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2评选优秀保留剧目的意义和作用/蔡武——在首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获奖作品表彰大会上的讲话9文化部首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表彰会颁奖词/王文章10文化部首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表彰会致词(摘要)/徐晓钟尚长荣红线女缤纷舞台12第八届全国舞蹈比赛获奖名单17荟萃舞蹈艺术精品繁荣文化艺术事业/赵琳宇——第八届全国舞蹈比赛综述工作研究23奖优秀促多演的重大举措/康世昭25戏曲现代化的成功范型/王蕴明28关于优秀保留剧目评选的思考/徐培成30一次极具意义的历史回眸/蔡体良调研之窗32机制创新为“老字号”文艺院团注入活力——上海交响乐团实现大跨步发展的启示35山西省话剧院坚守现实主义传统的六十年/彭一张新民创作探讨40归源拓流/明哲——“’00后现实主义”的自我解读建国60周年46在伟大时代的进程中造就艺术的辉煌(下)/姚欣——谈新中国60年的戏曲现代戏动态信息(27)文化部举行首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表彰大会/(53)国家京剧院2009进校园/(54)中国国家交响乐团2009秋季“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纪实/(22)中瑞媒体艺术联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34)《求正——首师大书法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55)中国美术馆冬季书法大观奉献京城/(56)“杨之光从艺从教六十周年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57)“率真瓷·李铁映工艺美术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成功举办/(57)2008——2009年度江苏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终评结果揭晓/(58)重庆文化开拓美国演出市场取得突破性进展/(59)第四届福建艺术节圆满闭幕/(59)福建京剧院赴法传播京剧艺术(61)《艺术通讯》2009年总目录评选优秀保留剧目的意义和作用——在首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获奖作品表彰大会上的讲话蔡武同志们:大家好!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之际,文化部首次举办了优秀保留剧目大奖评选活动,推出了一批优秀保留剧目。我代表部党组向获得首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的艺术院团表示热烈祝贺!向参与创作演出的艺术家表示诚挚的敬意!优秀保留剧目是经过长期演出实践磨砺、经受了时间和观众检验的优秀艺术作品。开展优秀保留剧目大奖评选对于正确引导剧目创作,鼓励艺术院团多为人民创作精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艺术创作持续繁荣具有重要意义。刚才,三位老艺术家以数十年艺术实践之感悟,言简意赅地讲述了优秀保留剧目对于艺术创作的促进作用,道出了他们对文化部设立优秀保留剧目大奖、鼓励创作经得起时间和观众检验的作品的欣喜之情。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一、优秀保留剧目大奖是对新时期艺术创作成果的全面展示和检阅本次评选活动,以1978年以来首演并且演出超过400场为起点,对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舞台艺术创作成果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和筛选。这项活动从5月份启动以来,得到了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解放军文化主管部门和艺术院团的积极响应。第一次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各地申报的作品近1200部。正式报送音像及文字资料的作品多达350部以上,最终荣获“优秀保留剧目大奖”的18部作品就是“多中选好、优中选优”的结果。纵观这次参评获奖作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题材广泛、艺术品种多样,既包括传统戏、新编历史剧,又包括现代戏,充分体现了“双百”方针和“三并举”剧目政策。获奖的优秀保留剧目,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实现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和谐统一。这些剧目脍炙人口、雅俗共赏,多部作品已成为经典之作。这18部作品中,包括戏曲9部,话剧2部,儿童剧2部,木偶剧1部,歌舞杂技类作品4部。仅以9部戏曲为例,既有改编的传统戏,也有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其中京剧《盘丝洞》、《三打陶三春》、河北梆子《钟馗》都经过新的改编,剧本文学和舞台表演都有新的创造。莆仙戏《春草闯堂》、越剧《五女拜寿》、闽剧《贬官记》从60年代、80年代以来一直在舞台上演出,并有许多剧种移植上演。特别令人欣喜的是,多部现代戏成为优秀的保留剧目,如川剧《金子》、眉户《迟开的玫瑰》和革命历史题材的吕剧《苦菜花》等,都久演不衰,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曾经有一种说法,认为主旋律的作品可能不会有众多的观众,但实践和事实证明,弘扬主旋律的作品,同样能赢得观众,关键是剧目本身的质量是否“三贴近”,是否精益求精。(二)揭示了继承与创新的深刻内涵,显示出巨大的艺术魅力。老一代剧作家陈仁鉴编剧的莆仙戏《春草闯堂》诙谐幽默,表演精湛,被京剧、黄梅戏、豫剧等剧种的600多个剧团移植演出,曾经轰动全国。川剧《金子》对川剧各种传统表演形式、语汇进行了精到的选择与组合,同时又多方面吸收与借鉴其他剧种优长,舞台呈现新颖,更具现代气息,为戏曲创作的继承创新提供了典范。舞剧《丝路花雨》,以崭新的舞蹈语汇为舞剧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从创作观念和舞台样式上突破了中国民族舞剧原有的局限,成为中国舞蹈史上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精品佳作。改革开放后复排改编的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保留了原作精华,恢宏激荡、气势磅礴,被誉为中国合唱艺术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鸿篇巨制。木偶剧《火焰山》造型生动、制作精美、独树一帜地采用“天桥高台”舞台形式,融提线木偶、杖头木偶、掌上木偶多种技艺为一炉,堪称新时期木偶戏的扛鼎之作。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是传统艺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繁荣发展的关键。没有继承,创新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没有创新,传统艺术就没有生命力,更何谈继承。(三)造就了名角、名团,促进了艺术人才队伍建设。这些剧目催生和锻造了一大批艺术人才,艺术人才又为优秀保留剧目增光添彩,人才与作品相映成辉、相得益彰。此次入选的剧目星光闪烁,多个剧种的领军人物担当主角。《苦菜花》中的郎咸芬、《五女拜寿》中的茅威涛、《父亲》中的宋国锋、《金子》中的沈铁梅、《一二三,起步走》中的顾芗……这些剧目的持续演出,还为一代又一代青年艺术家提供了学习、成长的舞台。几代“小百花”、“钟馗”、“母亲”和十几位“英娘”,用无悔的青春、赤诚的心血,凝聚出一台台优秀剧目的赫赫威名,铸造了一个个艺术院团的闪亮招牌。实践证明,优秀剧目不仅可以造就名角、名团,而且,通过他们的示范和引领,可以有力地促进艺术人才队伍建设,为艺术事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四)尤为值得称道的是,这些剧目的久演不衰和广泛移植演出,不但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而且生动地诠释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优秀剧目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辩证关系。深刻的思想内涵、强烈的现实关照、独特高超的表演技艺、一批又一批青年演员的精彩演绎,使得这些剧目常演常新,常演不衰。舞剧《丝路花雨》诞生于1979年,演出跨度整整三十年。三十年来,该剧出访过朝鲜、意大利、俄罗斯、日本香港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海内外演出1600余场,深受欢迎。话剧一向是演出市场的难点,但是,从2004年到现在,短短五年时间里,话剧《立秋》走遍大江南北,轰动宝岛台湾,首演至今共演出500多场,投资150万元,实现演出收入1000多万元,创造了话剧演出史上的奇迹。儿童剧《一二三,起步走》演出4000多场,全国近一百个院团移植,受到小观众的热烈欢迎。杂技剧《时空之旅》每天都有演出,2005年首演至今,演出1600场,演出收入1.7亿元,是总投资3000万元的5.6倍。实践证明,一部好的剧目,不但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样可以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没有市场和观众的认可和喜爱,没有好的经济效益,也谈不上有什么社会效益。在这里,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是高度的、辩证的统一体。二、开展优秀保留剧目大奖评选是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改进文艺评奖的积极举措文艺评奖对于促进新剧目创作、推出优秀艺术人才具有很强的激励和导向作用。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评选已历十余届,推出了一大批优秀作品和优秀人才。进入新世纪实施的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在国家财政的鼎力支持下,扶持、打造了数十部精品剧目,塑造了舞台艺术的国家形象,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是要充分肯定的。但是,不可否认,近年来,由于各种“评奖”的指挥棒作用,舞台艺术领域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现象,如有的院团编演新剧目只重视参评获奖,而不重视剧目的长期演出。有的剧目在获奖之后便“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不能在舞台上流传;有些作品专家们欣赏品评,但观众并不买账,“叫好不叫座”。这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戏剧创作的目的,就是为了演出,就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观看、鉴赏和审美的需求,那种只为评奖创作、制作剧目,是不正确的“政绩观”在作祟,既不符合戏剧创作的目的,更不符合文艺自身的发展规律。开展优秀保留剧目大奖评选,重视观众和市场的评价,提高对演出场次的要求,就是要坚持正确的评奖导向,鼓励优秀剧目面向观众、面向市场,接受检验。从这次评选情况看,有上千台剧目达到了要求的场次,说明好的剧目完全能够做到“叫好又叫座”。与以往的文艺评奖相比,优秀保留剧目大奖的评选着眼于演出,着眼于传承和继承,着眼于在演出实践中接受时间和观众的检验,更加符合艺术规律,有利于建立艺术生产的长效机制,有利于优秀舞台艺术作品的积累,有利于艺术事业的繁荣与发展。这一评奖导向的重大变化,反映出政府部门对艺术规律、市场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以及与此相应的在文化管理手段上的不断调整和完善。优秀保留剧目大奖评选活动,对今后的艺术创作和生产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当然,由于是第一次开展优秀保留剧目大奖评选活动,难免还有遗珠之憾。一些优秀作品因为名额所限没能入选。在基层农村厂矿深受百姓欢迎的小戏等小型作品,申报数量较少,这次评选出现了空缺。今后,优秀保留剧目大奖将作为文化部常规艺术活动定期举行。今年没有入选的作品,还可在继续演出、接受观众检验、提升艺术质量后,参加明年的评选。文化部明年还将举办优秀保留剧目展演活动,进一步扩大这些优秀作品的社会影响。与此同时,我们还要认真研究,不断完善评奖机制,力争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办成文化部的又一个品牌项目,使之真正发挥为促进舞台艺术和演出市场繁荣的导向作用。三、充分发挥优秀保留剧目的示范作用,推动艺术创作的持续繁荣发展优秀保留剧目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舞台艺术的珍贵财富,经受住了时间的检验,在新中国舞台艺术史上留下了色彩斑斓的一页,是文艺工作者同心同德、锐意进取、努力拼搏的心血结晶。优秀保留剧目创作生产的成功经验,给我们留下了诸多有益的启示。(一)只有全面贯彻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始终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汇到全部文艺创作实践中去,讴歌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传播先进文化,抵制腐朽文化,才能创作出经得住时间和观众检验的优秀作品,才能开创文艺工作的新局面。优秀保留剧目所描写的爱国敬业、诚信立仁、惩恶扬善、孝老爱幼等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仅是全社会所普遍认同的价值观,而且在今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显得更加珍贵。(二)只有真正坚持“以人为本”,深刻理解“以人为本”的丰富内涵,牢固树立文艺创作源自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服务人民的观念,始终自觉地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审美要求放在首位,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观众欢迎不欢迎作为衡量艺术成败的重要尺度,才能创作出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艺术作品。人常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是观众给了优秀保留剧目响亮的名声,是市场赋予了优秀保留剧目可观的回报。(三)只有坚持紧跟时代步伐,引领时代潮流,不断汲取优秀的传统文化,善于学习新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善于从世界多样化的文明成果中学习和借鉴,勇于探索创新,才能创作出独具个性与魅力的艺术作品。齐白石曾讲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优秀保留剧目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才能够在数年、数十年的时间里始终生机盎然,常演不衰。(四)只有坚持长期不断的演出、倾听观众的心声,积累艺术经验,锤炼艺术品质,才能够实现舞台艺术作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辩证统一。演出市场不仅是艺术作品的试金石,更是艺术作品成长的良田沃土。优秀保留剧目高达数百、上千场的演出实践,为优秀作品异地共存、异时共享提供了可能,最终使作品深入人心,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五)执着拼搏、艰苦奋斗的人才队伍是艺术发展的根本