原则:产生方式:下院多数党领袖为内阁首相;内阁成员由首相从下院多数党议员中挑选任命。统治方式:全体一致,集体负责制。去留方式:内阁失去下议院信任时,全体辞职或请求国王下令解散下院,重新进行大选。3)、英国代议制的完善①议会选举制的改革;1832年,工业资产阶级取得选举权;1867年,降低财产限制,大部分工人得到选取权,除农业工人和矿工;1884年,选举权扩到到农业工人;1911年,《阿斯奎斯法案》,上议院权力进一步被削弱;20世纪初,英国国家政治基本完善起来。②|19世纪三四十年代,宪章运动要求获得普选权;1871年通过《工会法》;③19世纪70年代,内阁权力膨胀开始凌驾于议会之上,适应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4)英国代议制的特点内容的包容性、发展的渐进性与创新性、影响的深远性,5)、代议制确立的历史意义形式任命负责多数组阁组成议会选举上院(国家象征统而不治)选民下院内阁(首相)(行政权)君主(贵族世袭)任命(权力中心立法权)4※小结:“一对矛盾、两个趋势、三个转移”一对矛盾:议会与国王的矛盾贯穿英国制度创新的全过程;两个趋势:国王的权力不断削弱,议会的权力不断增强;三个转移: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议会主导权由贵族资产阶级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二)、美国总统制共和制的确立1、背景:1)、思想:启蒙思想在北美的传播2)、政治:独立战争的胜利(1775--1783)1776年颁布《独立宣言》3)独立后的邦联制度存在严重不足,无法满足经济、政治发展的需要。4)南北双方的妥协2、确立:1787年宪法的颁布(1)、目的:(2)、内容:国家结构:联邦制;国家政体:总统制共和制权力结构:三权分立(立法权:国会;行政:总统;司法:最高法院)(见图、表)权力归属产生职权联系立法权国会各州议会选参议员;选民直接选众议员最高立法权、征税权、征兵权、宣战权、贸易权、缔约批准权相互独立,彼此制约和平衡行政权总统选民间接选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军队总司令、任命政府高官、法律否决权,内阁只对总统负责司法权联邦法院总统任命,参议院同意最高审判权、释法权(3)、原则:联邦制原则、分权与制衡原则、民主法治原则【释疑解难】▲通过1787年宪法,通过1787年宪法,美国建立了哪几种政治制度?5政治制度——总统制、共和制、联邦制总统制:总统集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武装部队总司令于一身,总统集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武装部队总司令于一身,掌握全国的最高行政权。掌握全国的最高行政权。共和制:国家元首和权力机关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治组织形式。联邦制:联邦的立法、司法、行政机关行使主要国家权力;各州政府享有一定的自主权,但各州不得违反联邦的宪法和法律。即:联邦地位高于各州;州法律与联邦宪法相抵触时,以联邦宪法为准;各州有权制定州宪法和法律。作用:既避免邦联制的松散,又防止了中央权力的过于集中;既把各州团结为一个国家,又尽量留给地方一定程度的自治,有利于地方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4)总统制共和制的特点:①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总统总揽行政权力,统率海陆空三军。②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互相独立。③由总统组织政府。出任总统与否,与议会选举结果无关。(5)对1787年宪法的评价积极意义:①政治:确立了联邦制共和国政体,加强了联邦政府的权力,巩固了国家政权;②经济:为美国200多年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③世界:近代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为很多国家所仿效,促进了世界民主化进程。局限性:①没有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②没有规定废除奴隶制度,这是它反民主的表现。3、完善及巩固①、1791年通过宪法修正案《权利法案》规定了公民基本人权,但是黑人和印第安人的人权仍然无保障。②、1861---1865年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巩固了民主政治。(三)法国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1、法国大革命1)原因:根本原因: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政治:等级制度森严、社会矛盾尖锐。经济、阶级: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发展壮大;思想: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外因:受北美独立战争的影响。2)、过程(1789---1794年)①、第一阶段:君主立宪派掌权(1789、7——1792、8)【1789年《人权宣言》】A、思想基础:洛克和卢梭等的“自然法”和社会契约论B、基本原则: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不可侵犯、主权在民等。C、意义:体现资本主义最基本的立国原则;(人权、自由、法治)否定封建等级制度,体现摧毁君主专制的要求,成为资产阶级夺取和巩固政权的思想武器;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将启蒙思想发扬光大;对世界的民主化进程和亚洲及中国的革命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②、第二阶段:吉伦特派当政(1792、8——1793、5)③、第三阶段:雅各宾派统治(1793、6——1794、7)6立法权众议院——普选参议院——间接选举行政权总统——国民议会依绝多数票产生,国家元首、军队统帅,任命部长。内阁——总统命令经各部部长副署国民议会向议会负责体现:总统制共和制;分权与制衡原则2、共和政体的确立----1875年宪法1)、背景法国大革命后政权更替频繁、政局动荡不安。法国进入工业资本主义时期;(根本)君主派内部存在矛盾分歧,共和派的努力和群众的支持;2)、内容:3)、意义:A、是法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进入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必然结果;B、有利于工业资产阶级参与政权,促进资本主义发展。3、共和政体确立艰难原因(1)小农经济长期大量存在,是君主专制长期存在的经济基础;(2)资本主义发展相对薄弱,资产阶级力量弱小;(3)法国是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君主思想作为封建残余长期存在。(四)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1、背景:1)、政治;自上而下方式完成统一,容克贵族势力强大,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2)、经济: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2、1871年4月德意志帝国宪法1)、内容:国家结构:联邦制国家政体:君主立宪制2)、特点及形成原因特点:a)君主:世袭,权力极大,专制色彩和军国主义传统浓厚;b)宰相:在内阁中权力极大,只对皇帝负责;c)议会:联邦议会权力巨大,帝国议会无实权;原因:a)德国是自上而下完成统一,统一后掌握实权的是普鲁士贵族;b)资本主义发展不够充分,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7c)帝国军队和军人地位高;3)、评价国家性质:是容克贵族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