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叶出口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研究摘要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是世界茶叶的发源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之一。随着国际农产品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国际市场茶叶的竞争日益激烈,国际贸易壁垒的加强,使中国茶叶的出口优势呈减弱趋势,中国茶叶的国际竞争力水平受到严重的威胁。本文通过对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国际比较分析,得出我国在茶叶出口国际竞争力上同茶叶出口强国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并且提出一系列建设性建议和措施,以期提升我国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关键词: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竞争优势,竞争力指标目录前言……………………………………………………………………………………………(1)一、选题背景和意义……………………………………………………………………………(1)(一)研究综述………………………………………………………………………………(2)(二)研究目标和内容………………………………………………………………………(4)(三)研究方法………………………………………………………………………………(5)二、茶叶出口形势分析…………………………………………………………………………(6)(一)世界茶叶出口形势分析………………………………………………………………(6)(二)中国茶叶出口形势分析………………………………………………………………(6)(三)中国出口茶类的变化和出口地区的变化……………………………………………(7)三、中国茶叶出口国际竞争力分析……………………………………………………………(8)(一)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8)(二)中国茶叶出口的主要优势条件………………………………………………………(9)(三)中国茶叶出口的自身劣势…………………………………………………………(10)四、中国与其他茶叶出口大国的出口对比分析………………………………………………(12)(一)影响中国茶叶出口的因素分析……………………………………………………(12)(二)竞争力指标的对比分析……………………………………………………………(13)五、提升中国茶叶出口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措施………………………………………………(14)(一)政府实施针对性措施提升茶叶出口企业竞争力…………………………………(14)(二)优化茶叶出口的市场结构…………………………………………………………(15)(三)实施茶叶市场营销战略和加强品牌建设…………………………………………(16)(四)茶叶出口企业优化自身产品结构…………………………………………………(17)(五)提升茶叶出口企业茶叶生产的专业化和规模化…………………………………(17)(六)出口企业宣传充分发挥我国的地理位置、资源和文化优势……………………(18)(七)提高茶叶的质量和安全水平,积极应对国外技术贸易壁垒……………………(18)结论……………………………………………………………………………………………(18)参考文献…………………………………………………………………………………………(19)附录……………………………………………………………………………………………(20)1前言茶位列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当今,全世界有60多个国家种茶,其中有30多个国家能稳定地出口茶叶,而进口茶叶的国家遍及五大洲160多个国家和地区,钟情于茶饮的人超过20亿[1]。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茶叶的年消费量更是超过300万吨,茶已经成为了世界性饮料。在诸多产茶国中,印度、中国、斯里兰卡、肯尼亚和印度尼西亚五国的茶叶产量和出口量均占世界总量的80%左右,在世界茶叶市场上具有主导性的作用。回望20世纪,各茶叶出口大国的茶业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印度、斯里兰卡的茶叶产销呈稳步增长的趋势,印度尼西亚因为战争等外部因素,直到80年代后才开始有所发展。肯尼亚是新兴产茶国,但其发展十分迅猛。后起之秀越南这几年也加入了茶叶出口大国的行列。我国曾是世界茶叶市场的霸主,但因为清朝后期战争等外部因素每况愈下,下降趋势一直持续到本世纪40年代。新中国成立以后,茶业重振精神,迎来了新的高速发展时代。2008年中国茶叶的生产量超过120万吨,位居世界第一;出口量是29.7万,排名世界总出口量的第三位[2]。我国茶叶出口企业面临的现状是虽然中国是世界的老牌茶叶生产大国,近几年的发展势头也十分迅猛,但是中国茶叶的生产技术和加工技术的进步是极其缓慢的,这严重影响了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水平。国际茶叶市场茶叶的供给量以及提供的茶叶的质量水平大大地提高了,国际茶叶市场的供给已经由以往的供不应求变为供大于求,茶叶市场的竞争更为激烈。提升我国茶叶出口的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我国茶叶出口企业必需重视和解决的问题一、选题背景和意义茶叶作为我国传统优势农产品,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同时更是涉及到上千万茶农的切身利益。近几年来,我国茶叶出口行业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市场份额不断提高,有力的推动了中国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世界茶叶种植面积总数大约为290万公顷(每年增长3%),2007年,世界茶叶贸易总量小幅下降了不到2个百分点,茶叶出口总量达到了152万吨,而2006年为155万吨[3]。由于传统的茶消费市场已近饱和,世界茶叶出口量上升速度已经大致呈放缓趋势。2008年我国茶叶出口再创历史新高,全年出口29.7万吨,出口创汇6.8亿美元。20042年至2007年,中国茶业出口量依次是28.0万吨、28.7万吨、28.7万吨、29.0万吨;同期,中国茶叶出口创汇额按美元折算依次是4.4亿、4.8亿、5.5亿、6.0亿[4]。年增长率分别是18.9%、9.8%、14.0%、11.2%,而2008年出口额增长率也达到14%。按照120万吨的年产量计算,2008年我国约有1/4的茶叶销往海外市场。近5年来,中国茶业保持着较高的外贸依赖度,但是出口量总是在28万吨至30万吨之间徘徊,驻足于30万吨关口,而出口额却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一方面,按照价格计算,我国出口的茶叶越来越高档了;另一方面,出口量却没有同步大幅上升。平均单价快速攀高,量价不同步,这样的市场数据似乎在暗示,我国茶叶出口正处于一个结构转型阶段,遇到了出口瓶颈,那就是:国际市场认可中国茶叶的涨价,但是认可的速度非常缓慢——中国茶叶的提价遇到了需求不足的障碍。国际市场销售的茶叶90%是红茶,世界一些产茶大国如斯里兰卡、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生产红茶的技术和水平远远高于中国,他们的茶叶出口价格也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生产的茶叶质量也很高。中国的红茶在国际市场上处于劣势地位,但是中国的绿茶在国际市场占居垄断地位,但绿茶只占国际市场的10%左右,随着一些产茶国对绿茶的生产,绿茶在国际市场也受到如越南等国的竞争压力。同时,我国的茶叶出口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诸如缺乏自主品牌,茶叶单位产量低,茶叶农药残留超标,产业化程度不高,茶叶出口主要是初级产品等。国际茶叶市场上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我国面临其他茶叶出口强国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中国的茶叶出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也伴随着危机。提升我国茶叶出口企业国际竞争力,加快我国茶叶出口规模,大力发展茶叶出口,成为我们改革我国茶叶出口的起点和必经之路。(一)研究综述.1.国际竞争力研究综述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教授不仅提出了竞争优势的完整概念,还阐述了竞争优势的来源,而且明确提出取得竞争优势的途径:竞争和创新。波特提出其著名的波特菱形理论,认为一个国家的四个基本方面的特质构成该国企业的竞争环境,并促进或阻碍国家竞争优势的产生,它们分别是:资源与才能要素、需求条件、关联和辅助性行业、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企业。波特将这四方面的特质构成一个菱形,并认为当某些行业或行业内部门的菱形条件处于最佳状态时,该国企业取得成功的可能性最大。另外,除了以上四个方面以外,波特还认为机遇与政府条件也是影响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方面。3(1)生产要素条件生产要素是指生产某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投入,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等等。生产要素分为低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低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的区别在于:前者是被动继承的,或只需要简单的私人和社会投资就能拥有。而后者不如前者普遍,原因是它需要先在人力和资本上大量而持续地投资,因此这类生产要素对竞争优势的重要性就高多了。(2)需求要素国内需求市场是产业竞争的第二个关键要素,它是指国内市场对某种产品或服务的需求,从波特的需求理论分析中可总结出三点:①国内市场的性质,如客户的需求形态②国内市场的大小与成长速度③从国内市场需求转换为国际市场需求的能力。(3)相关产业波特研究认为某一特定产业的上游或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该产业的竞争力水平。相关产业效应是指某一产业在某区域中的聚集效应和外部规模经济效应。一种具有强势发展水平的产业或产品,在其周围必然形成相关配套产业和供货体系。相关产业的产值和供货商的销售额在经济活动中的比重可以视为其发展水平的因素。(4)企业组织、战略和竞争状态从波特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关于企业组织、战略和竞争状态方面的因素中,可以推导出反映经营风险的企业或行业的负债率指标:反映企业或行业进入资本市场难易程度的资本结构指标;反映该行业市场竞争结构状况的指标(该行业的企业数量与产出规模之比);反映该行业规模的指标(按生产能力来划分所有企业的不同规模等级)。这些指标可以在不同国家的相同产业中进行比较,反映了不同国家同一产业的各自绝对竞争优势。2.国内关于产业竞争力的研究竞争力的定义为:“某一企业或者某一部门或者甚至整个一个国家在经济效率上不被其他企业、部门或者国家所击败的能力。”[5]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一些学者在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徐贤权(1996)采用一种国际上广泛用来测量比较优势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ComparativeAdvantage,RCA)来测算我国主要工业部门的国际竞争力,其方法是把一国某种或某类产品出口额占该国出口总额的份额与世界贸易中该分类产品进口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份额相比。一般认为,RCA指数大于2.5,表明该国该产业出口产品竞争力极强;RCA指数在1.25~2.5之间,表明竞争力较强;RCA指数在0.8~1.25之间,表明竞争力中等;RCA指数小于0.8,表明竞争力较弱。[6]金碚给产业国际竞争力定义为:在国际间自由贸易条件下,一国特定产业以其相对于4它国的更高的生产力,向国际市场提供符合消费者或购买者需求的更多产品,并持续地获得盈利的能力。他指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实现指标除了上述RCA指标,还有固定市场份额模型指标(TheConstantMarketShareModel),简称CMS指标,即一定时期内,本国某产品的出口增长率与为保持该产品原有市场份额应有的出口增长率之差。CMS值0,表示竞争力有所下降,CMS值0,表示竞争力有所增强。[7]张金昌认为,产业竞争的结果,主要通过产业盈利能力、产业市场份额、产业增加值和产业的高级化程度四个方面显示出来。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来看,盈利能力可以通过一国产业的平均资产利润率或产业内企业的总利润来表示,市场份额可通过该产业出口占世界该产业总出口的比例来表示。[8]综上所述,国内外专家研究认为产业国际竞争力状况可通过市场占有率、ZCA指标、CMS指标等众多指标来反映,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直接因素有价格、质量、营销、产品结构、汇率等;间接因素有:成本、经营管理、技术、资本实力、企业规模等。3.中国茶叶出口的研究综述曾玲,刘仲华,蔡军,王建华,郑春华在他们的研究文献中针对当时的国际国内茶叶贸易形势都分别提出了如何提升茶叶出口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措施。(1)当随着时间的延续,当前世界和我国茶叶出口形势发生了变化,本人作者在分析总结近几年茶叶出口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提升茶叶出口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措施。(二)研究目标和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