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近代现代史试题整理鸦片战争前后:材料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叶,由广州起航经澳门为中转港的六条国际贸易航线航线出口商品进口商品广州一澳门一(印度)果阿一(葡萄牙)里斯本航线生丝、绸缎、瓷器、砂糖、中药、手工制被单等,其中以生丝为最大宗胡椒、苏木、象牙、檀香和银子,其中以银子为最大宗,仅1585~1591年,运入广州的白银约20万两广州一澳门一(日本)长崎航线生丝、绸缎、砂糖、铅、棉线、中药等,其中以生丝为最大宗主要是银子。自1585一1640年,从长崎经澳门输入广州购买中国商品的银子达到1489.9万两广州一澳门一(菲律宾)马尼拉一拉丁美洲航线生丝、丝织品、瓷器、铁锅、糖、棉布、中药等数十种,其中以生丝、丝织品为大宗白银、苏木、蜂蜡、墨西哥洋红等,其中以白银最多。据统计,从1586—1640年,运经澳门入广州的白银达到2025万比索广州一澳门一(美国)纽约航线丝绸、茶叶和瓷器等花旗参、皮货、羽绒、棉花、胡椒等。广州一澳门—俄罗斯航线茶叶、生丝等毛皮货广州一澳门一大洋洲航线生丝和茶叶——(据黄启臣《中国在贸易全球化中的主导地位》()根据材料概括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叶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特点(8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共形成的原因(6分)()特点:中国对外贸易范围遍及各大洲(扩展到美洲);广州是最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澳门成为(中国广州)对外贸易的中转港;出口商品以农产品和手工业品为主;进口商品以白银和当地土特产为主(或:白银大量输入)。(8分,任答四点即可)原因:15-16世纪的航海活动使分散隔离的世界逐渐联系为一体;明清时期封建经济的进一步繁荣,提供了大量的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清政府在实行“海禁”的同时,唯独允许广州一地进行对外贸易。(6分)材料1839年9月林则徐在给道光帝的奏折得出结论:“知彼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伺中华”,至多不过是“私约夷埠一二兵船”,“未奉国主调遣,擅自粤洋游奕,虚张声势。”尽管林则徐在奏折中对英国使用了极其贬低的言词,但在内心中,似乎并没有把英国当作完全没有“王法”的“蛮荒”之地来对待。1842年林则徐在被贬往新疆的途中致信魏源,对比了中西方技术的差距,并主张学习西方技术。但请魏源不要把信给别人看。他后来任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也不肯公开提倡改革。林则徐不愿牺牲自己的名誉,尚以为自己的名誉比国事重要。(据茅海建《天朝的崩溃》等)()依据材料分析林则徐的心态特点,(4分)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4分)()特点:先进性与保守性并存;注重名誉胜过注重国事。认识:林则徐已经认识到西方技术、制度的先进,说明他已具有世界视野和注重经世致用;但在“天朝上国”思想占主流的背景下,他不愿意、不敢向皇帝及世人说出中西方的真实情况,与士大夫“治国、平天下”的政治追求不符。(4分)材料三魏源的《海国图志》比较系统地介绍了世界许多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以及船械制造等,是当时东方国家中最为详备的列国志式的世界史地巨著。与魏源同时代的徐继畲所著的《瀛寰志略》,对各国的史地沿革、社会演变也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不过,两书的作者都没有摆脱中国传统的史学观念。魏源以为“万里一朔,莫如中华”;徐继畲认为“坤舆大地,以中国为主”……这一传统史观到19世纪后期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历史学家的笔下开始发生变化。在西方近代史学的影响下,他们已开始对中国中心论2的传统史观提出异议,力斥“中华外夷”乃千年之谬论。(吴于廑《世界历史》)(2)根据材料三回答,魏源、徐继畲在世界认知方面的进步与不足是什么?(4分)19世纪后期中国“传统史观”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6分)(2)进步:对世界的认知扩大到整体世界。(2分)不足:没有摆脱中国传统的史学观念,以中国为中心。(2分)变化:不再以中国为中心,对中国中心论产生“异议”。(2分)原因:西方近代史学的影响;民族危机的加深;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西学东渐的影响。(6分,任答三点)洋务运动期间:材料张之洞被誉为“旧中国的第一代企业家”,下表为他创办的部分民用企业简表:企业名称创办时间创办概况汉阳铁厂1890年张之洞致电驻英公帮忙购买炼铁设备,对方提出应先化验铁矿石时,张之洞“以中国之大,何所不有,岂必先觅煤铁而后购机炉?但照英国所用者购办一分可耳。”湖北织布局1890年3万枚纱锭,1000布机张,2000多工人。张之洞将织布局的盈利去弥补铁厂、枪炮厂的亏损,使织布局一直处在高利贷的压迫下,难以发展。湖北纺纱局1894年1894年向英国订购纱锭9.7万余枚,以及各项机器全套。次年4、5月间,所订机器陆续运到,于1897年正式投产,拥有纱锭60656枚,工人1600名。说明张之洞办企业,源于他在19世纪80年代中法战争感到中枪支弹药的粗劣不一和严重不足。甲午战败和八国联军入侵以后,张之洞所受刺激更大,加快了他急办大办近代工业的决心和步伐。义和团运动兴起后,张之洞镇压了多个地方的义和团起义。()依据材料分析张之洞创办企业的特点。(8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企业创办的影响。(4分)()特点:依靠政权办企业;民用工业主要是为军事工业提供资金;不懂科学技术和商情;企业规模较大;要求挽救危局,充满爱国性;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政治保守性。(4分,任答四点即可)影响:推动了中国近代化历程,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民用企业的创办,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一定程度上瓦解着中国自然经济。(4分,任答两点即可,如回答“推动了近代中国城市化进程和有利于解决民众就业”也可给分。)材料盛宣怀实业活动简表创办的部分实业生前身后的评价1872创办中国第一家民用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中国商父”“坚韧任事,才职敏瞻,堪资大用”“集官商于一身,敛财之巨,达到了富可敌国的程度”1880创建中国第一个电讯企业——天津电报局1886创办中国第一个内河火轮航运公司——山东内河火轮公司1896创办中国第一家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1897建成中国第一家股份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1902创办中国勘矿总公司(据《盛宣怀传》整理)()依据材料概括盛宣怀进行实业活动的特点,(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企业3创办的影响。(8分)()特点:开拓性强;领域较广;依靠政权;聚敛财富。(4分)影响:(略)材料在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因此,“中体西用”毕竟使中国人看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看到了那个世界的部分,并移花接木地把这一部分引进到中国来,成为中西文化交冲汇融后两者可能结合的一种特定形式。(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依据材料分析陈旭麓对洋务运动的态度,(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陈旭麓对洋务运动持这些态度的依据?(6分)据此指出作者是怎样评价历史的?(2分)()态度:同情、理解。(2分)依据:中国封建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学习西方以“中体”为依托可以减小阻力;在“中体西用”思想下,洋务派创办了军事、民用工业,开启了经济现代化的历程;引入西方技术,使国人看到西方的先进,改变了国人的思想观念;有利于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6分,任答三点即可)原则:特定历史背景下认识历史问题;辩证地看待历史事物。(2分)材料二长江深入中国内地,而且很大的轮船从海上可直接沿长江的主要河段上溯而行。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也依靠长江与外界便捷地来往。……谁拥有了长江流域这个中华帝国的中心地带,谁就具有了最可观的政治权威。出于这些原因,外部海上国家应积极、有效地对长江流域施加影响。(马汉《海权论》(1890年出版))(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马汉提出“外部海上国家应积极、有效地对长江流域施加影响”的原因。(6分)(2)西方各国正在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急需扩大海外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控制中国满足了其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要求。(2分)长江流域在地理上、经济上具有特殊战略地位;通过控制长江流域可以从政治上控制中国,维护其政治、经济特权。(2分)材料下表为李鸿章幕府表:时间姓名介绍(负责事项、主要思想等)19世纪60年代周馥、凌焕等起草奏章函牍、收发文件、保管等事物丁日昌洋务干将,曾任江南制造总局督办钱鼎铭、王大经等主持淮军粮饷、军饷转运;掌管厘捐等王凯泰、陈鼐、张佩纶淮军军营务处,高级参谋刘瑞芬、刘含芬兄弟负责购买和管理淮军军械19世纪70年代后华蘅芳、徐寿著名数学家、化学家,江南制造总局翻译处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早期维新思想家(起草奏章,处理公务、管理企业)唐廷枢、盛宣怀、徐润等中国首批资产阶级,创办、管理民用企业严复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天津水师学堂会办式百龄(德)、汉纳根(德)等北洋海军总教习伍廷芳商讨对外政策,处理涉外事务丁家立(美)家庭教师,曾任美驻华外交官和北洋大学总教习注:清代幕府泛指军政大吏的府署。幕僚,古代为参谋、书记等,后泛指文武官署中佐助人员。(《李鸿章幕府的形成及其主要特色》欧阳跃峰《安徽史学》(2011.3))4(4)依据材料指出19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70年代,曾国藩选用幕僚人才的变化,(4分)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变化的原因和影响。(12分)(或者把该题改为评价题: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李鸿章选用幕僚人才的变化。答题角度:变化的内容、变化的原因、变化的影响+小结)(4)变化:A.人才类型的变化:由以旧式人才为主到以新式人才为主(或者由军事的人才为主到选用科学家、思想家、外交人才为主);B.选用人目的的变化:由服务军事及军事工业为主到服务民用工业的创办、新式军队的创建和外交活动等。(4分)原因:19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国人与西方的接触逐渐增多,李鸿章的思想逐渐开放;李鸿章受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和反思两次鸦片战争中国的失败。(6分)影响:李鸿章幕府中汇集着一批国内最先进的人才,有利于李鸿章在清政府中发挥更大作用;李鸿章聘请新式人才,促进了他及家人观念的转变;在大批幕僚的活动,推动了近代中国的经济、思想和社会生活的现代化,促使中国逐步融入世界。(6分)材料进入近代后,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外国资本主义、洋务派、民族资产阶级纷纷在交通便利、被开辟为通商口岸的沿江沿海地区开设工厂,在这些地区涌现出一批近代城市,开始了近代中国城市化和城市近代化之旅。上海在1843年只有23万人,至1880年突破100万人;武汉1840年前约20万人,到清末已达80万人。(《洋务运动与中国城市化、城市近代化》)()依据材料分析中国近代城市的特点,(6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呈现这些特点的原因。(6分)()特点(包括分布特点、发展特点):主要分布于沿海、沿江地区;城市发展较快;企业发展与城市发展成正比。(6分)原因:列强入侵,使沿海、沿江地区开埠通商;外国资本主义、洋务派、民族资产阶级纷纷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人口流向城市;受西方文明冲击,人们职业、生活观念变化。(6分,任答三点即可)维新变法运动:材料梁启超说《新学伪经考》有如思想界的一大飓风,《孔子改制考》则如火山的大喷火,即是思想的大解放。二书给中国死寂的政坛和学界造成极大的震荡。封建守旧派群起而攻之,指责康著“煽惑人心”,以“六经”为“伪经”……更为严重的是,“康学”若倡,“而民权、平等之说炽”,必“导致天下于乱”。但是,康著却广泛传播,有力地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这便使康有为成为维新运动众望所归的旗手。(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等)()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康有为成为“众望所归的旗手”。(6分)()A.康有为思想是在民族危机逐渐加深背景下产生,以挽救民族危亡为主要目的;B.康有为突破洋务运动中“中体西用”思想,系统地论述西方政治制度的先进性,冲击封建正统思想;C.有识之士要求更深层次的变革,康有为的思想得到维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